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全名歐羅巴,人類在這裡可能生活了數百萬年,這裡是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化的發源地,更是整個人類現代文明和現代科技的源頭。文藝復興、工業革命、開放思想、發達技術一直是近幾百年來歐羅巴引領世界潮流的關鍵詞。特別是從海上馬車伕到日不落帝國那段獨領風騷的歷史,歐洲人那時在世界上是何等的風光。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地讓他們玉石俱碎,然而他們卻兩次都能再站起來繼續強大。哪怕是今天的多極世界,歐洲的經濟與科學依然處在世界領先水平。到底是一份什麼樣的力量在支撐這一切,古希臘文明真的是歐洲文明的源頭麼?最早在這片大陸上生存的是什麼人?今天我們就來解開這些謎題,且從最源頭聊起。

"

歐洲全名歐羅巴,人類在這裡可能生活了數百萬年,這裡是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化的發源地,更是整個人類現代文明和現代科技的源頭。文藝復興、工業革命、開放思想、發達技術一直是近幾百年來歐羅巴引領世界潮流的關鍵詞。特別是從海上馬車伕到日不落帝國那段獨領風騷的歷史,歐洲人那時在世界上是何等的風光。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地讓他們玉石俱碎,然而他們卻兩次都能再站起來繼續強大。哪怕是今天的多極世界,歐洲的經濟與科學依然處在世界領先水平。到底是一份什麼樣的力量在支撐這一切,古希臘文明真的是歐洲文明的源頭麼?最早在這片大陸上生存的是什麼人?今天我們就來解開這些謎題,且從最源頭聊起。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在亞歐大陸的西段,有一塊美麗富饒的大陸,看起來它是那麼的“支離破碎”,海岸線曲折。你可以把歐洲看成是整個亞歐大陸插入大西洋的“巨大半島”。在這塊“大半島”上,又有著南部三個中型半島:伊比利亞、亞平寧和巴爾幹;北部一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海里是不列顛群島;其他小的半島和島嶼,如日德蘭半島、冰島等不勝枚舉。

"

歐洲全名歐羅巴,人類在這裡可能生活了數百萬年,這裡是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化的發源地,更是整個人類現代文明和現代科技的源頭。文藝復興、工業革命、開放思想、發達技術一直是近幾百年來歐羅巴引領世界潮流的關鍵詞。特別是從海上馬車伕到日不落帝國那段獨領風騷的歷史,歐洲人那時在世界上是何等的風光。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地讓他們玉石俱碎,然而他們卻兩次都能再站起來繼續強大。哪怕是今天的多極世界,歐洲的經濟與科學依然處在世界領先水平。到底是一份什麼樣的力量在支撐這一切,古希臘文明真的是歐洲文明的源頭麼?最早在這片大陸上生存的是什麼人?今天我們就來解開這些謎題,且從最源頭聊起。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在亞歐大陸的西段,有一塊美麗富饒的大陸,看起來它是那麼的“支離破碎”,海岸線曲折。你可以把歐洲看成是整個亞歐大陸插入大西洋的“巨大半島”。在這塊“大半島”上,又有著南部三個中型半島:伊比利亞、亞平寧和巴爾幹;北部一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海里是不列顛群島;其他小的半島和島嶼,如日德蘭半島、冰島等不勝枚舉。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上古時期,其實歐羅巴並非現在的樣子。由於氣候原因,那時候的中歐和北歐全被冰雪覆蓋,只有最南部才適宜人類生存,因此早期的歐洲文明也都誕生在地中海沿岸。

歐洲史學界有一個並沒有經過證實的推論,早在距今約150萬年前。就已經有人類從非洲遷徙到這裡。而有考古發現作為證據的最早歐洲人是距今約10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所謂尼安德特人是一撥剛剛能夠直立行走、會使用火和工具的智人。但在距今4萬年前,尼安德特人消失了,怎麼消失的誰也不知道,至今沒有有力的考古發現。

第二波來到歐羅巴的是克羅馬農人,他們主要分佈在今天的法國和西班牙北部地區。克羅馬農人是在尼安德特人滅絕之後出現的,他們個子更高、骨骼更大、腦容量也大,與現代人已經差距很小。因此克羅馬農人被認為是歐洲大陸上第一撥真正意義上的人類。他們住山洞、集體狩獵、出現巫術和祭祀,甚至在山洞內發現了他們的壁畫。現在去法國南部旅遊還能看到這些這些原始人畫作。

"

歐洲全名歐羅巴,人類在這裡可能生活了數百萬年,這裡是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化的發源地,更是整個人類現代文明和現代科技的源頭。文藝復興、工業革命、開放思想、發達技術一直是近幾百年來歐羅巴引領世界潮流的關鍵詞。特別是從海上馬車伕到日不落帝國那段獨領風騷的歷史,歐洲人那時在世界上是何等的風光。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地讓他們玉石俱碎,然而他們卻兩次都能再站起來繼續強大。哪怕是今天的多極世界,歐洲的經濟與科學依然處在世界領先水平。到底是一份什麼樣的力量在支撐這一切,古希臘文明真的是歐洲文明的源頭麼?最早在這片大陸上生存的是什麼人?今天我們就來解開這些謎題,且從最源頭聊起。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在亞歐大陸的西段,有一塊美麗富饒的大陸,看起來它是那麼的“支離破碎”,海岸線曲折。你可以把歐洲看成是整個亞歐大陸插入大西洋的“巨大半島”。在這塊“大半島”上,又有著南部三個中型半島:伊比利亞、亞平寧和巴爾幹;北部一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海里是不列顛群島;其他小的半島和島嶼,如日德蘭半島、冰島等不勝枚舉。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上古時期,其實歐羅巴並非現在的樣子。由於氣候原因,那時候的中歐和北歐全被冰雪覆蓋,只有最南部才適宜人類生存,因此早期的歐洲文明也都誕生在地中海沿岸。

歐洲史學界有一個並沒有經過證實的推論,早在距今約150萬年前。就已經有人類從非洲遷徙到這裡。而有考古發現作為證據的最早歐洲人是距今約10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所謂尼安德特人是一撥剛剛能夠直立行走、會使用火和工具的智人。但在距今4萬年前,尼安德特人消失了,怎麼消失的誰也不知道,至今沒有有力的考古發現。

第二波來到歐羅巴的是克羅馬農人,他們主要分佈在今天的法國和西班牙北部地區。克羅馬農人是在尼安德特人滅絕之後出現的,他們個子更高、骨骼更大、腦容量也大,與現代人已經差距很小。因此克羅馬農人被認為是歐洲大陸上第一撥真正意義上的人類。他們住山洞、集體狩獵、出現巫術和祭祀,甚至在山洞內發現了他們的壁畫。現在去法國南部旅遊還能看到這些這些原始人畫作。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人口增長帶來了由狩獵向種植的轉變,這一進步涉及到一個即龐大又常識的人類進化問題,非今天的主題就不多贅述了。需要指出的只有一點,就是在歐洲史學界有相當多的人認為歐洲人的祖先也同樣適用於這一進化規律,然而他們又拿不出任何關於歐洲原始人培育農作物的證據。這一觀點完全是出於近代之發達所帶來的盲目自信。現今世界公認的歐洲農作物種植是由西亞的兩河流域傳過去的。說歐洲工業,那誰都服,因為確實是誕生地。但農業對於歐洲來說,確實是“舶來品”。

直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歐洲的人類才開始進入定居的時代。大片農田的出現,使得人們開始放棄山洞,在平原地帶蓋起長期的屋舍,幾家、十幾家慢慢就有了村落。

"

歐洲全名歐羅巴,人類在這裡可能生活了數百萬年,這裡是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化的發源地,更是整個人類現代文明和現代科技的源頭。文藝復興、工業革命、開放思想、發達技術一直是近幾百年來歐羅巴引領世界潮流的關鍵詞。特別是從海上馬車伕到日不落帝國那段獨領風騷的歷史,歐洲人那時在世界上是何等的風光。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地讓他們玉石俱碎,然而他們卻兩次都能再站起來繼續強大。哪怕是今天的多極世界,歐洲的經濟與科學依然處在世界領先水平。到底是一份什麼樣的力量在支撐這一切,古希臘文明真的是歐洲文明的源頭麼?最早在這片大陸上生存的是什麼人?今天我們就來解開這些謎題,且從最源頭聊起。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在亞歐大陸的西段,有一塊美麗富饒的大陸,看起來它是那麼的“支離破碎”,海岸線曲折。你可以把歐洲看成是整個亞歐大陸插入大西洋的“巨大半島”。在這塊“大半島”上,又有著南部三個中型半島:伊比利亞、亞平寧和巴爾幹;北部一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海里是不列顛群島;其他小的半島和島嶼,如日德蘭半島、冰島等不勝枚舉。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上古時期,其實歐羅巴並非現在的樣子。由於氣候原因,那時候的中歐和北歐全被冰雪覆蓋,只有最南部才適宜人類生存,因此早期的歐洲文明也都誕生在地中海沿岸。

