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陵縣:基層來了貼心書記

農村 馮曉泉 合作社 農民 微安塞 2017-03-28

黃陵縣:基層來了貼心書記

黃陵縣:基層來了貼心書記

馮曉泉教群眾如何用收音機收聽致富信息

黃陵縣:基層來了貼心書記

黃陵縣:基層來了貼心書記

李冬在查看群眾食用菌的生長情況

黃陵縣:基層來了貼心書記

黃陵縣:基層來了貼心書記

王豔娥幫助群眾銷售蘋果

黃陵縣:基層來了貼心書記

黃陵縣:基層來了貼心書記

宋林峰(左)幫助村上清理河道垃圾

黃陵縣:基層來了貼心書記

黃陵縣:基層來了貼心書記

杜靜(右一)走訪困難群眾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貧困村。2016年以來,黃陵縣著眼於創新農村工作機制、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決定從縣、鎮選派優秀黨員幹部到農村擔任第一書記。一年多來,105名機關黨員幹部帶著組織的重託,帶著群眾的期望,來到了黨組織軟弱渙散村、經濟落後貧困村、村務管理混亂村和新型農村社區。從辦公室走進田間地頭,從機關幹部變成了基層村幹部,第一書記們用埋頭實幹和過硬作風,推動了農村各項事業快速發展,贏得了基層幹部群眾的普遍好評。

馮曉泉:用真情捂熱唐呼村

“負責任、能力強、有恆心,鎮上派這樣的幹部下來,我們非常歡迎。”在黃陵縣阿黨鎮唐呼村,只要說起第一書記馮曉泉,村民們都會豎起大拇指。2006年,馮曉泉響應選派第一書記的號召,被選任為唐呼村第一書記。一年來,他走遍了村裡的每個角落,瞭解村民真實需求,解決村民實際困難,用真情付出、竭力幫扶,贏得了村民的支持和讚譽。

爭項目、辦實事。種植蘋果是唐呼村村民收入的主導產業,全村耕地面積1560畝,果園面積1350畝,蘋果佔村民收入的90%,為實施蘋果產業的提質增效,切實提高村民收入,馮曉泉入村以來,積極與村產業大戶、果業技術員探討果業發展趨勢,累計新建果園矮化100畝,喬化100畝,補植50畝,果園種草800畝,黑膜覆蓋200畝,防雹網建設50畝;同時通過摸索總結,積極引導群眾推廣果園九大新優技術。其中蘋果容器育苗技術是馮曉泉通過多年探索總結出來的,曾獲得過縣科技二等獎,通過這九大技術的推廣應用,改善了唐呼村蘋果的產量和質量,使全村果農的收入得到明顯提高。

以果業合作社為平臺,發展村集體經濟。馮曉泉通過村兩委會與阿黨唐呼村合作社溝通協調,按照“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利用合作社橋山紅和黃帝賜果在全國的品牌優勢,組織果農進行標準化生產與銷售,統一標準、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統一銷售,減少了中間環節,增加了入社果農收入。同時,把村果業技術骨幹、村黨支部、果業合作社、基地和農戶有機結合起來,制定五位一體發展模式,目前入社果農在統防統治統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管理技術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去年來,馮曉泉憑藉桐店路修建路過唐呼村這一契機,主動聯繫公路施工隊為村上維修巷道300米及維修硬化廣場50平方米,同時組織黨員,聯繫剷車維修田間生產道路共計500米,累計節約資金10多萬元。

傾心抓好精準扶貧。馮曉泉通過摸底,全村還有貧困戶12戶,其中低保戶8戶,兜底保障戶1戶,一般戶3戶。針對這些貧困人口致貧原因,馮曉泉及時與縣、鎮幫扶幹部對接,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因戶而異,落實了就近務工、發展三產、物資幫扶、技術指導、合作社帶動等措施,去年年底按期脫貧7戶,馮曉泉說:“今年要實現全部脫貧。”

李冬:為民架好“三座橋”

1995參加工作的李冬現在是黃陵縣雙龍鎮南峪口村第一書記,任職雖然時間不長,但他為群眾辦的事不少,他帶領村民改善基礎設施、壯大產業、發展勞務,使村子成為全鎮的模範村、先進村,群眾也逐漸走上了致富路。

為民建設生產橋。南峪口村位於黃陵縣城以西37公里處,轄河南、河浦、南峪口3個村民小組。一到秋收春種時節,南峪口的村民就犯了愁,橫在村民和田地之間的那座簡易橋,一到下雨、下雪村民收莊稼時,出入不便的問題就顯得尤為突出。李冬瞭解後,積極聯繫、多方爭取,共籌得項目資金52萬元,終於建好了這座生產橋、致富橋。同時,他藉助“文明鄉村·美麗家園”的建設契機,爭取縣以工代賑辦在村修建護坡50米,今年將對進村道路進行全面拓寬,全力鋪好群眾“致富路”。

