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

農村 檔案 柏林 跳槽那些事兒 隴南武都住建局 2019-07-19
""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2019年6月28日,區住建局對全區農村危房改造和暴洪災害災後重建進展情況進行了通報,對改造房屋質量不達標等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交辦。但從本週督查情況來看,個別鄉鎮在房屋實體、檔案資料、鑑定報告和資金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危房住人現象仍有發生。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改造任務完成情況

(一)危房改造進展情況。2019年,全區共下達危房改造指標1926戶,其中第一批787戶、第二批276戶、第三批863戶。截至2019年7月15日,各鄉鎮上報開工1926戶,開工率100%;竣工1380戶,竣工率71.65%。其中第一批787戶全部開工,竣工761戶,竣工率96.7%;第二批276戶全部開工,竣工226戶,竣工率81.88%;第三批863戶全部開工,竣工393戶,竣工率45.54%(詳見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二)災後重建進展情況。省市共下達暴洪災後重建任務1625戶(8·7暴洪災後重建363戶,7·10暴洪災後重建1262戶)。截至目前已開工1625戶,開工率100%;竣工1513戶,竣工率93.11%。其中:8·7暴洪災後重建竣工282戶,竣工率77.69 %;7·10暴洪災後重建竣工1231戶,竣工率97.54%(詳見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二、好的經驗和做法

從本週督查情況來看,各鄉鎮都能夠按照農村危房改造的相關要求認真進行整改,積極開展查漏補缺“回頭看”工作。特別是馬街、馬營、姚寨、石門和甘泉等鄉鎮深入分析農戶無力建房或農戶缺少勞動力存在問題的原因,採取村幹部幫建或委託施工隊集中進行建設;漢林、池壩、隆興和龍壩等鄉鎮逐戶制定了整改措施,落實了整改時限和責任人,採取“領導幹部包村、駐村幹部包戶”等措施,每日通報、每週評比,有效的促進了整改任務的落實;琵琶鎮集中修建22平米的輕鋼房,不斷推進危改進度;五庫鄉靈活運用“長期租賃、購買安置”等政策,近期危改進展較快。楓相、坪牙、兩水、柏林、龍壩和城關等6個鄉鎮提前完成改造任務;外納、池壩和黃坪等3個鄉鎮本週改造進展速度較快,竣工率分別為63.37%、58.82%和53.13%,分別比上週遞增40.6,35.29和9.38個百分點。

三、存在的問題

(一)工作進展十分緩慢。從督查情況來看,各鄉鎮都能進一步增強危改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緊緊圍繞危改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項,不斷強化工作措施和力度,本週危改進展情況相比上週較快,竣工率比上週遞增11.22個百分點。但目前距離省住建廳農村危房改造驗收僅有1個多月的有效時間,全區還有546戶尚未全面竣工。吉石壩、蒲池、玉皇、漢王和龍鳳等5個鄉鎮竣工率低於50%以下,分別為50%、48.84%、45.27%、25%和25%,改造進展十分緩慢。

(二)改造質量不達標。我局已對督查出來的往年未竣工的151戶發送了督辦通知,洛溏、玉皇和郭河等19個鄉鎮已積極進行了整改,但由於時間原因,尚有96戶尚未全面完成整改,各鄉鎮整改進度不一。佛崖、角弓等鄉鎮還有個別農戶房屋散水、屋頂、樑柱等部位加固不到位、門窗未安裝等現象,整改還不徹底;玉皇和漢王等鄉鎮仍有居住危房、帳篷現象發生(詳見督查問題清單)。

(三)檔案資料不完善。各鄉鎮檔案資料不健全、不規範,個別鄉鎮已建立的檔案普遍存在危改農戶信息不準、檔案內容不全,審批環節無相關人員簽字,改造前、改造中和改造後照片不一致或照片重複使用,部分檔案施工巡查記錄、工程量清單、房屋危險等級鑑定表和聯建協議等要件缺失。督查組對每個鄉鎮隨機抽查了1個村,從抽查情況來看,鑑定(認定)報告中危險點和實際加固維修部位不一致等現象。房屋安全性鑑定表內房屋結構、面積與實際不符,數據誤差率高達40%以上,漏評、錯評現象仍有發生。