歐洲史學界有一個並沒有經過證實的推論,早在距今約150萬年前。就已經有人類從非洲遷徙到這裡。而有考古發現作為證據的最早歐洲人是距今約10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所謂尼安德特人是一撥剛剛能夠直立行走、會使用火和工具的智人。但在距今4萬年前,尼安德特人消失了,怎麼消失的誰也不知道,至今沒有有力的考古發現。

第二波來到歐羅巴的是克羅馬農人,他們主要分佈在今天的法國和西班牙北部地區。克羅馬農人是在尼安德特人滅絕之後出現的,他們個子更高、骨骼更大、腦容量也大,與現代人已經差距很小。因此克羅馬農人被認為是歐洲大陸上第一撥真正意義上的人類。他們住山洞、集體狩獵、出現巫術和祭祀,甚至在山洞內發現了他們的壁畫。現在去法國南部旅遊還能看到這些這些原始人畫作。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人口增長帶來了由狩獵向種植的轉變,這一進步涉及到一個即龐大又常識的人類進化問題,非今天的主題就不多贅述了。需要指出的只有一點,就是在歐洲史學界有相當多的人認為歐洲人的祖先也同樣適用於這一進化規律,然而他們又拿不出任何關於歐洲原始人培育農作物的證據。這一觀點完全是出於近代之發達所帶來的盲目自信。現今世界公認的歐洲農作物種植是由西亞的兩河流域傳過去的。說歐洲工業,那誰都服,因為確實是誕生地。但農業對於歐洲來說,確實是“舶來品”。

直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歐洲的人類才開始進入定居的時代。大片農田的出現,使得人們開始放棄山洞,在平原地帶蓋起長期的屋舍,幾家、十幾家慢慢就有了村落。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其實也不用把狩獵轉種植這件事想的過於偉大,因為那時候狩獵動物不夠吃、種植的作物也長不好,一句話“都夠嗆”。但是從人類誕生到現在,上帝給過人類兩件東西,讓人類藉此向上跳了兩級,一個是蒸汽機帶領人類走向工業革命及後來的發展;另一個便是——犁。就算是今天,給你一粒小麥種子,你去挖個坑埋上,它依然長不好。正是因為犁的出現才讓人類的深耕細作得以實現,有了產量保障的種植才真正先進與狩獵。

"

歐洲全名歐羅巴,人類在這裡可能生活了數百萬年,這裡是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化的發源地,更是整個人類現代文明和現代科技的源頭。文藝復興、工業革命、開放思想、發達技術一直是近幾百年來歐羅巴引領世界潮流的關鍵詞。特別是從海上馬車伕到日不落帝國那段獨領風騷的歷史,歐洲人那時在世界上是何等的風光。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地讓他們玉石俱碎,然而他們卻兩次都能再站起來繼續強大。哪怕是今天的多極世界,歐洲的經濟與科學依然處在世界領先水平。到底是一份什麼樣的力量在支撐這一切,古希臘文明真的是歐洲文明的源頭麼?最早在這片大陸上生存的是什麼人?今天我們就來解開這些謎題,且從最源頭聊起。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在亞歐大陸的西段,有一塊美麗富饒的大陸,看起來它是那麼的“支離破碎”,海岸線曲折。你可以把歐洲看成是整個亞歐大陸插入大西洋的“巨大半島”。在這塊“大半島”上,又有著南部三個中型半島:伊比利亞、亞平寧和巴爾幹;北部一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海里是不列顛群島;其他小的半島和島嶼,如日德蘭半島、冰島等不勝枚舉。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上古時期,其實歐羅巴並非現在的樣子。由於氣候原因,那時候的中歐和北歐全被冰雪覆蓋,只有最南部才適宜人類生存,因此早期的歐洲文明也都誕生在地中海沿岸。

歐洲史學界有一個並沒有經過證實的推論,早在距今約150萬年前。就已經有人類從非洲遷徙到這裡。而有考古發現作為證據的最早歐洲人是距今約10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所謂尼安德特人是一撥剛剛能夠直立行走、會使用火和工具的智人。但在距今4萬年前,尼安德特人消失了,怎麼消失的誰也不知道,至今沒有有力的考古發現。

第二波來到歐羅巴的是克羅馬農人,他們主要分佈在今天的法國和西班牙北部地區。克羅馬農人是在尼安德特人滅絕之後出現的,他們個子更高、骨骼更大、腦容量也大,與現代人已經差距很小。因此克羅馬農人被認為是歐洲大陸上第一撥真正意義上的人類。他們住山洞、集體狩獵、出現巫術和祭祀,甚至在山洞內發現了他們的壁畫。現在去法國南部旅遊還能看到這些這些原始人畫作。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人口增長帶來了由狩獵向種植的轉變,這一進步涉及到一個即龐大又常識的人類進化問題,非今天的主題就不多贅述了。需要指出的只有一點,就是在歐洲史學界有相當多的人認為歐洲人的祖先也同樣適用於這一進化規律,然而他們又拿不出任何關於歐洲原始人培育農作物的證據。這一觀點完全是出於近代之發達所帶來的盲目自信。現今世界公認的歐洲農作物種植是由西亞的兩河流域傳過去的。說歐洲工業,那誰都服,因為確實是誕生地。但農業對於歐洲來說,確實是“舶來品”。

直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歐洲的人類才開始進入定居的時代。大片農田的出現,使得人們開始放棄山洞,在平原地帶蓋起長期的屋舍,幾家、十幾家慢慢就有了村落。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其實也不用把狩獵轉種植這件事想的過於偉大,因為那時候狩獵動物不夠吃、種植的作物也長不好,一句話“都夠嗆”。但是從人類誕生到現在,上帝給過人類兩件東西,讓人類藉此向上跳了兩級,一個是蒸汽機帶領人類走向工業革命及後來的發展;另一個便是——犁。就算是今天,給你一粒小麥種子,你去挖個坑埋上,它依然長不好。正是因為犁的出現才讓人類的深耕細作得以實現,有了產量保障的種植才真正先進與狩獵。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把目光從歐洲西部移到東部的一片漂亮海域——愛琴海,這裡誕生了歐洲最早的文明——愛琴海文明。注意,愛琴海文明又叫做——克里特、邁錫尼文明,並非後來的古希臘文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20年左右的一段歐洲最早文明,它是古希臘文明的雛形和奠基者。這 個文明在現代考古學發現之前一直處於埋沒狀態,人們只因為《荷馬史詩》裡的零星描述而將其視為一個美麗的傳說。直到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德國考古學家海因裡希的團隊發現,才將這段比古希臘更早的歐洲文明畫卷,展現在世人面前。

半島是大陸伸入海洋的一部分,龐大的巴爾幹半島猶如一個錐子向南插入地中海,半島的南段我們通常單獨叫它希臘半島,而希臘半島的最南端又有一塊似島非島,與半島藕斷絲連的小小半島,我們通常單獨稱它為伯羅奔尼撒半島。就是這個越來越細的半島與東邊的小亞細亞半島圍出了一片海域就是——愛琴海,愛琴海最大的特點就是島嶼星羅棋佈,因此又被稱為多島海。其中最大的島嶼地處愛琴海南端,正好把這片海的“缺口”補上,這個大海島的名字叫做——克里特島。

"

歐洲全名歐羅巴,人類在這裡可能生活了數百萬年,這裡是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化的發源地,更是整個人類現代文明和現代科技的源頭。文藝復興、工業革命、開放思想、發達技術一直是近幾百年來歐羅巴引領世界潮流的關鍵詞。特別是從海上馬車伕到日不落帝國那段獨領風騷的歷史,歐洲人那時在世界上是何等的風光。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地讓他們玉石俱碎,然而他們卻兩次都能再站起來繼續強大。哪怕是今天的多極世界,歐洲的經濟與科學依然處在世界領先水平。到底是一份什麼樣的力量在支撐這一切,古希臘文明真的是歐洲文明的源頭麼?最早在這片大陸上生存的是什麼人?今天我們就來解開這些謎題,且從最源頭聊起。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在亞歐大陸的西段,有一塊美麗富饒的大陸,看起來它是那麼的“支離破碎”,海岸線曲折。你可以把歐洲看成是整個亞歐大陸插入大西洋的“巨大半島”。在這塊“大半島”上,又有著南部三個中型半島:伊比利亞、亞平寧和巴爾幹;北部一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海里是不列顛群島;其他小的半島和島嶼,如日德蘭半島、冰島等不勝枚舉。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上古時期,其實歐羅巴並非現在的樣子。由於氣候原因,那時候的中歐和北歐全被冰雪覆蓋,只有最南部才適宜人類生存,因此早期的歐洲文明也都誕生在地中海沿岸。

歐洲史學界有一個並沒有經過證實的推論,早在距今約150萬年前。就已經有人類從非洲遷徙到這裡。而有考古發現作為證據的最早歐洲人是距今約10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所謂尼安德特人是一撥剛剛能夠直立行走、會使用火和工具的智人。但在距今4萬年前,尼安德特人消失了,怎麼消失的誰也不知道,至今沒有有力的考古發現。

