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致庸的孫子喬映霞,隔代掌門喬家的第五代傳人'

"

喬家的第一代喬貴發大約是乾隆年間人。乾隆初年,喬貴發為做生意走西口,在包頭一個當鋪當店員。十餘年後喬貴發和秦姓同鄉開了一個小字號廣盛公。後來生意不景氣,廣盛公面臨破產。但廣盛公的許多生意夥伴認為廣盛公東家為人處世不錯,不忍看他們破產,相約三年後再來收欠賬。三年後,喬貴發不但還清欠款,生意還重新復興,把廣盛公改名為復盛公。這已經是嘉慶年間的事了。這個故事似乎已經奠定了喬家經商重誠信的基礎。而將家族生意乃至票號生意發揚光大 的,正是喬貴發的孫子喬致庸。

喬貴發共有三子,長子全德,堂名德星堂,但後繼乏人,人丁缺少,故長門所營商業較遜色。

次子全義,生子致遠,堂名寧守堂。致遠生二子。長嶸,堂名保和堂,次超五,堂名保元堂。喬超五是咸豐九年(1850)舉人,光緒初補新城知縣,在他的影響下,其子弟秉承遺訓,追求功名,故喬姓這一支,父子、叔侄、爺孫、兄弟、舅甥多有科名。

三子全美,堂名在中堂。全美生二子,長子致廣,英年早逝;次子致庸(1818一1907),是喬家中一位出類拔萃人物,他歷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四個朝代,為喬氏家族的繁榮立下了大功。致庸先是想以"儒術榮門閥",後又感到此乃捨本求末。於是決心繼承祖業,在商界大展宏圖。致庸治商有方,並主張經商首重信,次重義,第三才是利。他認為:經商必須戒懶、戒驕、戒貪。

在致庸的精心經營下,喬氏"在中堂"的商業得到很大發展,人稱致庸為"亮財主"。致庸生有六子,次子景儀所生子映霞,過繼長子景岱,人皆稱大少,喬氏在中堂後來由他主持。

喬映霞,字錦堂,乳名成義,因而人稱"成義財主"。映霞深受乃祖薰陶,主持喬家以來,事業心強,治家頗嚴。映霞不願意喬家諾大家業在他手中敗落,力圖振興,維護這個家族的繁盛和完整。

"

喬家的第一代喬貴發大約是乾隆年間人。乾隆初年,喬貴發為做生意走西口,在包頭一個當鋪當店員。十餘年後喬貴發和秦姓同鄉開了一個小字號廣盛公。後來生意不景氣,廣盛公面臨破產。但廣盛公的許多生意夥伴認為廣盛公東家為人處世不錯,不忍看他們破產,相約三年後再來收欠賬。三年後,喬貴發不但還清欠款,生意還重新復興,把廣盛公改名為復盛公。這已經是嘉慶年間的事了。這個故事似乎已經奠定了喬家經商重誠信的基礎。而將家族生意乃至票號生意發揚光大 的,正是喬貴發的孫子喬致庸。

喬貴發共有三子,長子全德,堂名德星堂,但後繼乏人,人丁缺少,故長門所營商業較遜色。

次子全義,生子致遠,堂名寧守堂。致遠生二子。長嶸,堂名保和堂,次超五,堂名保元堂。喬超五是咸豐九年(1850)舉人,光緒初補新城知縣,在他的影響下,其子弟秉承遺訓,追求功名,故喬姓這一支,父子、叔侄、爺孫、兄弟、舅甥多有科名。

三子全美,堂名在中堂。全美生二子,長子致廣,英年早逝;次子致庸(1818一1907),是喬家中一位出類拔萃人物,他歷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四個朝代,為喬氏家族的繁榮立下了大功。致庸先是想以"儒術榮門閥",後又感到此乃捨本求末。於是決心繼承祖業,在商界大展宏圖。致庸治商有方,並主張經商首重信,次重義,第三才是利。他認為:經商必須戒懶、戒驕、戒貪。

在致庸的精心經營下,喬氏"在中堂"的商業得到很大發展,人稱致庸為"亮財主"。致庸生有六子,次子景儀所生子映霞,過繼長子景岱,人皆稱大少,喬氏在中堂後來由他主持。

喬映霞,字錦堂,乳名成義,因而人稱"成義財主"。映霞深受乃祖薰陶,主持喬家以來,事業心強,治家頗嚴。映霞不願意喬家諾大家業在他手中敗落,力圖振興,維護這個家族的繁盛和完整。

