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日記:入山·初到簡槽村

農村改革 三農 交通 林業 中國新聞網 2017-05-04
駐村日記:入山·初到簡槽村

通往簡槽村的盤山公路。 邢翀 攝

中新網湖北保康簡槽村5月3日電 題:駐村日記:入山·初到簡槽村

邢翀

初到簡槽村的第一個夜晚,沒有太多睡意。3日凌晨4點,窗外淅瀝了一陣小雨,山谷中傳來陣陣鳥鳴。在這個大山深處,記者將開始為期一個月的駐村採訪。

駐村日記:入山·初到簡槽村

公路沿線人家分佈。 邢翀 攝

北京到簡槽村的距離近1500公里,記者經歷了近兩天的路途。抵達湖北襄陽已是1日夜晚。一夜修整後,記者2日清晨便開始趕路。

保康縣是襄陽地區唯一一個全山區的縣城,荊山主脈橫亙東西。從襄陽市區出發不久便進入山區。這條前往保康的高速公路2015年開始通車,2個半小時的行程中,沿線穿越大大小小十餘條隧道,最長的一條有3000多米。

想要富,先修路。這條樸實的致富經是大山深處經濟發展的真實寫照。據介紹,經過當地交通部門的努力,目前已有4條高速公路通過保康,總里程超過160公里,成為湖北省擁有高速公路最多的縣之一。

駐村日記:入山·初到簡槽村

公路沿線人家分佈。 邢翀 攝

記者還觀察到,在高速公路沿線,中鐵集團正在修建鄭萬高鐵。這條連接中原地區和西南地區的客運大通道將在保康縣設站,過境線路總長49公里,建成通車後對這座山縣城市的意義不言而喻。

到達保康已近中午。保康縣於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建縣,至今已有500多年曆史,是楚國的源頭和荊楚文化的發祥地。山高雲低,山谷中城市沿清溪河而建,錯落有致。

經過1個多小時的車程,記者到達歇馬鎮。歇馬鎮地處保康縣南部,駐足沮水河畔,背依荊山腹地,距離縣城40餘公里。相傳東漢末年,蜀將關羽駐守荊州,進川謁見劉備時,兵衛在此宿營歇馬數日,“歇馬”即以此得名。

駐村日記:入山·初到簡槽村

途中還要經過一段土路,只能容單車同行。 邢翀 攝

歇馬鎮鎮中心海拔近500米,但此次記者前往的簡槽村海拔卻近1500米,距離50多公里。簡槽村是歇馬鎮乃至保康縣最為偏遠的村落之一,從鎮中心到村裡有3個小時車程。一路上汽車均在爬坡,沿盤山公路蜿蜒而上。車窗外溝壑縱橫,汽車爬行彷彿雲間飛車。

保康縣自然資源豐富,其中尤以林業為盛。山林濃郁,公路沿線人家零星分佈,其中不少都是兩三層的小樓,公路沿線隨處可見農家樂的鄉間小院。

駐村日記:入山·初到簡槽村

公路沿線便能發現村民種植的菸葉,菸葉已成為當地特色產業。 邢翀 攝

通往簡槽村的水泥公路2015年修通,但還要經過一段土路,只能容單車通行。路上便能看到農民種植的菸葉及蔬菜,正是得益於這兩類產業發展,簡槽村才在去年底實現全村貧困戶脫貧銷號。

抵達簡槽村已經下午五點。記者來到入住農家後的山頭,落日餘暉,群山彷彿洗過一般,空氣格外清新。當地村民告訴記者,遠山深處已經開發旅遊業。

駐村日記:入山·初到簡槽村

簡槽村遠處深山處已經開發旅遊業。 邢翀 攝

“精準扶貧,不落一人”。進入保康縣城,便能看到扶貧攻堅的標語。保康是中國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重點縣,而簡槽村作為偏遠村落,交通不便,加之喀斯特地貌地表水缺乏,因此長期貧困,扶貧攻堅力度大。在這裡,記者將蹲守一月,發現這裡的扶貧、脫貧故事。(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