第二波來到歐羅巴的是克羅馬農人,他們主要分佈在今天的法國和西班牙北部地區。克羅馬農人是在尼安德特人滅絕之後出現的,他們個子更高、骨骼更大、腦容量也大,與現代人已經差距很小。因此克羅馬農人被認為是歐洲大陸上第一撥真正意義上的人類。他們住山洞、集體狩獵、出現巫術和祭祀,甚至在山洞內發現了他們的壁畫。現在去法國南部旅遊還能看到這些這些原始人畫作。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人口增長帶來了由狩獵向種植的轉變,這一進步涉及到一個即龐大又常識的人類進化問題,非今天的主題就不多贅述了。需要指出的只有一點,就是在歐洲史學界有相當多的人認為歐洲人的祖先也同樣適用於這一進化規律,然而他們又拿不出任何關於歐洲原始人培育農作物的證據。這一觀點完全是出於近代之發達所帶來的盲目自信。現今世界公認的歐洲農作物種植是由西亞的兩河流域傳過去的。說歐洲工業,那誰都服,因為確實是誕生地。但農業對於歐洲來說,確實是“舶來品”。

直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歐洲的人類才開始進入定居的時代。大片農田的出現,使得人們開始放棄山洞,在平原地帶蓋起長期的屋舍,幾家、十幾家慢慢就有了村落。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其實也不用把狩獵轉種植這件事想的過於偉大,因為那時候狩獵動物不夠吃、種植的作物也長不好,一句話“都夠嗆”。但是從人類誕生到現在,上帝給過人類兩件東西,讓人類藉此向上跳了兩級,一個是蒸汽機帶領人類走向工業革命及後來的發展;另一個便是——犁。就算是今天,給你一粒小麥種子,你去挖個坑埋上,它依然長不好。正是因為犁的出現才讓人類的深耕細作得以實現,有了產量保障的種植才真正先進與狩獵。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把目光從歐洲西部移到東部的一片漂亮海域——愛琴海,這裡誕生了歐洲最早的文明——愛琴海文明。注意,愛琴海文明又叫做——克里特、邁錫尼文明,並非後來的古希臘文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20年左右的一段歐洲最早文明,它是古希臘文明的雛形和奠基者。這 個文明在現代考古學發現之前一直處於埋沒狀態,人們只因為《荷馬史詩》裡的零星描述而將其視為一個美麗的傳說。直到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德國考古學家海因裡希的團隊發現,才將這段比古希臘更早的歐洲文明畫卷,展現在世人面前。

半島是大陸伸入海洋的一部分,龐大的巴爾幹半島猶如一個錐子向南插入地中海,半島的南段我們通常單獨叫它希臘半島,而希臘半島的最南端又有一塊似島非島,與半島藕斷絲連的小小半島,我們通常單獨稱它為伯羅奔尼撒半島。就是這個越來越細的半島與東邊的小亞細亞半島圍出了一片海域就是——愛琴海,愛琴海最大的特點就是島嶼星羅棋佈,因此又被稱為多島海。其中最大的島嶼地處愛琴海南端,正好把這片海的“缺口”補上,這個大海島的名字叫做——克里特島。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從公元前三千多年,克里特島上的居民就已經開始用石頭砌築城堡,一千年後島上出現了幾個獨立的城邦。發展到後來島上一共同時存在過百餘個城邦,其中最大也是最強盛是要數島嶼中間北部的克諾索斯。這個城邦率先建立起強大的海軍力量,在降服本島諸邦後開始向外擴張。愛琴海中的多數島嶼以及兩大半島沿岸的城邦,如阿提卡、特洛伊等均被其統治。

"

歐洲全名歐羅巴,人類在這裡可能生活了數百萬年,這裡是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化的發源地,更是整個人類現代文明和現代科技的源頭。文藝復興、工業革命、開放思想、發達技術一直是近幾百年來歐羅巴引領世界潮流的關鍵詞。特別是從海上馬車伕到日不落帝國那段獨領風騷的歷史,歐洲人那時在世界上是何等的風光。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地讓他們玉石俱碎,然而他們卻兩次都能再站起來繼續強大。哪怕是今天的多極世界,歐洲的經濟與科學依然處在世界領先水平。到底是一份什麼樣的力量在支撐這一切,古希臘文明真的是歐洲文明的源頭麼?最早在這片大陸上生存的是什麼人?今天我們就來解開這些謎題,且從最源頭聊起。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在亞歐大陸的西段,有一塊美麗富饒的大陸,看起來它是那麼的“支離破碎”,海岸線曲折。你可以把歐洲看成是整個亞歐大陸插入大西洋的“巨大半島”。在這塊“大半島”上,又有著南部三個中型半島:伊比利亞、亞平寧和巴爾幹;北部一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海里是不列顛群島;其他小的半島和島嶼,如日德蘭半島、冰島等不勝枚舉。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上古時期,其實歐羅巴並非現在的樣子。由於氣候原因,那時候的中歐和北歐全被冰雪覆蓋,只有最南部才適宜人類生存,因此早期的歐洲文明也都誕生在地中海沿岸。

歐洲史學界有一個並沒有經過證實的推論,早在距今約150萬年前。就已經有人類從非洲遷徙到這裡。而有考古發現作為證據的最早歐洲人是距今約10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所謂尼安德特人是一撥剛剛能夠直立行走、會使用火和工具的智人。但在距今4萬年前,尼安德特人消失了,怎麼消失的誰也不知道,至今沒有有力的考古發現。

第二波來到歐羅巴的是克羅馬農人,他們主要分佈在今天的法國和西班牙北部地區。克羅馬農人是在尼安德特人滅絕之後出現的,他們個子更高、骨骼更大、腦容量也大,與現代人已經差距很小。因此克羅馬農人被認為是歐洲大陸上第一撥真正意義上的人類。他們住山洞、集體狩獵、出現巫術和祭祀,甚至在山洞內發現了他們的壁畫。現在去法國南部旅遊還能看到這些這些原始人畫作。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人口增長帶來了由狩獵向種植的轉變,這一進步涉及到一個即龐大又常識的人類進化問題,非今天的主題就不多贅述了。需要指出的只有一點,就是在歐洲史學界有相當多的人認為歐洲人的祖先也同樣適用於這一進化規律,然而他們又拿不出任何關於歐洲原始人培育農作物的證據。這一觀點完全是出於近代之發達所帶來的盲目自信。現今世界公認的歐洲農作物種植是由西亞的兩河流域傳過去的。說歐洲工業,那誰都服,因為確實是誕生地。但農業對於歐洲來說,確實是“舶來品”。

直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歐洲的人類才開始進入定居的時代。大片農田的出現,使得人們開始放棄山洞,在平原地帶蓋起長期的屋舍,幾家、十幾家慢慢就有了村落。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其實也不用把狩獵轉種植這件事想的過於偉大,因為那時候狩獵動物不夠吃、種植的作物也長不好,一句話“都夠嗆”。但是從人類誕生到現在,上帝給過人類兩件東西,讓人類藉此向上跳了兩級,一個是蒸汽機帶領人類走向工業革命及後來的發展;另一個便是——犁。就算是今天,給你一粒小麥種子,你去挖個坑埋上,它依然長不好。正是因為犁的出現才讓人類的深耕細作得以實現,有了產量保障的種植才真正先進與狩獵。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把目光從歐洲西部移到東部的一片漂亮海域——愛琴海,這裡誕生了歐洲最早的文明——愛琴海文明。注意,愛琴海文明又叫做——克里特、邁錫尼文明,並非後來的古希臘文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20年左右的一段歐洲最早文明,它是古希臘文明的雛形和奠基者。這 個文明在現代考古學發現之前一直處於埋沒狀態,人們只因為《荷馬史詩》裡的零星描述而將其視為一個美麗的傳說。直到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德國考古學家海因裡希的團隊發現,才將這段比古希臘更早的歐洲文明畫卷,展現在世人面前。

半島是大陸伸入海洋的一部分,龐大的巴爾幹半島猶如一個錐子向南插入地中海,半島的南段我們通常單獨叫它希臘半島,而希臘半島的最南端又有一塊似島非島,與半島藕斷絲連的小小半島,我們通常單獨稱它為伯羅奔尼撒半島。就是這個越來越細的半島與東邊的小亞細亞半島圍出了一片海域就是——愛琴海,愛琴海最大的特點就是島嶼星羅棋佈,因此又被稱為多島海。其中最大的島嶼地處愛琴海南端,正好把這片海的“缺口”補上,這個大海島的名字叫做——克里特島。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從公元前三千多年,克里特島上的居民就已經開始用石頭砌築城堡,一千年後島上出現了幾個獨立的城邦。發展到後來島上一共同時存在過百餘個城邦,其中最大也是最強盛是要數島嶼中間北部的克諾索斯。這個城邦率先建立起強大的海軍力量,在降服本島諸邦後開始向外擴張。愛琴海中的多數島嶼以及兩大半島沿岸的城邦,如阿提卡、特洛伊等均被其統治。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克里特島地理位置及其優越,北緯35°讓它物產豐富,地處亞歐非彙集處讓其最早發展起了海洋貿易。得天獨厚的條件很快讓島上各城邦富得流油,國王們開始大興土木、修建王宮。話說古希臘神話裡面有個規模宏大、金碧輝煌的“南海迷宮”,人們一直以為只是個傳說而已,直到18世紀考古發現了最強城邦克諾索斯的王宮之後,才發現其輝煌程度與傳說中一模一樣。以海洋貿易為支撐的、處在青銅時代便遙遙領先的克里特文明繁榮了起來。

