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踩高蹺”為“解麻雀”

農民 林業 楊春林 三農 人民網 2017-06-11

走出空調房,坐上土炕頭

“橋通了、路寬了、電穩了,村裡豁亮了,生活滋潤了……多虧了駐村幹部,給村裡帶來新變化。”山東濱州惠民縣桑落墅鎮堤口楊村80歲的老黨員楊登雲感觸很多。

楊登雲說的駐村幹部是村“第一書記”楊春林。之前,堤口楊村“多病纏身”:橋塌了路越走越遠,沒水澆地越種越鹼;村裡沒有一分錢,大事小事無人管,群眾脫貧難上難。

楊春林憋著一股勁。他不應酬不接待,白天上接“天線”尋資金、找項目,晚上下接“地氣”,問民計、聚民心。進門開口三件事:一問柴米油鹽,二問憂愁困難,三問經濟發展。

從解決群眾反映的難點入手,清“淤”排“障”,拆“牆”填“溝”。群眾最關心“水、電、路”。在楊春林的帶領下,村裡爭取資金90萬元,完成村內2.7公里的公路升級改造;投資160萬元,重建塌方多年的村南橋;協調資金65萬,安裝路燈87盞;投資30萬餘元治理髒亂差的環境,填平垃圾灣,建起健身廣場,安裝健身器材……一樁樁實事辦下來,楊春林以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信任。

“幹部坐在辦公室,瞭解的都是面上情況,就像是‘踩高蹺’;進村入戶後,上土炕頭、到田埂頭,情況瞭解得更透徹,工作做得更細緻,就像是‘解麻雀’。”濱州市委書記張光峰說。

2013年起,濱州市開展“扶弱解困、聯村為民”活動,全市各級機關幹部,陸續走出空調屋,離開沙發椅,到全市96個行政村,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濱州市委每名常委聯繫指導10個薄弱村,直接幫扶2個村。市縣累計選派“第一書記”1743人次,開展駐村幫扶工作。

戶戶有項目,脫貧不用愁

堤口楊村是個省級貧困村,全村836人、214戶,1178畝耕地,種植小麥玉米,80%的農戶靠天吃飯,日子過得緊巴巴。想要脫貧,需要找準發展產業。

噠噠噠……走進堤口楊村的服裝加工扶貧車間內,電動縫紉機響聲不斷。“我們村的貧困戶和留守婦女都在這裡上班,每個月能收入2000多元。”說著,貧困戶潘海霞熟練地在布料上跑出了一排密集整齊的針腳。

“脫貧攻堅,不能牛不飲水強按頭,要讓村民由‘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轉變。”楊春林說,“送錢送物是一時之濟,難解長期之憂,變輸血為造血,戶戶有項目,脫貧才不用愁。”

楊春林利用入戶調研的時機,給村民“換腦筋”“開眼界”,他聯繫市裡服裝公司,在村裡建起容納60餘人的服裝加工車間,通過吸納當地貧困戶,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村裡的脫貧產業多起來了。通過政策扶持,為47戶貧困戶上了光伏發電項目,每戶年收入3000餘元;成立蔬菜合作社、農家樂,把貧困戶“鏈”到產業鏈上……截至去年底,118戶貧困戶脫貧。

“輸血”解困,“造血”脫貧。在“扶弱解困,聯村為民”活動中,各市委常委包村工作組採取培育特色產業、成立農民合作社等措施,累計投入1.14億元,引進致富項目146個,農民收入年年看漲。

民富村強,村集體收入實現“長流水”

康家堡村全村816人、248戶,耕地2000畝,過去村集體收入幾乎為零。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惠民縣皁戶李鎮康家堡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康希良說,隨著村級公益事務增加,村集體欠賬好比下雨天背棉花——越背越沉。

村裡普遍種植著苗木,發展林下經濟基礎不差。村裡重新定位,實現苗木產業提檔升級。

如今,走進康家堡村,鬱鬱蔥蔥的白蠟、國槐林下,一隻只色彩斑斕的笨雞自得其樂,有的追逐嬉戲,有的競相啄食。“在林下散養笨雞,不僅節約成本,雞糞還能增強林下土地肥力,既獲得良好的經濟收益,增加了村集體收入,又實現生態循環。”康希良說。

“去年投放的5000只雞苗,為村集體增加4萬元收入。”康希良說,“現在村集體每年有20餘萬元的進賬,集體收入實現了‘長流水’,村民的收入高了,氣也順了,幹勁更足了。”

張光峰表示,群眾的表情是溫度計,能測出黨群幹群之間的溫度;沙發椅生分了與群眾的感情,空調屋感受不到群眾的冷暖。幹部有情結,群眾不糾結,社會才不板結。

《 人民日報 》( 2017年06月11日 10 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