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時報網】德國聯邦統計局14日公佈第二季度德國國內生產總值環比下降0.1%,且德國8月經濟景氣預期指數跌至2011年12月以來的最低值。同時,意大利政局的不確定性給意經濟蒙上陰影,而英國硬脫歐所致的經濟陰影依舊揮散不去。德國、意大利和英國經濟預期不佳,使歐洲經濟再臨考驗。

經濟預期下跌催默克爾政府積極應對

綜合彭博社、中新社報道,德國聯邦統計局14日公佈了第二季度經濟數據,數據顯示二季度德國國內生產總值環比下降0.1%,與第一季度GDP增長0.4%形成鮮明對比。此外繼ifo經濟研究所和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等德國主要經濟研究機構近日發佈關於本國經濟增長前景的負面預期後,曼海姆歐洲經濟研究中心(ZEW)13日公佈的8月經濟景氣預期指數跌至負44.1,創下2011年12月以來的最低值。ZEW主任萬巴赫預計,德國出口和工業生產兩大領域的增長接下來有可能繼續走弱。

對此,德國總理默克爾當天表態稱,“德國政府將根據第二和第三季度經濟數據來制定相應的措施。”

據悉,這是默克爾自上任以來首次表示政府可能需要更積極主動地應對德國和歐元區的經濟下滑。在過去幾周裡,德國政商界和經濟界人士一直也在敦促默克爾採取刺激措施來應對全球經濟放緩。

政局困境令意大利經濟“雪上加霜”

北京《經濟參考報》報道,意大利聯盟黨與五星運動兩大民粹黨派的聯合政府上臺僅14個月,但雙方關係一直不睦。上週,身兼意大利副總理與內政部長的聯盟黨黨首薩爾維尼宣佈,要讓聯盟黨退出聯合政府,並對現政府提出了不信任動議。此前,兩大執政黨在修建里昂至都靈高速鐵路、單一稅制改革、最低工資收入改革、意北方部分大區自治等問題上始終處於針鋒相對的狀態。有意大利政客警告說,薩爾維尼的不負責任行為也有可能讓意大利退出歐盟,還表示“意大利政治混亂是徹底的。”

"

【歐洲時報網】德國聯邦統計局14日公佈第二季度德國國內生產總值環比下降0.1%,且德國8月經濟景氣預期指數跌至2011年12月以來的最低值。同時,意大利政局的不確定性給意經濟蒙上陰影,而英國硬脫歐所致的經濟陰影依舊揮散不去。德國、意大利和英國經濟預期不佳,使歐洲經濟再臨考驗。

經濟預期下跌催默克爾政府積極應對

綜合彭博社、中新社報道,德國聯邦統計局14日公佈了第二季度經濟數據,數據顯示二季度德國國內生產總值環比下降0.1%,與第一季度GDP增長0.4%形成鮮明對比。此外繼ifo經濟研究所和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等德國主要經濟研究機構近日發佈關於本國經濟增長前景的負面預期後,曼海姆歐洲經濟研究中心(ZEW)13日公佈的8月經濟景氣預期指數跌至負44.1,創下2011年12月以來的最低值。ZEW主任萬巴赫預計,德國出口和工業生產兩大領域的增長接下來有可能繼續走弱。

對此,德國總理默克爾當天表態稱,“德國政府將根據第二和第三季度經濟數據來制定相應的措施。”

據悉,這是默克爾自上任以來首次表示政府可能需要更積極主動地應對德國和歐元區的經濟下滑。在過去幾周裡,德國政商界和經濟界人士一直也在敦促默克爾採取刺激措施來應對全球經濟放緩。

政局困境令意大利經濟“雪上加霜”

北京《經濟參考報》報道,意大利聯盟黨與五星運動兩大民粹黨派的聯合政府上臺僅14個月,但雙方關係一直不睦。上週,身兼意大利副總理與內政部長的聯盟黨黨首薩爾維尼宣佈,要讓聯盟黨退出聯合政府,並對現政府提出了不信任動議。此前,兩大執政黨在修建里昂至都靈高速鐵路、單一稅制改革、最低工資收入改革、意北方部分大區自治等問題上始終處於針鋒相對的狀態。有意大利政客警告說,薩爾維尼的不負責任行為也有可能讓意大利退出歐盟,還表示“意大利政治混亂是徹底的。”

德意英引擎動力不足 歐洲經濟整體承壓

圖為意大利總理孔特(右)及副總理薩爾維尼。(圖片來源:法新社、新華社 歐洲時報網製圖)

意大利執政聯盟破裂,孔特政府面臨不信任投票,政府正在進行中的各項改革舉措將不得不因此中止,意大利十年期國債利率出現暴漲,與德國同期利率之差拉寬到6月以來新高,資金尋求避險。

