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生長,各自高貴:安徽一中學八名考生集體放棄北大清華'

"


"


萬物生長,各自高貴:安徽一中學八名考生集體放棄北大清華


對於很多考生而言,北大、清華是寒窗苦讀十二載的夢寐以求。然而在亳州市第一中學,八名考生明明高考成績達到了北大清華的錄取分數線,卻集體放棄了這兩所名校的志願。消息爆出,全國人民手上的瓜抖落一地。


遵從內心,八名線上考生集體放棄北大清華

這次放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八名考生分別是袁梓琪、張金宇、李莎莎、郭記、陳晉、段旭、汪天翔、靳博文。今年高考成績發榜時,他們的成績全都超過兩校的錄取分數線。然而,名校拋出的橄欖枝卻被這八位考生集體拒絕。

其中,袁梓琪在考前經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多輪考察,並得到清華大學降20分錄取、北京大學降5分錄取的優厚待遇。這樣,他在高考分數672分基礎上再加照顧的20分後,成績遠超清華大學錄取線。

不過,袁梓琪最終選擇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數學專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數學專業,是我的理想目標,放棄北大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也算得償所願。”袁梓琪說。

張金宇高考分數683分,也超出清華大學錄取線,且得到清華大學相關專業的錄取承諾。但是,張金宇喜歡計算機專業,覺得上海交通大學的計算機專業更適合自己。雖然第一選擇是清華大學,但由於該校的計算機專業在全省只招五名學生,以自己的全省排名,無法如願,而其他專業自己又不感興趣,思前想後,他只能放棄。

同樣,其他六名考生也在深思熟慮後,紛紛放棄北大清華。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亳州市第一中學校領導和學生們進行深入交流後,尊重了大家的選擇。


"


萬物生長,各自高貴:安徽一中學八名考生集體放棄北大清華


對於很多考生而言,北大、清華是寒窗苦讀十二載的夢寐以求。然而在亳州市第一中學,八名考生明明高考成績達到了北大清華的錄取分數線,卻集體放棄了這兩所名校的志願。消息爆出,全國人民手上的瓜抖落一地。


遵從內心,八名線上考生集體放棄北大清華

這次放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八名考生分別是袁梓琪、張金宇、李莎莎、郭記、陳晉、段旭、汪天翔、靳博文。今年高考成績發榜時,他們的成績全都超過兩校的錄取分數線。然而,名校拋出的橄欖枝卻被這八位考生集體拒絕。

其中,袁梓琪在考前經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多輪考察,並得到清華大學降20分錄取、北京大學降5分錄取的優厚待遇。這樣,他在高考分數672分基礎上再加照顧的20分後,成績遠超清華大學錄取線。

不過,袁梓琪最終選擇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數學專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數學專業,是我的理想目標,放棄北大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也算得償所願。”袁梓琪說。

張金宇高考分數683分,也超出清華大學錄取線,且得到清華大學相關專業的錄取承諾。但是,張金宇喜歡計算機專業,覺得上海交通大學的計算機專業更適合自己。雖然第一選擇是清華大學,但由於該校的計算機專業在全省只招五名學生,以自己的全省排名,無法如願,而其他專業自己又不感興趣,思前想後,他只能放棄。

同樣,其他六名考生也在深思熟慮後,紛紛放棄北大清華。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亳州市第一中學校領導和學生們進行深入交流後,尊重了大家的選擇。


萬物生長,各自高貴:安徽一中學八名考生集體放棄北大清華


尊重選擇,不用感恩母校的方式“綁架”學生

如果八名考生悉數被清北錄取,對於亳州市第一中學而言,當然是無上榮耀。但今年卻因為八名考生的集體放棄,學校罕見地出現了清北“零記錄”。

不過,對於所謂的“零記錄”,校長謝啟平不以為然。在他看來,學校是時候轉換思考方式了:“學校不能為了評比、為了聲譽、為了迎合大眾,用感恩母校的方式來‘綁架’學生填報志願。為學生的美好未來奠基,一直都是學校的教育理念。”