"

歐洲全名歐羅巴,人類在這裡可能生活了數百萬年,這裡是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化的發源地,更是整個人類現代文明和現代科技的源頭。文藝復興、工業革命、開放思想、發達技術一直是近幾百年來歐羅巴引領世界潮流的關鍵詞。特別是從海上馬車伕到日不落帝國那段獨領風騷的歷史,歐洲人那時在世界上是何等的風光。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地讓他們玉石俱碎,然而他們卻兩次都能再站起來繼續強大。哪怕是今天的多極世界,歐洲的經濟與科學依然處在世界領先水平。到底是一份什麼樣的力量在支撐這一切,古希臘文明真的是歐洲文明的源頭麼?最早在這片大陸上生存的是什麼人?今天我們就來解開這些謎題,且從最源頭聊起。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在亞歐大陸的西段,有一塊美麗富饒的大陸,看起來它是那麼的“支離破碎”,海岸線曲折。你可以把歐洲看成是整個亞歐大陸插入大西洋的“巨大半島”。在這塊“大半島”上,又有著南部三個中型半島:伊比利亞、亞平寧和巴爾幹;北部一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海里是不列顛群島;其他小的半島和島嶼,如日德蘭半島、冰島等不勝枚舉。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上古時期,其實歐羅巴並非現在的樣子。由於氣候原因,那時候的中歐和北歐全被冰雪覆蓋,只有最南部才適宜人類生存,因此早期的歐洲文明也都誕生在地中海沿岸。

歐洲史學界有一個並沒有經過證實的推論,早在距今約150萬年前。就已經有人類從非洲遷徙到這裡。而有考古發現作為證據的最早歐洲人是距今約10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所謂尼安德特人是一撥剛剛能夠直立行走、會使用火和工具的智人。但在距今4萬年前,尼安德特人消失了,怎麼消失的誰也不知道,至今沒有有力的考古發現。

第二波來到歐羅巴的是克羅馬農人,他們主要分佈在今天的法國和西班牙北部地區。克羅馬農人是在尼安德特人滅絕之後出現的,他們個子更高、骨骼更大、腦容量也大,與現代人已經差距很小。因此克羅馬農人被認為是歐洲大陸上第一撥真正意義上的人類。他們住山洞、集體狩獵、出現巫術和祭祀,甚至在山洞內發現了他們的壁畫。現在去法國南部旅遊還能看到這些這些原始人畫作。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人口增長帶來了由狩獵向種植的轉變,這一進步涉及到一個即龐大又常識的人類進化問題,非今天的主題就不多贅述了。需要指出的只有一點,就是在歐洲史學界有相當多的人認為歐洲人的祖先也同樣適用於這一進化規律,然而他們又拿不出任何關於歐洲原始人培育農作物的證據。這一觀點完全是出於近代之發達所帶來的盲目自信。現今世界公認的歐洲農作物種植是由西亞的兩河流域傳過去的。說歐洲工業,那誰都服,因為確實是誕生地。但農業對於歐洲來說,確實是“舶來品”。

直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歐洲的人類才開始進入定居的時代。大片農田的出現,使得人們開始放棄山洞,在平原地帶蓋起長期的屋舍,幾家、十幾家慢慢就有了村落。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其實也不用把狩獵轉種植這件事想的過於偉大,因為那時候狩獵動物不夠吃、種植的作物也長不好,一句話“都夠嗆”。但是從人類誕生到現在,上帝給過人類兩件東西,讓人類藉此向上跳了兩級,一個是蒸汽機帶領人類走向工業革命及後來的發展;另一個便是——犁。就算是今天,給你一粒小麥種子,你去挖個坑埋上,它依然長不好。正是因為犁的出現才讓人類的深耕細作得以實現,有了產量保障的種植才真正先進與狩獵。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把目光從歐洲西部移到東部的一片漂亮海域——愛琴海,這裡誕生了歐洲最早的文明——愛琴海文明。注意,愛琴海文明又叫做——克里特、邁錫尼文明,並非後來的古希臘文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20年左右的一段歐洲最早文明,它是古希臘文明的雛形和奠基者。這 個文明在現代考古學發現之前一直處於埋沒狀態,人們只因為《荷馬史詩》裡的零星描述而將其視為一個美麗的傳說。直到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德國考古學家海因裡希的團隊發現,才將這段比古希臘更早的歐洲文明畫卷,展現在世人面前。

半島是大陸伸入海洋的一部分,龐大的巴爾幹半島猶如一個錐子向南插入地中海,半島的南段我們通常單獨叫它希臘半島,而希臘半島的最南端又有一塊似島非島,與半島藕斷絲連的小小半島,我們通常單獨稱它為伯羅奔尼撒半島。就是這個越來越細的半島與東邊的小亞細亞半島圍出了一片海域就是——愛琴海,愛琴海最大的特點就是島嶼星羅棋佈,因此又被稱為多島海。其中最大的島嶼地處愛琴海南端,正好把這片海的“缺口”補上,這個大海島的名字叫做——克里特島。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從公元前三千多年,克里特島上的居民就已經開始用石頭砌築城堡,一千年後島上出現了幾個獨立的城邦。發展到後來島上一共同時存在過百餘個城邦,其中最大也是最強盛是要數島嶼中間北部的克諾索斯。這個城邦率先建立起強大的海軍力量,在降服本島諸邦後開始向外擴張。愛琴海中的多數島嶼以及兩大半島沿岸的城邦,如阿提卡、特洛伊等均被其統治。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克里特島地理位置及其優越,北緯35°讓它物產豐富,地處亞歐非彙集處讓其最早發展起了海洋貿易。得天獨厚的條件很快讓島上各城邦富得流油,國王們開始大興土木、修建王宮。話說古希臘神話裡面有個規模宏大、金碧輝煌的“南海迷宮”,人們一直以為只是個傳說而已,直到18世紀考古發現了最強城邦克諾索斯的王宮之後,才發現其輝煌程度與傳說中一模一樣。以海洋貿易為支撐的、處在青銅時代便遙遙領先的克里特文明繁榮了起來。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光靠有錢可還算不上稱職的文明,作為文明的重要標誌之一,除了城市還有文字。由於克里特島的位置原因,其與埃及的距離比到愛琴海北岸還近,因此吸取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但由於其辨認難度大,克里特人後來將其改為音節文字,也就是語言學界著名的——線形文字A(不是“A”這個字母啊,“線形文字A”是對這一語言的命名)。

五百年後,對克里特島垂涎已久的鄰居,希臘半島上的阿卡亞人將這個島嶼佔領,並使得島上的繁榮急速衰退,克里特文明退出歷史舞臺。而希臘半島上的邁錫尼文明崛起了。

話說公元前一千六百年左右,希臘人的一支——阿卡亞人從巴爾幹半島北部向南遷徙,他們在希臘半島南部建立起了許多的城邦,其中的最主要代表便是——邁錫尼城邦(處在後來的雅典和斯巴達中間)。阿卡亞人向南渡海佔領克里特島,並將其文明成果盡數搬到了希臘半島上。而且不僅學習和繼承了克里特文明,還對其進行了改進和發展。因此我們將這群城邦勢力的文明命名為——邁錫尼文明。

"

歐洲全名歐羅巴,人類在這裡可能生活了數百萬年,這裡是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化的發源地,更是整個人類現代文明和現代科技的源頭。文藝復興、工業革命、開放思想、發達技術一直是近幾百年來歐羅巴引領世界潮流的關鍵詞。特別是從海上馬車伕到日不落帝國那段獨領風騷的歷史,歐洲人那時在世界上是何等的風光。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地讓他們玉石俱碎,然而他們卻兩次都能再站起來繼續強大。哪怕是今天的多極世界,歐洲的經濟與科學依然處在世界領先水平。到底是一份什麼樣的力量在支撐這一切,古希臘文明真的是歐洲文明的源頭麼?最早在這片大陸上生存的是什麼人?今天我們就來解開這些謎題,且從最源頭聊起。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在亞歐大陸的西段,有一塊美麗富饒的大陸,看起來它是那麼的“支離破碎”,海岸線曲折。你可以把歐洲看成是整個亞歐大陸插入大西洋的“巨大半島”。在這塊“大半島”上,又有著南部三個中型半島:伊比利亞、亞平寧和巴爾幹;北部一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海里是不列顛群島;其他小的半島和島嶼,如日德蘭半島、冰島等不勝枚舉。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上古時期,其實歐羅巴並非現在的樣子。由於氣候原因,那時候的中歐和北歐全被冰雪覆蓋,只有最南部才適宜人類生存,因此早期的歐洲文明也都誕生在地中海沿岸。

