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具有河湟特色風貌的美麗鄉村

農村 建築 三農 農業 西寧晚報社 西寧晚報社 2017-09-02

本報訊(記者 榮麗君)8月31日,市長張曉容、副市長何燦帶領市規建、旅遊等部門負責人,前往湟源縣東峽鄉、日月藏族鄉調研特色鄉村風貌提升工作。張曉容強調,我市鄉村建築特色明顯、風格獨特,傳承和反映了西寧建築文化和河湟民居風貌。開展特色鄉村風貌提升整治,是全面提高村莊建設品位,彰顯河湟地區建築風格、改善鄉村宜居度的重要工作,各地區、各相關部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以完善功能、提升內涵、彰顯特色為重點,塑造大氣、雄渾、質樸、融合的河湟特色鄉村風貌,打造更具魅力的鄉村品牌。

塑造具有河湟特色風貌的美麗鄉村

塑造具有河湟特色風貌的美麗鄉村

塑造具有河湟特色風貌的美麗鄉村

塑造具有河湟特色風貌的美麗鄉村

初秋時節的東峽地區山巒疊嶂、水光瀲灩。依託良好的自然生態,東峽鄉下脖項、響河、石板溝等村莊正在規劃實施特色鄉村風貌提升工程。走進下脖項村,一戶戶石板為基、夯土為牆的莊廓院映入眼簾,家家戶戶精美的木雕大門或是被柳樹環抱,或是被大麗花格桑花縈繞。村裡沒有統一的大門、統一的外牆粉刷,可土牆、青磚、灰瓦的鄉村房屋,無一不散發著青海農村特有的河湟氣息。張曉容轉巷道、入農戶,一邊聽取特色鄉村風貌提升工程進展,一邊仔細查看工程實施效果。他指出,湟源地區農牧文化、漢藏文化交流融合,要結合這一特點開展風貌提升整治,確保文化脈絡傳承延續、民族風情交融匯聚。隨後,張曉容前往日月藏族鄉兔爾幹村,興致勃勃地參觀了別墅式莊廓院建設項目,當看到該項目不僅充分融入了夯土牆、生土磚、傳統木雕等河湟特色元素,而且採用太陽能光伏發電等節能環保技術後,張曉容高興地表示,該項目為農民自建房屋提供了可參照的示範樣板,相關部門可組織人員進行學習借鑑,全面提升我市農民房屋自建水平。

針對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實施特色鄉村風貌提升工程,張曉容指出,要注重體現河湟元素,河湟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內容豐富,在規劃設計過程中,要充分體現河湟地區傳統建築的精華,巧妙組合各種特色建築符號,充分彰顯河湟農村典型的地域文化印記,精心保護好河湟歷史的“根”、永續傳承好河湟文化的“魂”。要注重規劃執行管控,重點保護村莊完整的傳統風貌格局、歷史環境要素、自然景觀等,積極探索村莊整體風貌下的單體設計,處理好傳統與現代、繼承與發展的關係,有序構建村莊院落、住宅組團等空間,著力探索形成“河湟民居”新範式。要注重彰顯個性特色,在保護良好生態環境和河湟風貌本底的基礎上,依託資源稟賦,多角度、全方位地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和鄉村個性特色,避免照搬照抄、千村一面、泯滅個性。要注重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加強道路、垃圾處理、排汙等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長效保潔機制,不斷提升農村環境品質。要注重發展特色產業,結合全域、全季旅遊,大力發展民宿休閒、文化體驗等業態,激發農村內生活力,實現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