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顧集鎮:扶貧車間真“給力”

農村 農民 合作社 李莉 安徽新聞網 安徽新聞網 2017-09-09

安徽新聞網(www.ahnews.org)訊:“自從有了‘扶貧車間’,不用出遠門就能打工,既可以照顧老人孩子,又可以打工賺錢,還不耽誤幹農活,真是太方便了。”界首市顧集鎮李翠村建檔立卡扶貧對象李莉拿著剛剛發到手的1900元錢,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李莉所在的希捷仿真花卉有限公司,是張海民於2016年從外地返鄉創業創建,總廠位於界首市顧集鎮創業就業扶貧基地裡邊,現有員工600餘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近五十人,年主營業務收入可達1000萬。

據瞭解,希捷仿真花卉扶貧車間貧困戶就業模式有兩種:一是設立扶貧專崗。在總廠設立扶貧專崗,與貧困戶簽訂用工合同,工資採取“底薪+計件”模式,目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對象就業;二是設立家庭工作室。由公司將原材料放到九個行政村負責人手裡,再送到貧困戶家中,簽訂加工協議,加工完成的產品由各村負責人上門回收,工資採取“計件”模式,實現貧困戶足不出戶就業,崗位數量不限。

在推進精準扶貧過程中,界首市顧集鎮針對農村婦女需照顧老人孩子不便外出打工等情況,以政策扶持企業、技術培訓農村婦女等方式,積極鼓勵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進村,通過“車間+農婦”的方式建起多個“扶貧車間”,並對有創業夢想和能力的留守婦女開闢“綠色通道”,勞動密集型小企業在農村越來越多。

“扶貧車間”讓群眾在家門口就業,既滿足了貧困戶“掙錢顧家兩不誤”的需求,又緩解了企業“招工難、用工貴”的困難,讓當地貧困群眾“真實地摸到了脫貧的大門”。

這幾天,在該鎮李翠村創業富民有限責任公司裡邊,總經理樊萬春正和農民一起觀察小辣椒種植情況。樊萬春表示:“我們公司是集體經濟公司,優先聘用貧困戶,每年發放勞務工資十幾萬元。”

同時,把扶貧資金作為貧困戶股金注入公司裡邊,合作社免費為貧困戶提供蔬菜大棚。每個預脫貧貧困戶負責兩個大棚,公司負責回收並無償提供全程技術服務。貧困戶除農產品銷售收入外,還按照股份參與合作社利潤的分紅,確保每戶種香菇年收入至少達三千元。

“‘公司+扶貧車間+貧困戶’的扶貧模式,既讓貧困戶獲得了在家門口掙錢的機會,拓寬了他們的脫貧渠道,同時也幫助勞動密集型企業節約了場地租金和勞動力成本。 ”該鎮主要負責人說。

下一步,該鎮將利用“百企幫百村”政策紅利,與更多的密集型產業洽談擴大業務合作,以吸納更多的貧困戶進車間,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脫貧摘帽目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