歐洲史學界有一個並沒有經過證實的推論,早在距今約150萬年前。就已經有人類從非洲遷徙到這裡。而有考古發現作為證據的最早歐洲人是距今約10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所謂尼安德特人是一撥剛剛能夠直立行走、會使用火和工具的智人。但在距今4萬年前,尼安德特人消失了,怎麼消失的誰也不知道,至今沒有有力的考古發現。

第二波來到歐羅巴的是克羅馬農人,他們主要分佈在今天的法國和西班牙北部地區。克羅馬農人是在尼安德特人滅絕之後出現的,他們個子更高、骨骼更大、腦容量也大,與現代人已經差距很小。因此克羅馬農人被認為是歐洲大陸上第一撥真正意義上的人類。他們住山洞、集體狩獵、出現巫術和祭祀,甚至在山洞內發現了他們的壁畫。現在去法國南部旅遊還能看到這些這些原始人畫作。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人口增長帶來了由狩獵向種植的轉變,這一進步涉及到一個即龐大又常識的人類進化問題,非今天的主題就不多贅述了。需要指出的只有一點,就是在歐洲史學界有相當多的人認為歐洲人的祖先也同樣適用於這一進化規律,然而他們又拿不出任何關於歐洲原始人培育農作物的證據。這一觀點完全是出於近代之發達所帶來的盲目自信。現今世界公認的歐洲農作物種植是由西亞的兩河流域傳過去的。說歐洲工業,那誰都服,因為確實是誕生地。但農業對於歐洲來說,確實是“舶來品”。

直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歐洲的人類才開始進入定居的時代。大片農田的出現,使得人們開始放棄山洞,在平原地帶蓋起長期的屋舍,幾家、十幾家慢慢就有了村落。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其實也不用把狩獵轉種植這件事想的過於偉大,因為那時候狩獵動物不夠吃、種植的作物也長不好,一句話“都夠嗆”。但是從人類誕生到現在,上帝給過人類兩件東西,讓人類藉此向上跳了兩級,一個是蒸汽機帶領人類走向工業革命及後來的發展;另一個便是——犁。就算是今天,給你一粒小麥種子,你去挖個坑埋上,它依然長不好。正是因為犁的出現才讓人類的深耕細作得以實現,有了產量保障的種植才真正先進與狩獵。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把目光從歐洲西部移到東部的一片漂亮海域——愛琴海,這裡誕生了歐洲最早的文明——愛琴海文明。注意,愛琴海文明又叫做——克里特、邁錫尼文明,並非後來的古希臘文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20年左右的一段歐洲最早文明,它是古希臘文明的雛形和奠基者。這 個文明在現代考古學發現之前一直處於埋沒狀態,人們只因為《荷馬史詩》裡的零星描述而將其視為一個美麗的傳說。直到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德國考古學家海因裡希的團隊發現,才將這段比古希臘更早的歐洲文明畫卷,展現在世人面前。

半島是大陸伸入海洋的一部分,龐大的巴爾幹半島猶如一個錐子向南插入地中海,半島的南段我們通常單獨叫它希臘半島,而希臘半島的最南端又有一塊似島非島,與半島藕斷絲連的小小半島,我們通常單獨稱它為伯羅奔尼撒半島。就是這個越來越細的半島與東邊的小亞細亞半島圍出了一片海域就是——愛琴海,愛琴海最大的特點就是島嶼星羅棋佈,因此又被稱為多島海。其中最大的島嶼地處愛琴海南端,正好把這片海的“缺口”補上,這個大海島的名字叫做——克里特島。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從公元前三千多年,克里特島上的居民就已經開始用石頭砌築城堡,一千年後島上出現了幾個獨立的城邦。發展到後來島上一共同時存在過百餘個城邦,其中最大也是最強盛是要數島嶼中間北部的克諾索斯。這個城邦率先建立起強大的海軍力量,在降服本島諸邦後開始向外擴張。愛琴海中的多數島嶼以及兩大半島沿岸的城邦,如阿提卡、特洛伊等均被其統治。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克里特島地理位置及其優越,北緯35°讓它物產豐富,地處亞歐非彙集處讓其最早發展起了海洋貿易。得天獨厚的條件很快讓島上各城邦富得流油,國王們開始大興土木、修建王宮。話說古希臘神話裡面有個規模宏大、金碧輝煌的“南海迷宮”,人們一直以為只是個傳說而已,直到18世紀考古發現了最強城邦克諾索斯的王宮之後,才發現其輝煌程度與傳說中一模一樣。以海洋貿易為支撐的、處在青銅時代便遙遙領先的克里特文明繁榮了起來。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光靠有錢可還算不上稱職的文明,作為文明的重要標誌之一,除了城市還有文字。由於克里特島的位置原因,其與埃及的距離比到愛琴海北岸還近,因此吸取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但由於其辨認難度大,克里特人後來將其改為音節文字,也就是語言學界著名的——線形文字A(不是“A”這個字母啊,“線形文字A”是對這一語言的命名)。

五百年後,對克里特島垂涎已久的鄰居,希臘半島上的阿卡亞人將這個島嶼佔領,並使得島上的繁榮急速衰退,克里特文明退出歷史舞臺。而希臘半島上的邁錫尼文明崛起了。

話說公元前一千六百年左右,希臘人的一支——阿卡亞人從巴爾幹半島北部向南遷徙,他們在希臘半島南部建立起了許多的城邦,其中的最主要代表便是——邁錫尼城邦(處在後來的雅典和斯巴達中間)。阿卡亞人向南渡海佔領克里特島,並將其文明成果盡數搬到了希臘半島上。而且不僅學習和繼承了克里特文明,還對其進行了改進和發展。因此我們將這群城邦勢力的文明命名為——邁錫尼文明。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邁錫尼文明有三個特點。第一是內政,國王為首、將軍輔之,民間以公社為單位,公社管理者叫做長老。這在東方人看來屬於再正常不過的搭配了,相當於皇上、大臣和鄉紳的結構。但作為後來者的古希臘文明,對這個結構並不感冒,要麼是斯巴達式的前期國王、後期寡頭;要麼是雅典式的長老變元老制。

邁錫尼文明的第二個特點是範圍廣,它不再像之前的克里特,文明成果僅僅集中於一個島上,而是擴散到了整個希臘半島、巴爾幹半島海灣北部沿岸和愛琴海中島嶼地區。當時各城邦皆有規模宏大王宮和城堡建築。

"

歐洲全名歐羅巴,人類在這裡可能生活了數百萬年,這裡是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化的發源地,更是整個人類現代文明和現代科技的源頭。文藝復興、工業革命、開放思想、發達技術一直是近幾百年來歐羅巴引領世界潮流的關鍵詞。特別是從海上馬車伕到日不落帝國那段獨領風騷的歷史,歐洲人那時在世界上是何等的風光。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地讓他們玉石俱碎,然而他們卻兩次都能再站起來繼續強大。哪怕是今天的多極世界,歐洲的經濟與科學依然處在世界領先水平。到底是一份什麼樣的力量在支撐這一切,古希臘文明真的是歐洲文明的源頭麼?最早在這片大陸上生存的是什麼人?今天我們就來解開這些謎題,且從最源頭聊起。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在亞歐大陸的西段,有一塊美麗富饒的大陸,看起來它是那麼的“支離破碎”,海岸線曲折。你可以把歐洲看成是整個亞歐大陸插入大西洋的“巨大半島”。在這塊“大半島”上,又有著南部三個中型半島:伊比利亞、亞平寧和巴爾幹;北部一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海里是不列顛群島;其他小的半島和島嶼,如日德蘭半島、冰島等不勝枚舉。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上古時期,其實歐羅巴並非現在的樣子。由於氣候原因,那時候的中歐和北歐全被冰雪覆蓋,只有最南部才適宜人類生存,因此早期的歐洲文明也都誕生在地中海沿岸。

歐洲史學界有一個並沒有經過證實的推論,早在距今約150萬年前。就已經有人類從非洲遷徙到這裡。而有考古發現作為證據的最早歐洲人是距今約10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所謂尼安德特人是一撥剛剛能夠直立行走、會使用火和工具的智人。但在距今4萬年前,尼安德特人消失了,怎麼消失的誰也不知道,至今沒有有力的考古發現。