“高中生已經有了明確的生涯規劃意識,對於他們將要從事的職業有著冷靜的思考和堅定的追求。這是一件值得學校驕傲和自豪的事,這恰恰證明了學校不僅教會了他們知識、能力、素養等,還教會了他們清晰規劃未來的能力。除了尊重他們的選擇外,學校更多是祝福和自豪。”

當考生張金宇因為此事感到愧疚時,謝啟平第一時間給他寫了封回信:“金宇,看了你給教師的信息,你不選擇清華有你的道理,但是不要再有心裡包袱了。你是一個懂事的學生,教師和母校以你為榮,也期待你給國家、給家鄉、給母校、給自己帶來更多捷報。”

網友們對學生的做法表示支持,對學校的做法紛紛點贊:

“北大清華固然亮眼,但孩子的未來人生更重要。尊重孩子的選擇,不以感恩母校綁架孩子的意願,這才是負責的教育,為亳州一中點贊!”

“這說明學生在面臨選擇的時候,表現出了個人價值觀!”

“從事教師行業六年了,我們作為老師僅僅是孩子的領路人,絕不能左右孩子們的思想。作為學生,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敢於堅持併為之努力奮鬥,為你們點贊,希望你們活出精彩的自己!”

八名考生當然是學霸級別,但放在全省的競爭大軍中,他們可以被清華北大錄取,卻不一定能進入心儀的專業。大學不是目標,只是學習的平臺,確定職業方向,多年後進入社會,參加工作的一個階段。因此學校重要,專業更重要,如果專業不合適,也要果斷放棄。從人的發展看,這是非常科學的生涯規劃意識。

考生放棄清北,選擇內心所向的專業,這是一種理性的進步,是目標長遠的表現。雖然學校因此而出現“零記錄”,但比起浮華的榮譽,真正注重考生的內心選擇,讓他們找到適合的專業,未來有長遠發展,才是對學校的最大褒獎!

當然,除了給學校點贊,我們更要給八名考生的父母點大大的贊。

支持孩子放棄北大清華,這是要多麼開明,多麼有同理心,多麼能抗暴擊、扛碾壓的父母才能做出來的事?!畢竟,在填報志願上,中國父母往往難以剋制,玩著“包辦婚姻”的套路,一切為兒女好,即便考生能堅守初心,潛伏在背後的哼哈二將,能守住驛動的心,抵禦世俗偏見嗎?


"


萬物生長,各自高貴:安徽一中學八名考生集體放棄北大清華


對於很多考生而言,北大、清華是寒窗苦讀十二載的夢寐以求。然而在亳州市第一中學,八名考生明明高考成績達到了北大清華的錄取分數線,卻集體放棄了這兩所名校的志願。消息爆出,全國人民手上的瓜抖落一地。


遵從內心,八名線上考生集體放棄北大清華

這次放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八名考生分別是袁梓琪、張金宇、李莎莎、郭記、陳晉、段旭、汪天翔、靳博文。今年高考成績發榜時,他們的成績全都超過兩校的錄取分數線。然而,名校拋出的橄欖枝卻被這八位考生集體拒絕。

其中,袁梓琪在考前經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多輪考察,並得到清華大學降20分錄取、北京大學降5分錄取的優厚待遇。這樣,他在高考分數672分基礎上再加照顧的20分後,成績遠超清華大學錄取線。

不過,袁梓琪最終選擇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數學專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數學專業,是我的理想目標,放棄北大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也算得償所願。”袁梓琪說。

張金宇高考分數683分,也超出清華大學錄取線,且得到清華大學相關專業的錄取承諾。但是,張金宇喜歡計算機專業,覺得上海交通大學的計算機專業更適合自己。雖然第一選擇是清華大學,但由於該校的計算機專業在全省只招五名學生,以自己的全省排名,無法如願,而其他專業自己又不感興趣,思前想後,他只能放棄。

同樣,其他六名考生也在深思熟慮後,紛紛放棄北大清華。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亳州市第一中學校領導和學生們進行深入交流後,尊重了大家的選擇。