此前,意大利在過去的五個季度中,只有一個季度經濟出現增長。本來今年下半年意大利經濟有可能緩慢復甦,但意大利與歐盟的衝突、歐美貿易衝突以及聯盟黨退出聯合政府事件,都可能破壞這一過程。

英國政府內外聯動抵禦脫歐重創

綜合英國《金融時報》、路透社報道,受硬脫歐風險加劇影響,英國經濟正遭遇重創。今年7月,英國經濟出現了2012年第四季度以來的首次萎縮。數據顯示,英國三大主要經濟部門服務業、製造業、建築業均表現不佳。英國國家統計局認為,今年經濟數據波動反映了英國經濟受脫歐進展影響明顯。英國國家統計局8月9日發佈的數據也顯示,今年第二季度英國國內生產總值環比下降0.2%。同時,英鎊匯率也已跌至兩年半來最低。

據悉,為了抵禦無協議脫歐風險,英國政府準備設立一項“救助基金”,向那些受脫歐衝擊而經營困難的企業提供援助。英國媒體報道稱,政府已祕密擬定了一份“風險最大的英國大型企業僱主”名單,包括建築業和製造業等被認為是最脆弱的行業。負責脫歐事務的蘭卡斯特公爵領地事務大臣邁克爾·戈夫表示,這項救助計劃名為“翠鳥行動”,旨在幫助可能因無協議脫歐遭遇現金流風險的英國企業。但反對黨工黨則批評稱這一計劃並不明確,體現了政府在脫歐問題上的“草率”。

外貿方面,鮑里斯政府仍積極推進與貿易伙伴簽訂脫歐後的自貿協定。8月13日,美國一高級政府官員表示,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訪問倫敦期間,與英國財政大臣賈維德(Sajid Javid)商討一項臨時貿易協議。協議內容包括所有產業,或在英國脫歐次日11月1日生效。

歐洲經濟考驗加劇

綜合北京《經濟參考報》、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德、意、英這三個歐洲主要國家目前的經濟狀況,使歐洲經濟挑戰增大。

一些分析人士擔心歐洲經濟前景將受到衝擊,陷入衰退。畢竟僅從英國脫歐一項就可突顯出經濟風險的嚴重程度:如果英國開始按照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則與歐盟(EU)進行貿易,歐盟剩餘27個成員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未來幾年將收縮約0.75%,部分國家和個別行業的下滑幅度將更大。

分析人士表示,意大利在第四季度大選的機會是較大的,那時正是意歐談判財政預算的關鍵期。目前,意大利的債務處於歷史高點,超過GDP的130%,且意政府無能為力。分析人士認為,意大利有可能面對債務重組或出現違約。

歐洲央行8日發佈經濟公報已警告稱,全球增長前景有進一步惡化的風險,長期的不確定性正在抑制歐元區增長,特別是製造業部門。在此背景下,歐元區通脹依然低迷,通脹預期指標也有所下降。歐元區仍需要貨幣政策刺激,以確保有利的融資條件來支持經濟擴張。

"

【歐洲時報網】德國聯邦統計局14日公佈第二季度德國國內生產總值環比下降0.1%,且德國8月經濟景氣預期指數跌至2011年12月以來的最低值。同時,意大利政局的不確定性給意經濟蒙上陰影,而英國硬脫歐所致的經濟陰影依舊揮散不去。德國、意大利和英國經濟預期不佳,使歐洲經濟再臨考驗。

經濟預期下跌催默克爾政府積極應對

綜合彭博社、中新社報道,德國聯邦統計局14日公佈了第二季度經濟數據,數據顯示二季度德國國內生產總值環比下降0.1%,與第一季度GDP增長0.4%形成鮮明對比。此外繼ifo經濟研究所和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等德國主要經濟研究機構近日發佈關於本國經濟增長前景的負面預期後,曼海姆歐洲經濟研究中心(ZEW)13日公佈的8月經濟景氣預期指數跌至負44.1,創下2011年12月以來的最低值。ZEW主任萬巴赫預計,德國出口和工業生產兩大領域的增長接下來有可能繼續走弱。

對此,德國總理默克爾當天表態稱,“德國政府將根據第二和第三季度經濟數據來制定相應的措施。”

據悉,這是默克爾自上任以來首次表示政府可能需要更積極主動地應對德國和歐元區的經濟下滑。在過去幾周裡,德國政商界和經濟界人士一直也在敦促默克爾採取刺激措施來應對全球經濟放緩。

政局困境令意大利經濟“雪上加霜”