喬致庸的孫子喬映霞,隔代掌門喬家的第五代傳人

喬映霞生長時期正值康、樑變法維新,對此十分崇拜。他奉信天主,仰慕西方文明。民國以後,對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更是擁護,並加入了同盟會。他在祁縣積極倡導興辦教育,破除迷信,剪辮子、放足,且身體力行,親自領人在喬家堡村改廟宇做學堂。民國二年農曆五月十三日城內趕廟會,他拉著狼狗,見人就剪辮子。九汲村的段步洋、趙富貴、範有元三人進城趕會,在城內碰上成義子,嚇得躲進字號家,鑽在欄櫃底,還被拉出剪了辮子。因為這樣,村裡人認為他是個怪人,和誰也不一樣。有的人為他編了順口溜嘲笑他,有些順口溜老年人還記憶猶新,可隨口背誦出來。如:"成義子,削了頭髮剪辮子,穿得洋襖兒洋褲子,脖子上扎得腿帶子,褲子檔裡綴釦子,尿尿不用解褲子……"

"在中堂"由他當家。他治家亦嚴,兄弟成家後均讓其另立門戶,獨立為生。還自命齋名,如"自強不息齋"、"退思補過齋"、"知不足齋"、"昨非今是齋"、"不得不勉齋"、"日新齋"、"習勤齋"、"時新齋"等。在他執掌家務期間,還對其所屬商號進行過大力整頓,使"在中堂"的生意買賣又有了一個大的飛躍。民國二年,他出任祁縣第三區區長。當時,他竭力禁種鴉片。因強行剷除煙苗,與農民發生爭執,結果釀成人命案,遠走避禍於天津。

喬映霞深受乃祖薰陶,脾氣乖僻,又具有其父逞強好勝的性格。他事業心很強,治家亦嚴,家人對其非常敬畏。他不甘喬家大業在他手中破落,因此力圖振興,以維護大家族的統一和完整,事事按乃祖父的遺訓行事。有一次在家飯桌上對其九弟映庚說:"聽說你武功頗高,你能用四個指頭把這雙筷子折斷嗎?"九弟說:"這有何難?!"不費吹灰之力便把筷子折為兩截。映霞連聲稱讚,又把兄弟們的筷子都收起來,令九弟用兩手再折,這下兄弟們都明白了,這是讓他們抱成一團,擰成一股勁嘞!於是都低頭不語。映霞說:"大家都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很高興!希望以後要同心同德,互相勉勵,永記此事!"

映霞掌家時,對喬家大院西北院也進行了改建,在和老院相通的跨院敞廊處,堵了牆壁,佔用了原來的廚房,建成客廳,並按照異國風情,加以發行裝修。又在客廳旁修建了浴室,隨時可進去洗澡。此外,還把舊廁所改建成"洋茅子",在傳統的中國式建築中溶入了西方氣息,別開了生面。

社會動盪,戰爭不斷,很多票號瀕於倒閉。資本實力雄厚的山西祁縣大德通票號,也歷經劫難:僅在1926年,馮玉祥就要走大德通票號500萬石糧食、150萬銀元,大德通元氣大傷。日本軍隊侵佔包頭後,又霸佔了"復盛公"在包頭的錢莊、當鋪。在眾多打擊之下,喬家從此一蹶不振。

到了1930年,大德通真正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候。因為蔣、閻、馮的中原大戰,當時,山西發行一種鈔票叫晉鈔。閻錫山失敗後,晉鈔急劇貶值,最後,25元晉鈔只抵一元新幣。其實,這是大德通東山再起的絕好機會,它可以拿晉鈔兌付別人的存款,趁機發一筆橫財。但是,大德通把多年積累的老本,投入到兌付存款之中,這是大德通做的最大一次的賠本買賣。經過這次變故,原本就在困境中掙扎的大德通,雪上加霜,最終造成30萬兩白銀的虧空。兩年後,有著八十多年曆史的老字號大德通悄然歇業。東家喬映霞神情凝重地說:"即使大德通為此倒閉,也不至於讓自己人淪落到衣食無著的地步,對於一個儲戶來說,如果我們不這樣作,對他們的威脅將是身家性命,兩者相比,孰重孰輕,不言自明。"