萬物生長,各自高貴:安徽一中學八名考生集體放棄北大清華


尊重選擇,不用感恩母校的方式“綁架”學生

如果八名考生悉數被清北錄取,對於亳州市第一中學而言,當然是無上榮耀。但今年卻因為八名考生的集體放棄,學校罕見地出現了清北“零記錄”。

不過,對於所謂的“零記錄”,校長謝啟平不以為然。在他看來,學校是時候轉換思考方式了:“學校不能為了評比、為了聲譽、為了迎合大眾,用感恩母校的方式來‘綁架’學生填報志願。為學生的美好未來奠基,一直都是學校的教育理念。”

“高中生已經有了明確的生涯規劃意識,對於他們將要從事的職業有著冷靜的思考和堅定的追求。這是一件值得學校驕傲和自豪的事,這恰恰證明了學校不僅教會了他們知識、能力、素養等,還教會了他們清晰規劃未來的能力。除了尊重他們的選擇外,學校更多是祝福和自豪。”

當考生張金宇因為此事感到愧疚時,謝啟平第一時間給他寫了封回信:“金宇,看了你給教師的信息,你不選擇清華有你的道理,但是不要再有心裡包袱了。你是一個懂事的學生,教師和母校以你為榮,也期待你給國家、給家鄉、給母校、給自己帶來更多捷報。”

網友們對學生的做法表示支持,對學校的做法紛紛點贊:

“北大清華固然亮眼,但孩子的未來人生更重要。尊重孩子的選擇,不以感恩母校綁架孩子的意願,這才是負責的教育,為亳州一中點贊!”

“這說明學生在面臨選擇的時候,表現出了個人價值觀!”

“從事教師行業六年了,我們作為老師僅僅是孩子的領路人,絕不能左右孩子們的思想。作為學生,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敢於堅持併為之努力奮鬥,為你們點贊,希望你們活出精彩的自己!”

八名考生當然是學霸級別,但放在全省的競爭大軍中,他們可以被清華北大錄取,卻不一定能進入心儀的專業。大學不是目標,只是學習的平臺,確定職業方向,多年後進入社會,參加工作的一個階段。因此學校重要,專業更重要,如果專業不合適,也要果斷放棄。從人的發展看,這是非常科學的生涯規劃意識。

考生放棄清北,選擇內心所向的專業,這是一種理性的進步,是目標長遠的表現。雖然學校因此而出現“零記錄”,但比起浮華的榮譽,真正注重考生的內心選擇,讓他們找到適合的專業,未來有長遠發展,才是對學校的最大褒獎!

當然,除了給學校點贊,我們更要給八名考生的父母點大大的贊。

支持孩子放棄北大清華,這是要多麼開明,多麼有同理心,多麼能抗暴擊、扛碾壓的父母才能做出來的事?!畢竟,在填報志願上,中國父母往往難以剋制,玩著“包辦婚姻”的套路,一切為兒女好,即便考生能堅守初心,潛伏在背後的哼哈二將,能守住驛動的心,抵禦世俗偏見嗎?


萬物生長,各自高貴:安徽一中學八名考生集體放棄北大清華


逆心而行,可能面臨“強擼灰飛煙滅”的結局

做人呢,最重要的是要隨心。我們不妨看看幾位進入不喜歡的專業就讀的考生情況。

劉丁寧,2013年第一次高考668分,本想就讀北大,結果被香港大學相中,後者提供56萬元人民幣獎學金。然而,她在香港大學呆了一個多月就堅決放棄獎學金,選擇退學。她認為香港大學的國學不是她嚮往的國學,她要復讀進北大。2014年,她參加高考,成功進入北京大學就讀中國語言文學系。在中國古典文學的世界裡,她自由馳騁,內心更加安靜祥和。之後,她以優異的成績,獲北京大學2018年免試碩士研究生資格。

鄒英傑,2013年被清華大學錄取,但給他選擇的只有五六個專業,他挑了精密儀器和技術專業。不過到大二接觸專業課時,才發現與興趣差得很遠,越學越沒有勁。2015年他申請退學,2016年以705分進入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如果在清華大學繼續就讀,養活自己沒有問題,但要想在這一行有所發展,就很難了。我不願意這麼將就。”鄒英傑如是說。

