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各區市上報的19個“大棚房”問題已整改到位

各區市上報的19個問題整治項目均已整改到位

中央和省“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行動部署開展以來,青島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批示精神,不折不扣抓好“大棚房”問題的清理整治工作,始終堅持農地姓“農”這條底線,並舉一反三堅決遏制農地非農化現象,推動建立健全耕地保護監管長效機制,嚴守耕地保護紅線。

記者6月19日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自2018年8月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各區市上報的19個“大棚房”問題整治項目,目前均已整改到位。

“用高壓態勢遏制違建和違法佔地行為滋生蔓延,是我們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的職責。我們學習浙江‘三改一拆’成功的經驗做法,加大整治力度,建立長效機制,還綠水青山和碧海沃野於民,為城市品質改善提升作出應有貢獻。”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姜德志說。

逢區必核逢園必查逢棚必進

“大棚房”是以農業大棚為名進行非農業建設,屬違法建設,嚴重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直接觸碰耕地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底線。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大棚房”問題清理整治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市政府分管領導多次就“大棚房”問題作出批示,要求各級各部門要有清醒認識,迅速行動,堅決查清並整治“大棚房”。

我市成立了“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行動協調推進小組,設立辦公室,印發工作方案,加強統籌推進。先後多次召開全市專題會議,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研究分析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督促指導各級各部門抓好任務落實。各區(市)政府作為承擔實施專項行動的責任主體,均成立相應工作機構,加強組織保障和決策執行,將清理整治任務和責任逐級落實到鎮(街道)和村組。

今年1月,國家協調推進小組進行再部署,將專項行動延長至3月底並提出新要求。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先後7次召開專題會議部署,研究制定解決問題的措施。市農業農村局也先後3次到有關區(市)開展現場督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農業農村局班子成員分別帶隊到各相關區(市)與政府(管委)主要負責同志見面,通報上級工作部署要求,進一步傳導工作壓力,督促各區(市)進一步做好自查和整改。

“逢區必核、逢園必查、逢棚必進,各區市全面排查整改‘大棚房’問題,並將排查工作貫穿專項行動全過程,做到全覆蓋、無遺漏,逐一排查有關線索。並對排查出的問題準確定性、分類處置,做到‘一案一策’。”市自然資源執法監察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先後完成了自然資源部下發我市33793個、市級5467個圖斑的內外業舉證資料上傳至遙感一張圖執法監察信息系統以及省自然資源廳下發我市24083個圖斑的核查臺賬建立等工作。

始終堅持整改復耕為第一標準

在專項清理整治行動中,我市始終堅持整改復耕為第一標準。

市委市政府領導多次赴整改現場實地督導,要求堅決打掉問題“堡壘”。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全市開展了10次實地核查抽查,並不定期通過印發督辦單和簡報等方式通報工作進展、指出存在問題、明確整治標準,督促相關區(市)政府開展“回頭看”和再排查。堅持分類施策,不斷加強政策指引和輿論引導,防止“一刀切”和“一拆了之”,在確保違法佔用的耕地“退房還地”“退房還耕”的同時,維護了社會的穩定。

為進一步督促各區(市)政府切實對本地區專項行動和耕地保護、遏制農地非農化負總責,全市建立各級排查整治結果背書制度,明確要求鎮(街)、區(市)黨委政府對排查清理數據複核並對上報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排查報告、報表等須經鎮(街)、區(市)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層層審核把關簽字背書後上報市協調推進辦。鎮(街)、區(市)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4次在排查報告上簽字背書。

市級和各區(市)均建立了排查臺賬和問題整改臺賬。每週上報排查問題情況,對已發現的“大棚房”問題,明確責任部門、整改時限和完成標準,全程跟蹤監管,實行掛賬銷號。

2018年4月,即墨區段泊嵐鎮槐樹溝村的太陽公社項目將30餘個農業大棚看護房改變用途建設休閒居住設施,現已拆除,按照要求復耕複種到位。2016年8月,青島城市後院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膠州市李哥莊鎮東小埠村佔用基本農田建設農業生態科技園示範區,實際為違法佔地建設了74個帶有大棚的休閒居住設施,現已拆除,復耕複種到位。2017年5月,土地承包經營人在萊西市姜山六村違法佔地建設了帶有農業大棚的17個休閒居住設施,已經拆除,復耕複種到位……

通過專項行動的開展,全市已形成了“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齊抓共管、聯合懲治”的良好氛圍,樹立了農地農用底線意識。

構建長效監管機制

“按照‘隊伍不散,標準不降、機制不變、力度不減’要求,認真組織‘回頭看’等後續工作。”姜德志說,重點檢查有沒有漏查漏報、有沒有整治整改不徹底、有沒有恢復農業用途不到位、復耕複種不到位等情況。對漏查漏報的,要發現一起整治一起,堅決整改到位。對發現“死灰復燃”的“大棚房”問題,要從嚴整治、從嚴查處。對已經整改到位恢復耕種條件的,要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及時開展農業生產,確保復墾後的耕地資源得到有效利用,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通過多種方式,有針對性地加大與農村土地使用相關的土地法律法規、政策宣傳力度。繼續保持各區市原有的“大棚房”問題清理整治工作組織領導機構或相關工作機構,強化各級政府主要和分管領導的第一責任、直接責任,及時解決清理整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各區市在做好轄區已發現“大棚房”問題自查、驗收基礎上,對照國家、省整改標準,重新梳理本區域專項行動部署開展情況及成果,立查立糾與上級整改標準存在差距或遺漏的問題。

各級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等行業主管部門加強協作配合,做好項目審批把關和批後監管,加大設施農業用地政策研究制定,進一步明確設施農業用地的分類、規模、範圍、用途及監督管理辦法等。各區市依託衛星遙感監測等科技手段,不斷強化對違法佔用耕地進行非農建設等違法用地行為的全面監控,提高及時發現、制止和查處執法效能,最大程度壓縮違法用地空間和時間,堅決壓制違法用地趨勢。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周 偉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光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