隆裕,中國最後一位皇太后,共和時代的真正推門人

沒有比亡國忘家更讓人痛心,其心之痛估計一般人體會不到。作為清朝最後一位皇太后,隆裕真正體會到了這種痛心,因為她的一紙詔書宣佈了祖宗家業的結束。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隆裕的宮廷人生。

隆裕(1868-1913),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名靜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統桂祥之女。光緒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欽點成婚,次年立為皇后,並在婚期過後住進東六宮之一的鐘粹宮。

沒有比亡國忘家更讓人痛心,其心之痛估計一般人體會不到。作為清朝最後一位皇太后,隆裕真正體會到了這種痛心,因為她的一紙詔書宣佈了祖宗家業的結束。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隆裕的宮廷人生。

隆裕(1868-1913),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名靜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統桂祥之女。光緒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欽點成婚,次年立為皇后,並在婚期過後住進東六宮之一的鐘粹宮。

隆裕,中國最後一位皇太后,共和時代的真正推門人

作為女人,她姿色並不出眾,且性格柔懦,從僅存的照片看,隆裕長臉苦相,估計達不到現在女人的中等姿色,與清朝時代的后妃相比,也佔不到上風。這樣的女人,按常規在紫禁城裡是得不到皇帝寵愛的。

大婚之夜,光緒對隆裕是異常的冷淡,客氣得根本不像新婚夫妻。隆裕知道光緒本來就沒看中自己,他看上的是德馨家的二女兒,只是畏懼慈禧的威嚴,光緒才不得不選了她這個表姐。因此,作為皇后,只是皇帝的擋箭牌而已,作為一個女人,根本得不到應有的夫妻生活。

隆裕,中國最後一位皇太后,共和時代的真正推門人

作為清廷後宮的掌管者,隆裕遵從了中國傳統對婦女的要求,具有忠恕忍讓的品德,“謙讓恭敬,先人後己,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傳統婦女。她的思想被禁錮在安守本分的傳統德行中,正是因此她的政治天賦遠遠比不上慈禧太后。因此,身為皇后既不得寵,在宮中也得不到慈禧太后這位姑姑的歡心,平日與諸命婦王妃見面時也不太有威信。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因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在聯軍攻入紫禁城前夕,皇后隨著慈禧太后、光緒帝和其餘宮眷一同逃往西安。二十七年(1901年),一行人再度回到了紫禁城,而在珍妃死後,皇后依然不得寵。

隆裕,中國最後一位皇太后,共和時代的真正推門人

戊戌政變後,光緒被慈禧囚禁在瀛臺,隆裕最終進入瀛臺陪伴光緒。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是這對夫妻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能夠長時間地單獨在一起。從進宮當皇后的第一天起,隆裕就沒真正快樂過,只有這一段囚禁的日子,才是隆裕一生當中最值得回憶的時光。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光緒帝在南海瀛臺涵元殿病逝,依慈禧太后遺命由宣統帝即位,宣統帝稱她為“兼祧母后”,尊為皇太后,上徽號隆裕,而宣統帝時年僅三歲,因此由太后撫養宣統帝,同時隆裕太后也和宣統帝生父—攝政王載灃一同主掌風雨飄搖的清王朝。

隆裕,中國最後一位皇太后,共和時代的真正推門人

命運把隆裕推上了歷史舞臺,面對南方洶湧的革命形勢,面對張牙舞爪的袁世凱的鷹犬,面對袁世凱對皇室的步步緊逼,隆裕束手無策,軍、政、財權她都沒有,只有退位一途,但何忍斷送大清三百年江山,唯有仰天痛哭。段祺瑞的通電、良弼的被刺,使隆裕觸目驚心。1912年2月12日,也就是宣統三年十二月,她終於簽發了大清王朝的最後一道上諭--《退位詔書》。清王朝268年的統治宣告結束。中國正式走入了共和時代。

隆裕,中國最後一位皇太后,共和時代的真正推門人

退位後的隆裕太后長期憂鬱,以致積鬱成疾。雖然慨然下詔遜位,但實際上仍是“讓國仍存亡國恨”,以為愧對創業的列祖列宗,心中一直鬱鬱不樂。民國二年正月十七日(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西六宮之一的太極殿病逝,享年46歲。上諡曰孝定隆裕寬惠慎哲協天保聖景皇后,中華民國政府以國喪規格處理喪事,與光緒帝合葬崇陵(河北易縣清西陵)。

隆裕,中國最後一位皇太后,共和時代的真正推門人

民國各地軍政要員,也紛紛向清室發來唁電。副總統黎元洪唁電稱隆裕太后“德至功高,女中堯舜”。

歲月嬗變,時光荏苒,隆裕在太后和皇帝的身影之下,未在歷史上留下任何足跡。只有那一紙退位詔書訴說著這位太后的無奈和憤慨。作為女人,她是失敗的,沒有丈夫的疼愛,沒有自己的子嗣,但歷史最終給她定論,她是一個好女人,一切都已盡力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