王琛琪,鄒英傑復讀時的同班同學,2015年以678分的成績考入北大醫學部,上學不到一個月選擇退學。之後以701分再次考入北京大學,準備就讀數學或信科專業。“第一次報志願的時候很糾結,從小就沒想過學醫,又不想放棄北大,就去了醫學部,但終究不適應,高考分數又達不到換專業的條件,於是選擇退學。” 王琛琪說,而母親則全力支持說:“孩子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這幾位考生無疑是幸運的,因為是學霸,可以在幾所頂級大學來回切換,進退自如。然而,那些無力切換和不敢復讀的考生怎麼辦呢?自高考以來,那些違背內心選擇不熱愛的專業,進入不喜好的大學的考生又有多少?渾渾噩噩讀本科,行屍走肉幹工作。如果真是這樣,他們未來在各自的領域又能做出多少矚目成就呢?

一個清北名額帶來的巨大利益,足以讓很多學校瘋狂。從中考前就開始的尖子生爭奪戰,到入校後窒息式的特種班環境,到填報志願時的強力干預和投機取巧(參見北大醫學院現象),整個過程中,學生只是所謂大棋局的一顆棋子。

在北大百年校慶時,一位記者曾採訪諸多北大學子與畢業生,並查閱了北大曆年的校友錄,統計其職業分佈等,最後在南風窗作為封面特稿刊發。總的感受是,相比於獲得的學生和資源,總成就並不令人滿意。我們迫切需要一個更均衡的教育體系,這次竟然是學生們主動站出來,推動了這種均衡化。


"


萬物生長,各自高貴:安徽一中學八名考生集體放棄北大清華


對於很多考生而言,北大、清華是寒窗苦讀十二載的夢寐以求。然而在亳州市第一中學,八名考生明明高考成績達到了北大清華的錄取分數線,卻集體放棄了這兩所名校的志願。消息爆出,全國人民手上的瓜抖落一地。


遵從內心,八名線上考生集體放棄北大清華

這次放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八名考生分別是袁梓琪、張金宇、李莎莎、郭記、陳晉、段旭、汪天翔、靳博文。今年高考成績發榜時,他們的成績全都超過兩校的錄取分數線。然而,名校拋出的橄欖枝卻被這八位考生集體拒絕。

其中,袁梓琪在考前經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多輪考察,並得到清華大學降20分錄取、北京大學降5分錄取的優厚待遇。這樣,他在高考分數672分基礎上再加照顧的20分後,成績遠超清華大學錄取線。

不過,袁梓琪最終選擇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數學專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數學專業,是我的理想目標,放棄北大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也算得償所願。”袁梓琪說。

張金宇高考分數683分,也超出清華大學錄取線,且得到清華大學相關專業的錄取承諾。但是,張金宇喜歡計算機專業,覺得上海交通大學的計算機專業更適合自己。雖然第一選擇是清華大學,但由於該校的計算機專業在全省只招五名學生,以自己的全省排名,無法如願,而其他專業自己又不感興趣,思前想後,他只能放棄。

同樣,其他六名考生也在深思熟慮後,紛紛放棄北大清華。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亳州市第一中學校領導和學生們進行深入交流後,尊重了大家的選擇。


萬物生長,各自高貴:安徽一中學八名考生集體放棄北大清華


尊重選擇,不用感恩母校的方式“綁架”學生

如果八名考生悉數被清北錄取,對於亳州市第一中學而言,當然是無上榮耀。但今年卻因為八名考生的集體放棄,學校罕見地出現了清北“零記錄”。

不過,對於所謂的“零記錄”,校長謝啟平不以為然。在他看來,學校是時候轉換思考方式了:“學校不能為了評比、為了聲譽、為了迎合大眾,用感恩母校的方式來‘綁架’學生填報志願。為學生的美好未來奠基,一直都是學校的教育理念。”

