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路上黨旗紅——吉水縣抓黨建促脫貧工作紀實

農村 三農 農民 種植業 井岡山報融媒體 2017-06-13

王國俊

去年以來,吉水縣積極探索發揮各級黨組織的統領、協調和保障作用,找準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的契合點,黨建扶貧的畫筆遒勁揮灑,描繪了脫貧攻堅的新畫卷。

部門單位一對一駐村幫

“徐書記真不錯,幫我們村做了這麼多好事,他就跟我們是親戚一樣!”這個被八都鎮東坊村民們認作親戚的南昌人是該村的“第一書記”徐明鏡。去年,省教育廳駐八都鎮東坊村“第一書記”徐明鏡爭取廳裡資金政策支持,幫助貧困戶援建蔬菜基地50多畝並聯系省廳定點銷售,種植井岡蜜柚70多畝,養殖肉牛350多頭,讓全村22戶貧困戶徹底甩掉了貧困帽子。

貧困村往往又是軟弱渙散村,村黨組織不健全、村集體經濟薄弱等問題普遍存在。針對此種情況,該縣採取駐村幫扶方式,由部門單位組建41個扶貧工作組覆蓋所有貧困村,開展定點扶貧,幫助抓好產業、基礎設施、智力、保障、搬遷、勞務、光伏、電商“八大”扶貧工程,每個工作組落實幫扶資金不少於10萬元。省、市、縣扶貧工作組選派的64名“第一書記”,常駐貧困村聽民聲、察民情、問民計,送政策、送科技、送資金、送服務,因村施策,幫強村級組織、幫建規範機制、幫抓鄉風文明、幫扶經濟發展,努力實現“輸血式”幫扶與“造血式”幫扶的有機結合。目前,通過部門單位駐點幫扶,全縣共投入扶貧資金7800餘萬元,向外爭取資金1.1億元。

黨員幹部心貼心結對扶

“多虧了廖委員,自從得了大病後家裡就年年欠債,去年下半年他特意給我申請了救助,現在終於還清了。”阜田鎮諶塘口村67歲的郭群光,前幾年因患原發性肺癌住院治療花費近15萬元從而步入貧困,結對幫扶幹部瞭解情況後幫其代辦大病救治補償近6萬元,大大減輕了郭群光的負擔,如今一提起幫扶幹部,郭群光就點贊不停,言語中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脫貧攻堅,黨員幹部是關鍵。幫什麼、怎麼幫?該縣按照1位縣領導包3戶、1位科級幹部包2戶、1位黨員幹部包2戶的模式,組織縣、鄉、村黨員幹部與貧困戶結對“連心”,結對幫扶2790戶560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重點做到“六個一”,即:開展一次調研,瞭解群眾的所思所憂所盼;開展一系列政策宣講,為群眾釋疑解惑;發放一張“連心”卡,結交一批農村朋友;記好一本民情日記,對群眾的意見建議和訴求,做到件件有登記、事事有迴音;選學1門以上實用技術和1項以上常用政策法規、業務知識,提升扶貧幫困和群眾工作能力;選準1個脫貧項目,幫助貧困群眾學會脫貧致富技術技能。結對連心活動中,共收集貧困群眾意見建議3870餘條,為貧困戶解決產業發展、勞務就業、子女就學、大病救助、矛盾糾紛等方面的問題2860餘個。

鎮村基層實打實帶頭幹

這幾天,醪橋鎮固洲村三和店蓮藕種植基地荷葉翠綠欲滴,40多畝蓮田長勢良好,吸引了十里八鄉的村民來參觀學習。該村黨員能人張乃貴通過自學技術,流轉土地種植美國雪蓮,創辦“三和店”蔬菜種植合作社,並以此帶動20餘戶貧困戶入股學習種植技術,因此被評為全市“身邊好黨員”提名人選。

脫貧攻堅,鎮村是主體,能人是動力。該縣將精準扶貧與黨建責任清單掛鉤,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通過定期督查促進各鄉鎮黨委按照“六有”標準,加強貧困村村級組織建設,建立健全村幹部坐班值日、“民事代辦”“四幫四做”“雙學雙用雙服務”示範崗等為民服務體系,組織開展“五星創評”活動,著力提升服務能力。積極鼓勵村級組織探索“支部+合作社+基地”等方式,創辦、領辦77個“雙學雙用雙服務”實訓基地,幹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幹。發揮“雙學雙用雙服務”小分隊作用,引導農村黨員致富能手通過技術聯帶、資金聯扶、信息聯通、勞力聯幫,幫帶2790戶貧困群眾發展井岡蜜柚、高產油茶、花卉苗木、黑木耳、鵝鴨、牛羊、葡萄等產業,實現年人均增收2300元以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