(四)標識標牌懸掛滯後。個別鄉鎮標識牌尚未全部懸掛,部分農戶標識牌由於管護不到位等多種原因,改造照片、標註信息已模糊不清,不能很好的反映房屋改造信息。同時部分鄉鎮僅對重點村和公路沿線村社閒置、廢棄房屋和生產用房進行了標識,偏遠村社標識工作未做到全覆蓋,且標識顏色、大小和字樣不一,房屋標識工作嚴重滯後。

三、工作要求

目前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已進入衝刺清零、攻堅克難“倒計時”階段,各鄉鎮要切實增強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危改工作切實抓在手上,堅持問題導向,再添措施、再鼓幹勁,力爭保質保量如期完成改造任務。

(一)狠抓問題整改落實。各鄉鎮要緊盯督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舉一反三,認真組織農村危房改造自查和回頭看工作,堅持精準到戶、精準施策,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靠實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時限,著力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紮紮實實推進整改,以問題整改倒逼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質量提升。

(二)加快危房清零進度。各鄉鎮要在核查結果的基礎上,按照“鄉不漏村、村不漏戶”和“以人找房、以房核人”的方式,對照農戶住房安全鑑定表和住房安全達標書逐村、逐戶、逐人拉網式進行核實。在鑑定報告或達標書中存在錯評、漏評的及時修改完善,對錶內信息不實不準、塗改嚴重的及時進行更換,做到“家家都有鑑定表、戶戶都有達標書”。

(三)提升危房改造質量。各鄉鎮要切實履行屬地管理職責,健全鄉鎮危房改造管理機構,嚴格執行危改建房面積管控要求,全面落實“四書一報告”制度,組織專業力量,緊盯地基基礎、承重結構、抗震措施、圍護結構等重要施工環節,堅持定期開展日常巡查、專項檢查,做到房屋改造建設全過程監管。對改造質量不高、安全隱患未徹底消除的,要嚴格按照《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質量標準》的要求,全面落實樑柱、牆體等加固措施。同時採取置換、購買、長期租賃、代建、幫建等多種方式,確保在7月底前全面完成危改任務。

(四)規範檔案資料管理。各鄉鎮要嚴格按照國家住建部農村危房改造績效考核40項指標和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檔案管理辦法的要求,對歷年來危房改造戶檔案資料逐戶進行核對,重點對檔案內容、人員信息、房屋照片、資金撥付憑證和簽字背書等方面進行檢查,完善聯建、購置和租賃協議,確保檔案資料真實規範。同時要嚴格按照《甘肅省農村住房檔案資料要求》的規定,儘快建立農村危房改造到戶資料和村級農村住房四種臺賬。

(五)做到標識標牌全覆蓋。各鄉鎮要對2017年以來已完成的危改房屋按要求懸掛標識牌,對已經懸掛但模糊不清的及時進行更換;對長期無人居住、有安全住房、異地搬遷、無主房屋等危房統一進行噴繪標識。對長期閒置、廢棄、易地搬遷遺留危房依法依規予以拆除。

(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各鄉鎮要嚴格執行《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全面落實“五個不補助”政策,加強資金運行管理,及時撥付補助資金,全面推行“一卡通”資金支付制度,做到專項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堅決杜絕層層撥付等現象的發生。同時要按照“宜統盡統、一戶一卡、卡隨人走”的原則,對資金髮放程序不規範、資金滯留、信息不公開等突出問題積極整改,實現農村危房改造資金全過程、無死角的監管監督,確保資金使用合理合規,保證扶貧資金使用安全、高效。

(六)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各鄉鎮要對農村危房改造政策通過宣傳資料、明白卡等不同渠道和方式進行廣泛的宣傳,不斷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危房改造工作,為危改工作的開展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

附:1.隴南市武都區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2.隴南市武都區暴洪災後重建進展情況統計表;

3.農村危房改造督查問題清單。

隴南市武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19年7月15日

"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2019年6月28日,區住建局對全區農村危房改造和暴洪災害災後重建進展情況進行了通報,對改造房屋質量不達標等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交辦。但從本週督查情況來看,個別鄉鎮在房屋實體、檔案資料、鑑定報告和資金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危房住人現象仍有發生。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改造任務完成情況

