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科技不平安 上半年平安科技板塊總收入384.31億元'

"

■本報記者 施露

無科技不金融。科技戰略加持下的中國平安,已經享受到了科技賦能帶給金融主業的利好。

8月15日,中國平安發佈2019年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平安科技業務總收入為384.31億元,同比增長33.6%,科技公司總估值為700億美元。

8月16日,中國平安聯席CEO陳心穎在中期業績發佈會上稱:“中國平安科技板塊注重技術領先性,在核心技術上十分注重研發投入。目前,已經建成8大研究院,50多個實驗室,取得的專利數超過1.8萬個,其中90%左右是發明專利。”

科技戰略初見成效的中國平安,旗下已經孵化了11家科技類公司,目前已經有兩家子公司順利上市,其中包括平安好醫生。

“我們為科技板塊公司的發展劃分了四個階段,根據每個階段的不同標準,我們認定平安好醫生正處於第三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為其制定的目標絕非盈利,只要求公司在淨投入減少時,實現營收的快速增長,且虧損持續收窄。”陳新穎在業績發佈會上稱。

在中國平安旗下的科技子公司中,陸金所控股是重要一環。今年上半年,其在財富管理、個人借款及政府金融等領域不斷開拓,盈利持續增長。

2019年上半年,陸金所註冊用戶數達4274萬,較年初增長5.9%,並與300多家機構建立了資產端合作關係。

報告期內,陸金所控股管理貸款餘額4078.55億元,30天以上逾期率為2.2%。而在2019年3月末時,陸金所控股管理貸款餘額增長至4031.21億元。

截至2019年6月30日,陸金所控股累計為56.49萬人提供信貸支持,累計放款額為1332.07億元,貸款餘額2212.63億元;農村地區服務12.65萬人,累計放款額達157.58億元。

報告期內,陸金所控股客戶資產規模為3673.94億元,較年初下降0.5%,交易規模同比下降47.3%。對於下降原因,中國平安在財報中指出,主要受資產管理結構調整、部分產品受限影響,以及產品結構優化、降低高頻交易但盈利能力欠佳的產品所致。

“一般而言,創業公司在沒有足夠的財力物力支持之時,會選擇上市,當然平安不存在這個問題。科技公司賺錢其實是不難的,有些子公司不做新業務就盈利了,而是必須要持續強化投入及對外輸出。目前平安科技板塊下已經有2家上市了,日後其他子公司如果有上市的消息,我們會第一時間分享。”對於平安旗下科技板塊的現狀,陳心穎在業績發佈會上稱。

作為平安科技戰略重要一環,平安好醫生也在2019年上半年實現了淨投入減少的情況下,營收翻倍增長。

業績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平安好醫生營業收入為22.73億元,同比增長102.4%;淨虧損為2.74億元,同比減虧38.3%。截至2019年6月30日,平安好醫生註冊用戶數量為2.89億,在線醫療業務付費會員人數累計至143.86萬。

“我們要孵化一家好的科技公司,分成四個階段,第四階段一定要有淨利潤的,我們科技板塊有2家公司上半年利潤都是增長的。目前平安好醫生處於第三階段,收入翻倍增長的同時,虧損在減少,淨投入也減少了許多,這也說明平安好醫生在逐漸成功地掌控現有的模型和平臺。還有幾家處於第二階段的科技公司,這個階段就是持續加大投入,公司收入快速增長,這個階段不能拿利潤來衡量。”陳心穎補充道。

目前,金融+科技戰略在平安內部已經收穫成效。“平安注重科技賦能,以前用傳統的方法去處理傳統金融,過去兩年,平安成立了宏觀經濟研究院,目前有近200人的團隊,充分利用AI及大數據分析技術,為傳統行業賦能。”中國平安聯席CEO孫建一在業績發佈會上稱。

對於未來發展,中國平安董事長兼CEO馬明哲稱:“我們堅信中國經濟態勢長期向好,將堅持既定的金融+科技、金融+生態戰略,夯實金融主業,全方位提升數據化智慧經營水平,佈局科技創新版圖,開拓智慧城市等創新業態服務。”

“平安的科技板塊業績和回饋不錯,金融科技這次業績表現也向外界證明了他們的堅持科技戰略是對的,現在業內對平安的認識已經從一家傳統的保險公司升級為一家科技+金融的大集團,馬明哲的整體策略確實是符合時代潮流的。”對於中國平安近年來在科技領域的表現,一位券商高管對《證券日報》記者評價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