第二波來到歐羅巴的是克羅馬農人,他們主要分佈在今天的法國和西班牙北部地區。克羅馬農人是在尼安德特人滅絕之後出現的,他們個子更高、骨骼更大、腦容量也大,與現代人已經差距很小。因此克羅馬農人被認為是歐洲大陸上第一撥真正意義上的人類。他們住山洞、集體狩獵、出現巫術和祭祀,甚至在山洞內發現了他們的壁畫。現在去法國南部旅遊還能看到這些這些原始人畫作。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人口增長帶來了由狩獵向種植的轉變,這一進步涉及到一個即龐大又常識的人類進化問題,非今天的主題就不多贅述了。需要指出的只有一點,就是在歐洲史學界有相當多的人認為歐洲人的祖先也同樣適用於這一進化規律,然而他們又拿不出任何關於歐洲原始人培育農作物的證據。這一觀點完全是出於近代之發達所帶來的盲目自信。現今世界公認的歐洲農作物種植是由西亞的兩河流域傳過去的。說歐洲工業,那誰都服,因為確實是誕生地。但農業對於歐洲來說,確實是“舶來品”。

直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歐洲的人類才開始進入定居的時代。大片農田的出現,使得人們開始放棄山洞,在平原地帶蓋起長期的屋舍,幾家、十幾家慢慢就有了村落。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其實也不用把狩獵轉種植這件事想的過於偉大,因為那時候狩獵動物不夠吃、種植的作物也長不好,一句話“都夠嗆”。但是從人類誕生到現在,上帝給過人類兩件東西,讓人類藉此向上跳了兩級,一個是蒸汽機帶領人類走向工業革命及後來的發展;另一個便是——犁。就算是今天,給你一粒小麥種子,你去挖個坑埋上,它依然長不好。正是因為犁的出現才讓人類的深耕細作得以實現,有了產量保障的種植才真正先進與狩獵。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把目光從歐洲西部移到東部的一片漂亮海域——愛琴海,這裡誕生了歐洲最早的文明——愛琴海文明。注意,愛琴海文明又叫做——克里特、邁錫尼文明,並非後來的古希臘文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20年左右的一段歐洲最早文明,它是古希臘文明的雛形和奠基者。這 個文明在現代考古學發現之前一直處於埋沒狀態,人們只因為《荷馬史詩》裡的零星描述而將其視為一個美麗的傳說。直到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德國考古學家海因裡希的團隊發現,才將這段比古希臘更早的歐洲文明畫卷,展現在世人面前。

半島是大陸伸入海洋的一部分,龐大的巴爾幹半島猶如一個錐子向南插入地中海,半島的南段我們通常單獨叫它希臘半島,而希臘半島的最南端又有一塊似島非島,與半島藕斷絲連的小小半島,我們通常單獨稱它為伯羅奔尼撒半島。就是這個越來越細的半島與東邊的小亞細亞半島圍出了一片海域就是——愛琴海,愛琴海最大的特點就是島嶼星羅棋佈,因此又被稱為多島海。其中最大的島嶼地處愛琴海南端,正好把這片海的“缺口”補上,這個大海島的名字叫做——克里特島。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從公元前三千多年,克里特島上的居民就已經開始用石頭砌築城堡,一千年後島上出現了幾個獨立的城邦。發展到後來島上一共同時存在過百餘個城邦,其中最大也是最強盛是要數島嶼中間北部的克諾索斯。這個城邦率先建立起強大的海軍力量,在降服本島諸邦後開始向外擴張。愛琴海中的多數島嶼以及兩大半島沿岸的城邦,如阿提卡、特洛伊等均被其統治。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克里特島地理位置及其優越,北緯35°讓它物產豐富,地處亞歐非彙集處讓其最早發展起了海洋貿易。得天獨厚的條件很快讓島上各城邦富得流油,國王們開始大興土木、修建王宮。話說古希臘神話裡面有個規模宏大、金碧輝煌的“南海迷宮”,人們一直以為只是個傳說而已,直到18世紀考古發現了最強城邦克諾索斯的王宮之後,才發現其輝煌程度與傳說中一模一樣。以海洋貿易為支撐的、處在青銅時代便遙遙領先的克里特文明繁榮了起來。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光靠有錢可還算不上稱職的文明,作為文明的重要標誌之一,除了城市還有文字。由於克里特島的位置原因,其與埃及的距離比到愛琴海北岸還近,因此吸取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但由於其辨認難度大,克里特人後來將其改為音節文字,也就是語言學界著名的——線形文字A(不是“A”這個字母啊,“線形文字A”是對這一語言的命名)。

五百年後,對克里特島垂涎已久的鄰居,希臘半島上的阿卡亞人將這個島嶼佔領,並使得島上的繁榮急速衰退,克里特文明退出歷史舞臺。而希臘半島上的邁錫尼文明崛起了。

話說公元前一千六百年左右,希臘人的一支——阿卡亞人從巴爾幹半島北部向南遷徙,他們在希臘半島南部建立起了許多的城邦,其中的最主要代表便是——邁錫尼城邦(處在後來的雅典和斯巴達中間)。阿卡亞人向南渡海佔領克里特島,並將其文明成果盡數搬到了希臘半島上。而且不僅學習和繼承了克里特文明,還對其進行了改進和發展。因此我們將這群城邦勢力的文明命名為——邁錫尼文明。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邁錫尼文明有三個特點。第一是內政,國王為首、將軍輔之,民間以公社為單位,公社管理者叫做長老。這在東方人看來屬於再正常不過的搭配了,相當於皇上、大臣和鄉紳的結構。但作為後來者的古希臘文明,對這個結構並不感冒,要麼是斯巴達式的前期國王、後期寡頭;要麼是雅典式的長老變元老制。

邁錫尼文明的第二個特點是範圍廣,它不再像之前的克里特,文明成果僅僅集中於一個島上,而是擴散到了整個希臘半島、巴爾幹半島海灣北部沿岸和愛琴海中島嶼地區。當時各城邦皆有規模宏大王宮和城堡建築。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第三個特點是他們把從克里特學來的線形文字A加以改進,形成了——線形文字B。由於之前的“A”並未能被解讀,因此線形文字B被公認為是歐洲的第一種文字。

公元前13世紀,小亞細亞半島上的特洛伊城邦王子誘拐了希臘半島上的斯巴達城邦王后海倫。希臘半島諸城邦聯合起來對特洛伊發動了戰爭。特洛伊木馬大家都知道非常有名,咱們三言兩語帶過去:特洛伊人龜縮城內、歷經十年久攻不下、希臘城邦留下木馬假裝撤退、木馬內士兵打開城門、伏兵入城擊敗特洛伊人。

至於歷史上有沒有這個木馬,木馬肚子裡能裝多少人,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總之至今是沒有考古證明的。究竟是特洛伊戰爭成就了荷馬史詩,還是荷馬史詩成就了特洛伊戰爭誰也不知道。我們且不管它到底有多少傳說成分在裡面,總之這場戰爭是打了相當長時間的,希臘半島城邦雖然最終擊敗了特洛伊城邦,但整個邁錫尼文明遭受了巨大的消耗,此一役之後便開始走下坡路。後來又剛好遇到連年乾旱,作為以農業為主,而非海洋貿易的邁錫尼文明諸城邦徹底衰落。

"

歐洲全名歐羅巴,人類在這裡可能生活了數百萬年,這裡是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化的發源地,更是整個人類現代文明和現代科技的源頭。文藝復興、工業革命、開放思想、發達技術一直是近幾百年來歐羅巴引領世界潮流的關鍵詞。特別是從海上馬車伕到日不落帝國那段獨領風騷的歷史,歐洲人那時在世界上是何等的風光。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地讓他們玉石俱碎,然而他們卻兩次都能再站起來繼續強大。哪怕是今天的多極世界,歐洲的經濟與科學依然處在世界領先水平。到底是一份什麼樣的力量在支撐這一切,古希臘文明真的是歐洲文明的源頭麼?最早在這片大陸上生存的是什麼人?今天我們就來解開這些謎題,且從最源頭聊起。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在亞歐大陸的西段,有一塊美麗富饒的大陸,看起來它是那麼的“支離破碎”,海岸線曲折。你可以把歐洲看成是整個亞歐大陸插入大西洋的“巨大半島”。在這塊“大半島”上,又有著南部三個中型半島:伊比利亞、亞平寧和巴爾幹;北部一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海里是不列顛群島;其他小的半島和島嶼,如日德蘭半島、冰島等不勝枚舉。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上古時期,其實歐羅巴並非現在的樣子。由於氣候原因,那時候的中歐和北歐全被冰雪覆蓋,只有最南部才適宜人類生存,因此早期的歐洲文明也都誕生在地中海沿岸。

歐洲史學界有一個並沒有經過證實的推論,早在距今約150萬年前。就已經有人類從非洲遷徙到這裡。而有考古發現作為證據的最早歐洲人是距今約10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所謂尼安德特人是一撥剛剛能夠直立行走、會使用火和工具的智人。但在距今4萬年前,尼安德特人消失了,怎麼消失的誰也不知道,至今沒有有力的考古發現。

