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雷”風波後的諾亞財富:風控問題爆發評級遭下調 股價一個月跌超三成

來源: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5月31日訊(記者 張明江) 過去的2018年對於諾亞財富來說是並不輕鬆的一年。“踩雷”輝山乳業後,諾亞財富旗下子公司連遭處罰,其風控問題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有意或無意,在複雜的市場環境中,諾亞財富的用戶結構在過去的一年多內也發生的較大變化,銷售收入實現大幅增長,但淨利增速卻明顯下降不及預期。

受多方面因素影響,諾亞財富股價一個多月來也出現滑坡式下跌,一個月跌幅已超30%。

淨利增速下滑評級遭下調 股價大跌

3月份以來,諾亞財富連續發佈2018年年報及2019年一季報。

核心業務數據方面,2018年財富管理板塊的產品募集量達到1100億元人民幣,旗下資產管理板塊歌斐資產的管理規模則持續增長,達到1692億元,同比保持了14.1%的健康增長。今年一季度,諾亞財富實現銷售淨收入8.9億元,同比增長7.1%,歌斐資產的資產管理規模達到171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1%,再創新高。

2018年年報顯示,全年諾亞財富實現銷售淨收入32.9億元,同比增長16.4%;淨利潤首次突破8.1億元,同比增長6.3%。與2017年對比來看,2017年全年,諾亞實現銷售淨收入28.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5%;淨利潤為7.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5%。

數據顯示,2018年開始,諾亞財富的單季度淨利潤增速出現下滑。

公開數據顯示,諾亞財富淨利增速從2017年的18.5%下滑到2018年的7.21%。去年一季度諾亞財富的淨利潤增速為23.72%,半年度的淨利增速為5.64%,下滑趨勢明顯,而後緩慢回升到三季度的8.6%。

中金公司在其研報中表示,預計諾亞2019年的淨利潤增速仍將下滑,從而導致2019年ROE較過去3年平均下降4%。得此結論的原因有二,其一為諾亞2018年私募股權類產品募集量下降,2019年持續性服務費增速預計下滑;其二為預計諾亞2019年募集量增長依然緩慢(+11%),低於市場預期。

4月17日,花旗集團旗下Citigroup下調諾亞財富評級為中性。

而自4月26日期,諾亞財富股價開始持續下跌,截至5月30日,諾亞財富股價一個月跌幅已超30%。

“踩雷”風波後 風控問題爆發

2018年“踩雷”風波對於諾亞財富來說是個分水嶺,事件緣起於諾亞財富旗下歌斐資產“踩雷”輝山乳業。有投資者質疑歌斐資產在篩選投資標的時存在違規情形,投資者隨後向江蘇證監局投訴。

去年7月31日,因輝山乳業相關基金產品未履誠信義務,歌斐資產被江蘇證監局出具警示函。去年11月,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安徽證監局網站發佈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稱,蕪湖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存在信息披露不規範,防範利益衝突機制不完善的情況,安徽證監局決定對蕪湖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採取監管談話的行政監管措施。

而此前的2018年5月份,諾亞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簡稱諾亞香港)也因在銷售及分銷投資產品方面的內部系統和監控缺失,遭香港證監會譴責並罰款500萬港元。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諾亞財富2018年鑽石年會上,諾亞財富CEO汪靜波將一位投資者維權照片放在PPT中當反面教材展示給臺下高淨值客戶,而這位維權者正輝山項目的投資人。而這一舉措卻激起了強烈的反面作用,不少投資者開始對諾亞財富口誅筆伐。

一年內連續被罰,諾亞財富風控問題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自從渾水發佈輝山乳業沽空報告,尤其是公佈輝山乳業購買國外苜蓿草照片,戳穿輝山乳業虛假宣傳、誇大利潤的假“面具”後,諾亞財富風控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諾亞財富全資子公司歌斐資產兩隻對應基金——“歌斐創世優選一號、二號基金”兌付逾期。

資料顯示,歌斐資產於2016年3月30日成立歌斐創世優選一號、二號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基金)。歌斐資產明知基金受讓的基礎資產系遼寧輝山乳業集團(瀋陽)有限公司(簡稱輝山集團)對輝山乳業(中國)有限公司(簡稱輝山中國)的借款債權,卻在基金合同中披露為應收賬款債權,未履行誠實信用義務。

因此,投資人質疑歌斐資產在事前盡調“走過場”、風控措施缺失、未履行謹慎勤勉義務。

除此之外,諾亞財富及其子公司還曾多次被曝出風險事件,諾亞財富風控、誇大銷售問題集中爆發。分析人士表示,愈加複雜的市場環境中,若此類問題持續爆發,勢必影響諾亞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板塊佈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