在喬致庸親自挑選出來的接班人喬映霞手中,喬家的產業開始走下坡路。

喬致庸對自己的6個兒子都不滿意,覺得沒有一個人能夠擔當起喬家的產業來,在喬家第5代的11個男丁中,他親自挑選出喬映霞來做自己的傳人。

喬映霞繼承了祖父性格中桀驁不馴、不拘禮俗等特性。除了保持了固有的"中庸仁義信用"等祖訓外,他也是個銳意改革、力爭上游的人物。

喬映霞是祁縣第一個穿西裝、剪辮子的人,他騎自行車,"像洋人一樣站著撒尿",和傳統的脫了褲子撒尿大不一樣,因此在民風保守的祁縣被人譏笑是個"洋鬼子"。

喬家的衰敗與喬映霞本人沒多大關係。

光緒年間,外國資本進入加上戶部也成立官商銀行,民間票號受到了嚴重的衝擊。喬家的生意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緩慢下滑。

喬映霞不是沒有想過改革,但是偏在這個時候,他續絃的妻子跟他提出了離婚。喬映霞大受打擊。

儘管喬映霞很能幹,但他的婚姻生活並不完美,而且還引起過報界注意。映霞思想化較開明,早期崇拜康梁,後傾向孫中山推翻帝制,曾率先剪辮子,動員家族婦女解除纏足之陋習,又任過區長、禁菸委主任。一次在與鄰村人械鬥中,誤用槍打死一人,花了很多金銀才了結此事。1914年金永任山西巡按時,意欲勒索喬家,又舊事重提;傳拘映霞。不得已逃天津租界。在此期間,信奉了基督教。映霞原配程氏,難產身亡。繼娶楊氏,生子健,但楊氏不久也去世。一次,映霞在津偶然與劉菊秀邂逅相遇。劉氏天津人,協和醫專肄業,護士。映霞在津因微疾入院,劉正在病房實習,二人相識,後成婚,生一子,生活了五年。後二人因個性不合,時有口角,裂痕越來越大,最後離異。映霞痛不欲生,曾跳樓自殺,致使踝骨斷裂,終生成踢腿。《在中堂--喬家大院》一書載:"對劉菊秀外界詆譭頗多,說她原本有情夫,和映霞結婚不過貪喬家之財而已。婚後仍和原來情人鴻雁往來,暗渡陳倉,還說得有鼻子有眼的,什麼通信用英文書寫,欺映霞不識英文,映霞截獲原信著人翻譯,始知為請書等等。民國10年 2月28日出版的《解放畫報》載有《一封內容複雜的信》,披露了喬映霞與劉的婚姻內情:即喬劉是1917年夏經人介紹結識,是年11月20日(農曆)結婚,1918年10月30日生一子,劉之情人是美國麻省工大碩士林某,該報還登載了劉林英文通信。但喬劉離婚後,劉嫁北京某醫生。

晚清和民國時期中國的動盪和衰微,讓喬家的票號和商號最終不可避免地和其他山西商人的產業一樣紛紛倒閉。1860年後,中國和俄羅斯簽訂條約,俄國商人可以直接進入中國境內買茶葉,由於俄羅斯商人在中國享有比中國茶商優越得多的特權,晉商的茶葉生意迅速萎縮。喬家此後主要依仗的票號匯兌生意,則因為辛亥革命而迅速衰敗。

“辛亥革命爆發後,武昌第一個被搶的大商鋪就是喬家的。由於國家動盪,喬家的許多欠款無法收回,而為了保證信譽,欠別人的錢卻要如數還清。很快喬家在江南的票號就全數關張了。”

1945年抗戰勝利,各錢鋪紛紛申請復業,獨"復字號"卻止步不前,東夥雙方都無意再事經營。多數職工相繼離號,另組商號者有之,轉入其他行業者有之,"復字號"已名存實亡了。

到了1950年,公私合營的大潮當中,喬家後人喬鐵民、喬子珍等在包頭把油房、面鋪以廉價讓給職工接辦,把大部分房產平價出售給國家使用;並把部分房產分贈給各號執事的掌櫃居住。房產售價均按股批分。喬家與百年"復字號"從此脫離關係。

當年叱吒風雲的祖父喬映霞,在40年代後期因各方面的壓力和變故,得了間歇性精神病。1921年精神失常,遂在天津、北京、家鄉三處往返休養,1956年病逝於北京,終年81歲。

喬家當年可真是富可敵國,如今往事已成過眼雲煙!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