為民搭建服務橋。剛到村上後,李冬便挨家挨戶瞭解情況,他發現村裡面的剩餘勞動力很多,但是僅靠種莊稼只能解決村民溫飽問題,並不能增加收入,更談不上過富裕生活。李冬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最後他積極聯繫當地的雙龍煤業、矸石電廠、二號礦等企業簽訂臨時用工協議,分批次進行勞務輸出280人,實現平均每戶創收3600元,僅這一項每年為南峪口村村民創收達604萬餘元。

為民發展致富橋。李冬還通過多種渠道爭取產業政策、資金,全力幫助村上發展產業,助農增收。目前全村已發展塑鋼弓棚33座,溫室大棚10座,日光溫室大棚2座。發展養殖戶14戶,其中養羊戶7戶、養豬戶1戶、養牛戶1戶、中峰養殖戶6戶。多點開花的養殖產業,讓村民的腰包漸漸鼓了起來。

王豔娥:繪好“紅、綠、藍” 譜寫群眾致富夢

80後的王豔娥,2016年1月被選任到黃陵縣田莊鎮寇家灣村擔任第一書記。在任職期間,她在調查和與群眾溝通的基礎上,提出了紅色引領、凝聚發展合力;綠色主導、推動產業升級;藍色支撐、共創和諧鄉村的“三色”發展新舉措,紮根農村默默奉獻,腳踏實地發展產業,滿腔熱情服務群眾,譜寫出一曲服務群眾、幫民致富的奉獻之歌。

寇家灣一直沒有像樣的活動陣地,以前是用村上的舊教室作為活動陣地,王豔娥來到村裡時舊學校也改建成了果筐生產廠房,黨員徹底沒了活動場所。她與村上幹部積極協調資金,合理規劃選址,並爭取各級配套辦公設備及文娛設施,在2016年6月份,集黨群活動、便民服務、坐班值班等功能為一體的新活動陣地建成了,寇家灣村黨員搬了“新家”。緊接著,她帶領村上的全體黨員,制定了村“五愛五講五表率”合格黨員標準,提高了全體黨員帶頭作表率、帶頭髮展產業、帶頭幫村民致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開展了“學典型、樹典型、作典型”活動,樹立了寇曉勇、寇貴峰、張麗倉3名黨員及致富能手。

寇家灣村是一個蘋果產業主導村,但是一直面臨著果園老化嚴重、新優技術普及不廣等問題,對此,她積極協調發展矮化蘋果示範園345畝,並實施了節水灌溉工程。為了解決矮化園果農管理技術的不統一、示範效應不明顯等問題,王豔娥對村中心示範區的17戶120畝矮化蘋果示範園進行了由村專業合作社統一管理,示範帶動了村其它矮化園管理水平的提高。2016年村上被市農業局授牌為“一村一品”專業村,村人均收入突破了1.8萬元。

到村上的短短40天的時間,王豔娥走遍了全村128戶,對村裡的8戶貧困戶,她對自己提出了一月一入戶、一月一走訪的要求,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因勢利導發展產業。在解決了群眾“富口袋”的問題後,她又馬不停蹄地在“富腦袋”上做文章。在她的提議下,村上建立了“產業、扶貧、綜治維穩”三支服務隊,全年產業服務隊共服務果農15餘次,扶貧幫困隊共服務貧困戶10餘次,綜治維穩服務隊共調處矛盾糾紛3起。2016年以來,通過“四議兩公開”制度的推行,村上共研究解決了進村路拓寬、張寨組至寇家灣組的生產路的拓寬維修、太陽能路燈安裝等一系列好事實事。

宋林峰:讓“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牌子越來越擦亮

“我們村子可是鄉村旅遊明星村,各方面工作可不能落後,這是壓力也是動力,一定不能辜負組織的信任和群眾的期待!”今年30歲的宋林峰,自2016年3月選任到橋山街道辦劉家川村擔任第一書記以來,傾入滿腔熱情,一心為群眾辦實事,全力發展集體經濟,在他的帶領下,劉家川黨支部先後榮獲先進黨組織、先進基層黨組織,延安市首批“一村一品”專業村、延安市鄉村旅遊示範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等榮譽。

初到劉家川村,宋林峰在調查中感覺到村黨員活動陣地利用不強、黨員作用發揮不明顯。他通過走訪黨員群眾200餘戶,梳理各類問題38條,針對存在的問題召開專題兩委討論會14次,使大部分問題得到了解決。為發揮好黨員示範帶頭作用,他為黨員劃片包乾責任區,成立便民服務工作隊、黨員產業指導組、矛盾化解先鋒隊,組織全體黨員對基層活動陣地和村莊環境衛生進行全面整治,使群眾對黨員幹部評價明顯好轉。