“高中生已經有了明確的生涯規劃意識,對於他們將要從事的職業有著冷靜的思考和堅定的追求。這是一件值得學校驕傲和自豪的事,這恰恰證明了學校不僅教會了他們知識、能力、素養等,還教會了他們清晰規劃未來的能力。除了尊重他們的選擇外,學校更多是祝福和自豪。”

當考生張金宇因為此事感到愧疚時,謝啟平第一時間給他寫了封回信:“金宇,看了你給教師的信息,你不選擇清華有你的道理,但是不要再有心裡包袱了。你是一個懂事的學生,教師和母校以你為榮,也期待你給國家、給家鄉、給母校、給自己帶來更多捷報。”

網友們對學生的做法表示支持,對學校的做法紛紛點贊:

“北大清華固然亮眼,但孩子的未來人生更重要。尊重孩子的選擇,不以感恩母校綁架孩子的意願,這才是負責的教育,為亳州一中點贊!”

“這說明學生在面臨選擇的時候,表現出了個人價值觀!”

“從事教師行業六年了,我們作為老師僅僅是孩子的領路人,絕不能左右孩子們的思想。作為學生,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敢於堅持併為之努力奮鬥,為你們點贊,希望你們活出精彩的自己!”

八名考生當然是學霸級別,但放在全省的競爭大軍中,他們可以被清華北大錄取,卻不一定能進入心儀的專業。大學不是目標,只是學習的平臺,確定職業方向,多年後進入社會,參加工作的一個階段。因此學校重要,專業更重要,如果專業不合適,也要果斷放棄。從人的發展看,這是非常科學的生涯規劃意識。

考生放棄清北,選擇內心所向的專業,這是一種理性的進步,是目標長遠的表現。雖然學校因此而出現“零記錄”,但比起浮華的榮譽,真正注重考生的內心選擇,讓他們找到適合的專業,未來有長遠發展,才是對學校的最大褒獎!

當然,除了給學校點贊,我們更要給八名考生的父母點大大的贊。

支持孩子放棄北大清華,這是要多麼開明,多麼有同理心,多麼能抗暴擊、扛碾壓的父母才能做出來的事?!畢竟,在填報志願上,中國父母往往難以剋制,玩著“包辦婚姻”的套路,一切為兒女好,即便考生能堅守初心,潛伏在背後的哼哈二將,能守住驛動的心,抵禦世俗偏見嗎?


萬物生長,各自高貴:安徽一中學八名考生集體放棄北大清華


逆心而行,可能面臨“強擼灰飛煙滅”的結局

做人呢,最重要的是要隨心。我們不妨看看幾位進入不喜歡的專業就讀的考生情況。

劉丁寧,2013年第一次高考668分,本想就讀北大,結果被香港大學相中,後者提供56萬元人民幣獎學金。然而,她在香港大學呆了一個多月就堅決放棄獎學金,選擇退學。她認為香港大學的國學不是她嚮往的國學,她要復讀進北大。2014年,她參加高考,成功進入北京大學就讀中國語言文學系。在中國古典文學的世界裡,她自由馳騁,內心更加安靜祥和。之後,她以優異的成績,獲北京大學2018年免試碩士研究生資格。

鄒英傑,2013年被清華大學錄取,但給他選擇的只有五六個專業,他挑了精密儀器和技術專業。不過到大二接觸專業課時,才發現與興趣差得很遠,越學越沒有勁。2015年他申請退學,2016年以705分進入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如果在清華大學繼續就讀,養活自己沒有問題,但要想在這一行有所發展,就很難了。我不願意這麼將就。”鄒英傑如是說。

王琛琪,鄒英傑復讀時的同班同學,2015年以678分的成績考入北大醫學部,上學不到一個月選擇退學。之後以701分再次考入北京大學,準備就讀數學或信科專業。“第一次報志願的時候很糾結,從小就沒想過學醫,又不想放棄北大,就去了醫學部,但終究不適應,高考分數又達不到換專業的條件,於是選擇退學。” 王琛琪說,而母親則全力支持說:“孩子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這幾位考生無疑是幸運的,因為是學霸,可以在幾所頂級大學來回切換,進退自如。然而,那些無力切換和不敢復讀的考生怎麼辦呢?自高考以來,那些違背內心選擇不熱愛的專業,進入不喜好的大學的考生又有多少?渾渾噩噩讀本科,行屍走肉幹工作。如果真是這樣,他們未來在各自的領域又能做出多少矚目成就呢?

