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菲光業績“變臉”引入國資戰投幾經反轉

本報記者 周昊 深圳報道

作為手機產業鏈上游的明星企業,過去數年來,歐菲光(002456.SZ)一直被認為是深市的“白馬股”。

然而,過去的一年多裡,歐菲光兩次計提資產減值,並分別將兩家知名公司送上輿論的風口浪尖:2017年末,歐菲光“斷供”金立並計提壞賬3億元,最終牽出金立資金鍊斷裂事件;但這一次,歐菲光卻把自己推向了臺前。歐菲光2018年年報顯示,與2019年1月31日公佈的業績預告相比,其歸母淨利潤由18.39億元調整為虧損5.19億元,引發行業震動。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就在歐菲光年報發佈前一個月,該公司董祕還向投資者回應稱,公司不會對業績預告區間進行修正。如今財報發佈後,歐菲光董事會發布公告向廣大投資者致歉,同時深交所也在10多天裡連發3份問詢函,對此事進行問詢。

業績“大洗澡”?

打入iPhone後置雙攝模組供應鏈條、為華為新品P30手機提供三攝鏡頭模組、屏下指紋爆發為公司新增相應模組訂單、潛望式10倍混變鏡頭成為手機行業新趨勢……在年報發佈之前,手機上下游產業鏈充斥著對於歐菲光的利好消息。未曾料到,常年的白馬股歐菲光會成為此次業績暴雷的主角。

2018年年報顯示,歐菲光業績大變臉。在營收430億元、同比增幅27.38%的背景下,歐菲光歸母淨利潤由18.39億元修正為虧損5.19億元,同比下滑163.10%,前後差額達23.58億元。歐菲光在業績修正公告中表示,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對與存貨相關的跌價準備計提和成本結轉合計24.37億元,評估應收賬款回收的可能性,計提壞賬準備7510.21萬元,導致報告期內實際淨利潤與預告的淨利潤產生差異。

2019年一季度財報中,歐菲光營收106.56億元,歸母淨利潤虧損2.54億元,同比下滑185.01%,虧損原因依舊為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32億元。

上述財報發佈後,歐菲光一字跌停,其實控人所質押的6.6億股股票亦面臨著爆倉危機;次日,歐菲光緊急停牌。

5月7日,歐菲光方面向深交所回函表示,公司不存在利用一次性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大規模存貨結轉成本進行財務大洗澡的情形。同時,歐菲光還將存貨減值歸結為兩個原因:一是“為了協助客戶實現快速擴張的目標,因此2018年公司經營上採取了相對樂觀和超前的經營策略,對市場銷量預測過於樂觀”;二是“公司自2017年底調整組織架構,集團總部對業務採購、生產、倉儲等環節計劃管理工作監控不足”。

此番業績變臉之後,歐菲光的股價嚴重下挫。截至5月23日,歐菲光報收8.15元/股;與4月25日收盤價13.41元相比,短短一個月內,歐菲光股價跌幅達39.22%,總市值縮水超140億元。

除業績暴雷外,歐菲光停牌前公告擬引入國資背景戰投一事亦連續出現反轉。4月29日,歐菲光發佈重大事項停牌公告,宣佈擬引入國資背景戰投,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向其轉讓不低於18%股權,可能涉及控制權變更事項;在停牌10天后,歐菲光方面復牌稱最終未能與南昌工控談妥,引入國資事項終止;然而一天之後,歐菲光方面又改口稱引入南昌工控事宜並非終止,而是暫未達成階段性進展,還將繼續溝通。

“劇情”反覆之際,歐菲光還於5月8日晚間公告稱,與曾經的國資救援隊先鋒深圳投控資本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後者擬受讓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持有的公司5%股份。與南昌工控一致,引入深圳國資一事依舊為初步意向,存在不確定性。

歐菲光方面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財報發佈後宣佈引入南昌國資確有穩定股價的含義在內,而歐菲光也與南昌高投建築簽署了《增資擴股協議》,南昌高投建築向南昌歐菲光華增資4.9億元;對於後續的投資計劃,歐菲光方面表示目前與南昌及深圳各方進行的商談仍未中止,後續進展以公司公告為準。

行業誤判

在引入國資戰投連續反轉期間,深交所也連續就歐菲光大規模計提存貨減值準備等事宜進行追問。由於此前歐菲光一直以“以產定銷”為經營模式,但這一模式卻與歐菲光庫存量增幅超出銷售增幅的現象存在一定的矛盾。

公告數據顯示,歐菲光2018年銷售量增長4.54%,而庫存量增長達158.11%,2018年末公司存貨賬面餘額為105.53億元,較年初更是增加了28.04億元。

歐菲光相關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提到,目前公司存貨主要以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為主,三種類別佔比約為4﹕4﹕2,主要系公司就相關器件上對市場預估過於樂觀所致。

在主要的觸控顯示、攝像通訊類、傳感器等三大類產品上,2018年歐菲光預測客戶需求分別為2.56億個、6.57億個、3.25億個,然而實際銷售情況卻分別為2億個、5.5億個、2.09億個,致使公司庫存壓力增大。

值得注意的是,歐菲光在2018年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為15.60億元,其中觸控顯示產品為10.53億元,佔比達67.56%。歐菲光方面向深交所回函表示,存貨跌價準備主要來自於觸控顯示產品,與觸控行業中外掛式觸控產品部分市場空間被內嵌觸控產品替代有關。

記者瞭解到,歐菲光提及的觸控產品出現替代,與2018年國內智能手機大規模採用OLED屏幕有關。2017年,OLED屏幕開始應用於高端智能手機,彼時市場上智能手機屏幕主要為LCD面板,因此屏幕觸控模組多采用外掛式解決方案,與當下的OLED屏幕要求觸控內嵌大為不同。

2017年末,面板市場雖然預估OLED屏幕會在未來成為主流,但對於LCD被替代的過程,市場的預測則過於保守。

事實上,由於2018年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競爭加劇,代表高端產品的OLED面板迅速開始下沉至中端產品,加之三星、京東方等國內外面板廠商產能持續釋放,OLED面板在智能手機市場的滲透率快速攀升。至今年5月,部分國產千元機甚至都採用了OLED面板。市場調研機構IHS相關數據顯示,以收入計算,2018年三季度手機面板市場總額為107億美元,其中OLED銷售額便達到了66億美元,市場佔比超六成。

不難看出,歐菲光為觸控顯示產品進行大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主要還是緣於公司本身對OLED面板大規模鋪貨預估不足所致。

歐菲光方面向記者進一步解釋稱,公司各項業務一切正常,並未受到業績波動事件的影響;目前,行業內最為先進的潛望式變焦模組已經可以實現量產,公司正在與國內四大廠商進行溝通,相關產品有望在今年實現出貨;同時,公司今年還成功進入到新款iPhone雙攝鏡頭模組的供應鏈條,未來業績值得期待。

(編輯:吳可仲 校對:顏京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