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補貼改革: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拿到補貼?

農村改革 農村 三農 農民 幸福載入中 幸福載入中 2017-09-12

農業補貼對農業生產者從事農業生產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對於近年來的改革變化,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拿到屬於自己的補貼呢?我想這是大多數農業生產者想要知道的問題吧!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農業補貼改革: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拿到補貼?

農業補貼改革為什麼改?怎麼改?

一、為什麼改:

1、因為農業農村發展形勢發生深刻變化,農業“三項補貼”政策效應遞減,政策效能逐步降低,迫切需要調整完善。

2、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迫切需要調整完善農業“三項補貼”政策,加大對糧食適度規模經營的支持力度,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提高政策的指向性、精準性和實效性,加大對糧食適度規模經營支持力度。

二、怎麼改?

1、把補貼補給真正幹事的人。比如“三補合一”,就是重點支持耕地的地力保護。那麼,未來補貼會真正補給幹事的人,比如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戶、從事農業經營的合作社、農業公司等。

2、提高補貼的效率。包括農村基礎建設和經營主體的帶動性。農村要發展基礎建設都建不好,什麼都跟不上,就沒法發展;而主體的帶動性就是看經營主體帶動了周邊多少農戶共同致富,對當地的發展起到了怎樣的促進作用。

3、優化生產結構。拿玉米來說,一面是哭天搶地賠錢,但國家玉米庫存高漲;而另一方面,百分之七八十的大豆都要靠進口。這就是兩個極端,也是供需的不平衡導致的生產結構的不平衡。未來這個平衡就需要政策去引導,這也就是補貼改變的方向。

農業補貼改革,怎麼做才能拿到補貼?

一、改革後,誰能拿到這些扶持?

首先肯定一點的是,不管是農戶,還是合作社、企業、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都是可以拿到補貼的。但是,這些補貼就會分門別類,比如哪些是針對經營主體的,哪些是針對農戶的,會有一個更細緻的區分,而不再像以前那樣模糊。

因此,作為不同主體,要弄懂哪些補貼是可以農戶可以拿的,哪些是經營主體可以拿的。要及時獲取補貼的信息。

二、怎麼才可以拿到補貼?

符合政策的要求,如何申報、什麼時間申報、申報材料怎麼寫;

1、項目申報部門:

(1)農業局、農辦、財政局、農綜辦、旅遊局、科技局、林業局、發改委。這些部門每年都可報,每個項目在20一60萬元範圍的較多,如中央財政項目一般都在幾百萬至上千萬元。

(2)水利局、環保局、老區扶貧辦、經貿局等,但項目資金少些,5一20萬居多。

2、農業項目申報的流程:

(1)政府發佈扶資金專項指南;

(2)企業單位根據指南要求提交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及相關資料;

(3)政府主管部門進行材料的形式審查;

(4)政府主管部門組織相關行業專家(包括技術方面及財務方面)對通過形式審查的項目進行初評;

(5)項目通過初評後,通知企業項目負責人及相關人員再規定的時間及地點進行答辯;

(6)對答辯進行評價,並根據打分狀況對企業申報的項目進行劃檔,決定支持、不支持以及支持金額數量;

(7)政府部門公佈項目評審結果,與企業單位簽訂項目協議及任務書,撥付資金;

農業發展的潛力是無限的,想要從種獲得成功,必須要抓住機會,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時刻關注農業補貼政策的動態變化,才能更好的享受這些福利政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