(一)危房改造進展情況。2019年,全區共下達危房改造指標1926戶,其中第一批787戶、第二批276戶、第三批863戶。截至2019年7月15日,各鄉鎮上報開工1926戶,開工率100%;竣工1380戶,竣工率71.65%。其中第一批787戶全部開工,竣工761戶,竣工率96.7%;第二批276戶全部開工,竣工226戶,竣工率81.88%;第三批863戶全部開工,竣工393戶,竣工率45.54%(詳見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二)災後重建進展情況。省市共下達暴洪災後重建任務1625戶(8·7暴洪災後重建363戶,7·10暴洪災後重建1262戶)。截至目前已開工1625戶,開工率100%;竣工1513戶,竣工率93.11%。其中:8·7暴洪災後重建竣工282戶,竣工率77.69 %;7·10暴洪災後重建竣工1231戶,竣工率97.54%(詳見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二、好的經驗和做法

從本週督查情況來看,各鄉鎮都能夠按照農村危房改造的相關要求認真進行整改,積極開展查漏補缺“回頭看”工作。特別是馬街、馬營、姚寨、石門和甘泉等鄉鎮深入分析農戶無力建房或農戶缺少勞動力存在問題的原因,採取村幹部幫建或委託施工隊集中進行建設;漢林、池壩、隆興和龍壩等鄉鎮逐戶制定了整改措施,落實了整改時限和責任人,採取“領導幹部包村、駐村幹部包戶”等措施,每日通報、每週評比,有效的促進了整改任務的落實;琵琶鎮集中修建22平米的輕鋼房,不斷推進危改進度;五庫鄉靈活運用“長期租賃、購買安置”等政策,近期危改進展較快。楓相、坪牙、兩水、柏林、龍壩和城關等6個鄉鎮提前完成改造任務;外納、池壩和黃坪等3個鄉鎮本週改造進展速度較快,竣工率分別為63.37%、58.82%和53.13%,分別比上週遞增40.6,35.29和9.38個百分點。

三、存在的問題

(一)工作進展十分緩慢。從督查情況來看,各鄉鎮都能進一步增強危改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緊緊圍繞危改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項,不斷強化工作措施和力度,本週危改進展情況相比上週較快,竣工率比上週遞增11.22個百分點。但目前距離省住建廳農村危房改造驗收僅有1個多月的有效時間,全區還有546戶尚未全面竣工。吉石壩、蒲池、玉皇、漢王和龍鳳等5個鄉鎮竣工率低於50%以下,分別為50%、48.84%、45.27%、25%和25%,改造進展十分緩慢。

(二)改造質量不達標。我局已對督查出來的往年未竣工的151戶發送了督辦通知,洛溏、玉皇和郭河等19個鄉鎮已積極進行了整改,但由於時間原因,尚有96戶尚未全面完成整改,各鄉鎮整改進度不一。佛崖、角弓等鄉鎮還有個別農戶房屋散水、屋頂、樑柱等部位加固不到位、門窗未安裝等現象,整改還不徹底;玉皇和漢王等鄉鎮仍有居住危房、帳篷現象發生(詳見督查問題清單)。

(三)檔案資料不完善。各鄉鎮檔案資料不健全、不規範,個別鄉鎮已建立的檔案普遍存在危改農戶信息不準、檔案內容不全,審批環節無相關人員簽字,改造前、改造中和改造後照片不一致或照片重複使用,部分檔案施工巡查記錄、工程量清單、房屋危險等級鑑定表和聯建協議等要件缺失。督查組對每個鄉鎮隨機抽查了1個村,從抽查情況來看,鑑定(認定)報告中危險點和實際加固維修部位不一致等現象。房屋安全性鑑定表內房屋結構、面積與實際不符,數據誤差率高達40%以上,漏評、錯評現象仍有發生。

(四)標識標牌懸掛滯後。個別鄉鎮標識牌尚未全部懸掛,部分農戶標識牌由於管護不到位等多種原因,改造照片、標註信息已模糊不清,不能很好的反映房屋改造信息。同時部分鄉鎮僅對重點村和公路沿線村社閒置、廢棄房屋和生產用房進行了標識,偏遠村社標識工作未做到全覆蓋,且標識顏色、大小和字樣不一,房屋標識工作嚴重滯後。

三、工作要求

目前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已進入衝刺清零、攻堅克難“倒計時”階段,各鄉鎮要切實增強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危改工作切實抓在手上,堅持問題導向,再添措施、再鼓幹勁,力爭保質保量如期完成改造任務。