“把村裡的事當成自己家裡的事來辦,村子發展了,群眾富裕了,大家才能信任你!”這是宋林峰經常說的一句話,他也是這樣做的。經過多方努力,宋林峰先後協調硬化村莊道路300餘米,開挖機井一眼,協調安裝高標準農家樂燈箱號牌42個,使群眾出行、飲水、產業發展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原本的村組活動陣地基礎設施破舊,常年閒置,他親自帶領村幹部購買地板磚、草皮等與群眾一同對黨群活動陣地進行改造。為了解決群眾上網問題,他多次協調有關部門,使村裡實現了無線網絡全覆蓋,並建立微信平臺,給群眾帶去了致富信息和技術政策。在發展的大道上不讓一人掉隊,對村裡的貧困戶,他根據實際情況協調他們成為村裡的保潔員,有了工資收入,同時聯繫幫扶部門帶領貧困戶發展養雞產業,使貧困戶家庭年收入增加到14000元。

劉家川村臨近縣城,有著優越的區位優勢。目前發展農家樂的有36戶,成立農家樂協會一個。為壯大村旅遊經濟,宋林峰與村兩委會商議後,決定實施鄉村旅遊文化產業。建成村民俗文化館,發動村上能人在村巷道上繪製黃陵八景、農民畫等一系列文化牆600餘平方米,美化了村莊環境,豐富了文化內涵。他還組織農家樂經營戶到西安周邊等地農家樂考察學習,提升農家樂服務水平。引進水上樂園項目,年增加遊客5000餘人,為村民創造收入30餘萬元。宋經濟,村集體遊樂園建設項目通過論證,可解決村組無經濟收入問題。

物質富裕並不是真正的富裕,精神還必須富有。隨著“美麗鄉村”建設深入推進,宋林峰加強村上文明新風建設,開展了“十星文明戶”“好婆媳”“善行義舉”等評選活動,為各家戶制定家訓上牆,制定村規民約,樹立和營造了良好的社會風

那樣的問題,在矛盾糾紛面前,他公平、公正地提出自己的觀點意見,努力化解矛盾。累計調節化解矛盾糾紛12起。群眾劉發有已78歲,反映20年前自己在擔任村幹部期間小組應付的800元工資一直未支付,他經過多方調查,確定事實存在,經多方溝通後,兌付了老人的工資,老人激動地說:“是宋書記來了才解決了我多年的一塊心病!”

杜靜:用真情編織美麗鄉村夢

她是科技知識傳播者、群眾的貼心人,她熱衷於農村工作,熱心為群眾排憂解難,她有一個建設美麗鄉村、讓群眾過上幸福生活的美好夢想。她就是隆坊鎮上官村第一書記杜靜。

2012年參加工作的杜靜,痴於對農村的熱愛,於2016年被選任到上官村擔任第一書記。在上官村進行走訪時,有村民陸續向她反映村內磨麵坊的噪音和粉塵汙染嚴重影響到左鄰右舍的正常生活。杜靜瞭解情況後,得知村兩委會成員曾經與開磨坊的村民進行了多次溝通都沒有解決。杜靜通過請教有經驗的包村幹部,在鎮黨委的指導下,在全鎮率先開設了第一個“道德講堂”,並建立了“道德評議會”,就此事進行公開評議,最終將此事解決。

為了進一步轉變上官村的不良風氣,杜靜提議將像亂倒垃圾、不孝順父母等反面教材和像見義勇為、敬業奉獻、尊老愛幼、誠實守信等一些正能量教材也拿到“道德評議會”這個平臺,讓群眾來說、鄉賢來論,這樣一來,評出了上官村的新風正氣。同時,她積極組織在村上開展文明家庭創建、“十星級文明戶”“善行義舉”等評選活動和中華傳統美德宣傳教育活動,號召村民群眾從我做起,共建文明美麗新上官。

杜靜通過入戶走訪和談心後,對本村9戶有勞動能力和有致富意願的貧困戶制定了幫扶計劃,聯繫各包扶領導進行結對幫扶。對劉亞芹、黨鐵鎖兩名貧困戶幫助發展養豬產業,對馮萬玲、迂書生兩名貧困戶幫助聯繫在合作社打工,針對貧困戶劉亞軍家中缺勞力,聯繫幫扶幹部為其贈送切割機一臺,為王中奎、迂鵬斌爭取更多惠農政策,幫助貧困戶迂文定、迂軍陵、馮萬玲、迂鵬斌實現易地移民搬遷,通過這一年的幫扶,去年年底9戶精準扶貧戶實現了全部脫貧。

針對群眾果業生產水平低、進入市場能力差、果品營銷難等問題,杜靜提出推行“支部+合作社+黨員+貧困戶”的黨建工作模式,整合分散的農戶,依託合作社為群眾提供產、營、銷一條龍服務,助推了產業提質增效,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目前,全村爭取到省市現代農業示範園600畝、間伐500畝,建成2000噸冷藏庫一處,為農民讓利存儲果品2000噸、提供自用果筐2800多個,實現了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無縫對接。

來源:延安日報 通訊員 路繩飛 王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