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平涼市農村文化扶貧工作的幾點思考

農村 三農 農民 經濟 平涼發佈 2017-04-29

按:“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大力發展農村文化事業,滿足農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提高農民的思想文化素質和科學技術水平,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集中力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大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一、平涼市文化扶貧現狀。

近年來,平涼市堅持把文化扶貧作為助推精準扶貧的有效抓手,搶抓全省華夏文明傳承創新示範區建設等機遇,按照“文化惠民、文化育民、文化利民、文化富民”的思路,大力實施文化扶貧工程,成效卓著。文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累計籌措資金12.23億元,開展“兩館一站”達標建設,建立靈活機動,覆蓋廣泛的流動服務和數字服務網絡;建成“鄉村舞臺”1237個;配套完善鄉鎮社區體育中心35個、村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388個;建成農村固定放映點13個、農家書屋1550個;實施廣電網絡通鄉村工程,通達102個鄉鎮、240個行政村。為全市廣大農民群眾提供了學文化、學科學、學技術的新平臺,成為農村文化生活主陣地。文化產業穩步發展。近三年,平涼市準確把握新常態下文化建設的趨勢特徵,不斷加大對骨幹文化企業的扶持,整合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暨文化產業改革發展資金1100萬元,對全市127戶文化企業給予貸款貼息和專項補助;積極爭取省上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725萬元,扶持15戶骨幹文化企業。至“十二五”末,全市文化生產經營法人單位達到704家,資產總計33.5億元,從業人員達到1.5萬人,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7.37億元,佔GDP比重為2.12%。已成為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脫貧致富、增強經濟實力的有效途徑。公共文化服務不斷提升。著眼於基層文化場所“用”這個關鍵點,實施重點人才扶持計劃,建成各類民間社團1551個,大力開展“平涼文化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千臺大戲送農村”、“一村一月一場”公益電影放映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動,累計送書下鄉4500餘冊、送電影下鄉55000多場次、送戲下鄉4600場,有效的豐富了“鄉村舞臺”內涵,活躍了農村基層文化。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文化場所運行不佳,管理不到位。由於文化站由鄉鎮負責管理,業務趨向於綜合性,工作上應對多個部門,出現一站多用,文化職能發揮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完善,村文化室缺少管理人才等問題。

2.文化活動形式單一,創新不夠。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農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日趨旺盛,求知、求美、求富的願望更加強烈。農村現有的文化服務遠遠跟不上群眾多樣化的文化需求,活動大都以廣場舞、戲曲和社火表演為主,形式單一,內容陳舊,缺乏創新。

三、幾點建議

1.完善運行管理機制,提高農村文化資源利用率。完善文化站運行機制,做到文化專幹專人專用,保證各類農村文化、教育、體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動室及相關設施正常開放,活動經常化,服務規範化;文化場所不得閒置或挪作他用,做到管理規範、資源共享、綜合利用,提高文化資源利用率。

2.加強文化隊伍建設,提升農村文化服務水平。壯大鄉村文化指導員隊伍,縣文化部門要選拔一批思想品質好、熱愛鄉村工作、有文藝專長和組織能力的文藝骨幹擔任鄉鎮文化專幹,做鄉鎮文化工作“領路人”;結合村情實際,在每個村中選拔一名鄉村文化骨幹,負責村文化室管理和村文化活動組織;積極培養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文化精英社團,為文化精英社團融入文化市場提供便捷,使有文藝才能的農民走出鄉村,靠文藝演出脫貧致富。

3.創新文化活動方式,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拓寬服務內容,鄉村文化場所要面向廣大農民群眾,充分考慮不同人群的需要,有重點的組織開展文化娛樂、科技培訓、形勢政策、文明創建、民間藝術展覽等系列活動,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滿足群眾求知、求樂、求富、求美的文化需求;創新文化活動載體,在春節等傳統文化節日組織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等群體性教育活動,在農忙時節開展科技知識進農家活動,在農閒時節開展娛樂、技能培訓活動,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4.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資源,打亮文化品牌。全方位挖掘和開發平涼剪紙、平涼紙織畫、華亭曲子戲、靈臺木偶戲、根雕、麵塑等優秀的傳統特色文化藝術,通過拍攝微電影、舉辦節會、開展對外交流等多種方式,加大宣傳推介,打亮文化品牌;另外,諸如靜寧縣界石鋪、靈臺縣朝那鎮等具有豐厚歷史文化資源的鄉鎮,可通過打造名人文化品牌,催生名人效應,提高知名度。

5.強化技能培訓,培育農村文化企業。聘請專業人士對困難群眾進行技能培訓,讓群眾掌握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精巧的手工技術等謀生手段,同時通過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優化資源配置,培育農村文化企業,促進農民增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