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農幫:盤點化肥包裝上的五大騙!

農資 種植業 三農 農民 優農幫 2017-04-30

當前化肥行業產量過剩,產品同質化嚴重,企業競爭空前激烈,為了從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一些企業開始從產品外包裝入手,從簡單的黑白文字到色彩斑斕的圖文,化肥包裝百花齊放。但不少廠家為了從外包裝帶來經濟效益而創新立異,讓消費者看得雲裡霧裡,甚至誤導農民購買,為農民們帶來經濟上的損失。

因此,優農幫希望通過本文,為廣大農民曝光不規範化肥包標識。

第一大騙:進口、先進、新型、高科技等概念操作。

農民們往往覺得進口、高科技產品更洋氣、更靠譜,廠家便利用這種心理,在化肥外包裝上標註寫上納米科技、進口激活素、光能素等專業名字。事實卻是外包裝越接地氣的產品月靠譜。

第二大怕騙:假大空的文字描述

“全元素、全營養、全功能”等名詞實際上在現行廣告法上是禁止使用的,我國在肥料方面尚未設立專門的規範制度,所以一些廠家便鑽這個空子,讓一款普通肥料變成全能肥料,甚至有在肥料包裝上標註“××專用”,就把價格翻幾番的現象。

第三大騙:無中生有,生搬硬造的化肥品名。

市場上有不少所謂的磷酸三銨、三銨等產品,其實就是普通的三元複合肥,更有甚者在二元複合肥的包裝上標註氮:15,磷:15,銅鋅鐵錳等:15,或N-PK-Cl 15-15-15”,卻對二元複合肥隻字不提,給人三元肥的感覺。

第四大騙:找不著的“權威機構”

一些普通商品喜歡與權威機構、國家部門和組織掛鉤,以獲取消費者的認同。一些化肥廠家也利用這種心理,強行在包裝上標註“××機構認證”“××機構推薦產品”,農民們購肥時也往往不願去查證。

第五大騙:山寨國外進口化肥。

不少消費者認為進口產品質量更好,一些廠家便費勁心思模仿,例如山寨進口化肥的商標和名稱甚至直接仿冒、委託在境外註冊的企業生產變成“進口產品”、假標國外技術等等。

優農幫支招:農民如何學會辯真偽?

首先,按照相關規定化肥名稱主要有硫酸銨、尿素、氯化銨、碳酸氫銨、氰氨化鈣、重過磷酸鈣、鈣鎂磷肥、肥料級磷酸氫鈣、氯化鉀、磷酸一銨、磷酸二銨、硝酸磷肥、磷酸二氫鉀、硝酸鉀、硝酸銨鈣、鈣鎂磷鉀肥、復混肥料,除這些類別以外的其他產品,都要慎重選擇;

其次,選擇過度宣傳功能和國外技術的產品時需慎重。

優農幫:盤點化肥包裝上的五大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