(一)狠抓問題整改落實。各鄉鎮要緊盯督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舉一反三,認真組織農村危房改造自查和回頭看工作,堅持精準到戶、精準施策,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靠實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時限,著力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紮紮實實推進整改,以問題整改倒逼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質量提升。

(二)加快危房清零進度。各鄉鎮要在核查結果的基礎上,按照“鄉不漏村、村不漏戶”和“以人找房、以房核人”的方式,對照農戶住房安全鑑定表和住房安全達標書逐村、逐戶、逐人拉網式進行核實。在鑑定報告或達標書中存在錯評、漏評的及時修改完善,對錶內信息不實不準、塗改嚴重的及時進行更換,做到“家家都有鑑定表、戶戶都有達標書”。

(三)提升危房改造質量。各鄉鎮要切實履行屬地管理職責,健全鄉鎮危房改造管理機構,嚴格執行危改建房面積管控要求,全面落實“四書一報告”制度,組織專業力量,緊盯地基基礎、承重結構、抗震措施、圍護結構等重要施工環節,堅持定期開展日常巡查、專項檢查,做到房屋改造建設全過程監管。對改造質量不高、安全隱患未徹底消除的,要嚴格按照《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質量標準》的要求,全面落實樑柱、牆體等加固措施。同時採取置換、購買、長期租賃、代建、幫建等多種方式,確保在7月底前全面完成危改任務。

(四)規範檔案資料管理。各鄉鎮要嚴格按照國家住建部農村危房改造績效考核40項指標和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檔案管理辦法的要求,對歷年來危房改造戶檔案資料逐戶進行核對,重點對檔案內容、人員信息、房屋照片、資金撥付憑證和簽字背書等方面進行檢查,完善聯建、購置和租賃協議,確保檔案資料真實規範。同時要嚴格按照《甘肅省農村住房檔案資料要求》的規定,儘快建立農村危房改造到戶資料和村級農村住房四種臺賬。

(五)做到標識標牌全覆蓋。各鄉鎮要對2017年以來已完成的危改房屋按要求懸掛標識牌,對已經懸掛但模糊不清的及時進行更換;對長期無人居住、有安全住房、異地搬遷、無主房屋等危房統一進行噴繪標識。對長期閒置、廢棄、易地搬遷遺留危房依法依規予以拆除。

(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各鄉鎮要嚴格執行《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全面落實“五個不補助”政策,加強資金運行管理,及時撥付補助資金,全面推行“一卡通”資金支付制度,做到專項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堅決杜絕層層撥付等現象的發生。同時要按照“宜統盡統、一戶一卡、卡隨人走”的原則,對資金髮放程序不規範、資金滯留、信息不公開等突出問題積極整改,實現農村危房改造資金全過程、無死角的監管監督,確保資金使用合理合規,保證扶貧資金使用安全、高效。

(六)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各鄉鎮要對農村危房改造政策通過宣傳資料、明白卡等不同渠道和方式進行廣泛的宣傳,不斷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危房改造工作,為危改工作的開展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

附:1.隴南市武都區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2.隴南市武都區暴洪災後重建進展情況統計表;

3.農村危房改造督查問題清單。

隴南市武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19年7月15日

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2019年6月28日,區住建局對全區農村危房改造和暴洪災害災後重建進展情況進行了通報,對改造房屋質量不達標等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交辦。但從本週督查情況來看,個別鄉鎮在房屋實體、檔案資料、鑑定報告和資金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危房住人現象仍有發生。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改造任務完成情況

(一)危房改造進展情況。2019年,全區共下達危房改造指標1926戶,其中第一批787戶、第二批276戶、第三批863戶。截至2019年7月15日,各鄉鎮上報開工1926戶,開工率100%;竣工1380戶,竣工率71.65%。其中第一批787戶全部開工,竣工761戶,竣工率96.7%;第二批276戶全部開工,竣工226戶,竣工率81.88%;第三批863戶全部開工,竣工393戶,竣工率45.54%(詳見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二)災後重建進展情況。省市共下達暴洪災後重建任務1625戶(8·7暴洪災後重建363戶,7·10暴洪災後重建1262戶)。截至目前已開工1625戶,開工率100%;竣工1513戶,竣工率93.11%。其中:8·7暴洪災後重建竣工282戶,竣工率77.69 %;7·10暴洪災後重建竣工1231戶,竣工率97.54%(詳見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二、好的經驗和做法

