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繪產業發展的新畫卷——雙清區精準施策打好脫貧攻堅戰紀實之二

描繪產業發展的新畫卷——雙清區精準施策打好脫貧攻堅戰紀實之二

雙清區蓮荷村致力發展花卉苗木產業和城郊休閒旅遊業,脫貧後已成為邵陽市區生態文化旅遊第一村。(雙清區委宣傳部供圖)

張雪珊 張瀚中 肖 霄

6月下旬,走進邵陽市雙清區的鄉村田野,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新農村靚麗景象。雙清區在描繪生態雙清、美麗鄉村的畫卷中,精準扶貧、產業脫貧、生態旅遊產業開發成為這幅畫卷中的主色調,也詮釋著該區脫貧攻堅取得的新成就。

雙清區委副書記李葉鬆介紹,產業扶貧是精準扶貧的治本之策。雙清區著力推行“單位幫村、幹部包戶、社會參與、政府託底”精準扶貧機制,整合各類扶貧資金,大力推動產業幫扶,通過培育、發展優勢特色產業,讓產業圍繞脫貧佈局,讓脫貧融入產業發展,真正把貧困群眾嵌在產業鏈上,以產業鏈條帶動脫貧“發動機”,實現了產業發展、貧困戶脫貧一舉兩得。

為發揮城郊區位優勢,雙清區委、區政府緊緊圍繞服務城市做文章,按照“因地制宜、依託資源、突出特色、連片開發”的要求,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做強做大果蔬、花卉苗木、高效養殖、休閒農業等支柱產業,為城市提供鮮菜、鮮魚、鮮果、鮮花等“七鮮”農產品,先後建成生豬、蔬菜、水產、葡萄、花卉苗木、肉鴿、草莓等專業村20多個,建立天源現代、太美農莊、東燁休閒農莊等集休閒、旅遊、觀光、垂釣、採摘於一體的休閒農業基地12個,成為市區最大的水果蔬菜、花卉苗木、肉食水產供應基地和休閒農業示範區。全區新建精品水果基地1200餘畝,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15萬畝,年產6萬噸,銷售總額2.5億元,農民來自蔬菜產業收入人均達2200元。2018年,全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515元,同比增長9.7%。

在推進脫貧攻堅進程中,該區注重引導龍頭企業培育品牌、做大基地、拓展市場,打造出易龍冷鮮肉、立得皮革等一大批農產品加工知名品牌,重點扶持億品農業、天香生物、雪峰農業等龍頭企業擴大規模,全區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143家,實現產值2億餘元,農業產業化規模企業達17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5家,市級龍頭企業12家,擁有省級名牌產品3個,位居全市榜首。

與此同時,建設一批高標準農民專業合作社,不斷提高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依託核心種植養殖產業,建設品牌化電商產業基地,積極開展孵化、培訓、示範三大基地建設和公共服務、品牌培育、人才支撐三大平臺搭建,形成完整的電商產業體系,為傳統農業提供新動能、新活力。新渡村曾經是一個有名的貧困村,在精準扶貧的春風吹拂下,依託億品農業、雪峰農業、建利農業等農業產業龍頭企業組建脫貧攻堅“聯合體”,採取“互聯網+”、電子商務等發展模式,帶動農民大力種植綠色無公害蔬菜,供應到市區各大超市和批發市場。目前,該村已發展無公害蔬菜基地2000餘畝,並帶動周邊鄉村800多農戶參與蔬菜種植,年產值上千萬元,成為全市有名的“菜籃子”基地。

雙清區積極引導貧困人員就業創業,通過爭取部門支持、單位籌措、幹部職工資助等方式,全面實施金融小額信貸、科技培訓、就業幫扶及勞務輸出、生態產業、綠色產業扶貧。2018年以來,該區1100多名機關幹部共為聯戶貧困戶提供資金、就業、技術幫扶3800多人次,通過實施產業扶貧獎補政策,核發獎補300多萬元。渡頭橋鎮兩塘村曾是全區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的一個村,貧困戶多達158戶454人。目前,除5戶為政府兜底對象及特殊情況外,其他153戶貧困戶均通過村裡的香蔥基地、東燁種植合作社、無花果基地、光伏發電基地、種植養殖等產業幫扶項目實現了脫貧,戶均年增收2萬元以上。

該區還發揮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旅遊產業。通過將基礎建設、產業發展、環境整治、公共服務等項目向貧困村集中,將大部分貧困村建成為美麗鄉村。已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7個,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13個,新農村建設示範片1個。依託文化藝術中心、姚喆將軍故居和紫薇公園、蓮荷生態公園生態旅遊帶,採取鄉村旅遊業態創新、紅色文化創意、環境生態建設等措施,豐富紅色旅遊、生態休閒和農耕文化元素,建設戶外休閒旅遊營地,為自行車驢友群、自駕車友隊等提供集結基地、精品線路和休憩驛站,生態旅遊產業提質提速。2018年,全區共接待國內外遊客79.4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9.0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3%、19.2%。

[責編:鄭丹枚]

[來源:湖南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