第二波來到歐羅巴的是克羅馬農人,他們主要分佈在今天的法國和西班牙北部地區。克羅馬農人是在尼安德特人滅絕之後出現的,他們個子更高、骨骼更大、腦容量也大,與現代人已經差距很小。因此克羅馬農人被認為是歐洲大陸上第一撥真正意義上的人類。他們住山洞、集體狩獵、出現巫術和祭祀,甚至在山洞內發現了他們的壁畫。現在去法國南部旅遊還能看到這些這些原始人畫作。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人口增長帶來了由狩獵向種植的轉變,這一進步涉及到一個即龐大又常識的人類進化問題,非今天的主題就不多贅述了。需要指出的只有一點,就是在歐洲史學界有相當多的人認為歐洲人的祖先也同樣適用於這一進化規律,然而他們又拿不出任何關於歐洲原始人培育農作物的證據。這一觀點完全是出於近代之發達所帶來的盲目自信。現今世界公認的歐洲農作物種植是由西亞的兩河流域傳過去的。說歐洲工業,那誰都服,因為確實是誕生地。但農業對於歐洲來說,確實是“舶來品”。

直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歐洲的人類才開始進入定居的時代。大片農田的出現,使得人們開始放棄山洞,在平原地帶蓋起長期的屋舍,幾家、十幾家慢慢就有了村落。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其實也不用把狩獵轉種植這件事想的過於偉大,因為那時候狩獵動物不夠吃、種植的作物也長不好,一句話“都夠嗆”。但是從人類誕生到現在,上帝給過人類兩件東西,讓人類藉此向上跳了兩級,一個是蒸汽機帶領人類走向工業革命及後來的發展;另一個便是——犁。就算是今天,給你一粒小麥種子,你去挖個坑埋上,它依然長不好。正是因為犁的出現才讓人類的深耕細作得以實現,有了產量保障的種植才真正先進與狩獵。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把目光從歐洲西部移到東部的一片漂亮海域——愛琴海,這裡誕生了歐洲最早的文明——愛琴海文明。注意,愛琴海文明又叫做——克里特、邁錫尼文明,並非後來的古希臘文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20年左右的一段歐洲最早文明,它是古希臘文明的雛形和奠基者。這 個文明在現代考古學發現之前一直處於埋沒狀態,人們只因為《荷馬史詩》裡的零星描述而將其視為一個美麗的傳說。直到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德國考古學家海因裡希的團隊發現,才將這段比古希臘更早的歐洲文明畫卷,展現在世人面前。

半島是大陸伸入海洋的一部分,龐大的巴爾幹半島猶如一個錐子向南插入地中海,半島的南段我們通常單獨叫它希臘半島,而希臘半島的最南端又有一塊似島非島,與半島藕斷絲連的小小半島,我們通常單獨稱它為伯羅奔尼撒半島。就是這個越來越細的半島與東邊的小亞細亞半島圍出了一片海域就是——愛琴海,愛琴海最大的特點就是島嶼星羅棋佈,因此又被稱為多島海。其中最大的島嶼地處愛琴海南端,正好把這片海的“缺口”補上,這個大海島的名字叫做——克里特島。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從公元前三千多年,克里特島上的居民就已經開始用石頭砌築城堡,一千年後島上出現了幾個獨立的城邦。發展到後來島上一共同時存在過百餘個城邦,其中最大也是最強盛是要數島嶼中間北部的克諾索斯。這個城邦率先建立起強大的海軍力量,在降服本島諸邦後開始向外擴張。愛琴海中的多數島嶼以及兩大半島沿岸的城邦,如阿提卡、特洛伊等均被其統治。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克里特島地理位置及其優越,北緯35°讓它物產豐富,地處亞歐非彙集處讓其最早發展起了海洋貿易。得天獨厚的條件很快讓島上各城邦富得流油,國王們開始大興土木、修建王宮。話說古希臘神話裡面有個規模宏大、金碧輝煌的“南海迷宮”,人們一直以為只是個傳說而已,直到18世紀考古發現了最強城邦克諾索斯的王宮之後,才發現其輝煌程度與傳說中一模一樣。以海洋貿易為支撐的、處在青銅時代便遙遙領先的克里特文明繁榮了起來。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光靠有錢可還算不上稱職的文明,作為文明的重要標誌之一,除了城市還有文字。由於克里特島的位置原因,其與埃及的距離比到愛琴海北岸還近,因此吸取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但由於其辨認難度大,克里特人後來將其改為音節文字,也就是語言學界著名的——線形文字A(不是“A”這個字母啊,“線形文字A”是對這一語言的命名)。

五百年後,對克里特島垂涎已久的鄰居,希臘半島上的阿卡亞人將這個島嶼佔領,並使得島上的繁榮急速衰退,克里特文明退出歷史舞臺。而希臘半島上的邁錫尼文明崛起了。

話說公元前一千六百年左右,希臘人的一支——阿卡亞人從巴爾幹半島北部向南遷徙,他們在希臘半島南部建立起了許多的城邦,其中的最主要代表便是——邁錫尼城邦(處在後來的雅典和斯巴達中間)。阿卡亞人向南渡海佔領克里特島,並將其文明成果盡數搬到了希臘半島上。而且不僅學習和繼承了克里特文明,還對其進行了改進和發展。因此我們將這群城邦勢力的文明命名為——邁錫尼文明。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邁錫尼文明有三個特點。第一是內政,國王為首、將軍輔之,民間以公社為單位,公社管理者叫做長老。這在東方人看來屬於再正常不過的搭配了,相當於皇上、大臣和鄉紳的結構。但作為後來者的古希臘文明,對這個結構並不感冒,要麼是斯巴達式的前期國王、後期寡頭;要麼是雅典式的長老變元老制。

邁錫尼文明的第二個特點是範圍廣,它不再像之前的克里特,文明成果僅僅集中於一個島上,而是擴散到了整個希臘半島、巴爾幹半島海灣北部沿岸和愛琴海中島嶼地區。當時各城邦皆有規模宏大王宮和城堡建築。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第三個特點是他們把從克里特學來的線形文字A加以改進,形成了——線形文字B。由於之前的“A”並未能被解讀,因此線形文字B被公認為是歐洲的第一種文字。

公元前13世紀,小亞細亞半島上的特洛伊城邦王子誘拐了希臘半島上的斯巴達城邦王后海倫。希臘半島諸城邦聯合起來對特洛伊發動了戰爭。特洛伊木馬大家都知道非常有名,咱們三言兩語帶過去:特洛伊人龜縮城內、歷經十年久攻不下、希臘城邦留下木馬假裝撤退、木馬內士兵打開城門、伏兵入城擊敗特洛伊人。

至於歷史上有沒有這個木馬,木馬肚子裡能裝多少人,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總之至今是沒有考古證明的。究竟是特洛伊戰爭成就了荷馬史詩,還是荷馬史詩成就了特洛伊戰爭誰也不知道。我們且不管它到底有多少傳說成分在裡面,總之這場戰爭是打了相當長時間的,希臘半島城邦雖然最終擊敗了特洛伊城邦,但整個邁錫尼文明遭受了巨大的消耗,此一役之後便開始走下坡路。後來又剛好遇到連年乾旱,作為以農業為主,而非海洋貿易的邁錫尼文明諸城邦徹底衰落。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公元前12世紀初,與當初南下的阿卡亞人同屬希臘人種族的另一個部落——多利安人這時候正在南下,他們迅速擊敗並佔領了各個城邦。邁錫尼文明自此退出歷史舞臺。多利安人當時還處在部落文明時期,由北至南消滅邁錫尼文明後,就這麼“蕭條”的統治者愛情海沿岸長達三百多年。你會發現這與後來的日耳曼人南下消滅西羅馬帝國,歐洲進入漫長黑暗的中世紀非常相似,於是史學界把多利安人這三百多年的統治稱為——希臘中世紀。當時藝術成為了多餘,而文字著作只有一部《荷馬史詩》而已。

多利安人統治下的愛琴海,城邦變得越來越散碎,就像老子提倡的那種“小國寡民”的狀態,往往一個城邦國家國土不足百里、人口也就幾萬。

"

歐洲全名歐羅巴,人類在這裡可能生活了數百萬年,這裡是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化的發源地,更是整個人類現代文明和現代科技的源頭。文藝復興、工業革命、開放思想、發達技術一直是近幾百年來歐羅巴引領世界潮流的關鍵詞。特別是從海上馬車伕到日不落帝國那段獨領風騷的歷史,歐洲人那時在世界上是何等的風光。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地讓他們玉石俱碎,然而他們卻兩次都能再站起來繼續強大。哪怕是今天的多極世界,歐洲的經濟與科學依然處在世界領先水平。到底是一份什麼樣的力量在支撐這一切,古希臘文明真的是歐洲文明的源頭麼?最早在這片大陸上生存的是什麼人?今天我們就來解開這些謎題,且從最源頭聊起。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在亞歐大陸的西段,有一塊美麗富饒的大陸,看起來它是那麼的“支離破碎”,海岸線曲折。你可以把歐洲看成是整個亞歐大陸插入大西洋的“巨大半島”。在這塊“大半島”上,又有著南部三個中型半島:伊比利亞、亞平寧和巴爾幹;北部一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海里是不列顛群島;其他小的半島和島嶼,如日德蘭半島、冰島等不勝枚舉。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上古時期,其實歐羅巴並非現在的樣子。由於氣候原因,那時候的中歐和北歐全被冰雪覆蓋,只有最南部才適宜人類生存,因此早期的歐洲文明也都誕生在地中海沿岸。

