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貧困戶“勞力入股”變股東,大棚裡巧念“扶貧經”

農民 種植業 農業 蔬菜 牡丹晚報 2017-03-30

陽春三月,乍暖還寒,蔬菜大棚裡卻是一派豐收景象,新鮮的芹菜清香迎面撲來,大片的清新翠綠映入眼簾,長勢喜人。

早上7點鐘,腿腳不便的許文學便心急火燎地趕到大棚裡摘芹菜,細長翠綠的芹菜十分誘人,老漢捨不得讓它爛在地裡。作為村裡建檔立卡的貧困戶,藉著“扶貧”的東風,許文學成了扶貧大棚的“股東”,原本僅靠種地務農維持生活的他,將要收益拿分紅了。眼瞅著自己要摘掉“貧困帽”徹底脫貧,縱然是腿腳不便,許文學也幹得十分賣力。

菏澤貧困戶“勞力入股”變股東,大棚裡巧念“扶貧經”

這一排排聳立在地頭田間的蔬菜大棚是菏澤高新區呂陵鎮許寨村的扶貧項目,去年9月份,通過扶貧基金,投資920萬元的60個扶貧大棚拔地而起,貧困戶們很快便投入其中,依託大棚勞動就業、收益分紅脫貧。

據高新區扶貧辦主任任治安介紹,因為貧困戶缺少資金、技術、銷路,所以採取了“勞力入股”的模式讓他們參與,政府投資建設的扶貧大棚交給一家技術公司代運營,為貧困戶提供農藥、化肥、種子等一系列農資資金,併為他們培訓種植技術,貧困戶只需提供勞動力,便可以成為股東,與技術公司一起承擔風險和收益。“貧困戶承包了大棚,就像幹自家農活一樣賣力。有了掙錢的路子,就能幫助他們脫貧了。”任治安說。

菏澤貧困戶“勞力入股”變股東,大棚裡巧念“扶貧經”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瞭解到,今年53歲的許文學因為身體不太好,不能外出務工,通過務農種地,每年的收入僅僅2000元,還要奉養74歲的老母親,生活十分緊迫。“現在承包了大棚,種芹菜、西紅柿,估計一年的收入能達到兩萬元,這是之前從沒想過的。”許文學一邊摘芹菜,一邊樂呵呵地說。

據任治安介紹,像許文學這樣承包大棚的貧困戶已經有20多家,不用出錢、有人教技術、還不用操心銷路,貧困戶們積極性很高,根據銷售利潤,貧困戶和技術公司按照四六比例進行分紅,由於他們共同承擔風險和收益,所以,貧困戶幹活都很積極。“除了芹菜大棚,高新區還根據當地特色建設了西紅柿大棚、甜瓜大棚,這些扶貧大棚都是走的產業扶貧的路子,目前已經建設了135個,今年將計劃再投資440個,覆蓋44個行政村,讓貧困戶參與進來脫貧。”任治安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