從本週督查情況來看,各鄉鎮都能夠按照農村危房改造的相關要求認真進行整改,積極開展查漏補缺“回頭看”工作。特別是馬街、馬營、姚寨、石門和甘泉等鄉鎮深入分析農戶無力建房或農戶缺少勞動力存在問題的原因,採取村幹部幫建或委託施工隊集中進行建設;漢林、池壩、隆興和龍壩等鄉鎮逐戶制定了整改措施,落實了整改時限和責任人,採取“領導幹部包村、駐村幹部包戶”等措施,每日通報、每週評比,有效的促進了整改任務的落實;琵琶鎮集中修建22平米的輕鋼房,不斷推進危改進度;五庫鄉靈活運用“長期租賃、購買安置”等政策,近期危改進展較快。楓相、坪牙、兩水、柏林、龍壩和城關等6個鄉鎮提前完成改造任務;外納、池壩和黃坪等3個鄉鎮本週改造進展速度較快,竣工率分別為63.37%、58.82%和53.13%,分別比上週遞增40.6,35.29和9.38個百分點。

三、存在的問題

(一)工作進展十分緩慢。從督查情況來看,各鄉鎮都能進一步增強危改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緊緊圍繞危改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項,不斷強化工作措施和力度,本週危改進展情況相比上週較快,竣工率比上週遞增11.22個百分點。但目前距離省住建廳農村危房改造驗收僅有1個多月的有效時間,全區還有546戶尚未全面竣工。吉石壩、蒲池、玉皇、漢王和龍鳳等5個鄉鎮竣工率低於50%以下,分別為50%、48.84%、45.27%、25%和25%,改造進展十分緩慢。

(二)改造質量不達標。我局已對督查出來的往年未竣工的151戶發送了督辦通知,洛溏、玉皇和郭河等19個鄉鎮已積極進行了整改,但由於時間原因,尚有96戶尚未全面完成整改,各鄉鎮整改進度不一。佛崖、角弓等鄉鎮還有個別農戶房屋散水、屋頂、樑柱等部位加固不到位、門窗未安裝等現象,整改還不徹底;玉皇和漢王等鄉鎮仍有居住危房、帳篷現象發生(詳見督查問題清單)。

(三)檔案資料不完善。各鄉鎮檔案資料不健全、不規範,個別鄉鎮已建立的檔案普遍存在危改農戶信息不準、檔案內容不全,審批環節無相關人員簽字,改造前、改造中和改造後照片不一致或照片重複使用,部分檔案施工巡查記錄、工程量清單、房屋危險等級鑑定表和聯建協議等要件缺失。督查組對每個鄉鎮隨機抽查了1個村,從抽查情況來看,鑑定(認定)報告中危險點和實際加固維修部位不一致等現象。房屋安全性鑑定表內房屋結構、面積與實際不符,數據誤差率高達40%以上,漏評、錯評現象仍有發生。

(四)標識標牌懸掛滯後。個別鄉鎮標識牌尚未全部懸掛,部分農戶標識牌由於管護不到位等多種原因,改造照片、標註信息已模糊不清,不能很好的反映房屋改造信息。同時部分鄉鎮僅對重點村和公路沿線村社閒置、廢棄房屋和生產用房進行了標識,偏遠村社標識工作未做到全覆蓋,且標識顏色、大小和字樣不一,房屋標識工作嚴重滯後。

三、工作要求

目前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已進入衝刺清零、攻堅克難“倒計時”階段,各鄉鎮要切實增強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危改工作切實抓在手上,堅持問題導向,再添措施、再鼓幹勁,力爭保質保量如期完成改造任務。

(一)狠抓問題整改落實。各鄉鎮要緊盯督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舉一反三,認真組織農村危房改造自查和回頭看工作,堅持精準到戶、精準施策,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靠實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時限,著力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紮紮實實推進整改,以問題整改倒逼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質量提升。

