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考出來的清華狀元:我要更加努力,去趕上城裡學生的起跑線

清華大學 高考 英語 大學 讀書 起立傳媒 2018-12-14

這是學霸君推薦的第二十七篇學霸故事

鄉村考出來的清華狀元:我要更加努力,去趕上城裡學生的起跑線

當下的中國,高考依然是千萬鄉鎮學生脫離貧困的道路。沒有競賽、沒有保送,沒有城市孩子那麼好的條件,他們只能憑藉自己最踏實的努力,滴水石穿。

考上清華大學之前,李一野也是如此。在高三那段燈火通明的日子裡,他把書一遍一遍看了又背,公式也一道一道算了又算,儘管高考數學敗北,理科綜合卻是異常優異。

北京這個城市,向來對外地人殘酷。寒風蕭蕭,可它依然為李一野留了一盞燈。


全文共3983 字 ,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01、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我出生在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一個普通的教師家庭,父親是一名鄉鎮中學的語文教師,母親是一名普通的糧庫工人,他們一直都在為生活辛勤地操勞著。而我的大半個童年在爺爺奶奶家度過。

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小學。父母為了讓我接受更多的教育,將我接到他們身邊。在父母的身邊,我感受到他們為生活和子女教育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

剛進入學校讀書時,我自制力比較薄弱,又加之被老師分到最後一排和最淘氣的同學做同桌,上課時我經常被同桌干擾。那時,差不多每天我都會被老師罰站在教室門口,是班級中的負面典型。

鄉村考出來的清華狀元:我要更加努力,去趕上城裡學生的起跑線

當我還被罰站和批評所困擾的時候,一場當時我還不能理解的社會變革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我的生活。母親所在的工廠開始進行國企改制,而母親也在這次改制中成了一名下崗工人。

為了生活,母親開始努力經營各種能賺錢的小買賣:三伏天沿街賣雪糕,在冷庫做短工清洗羊腸。後來,她又去商店做售貨員。那時,我常常放學後在商店的櫃檯上看書,做作業。

看著母親每天如此辛勞,額頭上的皺紋日益多了起來,我也漸漸體會到父母養育孩子的艱辛。而父母也從同學那裡瞭解到我在學校的表現,他們揹著我向老師懇求將我的座位調到一個安靜的同學旁邊。

從那個負循環中解脫出來後,我十分珍惜這個小小的改變,每天五六點鐘就迫不及待地起床吃飯,去學校上早自習。我漸漸從之前經常在教室門口罰站的“反面典型”變成了一個時不時會被表揚的學生。

在我的帶動下,周圍的同學們也都有了小小的進步。父母也在竭盡所能為我創造一個能安心讀書的氛圍,我就在這樣的環境中開始一步步的在成長之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跡。

02、照海數花年少事,斜陽停楫望中途

上初中後,在第一次考試中,我第一次考取了年級第一,還被評為市級三好學生,也常常作為學生代表在很多學校活動中發言。

在中學時期,我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集中在學業上,從早到晚的大部分時間,我都留在學校。而回到家裡,沒有書房,我就就在門口擺上一張桌子做作業,沉浸在書山題海之中。

我雖然不是特別聰明的學生,但因為認真勤奮,所以基礎一直很紮實鞏固,在各類大考小考中也始終名列前茅。因為深知自己學的是近乎“啞巴”的英語,而且也沒上過任何輔導班。

鄉村考出來的清華狀元:我要更加努力,去趕上城裡學生的起跑線

所以當因為宣傳的原因接觸到“瘋狂英語”之後,我著實 “瘋狂”地學習了很長一段時間英語,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在清晨的公園中大喊著朗讀英語,頂著內蒙古冬天刺骨的寒風冬練三九。可惜,這個“瘋狂”小分隊卻沒有堅持到夏練三伏就偃旗息鼓。

這也讓我明白,意志力也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作為普通人在某一段時間過分透支後難免難以持續。在之後的日子裡,我在文具袋上寫下 “貴有恆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時刻告誡自己堅持的重要性。

在隨後到來的中考,我以全旗第二名的成績考入本旗縣唯一一所重點高中:林東一中。雖然與平時的水平相比,發揮得並不算好,但是我深知,只有通過更多的耕耘和努力才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眼前的得失只是一時的。

03、終日埋頭揮筆墨,窗前新樹碧連雲

高中三年的時光是充實的,也是略顯單調的:記憶中的大部分時光就是埋頭書案,習題做了一本又一本。

憑藉著紮實的基礎和認真的態度,在進入高中的第一次年級考試中,我取得了第一名,成績比第二名高出30分,讓很多原本不瞭解我的同學和老師都刮目相看。

高中三年幾乎是完全圍繞著“高考”這個關鍵字。不像很多教育發達地區的學校,我就讀的高中並沒有各類競賽的氛圍,我也與各類自主招生無緣,擺在我們面前唯一能改變命運的途徑只有高考。

在這所當時還沒有什麼知名度的旗縣級中學的高考榜上,最近五年,只有一名學生考進清華大學。我明白自己並不比別人聰明多少,唯一能讓我脫穎而出的就是認真和勤奮。

鄉村考出來的清華狀元:我要更加努力,去趕上城裡學生的起跑線

我所在的高中有一個很好的傳統,在每年冬天最寒冷的時候會在野外舉行越野長跑,以此來磨練學生的意志;每年夏季也會組織同學們到周圍的古蹟遠足,單程往往要走30公里到40公里。

這些耐力性的活動至今讓我印象深刻。為了做到“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我也約上好朋友開始每晚在晚自習的間隙去操場上跑步,這個習慣一直堅持到畢業。