歐洲史學界有一個並沒有經過證實的推論,早在距今約150萬年前。就已經有人類從非洲遷徙到這裡。而有考古發現作為證據的最早歐洲人是距今約10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所謂尼安德特人是一撥剛剛能夠直立行走、會使用火和工具的智人。但在距今4萬年前,尼安德特人消失了,怎麼消失的誰也不知道,至今沒有有力的考古發現。

第二波來到歐羅巴的是克羅馬農人,他們主要分佈在今天的法國和西班牙北部地區。克羅馬農人是在尼安德特人滅絕之後出現的,他們個子更高、骨骼更大、腦容量也大,與現代人已經差距很小。因此克羅馬農人被認為是歐洲大陸上第一撥真正意義上的人類。他們住山洞、集體狩獵、出現巫術和祭祀,甚至在山洞內發現了他們的壁畫。現在去法國南部旅遊還能看到這些這些原始人畫作。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人口增長帶來了由狩獵向種植的轉變,這一進步涉及到一個即龐大又常識的人類進化問題,非今天的主題就不多贅述了。需要指出的只有一點,就是在歐洲史學界有相當多的人認為歐洲人的祖先也同樣適用於這一進化規律,然而他們又拿不出任何關於歐洲原始人培育農作物的證據。這一觀點完全是出於近代之發達所帶來的盲目自信。現今世界公認的歐洲農作物種植是由西亞的兩河流域傳過去的。說歐洲工業,那誰都服,因為確實是誕生地。但農業對於歐洲來說,確實是“舶來品”。

直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歐洲的人類才開始進入定居的時代。大片農田的出現,使得人們開始放棄山洞,在平原地帶蓋起長期的屋舍,幾家、十幾家慢慢就有了村落。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其實也不用把狩獵轉種植這件事想的過於偉大,因為那時候狩獵動物不夠吃、種植的作物也長不好,一句話“都夠嗆”。但是從人類誕生到現在,上帝給過人類兩件東西,讓人類藉此向上跳了兩級,一個是蒸汽機帶領人類走向工業革命及後來的發展;另一個便是——犁。就算是今天,給你一粒小麥種子,你去挖個坑埋上,它依然長不好。正是因為犁的出現才讓人類的深耕細作得以實現,有了產量保障的種植才真正先進與狩獵。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把目光從歐洲西部移到東部的一片漂亮海域——愛琴海,這裡誕生了歐洲最早的文明——愛琴海文明。注意,愛琴海文明又叫做——克里特、邁錫尼文明,並非後來的古希臘文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20年左右的一段歐洲最早文明,它是古希臘文明的雛形和奠基者。這 個文明在現代考古學發現之前一直處於埋沒狀態,人們只因為《荷馬史詩》裡的零星描述而將其視為一個美麗的傳說。直到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德國考古學家海因裡希的團隊發現,才將這段比古希臘更早的歐洲文明畫卷,展現在世人面前。

半島是大陸伸入海洋的一部分,龐大的巴爾幹半島猶如一個錐子向南插入地中海,半島的南段我們通常單獨叫它希臘半島,而希臘半島的最南端又有一塊似島非島,與半島藕斷絲連的小小半島,我們通常單獨稱它為伯羅奔尼撒半島。就是這個越來越細的半島與東邊的小亞細亞半島圍出了一片海域就是——愛琴海,愛琴海最大的特點就是島嶼星羅棋佈,因此又被稱為多島海。其中最大的島嶼地處愛琴海南端,正好把這片海的“缺口”補上,這個大海島的名字叫做——克里特島。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從公元前三千多年,克里特島上的居民就已經開始用石頭砌築城堡,一千年後島上出現了幾個獨立的城邦。發展到後來島上一共同時存在過百餘個城邦,其中最大也是最強盛是要數島嶼中間北部的克諾索斯。這個城邦率先建立起強大的海軍力量,在降服本島諸邦後開始向外擴張。愛琴海中的多數島嶼以及兩大半島沿岸的城邦,如阿提卡、特洛伊等均被其統治。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克里特島地理位置及其優越,北緯35°讓它物產豐富,地處亞歐非彙集處讓其最早發展起了海洋貿易。得天獨厚的條件很快讓島上各城邦富得流油,國王們開始大興土木、修建王宮。話說古希臘神話裡面有個規模宏大、金碧輝煌的“南海迷宮”,人們一直以為只是個傳說而已,直到18世紀考古發現了最強城邦克諾索斯的王宮之後,才發現其輝煌程度與傳說中一模一樣。以海洋貿易為支撐的、處在青銅時代便遙遙領先的克里特文明繁榮了起來。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光靠有錢可還算不上稱職的文明,作為文明的重要標誌之一,除了城市還有文字。由於克里特島的位置原因,其與埃及的距離比到愛琴海北岸還近,因此吸取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但由於其辨認難度大,克里特人後來將其改為音節文字,也就是語言學界著名的——線形文字A(不是“A”這個字母啊,“線形文字A”是對這一語言的命名)。

五百年後,對克里特島垂涎已久的鄰居,希臘半島上的阿卡亞人將這個島嶼佔領,並使得島上的繁榮急速衰退,克里特文明退出歷史舞臺。而希臘半島上的邁錫尼文明崛起了。

話說公元前一千六百年左右,希臘人的一支——阿卡亞人從巴爾幹半島北部向南遷徙,他們在希臘半島南部建立起了許多的城邦,其中的最主要代表便是——邁錫尼城邦(處在後來的雅典和斯巴達中間)。阿卡亞人向南渡海佔領克里特島,並將其文明成果盡數搬到了希臘半島上。而且不僅學習和繼承了克里特文明,還對其進行了改進和發展。因此我們將這群城邦勢力的文明命名為——邁錫尼文明。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邁錫尼文明有三個特點。第一是內政,國王為首、將軍輔之,民間以公社為單位,公社管理者叫做長老。這在東方人看來屬於再正常不過的搭配了,相當於皇上、大臣和鄉紳的結構。但作為後來者的古希臘文明,對這個結構並不感冒,要麼是斯巴達式的前期國王、後期寡頭;要麼是雅典式的長老變元老制。

邁錫尼文明的第二個特點是範圍廣,它不再像之前的克里特,文明成果僅僅集中於一個島上,而是擴散到了整個希臘半島、巴爾幹半島海灣北部沿岸和愛琴海中島嶼地區。當時各城邦皆有規模宏大王宮和城堡建築。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第三個特點是他們把從克里特學來的線形文字A加以改進,形成了——線形文字B。由於之前的“A”並未能被解讀,因此線形文字B被公認為是歐洲的第一種文字。

公元前13世紀,小亞細亞半島上的特洛伊城邦王子誘拐了希臘半島上的斯巴達城邦王后海倫。希臘半島諸城邦聯合起來對特洛伊發動了戰爭。特洛伊木馬大家都知道非常有名,咱們三言兩語帶過去:特洛伊人龜縮城內、歷經十年久攻不下、希臘城邦留下木馬假裝撤退、木馬內士兵打開城門、伏兵入城擊敗特洛伊人。

至於歷史上有沒有這個木馬,木馬肚子裡能裝多少人,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總之至今是沒有考古證明的。究竟是特洛伊戰爭成就了荷馬史詩,還是荷馬史詩成就了特洛伊戰爭誰也不知道。我們且不管它到底有多少傳說成分在裡面,總之這場戰爭是打了相當長時間的,希臘半島城邦雖然最終擊敗了特洛伊城邦,但整個邁錫尼文明遭受了巨大的消耗,此一役之後便開始走下坡路。後來又剛好遇到連年乾旱,作為以農業為主,而非海洋貿易的邁錫尼文明諸城邦徹底衰落。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公元前12世紀初,與當初南下的阿卡亞人同屬希臘人種族的另一個部落——多利安人這時候正在南下,他們迅速擊敗並佔領了各個城邦。邁錫尼文明自此退出歷史舞臺。多利安人當時還處在部落文明時期,由北至南消滅邁錫尼文明後,就這麼“蕭條”的統治者愛情海沿岸長達三百多年。你會發現這與後來的日耳曼人南下消滅西羅馬帝國,歐洲進入漫長黑暗的中世紀非常相似,於是史學界把多利安人這三百多年的統治稱為——希臘中世紀。當時藝術成為了多餘,而文字著作只有一部《荷馬史詩》而已。

多利安人統治下的愛琴海,城邦變得越來越散碎,就像老子提倡的那種“小國寡民”的狀態,往往一個城邦國家國土不足百里、人口也就幾萬。

古希臘文明之前的歐洲,從克里特到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最初的樣子

但隨著生產技術的慢慢提高,海洋貿易又重新發展了起來。到公元前八世紀,希臘中世紀結束,有幾個新的城邦強大了起來,比如斯巴達和雅典,它們創造了比克里特、邁錫尼更加輝煌和燦爛的文明,便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古希臘文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