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醬結婚5年,親家沒見過面,但她的這點更需要我們學習


papi醬結婚5年,親家沒見過面,但她的這點更需要我們學習



昨天,papi醬的婚戀觀上熱搜了。

這次上熱搜是因為她特立獨行的婚戀觀。

papi醬結婚5年,親家沒見過面,但她的這點更需要我們學習


節目中,何老師問papi醬有沒有跟老公回過陝西,papi醬的答案是並沒有,而且從談戀愛到現在,兩家的親家都沒見過。

不辦婚禮、不度蜜月、不生孩子,連過年都是各回各家。

這種“反常規”操作讓在場的人驚掉了下巴。

這種與眾不同的婚戀觀,聞所未聞。

87年的papi其實說出了時下許多年輕人的婚戀需求,越來越多的人憧憬著婚戀中的“自由”。

對於這個問題,微博上有88%的網友覺得不一定要見面。

papi醬結婚5年,親家沒見過面,但她的這點更需要我們學習


01


在這個新的時代,越來越多年輕人覺得婚姻很“迷”。

過年的時候,網上爭論最多的話題就是,兩個人到底回哪個家?

現在很多在大城市裡工作、生活的80後、90後小夫妻,通常雙方都是獨生子女,而且老家也不在同一個地方。

有的男生會說,妻子嫁過來了就是男方這邊的人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過年本應就該回婆家過年;

還有些男生說,我體諒媳婦想回家的念頭,但是咱應該輪著來啊。

papi醬結婚5年,親家沒見過面,但她的這點更需要我們學習


但是女生們完全不同意男生的說法,女孩們認為,現在這個社會和舊社會不一樣了。原來是家裡都有好幾個孩子,一個雖然嫁出來了,但是如果有兄弟姐妹,他們不回去也可以。

“如果這過年他們老兩口孤零零的過年,他們得多難過啊。”


當男性和女性都經濟獨立時,婚姻早已脫離了從前“互相扶持生活”的意味。

但是“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這個魔咒依然未被打破,對女性而言,為了扮演好“好妻子”“好兒媳”“好母親”的角色,總要妥協許多。

同樣,男性在婚姻中也要承擔比獨身時更多的壓力。

卻很少有人能想到,對自己父母而言你才是最重要的,結了婚也不代表你成為了別人的附屬。

papi醬的婚姻無疑讓人有所深思,就像她在節目中說的一樣:

“對於你的父母來說,他們的兒子是最重要的,對於我的父母來說,他們的女兒是最重要的。”


而現實也是有很多人是這麼做的:

@我會打嗝哦 :

我二姑和她老公每年就是各回各家過,小時候覺得他倆是不是有什麼矛盾,現在覺得這種相處模式才是最舒服的,不捆綁彼此,回自己家也自在放得開。

@孫瘋子-cc :

像我獨生子女,家裡就我一個孩子,我爸媽養我20多年,然後我嫁出去我爸媽過年就兩個人,所以我覺得這種很好,各回各家,各找各媽,非常贊成,而且兒媳比女婿付出的要更多,所以這樣最好。

@維尼Sa嬌發峰一輩子:

我和我老公結婚快兩年了,在一起也六年了,我爸媽和他爸媽也從沒見過面,但是也完全不妨礙會有什麼矛盾啊!並且我倆也是儘量各回各家,雙方在對方家裡都不怎麼自在,還不如各在各家來的舒心自在。

papi醬結婚5年,親家沒見過面,但她的這點更需要我們學習


在很多人看來,各回各家,會讓夫妻分開,讓人感覺不像一家人。

但是我們應該知道,兒女回家,本質上是為了和父母團聚,這種各回各家的方式,對於兩家父母來說,都得到了最好的結果,那麼何必拘泥於一種形式呢?

可能還有人會說,婚姻不可能只是兩個人的事,更是兩個家庭的事。

相愛的兩個人,就一定要做到讓兩個家庭不斷的磨合,最後融合。

但你要知道,有太多相愛的夫妻最後分道揚鑣,其實不是因為不愛了。

而是這個磨合的過程中,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然後磨合變成了摩擦,摩擦又最終升級了不可挽回的衝突。

傳統婚禮習俗固然要尊重,但時代在變化,人們對此也會有不同的需要只是沒見過面,不回家過年其實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

從Papi醬的婚戀觀,我們會看到:只能順從男方家長的傳統觀念正在發生改變,人格獨立,男女平等成為趨勢。

02


不論在哪個時代,我們都需要溝通和尊重。

許多“小兩口”和“老兩口”的矛盾,也正是無法互相理解和彼此尊重,導致溝壑越來越深。

結婚,原本可以很簡單的事,卻攪和在人情、金錢、家庭、利益、名譽等等複雜的局面裡,那它又怎麼會好呢?

如果雙方都覺得以前的婚俗不適應,那大可打破它,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婚姻生活。

papi醬結婚5年,親家沒見過面,但她的這點更需要我們學習


關注自我感受未必就是一件自私的事兒,相反,這或許是一種自我意識的覺醒與進步。

而關注自我並不代表著你可以恣意妄為,而是在溝通和尊重的基礎上,走一條彼此都爽快的路,但為此你也要付出“自由”的代價。

比如你選擇兩個家庭的結合,那必然你要應對一整個大家庭的瑣事、多花時間跟長輩們溝通感情、春節時候去到另一方家裡、在自己家裡還要察言觀色……

但同時你獲得了孩子兩邊長輩輪流看,你不用自己買房,獲得了寬裕的生活。

所有看起來「不那麼自由」的家庭模式背後,其實都是取捨之後的結果。

而Papi醬也做出了取捨。

比如在節目裡,她的冰箱打開全是過期的包裝食品,沒有蔬菜,沒有煤氣,只有一個加熱外賣的微波爐。

他們選擇了生活和情感都不被越界的自由,也承受著沒有長輩噓寒問暖,照顧生活起居。

看,這麼多人憧憬的“自由”,其實背後也有心酸。

所以那條特立獨行的路,你也可以走。

03


經常有讀者,在後臺留言說:

“我愛我男朋友,但是我還是很牴觸婚姻,我好像恐婚了。”


不可否認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恐婚了,不願意受到婚姻的束縛,同時害怕婚姻會讓人失去自我。

但其實正如papi所說,這取決於你找什麼樣的人,以及你要知道自己要找什麼樣的人,如果那個人還沒有來的話,不要湊合。

對於越來越不看重形式的年輕人來說,與其穿金戴銀,不如忠於自己。

越來越多的90後追捧的婚戀觀是:結婚或單身,都只是一種生活方式,哪個舒服,選哪個;獨立家庭或者兩個家庭,哪個舒服,選哪個。

我們任何人完全有自由選擇任何一種形式,但你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共勉。

關於作者 :12,人間荒唐市儈,不如山中做怪。轉載可聯繫本公眾號編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