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表達拉近你我他

朋友圈 經濟 高峰 非洲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2017-05-19

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精心打造的10集全媒體特別策劃《2017,解碼“一帶一路”》,5月2日至11日在中國之聲、經濟之聲等6套重點頻率播出,蒙、藏、維、哈、朝等5種少數民族語言及央廣網、微信眾公號和客戶端同步呈現,受到廣泛好評。近日,負責本組報道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總編室副主任孫樹鳳向《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介紹了該報道的策劃創意及報道特點。她說,這組報道由央廣總編室按照臺領導部署,策劃監製,統籌播出,旨在打造“一帶一路”主題報道精品,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召開營造良好輿論氛圍。10集報道由中國之聲、經濟之聲記者採寫,統一製作,央廣全終端、多樣態推出,是媒體融合報道的一次創新探索。尤其是此次報道在做優內容的同時,創新話語表達方式,進一步發揮聲音優勢,樣態新穎、亮點突出,拉近了與受眾的距離。

大主題細解碼

孫樹鳳向記者介紹,《2017,解碼“一帶一路”》報道以習近平主席“一帶一路”重要講話為題旨,以“五通”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共建“一帶一路”為主題,聚焦“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從提出到深入人心、取得實質性突破的3年多歷程,說理念、找典型、抓亮點,展現美好前景。開篇《“一帶一路”成長記》,盤點習近平主席“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推進到深入,引領國際社會廣泛參與的脈絡思想,主題高遠,內容厚重,寓宏大於細微,一個個重要節點,習近平主席的深謀遠慮,原聲鏗鏘有力,充滿自信,引人自豪。

“一帶一路”建設情況如何?又怎樣來自中國,惠及世界?未來將如何發展?孫樹鳳表示,報道以典型事實展現豐碩成果,如一批標誌性工程項目、大批中國企業走出國門獲得成功,還有投融資、自貿區、中外合作、人文交流的熱絡頻繁等,全景式呈現“一帶一路”契合沿線國家發展需要的蓬勃脈動和良好態勢,正如報道所說,“一帶一路”已從一顆“小種子長成了枝繁葉茂的大樹”。

北京聽眾胡小友收聽了《2017,解碼“一帶一路”》第七篇《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貿易區“大棋局”》之後,留言說:“在別具特色的背景音樂襯托下,介紹中哈兩國公民不用辦理入境手續就可以在對方國土上做買賣,我彷彿看到了古代絲綢之路上,中國與西域各國之間繁盛的經貿互通場面,感受到啟動自貿區這一步‘落子’,下活了‘一帶一路’上各國經濟貿易互利共贏的一盤‘好棋’。”

拉家常顯親切

據介紹,央廣網、央廣全臺微信公眾號和“央廣新聞”客戶端同步推出《2017,解碼“一帶一路”》。在新媒體上,其圖片豐富、示意地圖清晰、音頻生動,使報道立體、形象地呈現。開篇報道《“一帶一路”成長記》獲得中央網信辦推薦,在全網要聞區及客戶端推送,人民網等50多家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和商業門戶網站首頁轉載。

《2017,解碼“一帶一路”》為何能體現出強勁的傳播力?孫樹鳳表示,報道以“成長記”“朋友圈”“閃亮名片”“好鄰居”“紅包”“大合唱”“大棋局”“旅程”“經絡與血脈”“命運共同體”等形象化命題,引人注目。大量典型實例凸顯“一帶一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等“五通”和“共商、共建、共享”合作理念的時代意義及其生根開花。報道由個性化人氣女主播王藝以第一人稱“我”為引領,用平實化的表達、年輕化的樣態代替傳統、慣常的記者播報。加之主持人的全視角介紹,將“一帶一路”的豐富成果和理念融合在每一篇報道中,既厚重大氣,又風格突出,親切淺顯。

《“一帶一路”的紅包有多紅?》,主播用“駝鈴一響,黃金萬兩。古代絲綢之路通過貿易往來帶來財富流動,如今的‘一帶一路’則通過廣泛國際合作派發了一個又一個民生大紅包。今天,我就帶您到‘一帶一路’上去——拆紅包”,將“一帶一路”惠及非洲多國、給其民眾帶來大量就業機會的情況進行了生動闡釋。又如《來看,“一帶一路”的朋友圈》中,“好友越來越多,合作也越來越多,看來是得好好聚一聚了!這不,群公告就發佈了:@所有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5月14日到15日在北京舉行,歡迎大家夥兒參加!哇,連遠在拉美的阿根廷和智利也來了呢!”這種口語化的表達,受到聽眾的認可,山東聊城聽眾趙長青說:“像拉家常一樣娓娓道來,並用‘朋友圈’‘搶紅包’等富有時代性的語言解讀重大主題,聽來有味道、有意思、有收穫,令人欣喜!”

孫樹鳳認為,這些個性話語緊扣習近平主席關於“一帶一路”“朋友圈”的論述,貼切、活潑。將報道主打央廣主播帶大家一起近距離感受“一帶一路”的賣點落到實處、放出光芒,是對主題報道語態的一次成功創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