(二)加快危房清零進度。各鄉鎮要在核查結果的基礎上,按照“鄉不漏村、村不漏戶”和“以人找房、以房核人”的方式,對照農戶住房安全鑑定表和住房安全達標書逐村、逐戶、逐人拉網式進行核實。在鑑定報告或達標書中存在錯評、漏評的及時修改完善,對錶內信息不實不準、塗改嚴重的及時進行更換,做到“家家都有鑑定表、戶戶都有達標書”。

(三)提升危房改造質量。各鄉鎮要切實履行屬地管理職責,健全鄉鎮危房改造管理機構,嚴格執行危改建房面積管控要求,全面落實“四書一報告”制度,組織專業力量,緊盯地基基礎、承重結構、抗震措施、圍護結構等重要施工環節,堅持定期開展日常巡查、專項檢查,做到房屋改造建設全過程監管。對改造質量不高、安全隱患未徹底消除的,要嚴格按照《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質量標準》的要求,全面落實樑柱、牆體等加固措施。同時採取置換、購買、長期租賃、代建、幫建等多種方式,確保在7月底前全面完成危改任務。

(四)規範檔案資料管理。各鄉鎮要嚴格按照國家住建部農村危房改造績效考核40項指標和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檔案管理辦法的要求,對歷年來危房改造戶檔案資料逐戶進行核對,重點對檔案內容、人員信息、房屋照片、資金撥付憑證和簽字背書等方面進行檢查,完善聯建、購置和租賃協議,確保檔案資料真實規範。同時要嚴格按照《甘肅省農村住房檔案資料要求》的規定,儘快建立農村危房改造到戶資料和村級農村住房四種臺賬。

(五)做到標識標牌全覆蓋。各鄉鎮要對2017年以來已完成的危改房屋按要求懸掛標識牌,對已經懸掛但模糊不清的及時進行更換;對長期無人居住、有安全住房、異地搬遷、無主房屋等危房統一進行噴繪標識。對長期閒置、廢棄、易地搬遷遺留危房依法依規予以拆除。

(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各鄉鎮要嚴格執行《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全面落實“五個不補助”政策,加強資金運行管理,及時撥付補助資金,全面推行“一卡通”資金支付制度,做到專項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堅決杜絕層層撥付等現象的發生。同時要按照“宜統盡統、一戶一卡、卡隨人走”的原則,對資金髮放程序不規範、資金滯留、信息不公開等突出問題積極整改,實現農村危房改造資金全過程、無死角的監管監督,確保資金使用合理合規,保證扶貧資金使用安全、高效。

(六)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各鄉鎮要對農村危房改造政策通過宣傳資料、明白卡等不同渠道和方式進行廣泛的宣傳,不斷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危房改造工作,為危改工作的開展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

附:1.隴南市武都區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2.隴南市武都區暴洪災後重建進展情況統計表;

3.農村危房改造督查問題清單。

隴南市武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19年7月15日

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2019年6月28日,區住建局對全區農村危房改造和暴洪災害災後重建進展情況進行了通報,對改造房屋質量不達標等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交辦。但從本週督查情況來看,個別鄉鎮在房屋實體、檔案資料、鑑定報告和資金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危房住人現象仍有發生。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改造任務完成情況

(一)危房改造進展情況。2019年,全區共下達危房改造指標1926戶,其中第一批787戶、第二批276戶、第三批863戶。截至2019年7月15日,各鄉鎮上報開工1926戶,開工率100%;竣工1380戶,竣工率71.65%。其中第一批787戶全部開工,竣工761戶,竣工率96.7%;第二批276戶全部開工,竣工226戶,竣工率81.88%;第三批863戶全部開工,竣工393戶,竣工率45.54%(詳見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二)災後重建進展情況。省市共下達暴洪災後重建任務1625戶(8·7暴洪災後重建363戶,7·10暴洪災後重建1262戶)。截至目前已開工1625戶,開工率100%;竣工1513戶,竣工率93.11%。其中:8·7暴洪災後重建竣工282戶,竣工率77.69 %;7·10暴洪災後重建竣工1231戶,竣工率97.54%(詳見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二、好的經驗和做法