一個清北名額帶來的巨大利益,足以讓很多學校瘋狂。從中考前就開始的尖子生爭奪戰,到入校後窒息式的特種班環境,到填報志願時的強力干預和投機取巧(參見北大醫學院現象),整個過程中,學生只是所謂大棋局的一顆棋子。

在北大百年校慶時,一位記者曾採訪諸多北大學子與畢業生,並查閱了北大曆年的校友錄,統計其職業分佈等,最後在南風窗作為封面特稿刊發。總的感受是,相比於獲得的學生和資源,總成就並不令人滿意。我們迫切需要一個更均衡的教育體系,這次竟然是學生們主動站出來,推動了這種均衡化。


萬物生長,各自高貴:安徽一中學八名考生集體放棄北大清華


從專業對口到“專業對胃”,高校能做什麼?

讓學生學習自己喜歡的專業,本應是大學教育的基礎,然而由於轉專業或其他限制,專業對口容易,“專業對胃”卻頗為困難。“一考定終身”定下的不僅是大學,往往也包括所學專業。

1952年,新中國大學教育制度改革,結束了民國時代相對寬鬆的轉專業制度。上世紀90年代以來,個別大學又開始探索學生轉專業。2003年,復旦大學244名學生完成轉專業,一時輿論轟動;2005年,教育部出臺《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表示“學生可以按學校的規定申請轉專業”。自此,國內各高校才開始全面探索轉專業的制度安排。

這項制度惠及了一部分同學,但大部分學校轉專業限制仍很苛刻,不少學生難以實現轉專業。一者名額有限,二者對學生高考成績有要求。這就導致不少想轉專業的同學無法如願,只能被迫繼續學習不喜歡的專業。

大學設置各種轉專業限制,主要是擔憂學生扎推轉向熱門,導致師資閒置,而熱門專業又可能造成師資壓力加大。其實,既然考生喜歡報考熱門專業,在這些專業上多安排一些名額就好了。大學各專業的師資配置,就應以滿足學生需求為目標。即便不同專業有不同的知識基礎要求,但只要考察合格,就應該允許學生轉專業。

現有的大學轉專業限制,不符合大學教育的基本目的,到了該放開的時候了。以某國為例,很多大學一二年級實行通識教育,人文、社科、理工的基礎知識都學習,待學生確定自己喜歡的專業後,才進行專業選擇。這值得國內大學借鑑。

當然,如果真有一天,轉專業制度放開,還是無法滿足考生的興趣愛好,怎麼辦?處於同梯隊的大學之間,可否也有一個轉換機制呢?比如北大清華之間,每年相關專業提供一定名額的交換生——這種校際交換的好處顯而易見,至少有需求的考生多了一個選擇,不用以退學復讀這種極端方式——浪費自己的寶貴時間,佔用家鄉的清北名額……在互聯網時代,校際專業轉換能實現嗎?

關於選擇專業的事,北大光華院長劉俏教授說過這樣一段話:

“萬物生長,各自高貴。只要你按照這種規律成長,不管做什麼職業,做什麼事情,怎麼選擇,都有自己的高貴之處。不一定掙很多錢,有特別大的名氣,我做我自己,就算賣煎餅果子,我覺得挺快樂也可以。18歲的本科教育絕不是你這一輩子教育的終點,如果有可能,就遵循內心,選擇自己有興趣,有激情的事情去做,保持自己的夢想,並和有夢想的人在一起。”

小新君祝福這八名考生,既然選擇擁抱內心的真實,就無怨無悔,勇敢前行,迎接燦爛理想,希望你們在未來路上,萬物生長,各自高貴!

來源:原創 小新君綜合編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