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在家種地會被嘲笑,於是大家都往城市走,農民消失早晚的事

農民 農業 農村 袁隆平 三農問題 農產品 華商天下網 2019-07-13

拿我們村為例,我父母那一輩以務農為生,恨不得把水溝裡都種上糧食;到了我們這一代,只有一個人還在家裡做農活,而且主要是做經濟作物,耕地大部分已經荒廢,等我們老一輩人走了,誰種糧食給我們吃?當然,這也是袁隆平的擔憂。

年輕人在家種地會被嘲笑,於是大家都往城市走,農民消失早晚的事

糧食之所以這麼便宜,一來,沒有戰事發生,二來,自己國內的糧食基本可以實現自己,進口只是綜合考慮!萬一有戰事發生,或者不能實現自給,必須依賴進口,到時候的價格還會像現在這樣嗎,再說,人家賣不賣給你還是另一回事呢。

年輕人在家種地會被嘲笑,於是大家都往城市走,農民消失早晚的事

袁隆平也多次說,中國14億人口,糧食絕對得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哪天饑荒真爆發了,對於人口最多的中國來說,那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所以農業任何時候都不得輕視,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飯碗端在自己手裡才最安全!

年輕人在家種地會被嘲笑,於是大家都往城市走,農民消失早晚的事

最終的問題就像袁老說的那樣,糧食收購價太低,農民每年辛辛苦苦種了幾十畝地收入還不如打工掙的多,卻比打工辛苦多了。而且觀念也不對,至今為止還是有人多人看不起農民,但這也是一種職業啊!

主要是不重視投資力度不夠的原因造成的,種地在很多人的眼裡就是落後的代名詞,感覺搬磚都是一件比種糧食有面子的事情。一大半都去城市蓋房子買房子了,剩下了大部分還靠人力累死累活種的糧食,也就一塊把錢一斤誰還願意幹?

年輕人在家種地會被嘲笑,於是大家都往城市走,農民消失早晚的事

作為農民的後代,我也想在家務農不離開家鄉,但是一斤米換不來一包鹽、一個伊利桶裝冰淇淋、一盒牛奶,我們迫不得已放棄農業。農業是現在社會食物鏈中的最底層,一年的辛勤勞動,豐收米價跌,不豐收也苦惱,不如城市裡掃大街來的妥當。一旦發生國際大問題才能體現農產品的重要性,我也怕晚了,可我也沒有辦法啊,上有老下有小的。

年輕人在家種地會被嘲笑,於是大家都往城市走,農民消失早晚的事

感覺農業問題得不到重視,有一天受傷的是我們自己。百業農為主,民以食為天,有誰真的考慮十四億人口大國,糧食的重要,應引起重視,打仗需要錢,同時只有吃飽了才有勁打仗。

年輕人在家種地會被嘲笑,於是大家都往城市走,農民消失早晚的事

很實際的問題,因為現在農村沒有年輕人了,別說種地了。大家都往城市走,為了教育,醫療,不被人看不起,還有工作在城市。沒人願意種地,價錢低,再加上風吹日晒,夏天特別熱也得去薅草,真的很累,而且賺不了多少錢。年輕人如果在家種地,會被嘲笑,沒出息才會種地,畢竟好多農民是世世代代都在農村了,有機會絕對會出來看看的。

年輕人在家種地會被嘲笑,於是大家都往城市走,農民消失早晚的事

幾千年農業一直支撐國家的發展,現在富裕了,不需要農業支撐了,也忽視三農了(農業,農村,農民)。同年代的城裡人都在拿著退休金,收著房租,跳著廣場舞。而同時期的鄉下人還在邁著年衰的腳步,顫抖的雙手在悶熱潮溼的地裡幹活。同樣為新中國建設的人,待遇天壤之別,出生地域何等重要!

年輕人在家種地會被嘲笑,於是大家都往城市走,農民消失早晚的事

即使糧價再高一些,也不能指望2畝地富裕啊!至少種點糧食,家裡不用買糧了。國家應該儘快把不想種地的土地租給想種地的人,農民收點地租,出去打工賺錢還多一些。

臉朝黃土背朝天,苦一輩子到七十多八十歲,只要能動都還是在地裡幹活。有不少死地裡面。為什麼,因為他們全靠兒女養老,沒兒女的或兒女不孝的,基本是等死了,國家每月能給他們的,也就六七十元錢。一句話,農民的待遇太差!

年輕人在家種地會被嘲笑,於是大家都往城市走,農民消失早晚的事

這個問題很嚴重的,去年查了查我們國家進口的糧食,然後大概計算得知差不多一半人口糧食靠進口。年輕人做保安服務員一個月3000沒問題,而農業呢?一年3w有沒有?種地還比保安服務員累,誰願意去種,我已經考慮家裡要囤糧食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