從本週督查情況來看,各鄉鎮都能夠按照農村危房改造的相關要求認真進行整改,積極開展查漏補缺“回頭看”工作。特別是馬街、馬營、姚寨、石門和甘泉等鄉鎮深入分析農戶無力建房或農戶缺少勞動力存在問題的原因,採取村幹部幫建或委託施工隊集中進行建設;漢林、池壩、隆興和龍壩等鄉鎮逐戶制定了整改措施,落實了整改時限和責任人,採取“領導幹部包村、駐村幹部包戶”等措施,每日通報、每週評比,有效的促進了整改任務的落實;琵琶鎮集中修建22平米的輕鋼房,不斷推進危改進度;五庫鄉靈活運用“長期租賃、購買安置”等政策,近期危改進展較快。楓相、坪牙、兩水、柏林、龍壩和城關等6個鄉鎮提前完成改造任務;外納、池壩和黃坪等3個鄉鎮本週改造進展速度較快,竣工率分別為63.37%、58.82%和53.13%,分別比上週遞增40.6,35.29和9.38個百分點。

三、存在的問題

(一)工作進展十分緩慢。從督查情況來看,各鄉鎮都能進一步增強危改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緊緊圍繞危改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項,不斷強化工作措施和力度,本週危改進展情況相比上週較快,竣工率比上週遞增11.22個百分點。但目前距離省住建廳農村危房改造驗收僅有1個多月的有效時間,全區還有546戶尚未全面竣工。吉石壩、蒲池、玉皇、漢王和龍鳳等5個鄉鎮竣工率低於50%以下,分別為50%、48.84%、45.27%、25%和25%,改造進展十分緩慢。

(二)改造質量不達標。我局已對督查出來的往年未竣工的151戶發送了督辦通知,洛溏、玉皇和郭河等19個鄉鎮已積極進行了整改,但由於時間原因,尚有96戶尚未全面完成整改,各鄉鎮整改進度不一。佛崖、角弓等鄉鎮還有個別農戶房屋散水、屋頂、樑柱等部位加固不到位、門窗未安裝等現象,整改還不徹底;玉皇和漢王等鄉鎮仍有居住危房、帳篷現象發生(詳見督查問題清單)。

(三)檔案資料不完善。各鄉鎮檔案資料不健全、不規範,個別鄉鎮已建立的檔案普遍存在危改農戶信息不準、檔案內容不全,審批環節無相關人員簽字,改造前、改造中和改造後照片不一致或照片重複使用,部分檔案施工巡查記錄、工程量清單、房屋危險等級鑑定表和聯建協議等要件缺失。督查組對每個鄉鎮隨機抽查了1個村,從抽查情況來看,鑑定(認定)報告中危險點和實際加固維修部位不一致等現象。房屋安全性鑑定表內房屋結構、面積與實際不符,數據誤差率高達40%以上,漏評、錯評現象仍有發生。

(四)標識標牌懸掛滯後。個別鄉鎮標識牌尚未全部懸掛,部分農戶標識牌由於管護不到位等多種原因,改造照片、標註信息已模糊不清,不能很好的反映房屋改造信息。同時部分鄉鎮僅對重點村和公路沿線村社閒置、廢棄房屋和生產用房進行了標識,偏遠村社標識工作未做到全覆蓋,且標識顏色、大小和字樣不一,房屋標識工作嚴重滯後。

三、工作要求

目前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已進入衝刺清零、攻堅克難“倒計時”階段,各鄉鎮要切實增強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危改工作切實抓在手上,堅持問題導向,再添措施、再鼓幹勁,力爭保質保量如期完成改造任務。

(一)狠抓問題整改落實。各鄉鎮要緊盯督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舉一反三,認真組織農村危房改造自查和回頭看工作,堅持精準到戶、精準施策,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靠實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時限,著力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紮紮實實推進整改,以問題整改倒逼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質量提升。

(二)加快危房清零進度。各鄉鎮要在核查結果的基礎上,按照“鄉不漏村、村不漏戶”和“以人找房、以房核人”的方式,對照農戶住房安全鑑定表和住房安全達標書逐村、逐戶、逐人拉網式進行核實。在鑑定報告或達標書中存在錯評、漏評的及時修改完善,對錶內信息不實不準、塗改嚴重的及時進行更換,做到“家家都有鑑定表、戶戶都有達標書”。