北京《經濟參考報》報道,意大利聯盟黨與五星運動兩大民粹黨派的聯合政府上臺僅14個月,但雙方關係一直不睦。上週,身兼意大利副總理與內政部長的聯盟黨黨首薩爾維尼宣佈,要讓聯盟黨退出聯合政府,並對現政府提出了不信任動議。此前,兩大執政黨在修建里昂至都靈高速鐵路、單一稅制改革、最低工資收入改革、意北方部分大區自治等問題上始終處於針鋒相對的狀態。有意大利政客警告說,薩爾維尼的不負責任行為也有可能讓意大利退出歐盟,還表示“意大利政治混亂是徹底的。”

德意英引擎動力不足 歐洲經濟整體承壓

圖為意大利總理孔特(右)及副總理薩爾維尼。(圖片來源:法新社、新華社 歐洲時報網製圖)

意大利執政聯盟破裂,孔特政府面臨不信任投票,政府正在進行中的各項改革舉措將不得不因此中止,意大利十年期國債利率出現暴漲,與德國同期利率之差拉寬到6月以來新高,資金尋求避險。

此前,意大利在過去的五個季度中,只有一個季度經濟出現增長。本來今年下半年意大利經濟有可能緩慢復甦,但意大利與歐盟的衝突、歐美貿易衝突以及聯盟黨退出聯合政府事件,都可能破壞這一過程。

英國政府內外聯動抵禦脫歐重創

綜合英國《金融時報》、路透社報道,受硬脫歐風險加劇影響,英國經濟正遭遇重創。今年7月,英國經濟出現了2012年第四季度以來的首次萎縮。數據顯示,英國三大主要經濟部門服務業、製造業、建築業均表現不佳。英國國家統計局認為,今年經濟數據波動反映了英國經濟受脫歐進展影響明顯。英國國家統計局8月9日發佈的數據也顯示,今年第二季度英國國內生產總值環比下降0.2%。同時,英鎊匯率也已跌至兩年半來最低。

據悉,為了抵禦無協議脫歐風險,英國政府準備設立一項“救助基金”,向那些受脫歐衝擊而經營困難的企業提供援助。英國媒體報道稱,政府已祕密擬定了一份“風險最大的英國大型企業僱主”名單,包括建築業和製造業等被認為是最脆弱的行業。負責脫歐事務的蘭卡斯特公爵領地事務大臣邁克爾·戈夫表示,這項救助計劃名為“翠鳥行動”,旨在幫助可能因無協議脫歐遭遇現金流風險的英國企業。但反對黨工黨則批評稱這一計劃並不明確,體現了政府在脫歐問題上的“草率”。

外貿方面,鮑里斯政府仍積極推進與貿易伙伴簽訂脫歐後的自貿協定。8月13日,美國一高級政府官員表示,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訪問倫敦期間,與英國財政大臣賈維德(Sajid Javid)商討一項臨時貿易協議。協議內容包括所有產業,或在英國脫歐次日11月1日生效。

歐洲經濟考驗加劇

綜合北京《經濟參考報》、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德、意、英這三個歐洲主要國家目前的經濟狀況,使歐洲經濟挑戰增大。

一些分析人士擔心歐洲經濟前景將受到衝擊,陷入衰退。畢竟僅從英國脫歐一項就可突顯出經濟風險的嚴重程度:如果英國開始按照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則與歐盟(EU)進行貿易,歐盟剩餘27個成員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未來幾年將收縮約0.75%,部分國家和個別行業的下滑幅度將更大。

分析人士表示,意大利在第四季度大選的機會是較大的,那時正是意歐談判財政預算的關鍵期。目前,意大利的債務處於歷史高點,超過GDP的130%,且意政府無能為力。分析人士認為,意大利有可能面對債務重組或出現違約。

歐洲央行8日發佈經濟公報已警告稱,全球增長前景有進一步惡化的風險,長期的不確定性正在抑制歐元區增長,特別是製造業部門。在此背景下,歐元區通脹依然低迷,通脹預期指標也有所下降。歐元區仍需要貨幣政策刺激,以確保有利的融資條件來支持經濟擴張。

德意英引擎動力不足 歐洲經濟整體承壓

圖為歐洲中央銀行行長德拉吉。(圖片來源:新華社資料圖片)

但分析人士擔憂,歐洲央行也可能力不從心。目前普遍預期歐洲央行可能在短期內啟動新的寬鬆政策,在9月例會上會下調利率,或者重啟政府債券和公司債券的購買計劃。據測算,歐洲央行9月降息10個基點至-0.5%的概率為95.4%。但也有人認為歐洲央行不一定願意去冒這個險,主要是現在歐洲的利率水平已經在-0.4%,繼續下調利率對實體經濟的效果並不一定明顯,最多就是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在離任前的最後一搏。

(編輯:李璟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