在高中三年的大大小小考試中,我的成績一直穩定地保持在年級前十名內,超過一半的考試都是第一名,雖然沒有特別突出的科目但也沒有偏科。

高三的最後半年,也是充實緊張卻略顯平淡的半年,這半年時間中我依然按照之前的習慣,每週制定好詳細的學習計劃,按照優先級和重要性逐一完成,再根據週考及月考和平時小測的反饋對每一科的短板做相應的針對性訓練。

隨著黑板上的高考倒計時從100變成30,再一天天變成10,9,8…3,2,1,我的心情卻越來越平靜,有了之前的付出,我對即將到來的高考有足夠的信心面對。

鄉村考出來的清華狀元:我要更加努力,去趕上城裡學生的起跑線

高考考場上,第一科語文中規中矩地完成後,但在下午的數學考試中我卻又迎來了一次空前的挑戰,試卷的考察點及出題風格與之前一年中各次數學模擬考試差距很大,這讓已經習慣了套路的我感覺十分不適應。

考場上,我彷彿是一個即將被送上絞刑架的犯人,在竭力尋找著生存的可能性,然而奇蹟最終還是沒有出現。當考試結束的鈴聲響起,我的心沉重得已有些麻木,整整四道大題沒有完整解答出來這讓我的清華夢已接近破滅。

當步入第二天理綜的考場時,我就像一個剛剛慘敗的將軍,懷著屢敗屢戰的頑強精神開始了新的征戰。後面的兩科都發揮得十分正常。最後一科的考試結束鈴聲響起後,我並沒有那種如釋重負的感覺,而是異常平靜,因為無論勝敗我都對得起自己的努力和汗水。

高考出分之後,我開始電話查詢分數,當語音播放到我的數學成績只有119分時,雖然我早有心理準備但還是禁不住咯噔的一聲,但隨後播放的理綜科目分數竟然是290分卻讓我十分驚喜。

最後,我的高考總分位居自治區並列第六,而幫助我轉敗為勝的理綜科目則是自治區的單科第一名。我也終於如願以償地被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所錄取,在2012年8月份邁入了我夢想中的清華園。

04、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在清華學習生活的四年是我成長受益最大的四年,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在這所“半國英才聚一堂”的學校裡,褪下了曾經的光環,我成了其中最平凡的一份子。

同學中有全國各類學科競賽冠軍,有志在改變世界的創業者,有想為人類添磚加瓦的學術達人。我也從之前備受老師同學關注的焦點變成了一個默默努力的普通人,在茫茫人海之中尋找著屬於自己的位置。

還記得,大學第一個學期,我初次面對全英文的基礎課和專業課教材時倍感壓力,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才弄懂。

剛開始接觸電腦時,連PPT我都是第一次聽說,很多同學卻早在高中就已經在全國信息學競賽中摘金奪銀。程序設計課第一次上機考試時,很多同學很快就交卷,最後還得了滿分,我卻直到考試結束才只做出兩道題。

鄉村考出來的清華狀元:我要更加努力,去趕上城裡學生的起跑線

一個學期結束,我除了在文化素質課上表現尚佳以外,在數理基礎課和專業課上的成績都遠在平均線之下。而對接下來的人生規劃則更感到迷茫,出國、保研、就業,我究竟該何去何從?

這些都沒有人能給我一個所謂的標準答案,在離開了高考的指揮棒和原有環境的束縛之後,可以自主選擇了,我卻反而開始變得猶豫不決。而豐富的校園社團活動更是令人眼花繚亂。

本著從頭開始和“盡吾志者而不能至也,可以無悔矣”的想法,我開始了新的征程:課程容量大、難度高,就提前預習、課後複習;英語水平差,就從頭補齊;對未來感到迷茫,就多蒐集信息,加深對專業和自我的瞭解。

為了能更多地涉獵和深入學習專業知識,我也選修了許多選修專業課。而、功夫不負有心人,選修的專業課成績累積起來十分可觀,讓我接近了年級中游。

因為成績已經符合電子系的推研資格,但想要在本系讀研仍需要經過幾輪難度很大的面試考核,而難度較高的專業課知識對我來說仍然是一個困難的挑戰,我並不能確定是否能通過這幾輪面試的考核。

因此在大三的後半段,我一邊實習和複習,一邊繼續學習剩下的課程。當九月份過去,一切都塵埃落定時,我終於選定了自己心儀的導師和方向,開啟了我的研究生生涯。

鄉村考出來的清華狀元:我要更加努力,去趕上城裡學生的起跑線

反思大學之前的經歷,我認識到以前對待學習的侷限性:一是缺乏出於好奇和興趣而對未知的探索精神,更多是為了取得好分數而學習,不求甚解,沒有深入鑽研和超前學習的意識;二是缺乏真正的自律和自我規劃能力。

我很欣賞胡適先生在1932年《贈與今年的大學畢業生》中的一段話,就把它分享給每一個在人生路上努力向前的朋友:

“佛典裡有一句話:‘福不唐捐。’唐捐就是白白的丟了。我們也應該說:‘功不唐捐!’沒有一點努力是會白白的丟了的。在我們看不見想不到的時候,在我們看不見的方向,你瞧!你下的種子早已生根發葉開花結果了!”

"朋友們,在你最悲觀失望的時候,那正是你必須鼓起堅強的信心的時候。你要深信:天下沒有白費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希望我們都能懷揣著“功不唐捐”的信念,為美好的未來而耕耘努力!

版權聲明:

本站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本站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起立傳媒”,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