(三)提升危房改造質量。各鄉鎮要切實履行屬地管理職責,健全鄉鎮危房改造管理機構,嚴格執行危改建房面積管控要求,全面落實“四書一報告”制度,組織專業力量,緊盯地基基礎、承重結構、抗震措施、圍護結構等重要施工環節,堅持定期開展日常巡查、專項檢查,做到房屋改造建設全過程監管。對改造質量不高、安全隱患未徹底消除的,要嚴格按照《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質量標準》的要求,全面落實樑柱、牆體等加固措施。同時採取置換、購買、長期租賃、代建、幫建等多種方式,確保在7月底前全面完成危改任務。

(四)規範檔案資料管理。各鄉鎮要嚴格按照國家住建部農村危房改造績效考核40項指標和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檔案管理辦法的要求,對歷年來危房改造戶檔案資料逐戶進行核對,重點對檔案內容、人員信息、房屋照片、資金撥付憑證和簽字背書等方面進行檢查,完善聯建、購置和租賃協議,確保檔案資料真實規範。同時要嚴格按照《甘肅省農村住房檔案資料要求》的規定,儘快建立農村危房改造到戶資料和村級農村住房四種臺賬。

(五)做到標識標牌全覆蓋。各鄉鎮要對2017年以來已完成的危改房屋按要求懸掛標識牌,對已經懸掛但模糊不清的及時進行更換;對長期無人居住、有安全住房、異地搬遷、無主房屋等危房統一進行噴繪標識。對長期閒置、廢棄、易地搬遷遺留危房依法依規予以拆除。

(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各鄉鎮要嚴格執行《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全面落實“五個不補助”政策,加強資金運行管理,及時撥付補助資金,全面推行“一卡通”資金支付制度,做到專項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堅決杜絕層層撥付等現象的發生。同時要按照“宜統盡統、一戶一卡、卡隨人走”的原則,對資金髮放程序不規範、資金滯留、信息不公開等突出問題積極整改,實現農村危房改造資金全過程、無死角的監管監督,確保資金使用合理合規,保證扶貧資金使用安全、高效。

(六)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各鄉鎮要對農村危房改造政策通過宣傳資料、明白卡等不同渠道和方式進行廣泛的宣傳,不斷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危房改造工作,為危改工作的開展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

附:1.隴南市武都區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2.隴南市武都區暴洪災後重建進展情況統計表;

3.農村危房改造督查問題清單。

隴南市武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19年7月15日

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2019年6月28日,區住建局對全區農村危房改造和暴洪災害災後重建進展情況進行了通報,對改造房屋質量不達標等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交辦。但從本週督查情況來看,個別鄉鎮在房屋實體、檔案資料、鑑定報告和資金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危房住人現象仍有發生。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改造任務完成情況

(一)危房改造進展情況。2019年,全區共下達危房改造指標1926戶,其中第一批787戶、第二批276戶、第三批863戶。截至2019年7月15日,各鄉鎮上報開工1926戶,開工率100%;竣工1380戶,竣工率71.65%。其中第一批787戶全部開工,竣工761戶,竣工率96.7%;第二批276戶全部開工,竣工226戶,竣工率81.88%;第三批863戶全部開工,竣工393戶,竣工率45.54%(詳見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二)災後重建進展情況。省市共下達暴洪災後重建任務1625戶(8·7暴洪災後重建363戶,7·10暴洪災後重建1262戶)。截至目前已開工1625戶,開工率100%;竣工1513戶,竣工率93.11%。其中:8·7暴洪災後重建竣工282戶,竣工率77.69 %;7·10暴洪災後重建竣工1231戶,竣工率97.54%(詳見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二、好的經驗和做法

從本週督查情況來看,各鄉鎮都能夠按照農村危房改造的相關要求認真進行整改,積極開展查漏補缺“回頭看”工作。特別是馬街、馬營、姚寨、石門和甘泉等鄉鎮深入分析農戶無力建房或農戶缺少勞動力存在問題的原因,採取村幹部幫建或委託施工隊集中進行建設;漢林、池壩、隆興和龍壩等鄉鎮逐戶制定了整改措施,落實了整改時限和責任人,採取“領導幹部包村、駐村幹部包戶”等措施,每日通報、每週評比,有效的促進了整改任務的落實;琵琶鎮集中修建22平米的輕鋼房,不斷推進危改進度;五庫鄉靈活運用“長期租賃、購買安置”等政策,近期危改進展較快。楓相、坪牙、兩水、柏林、龍壩和城關等6個鄉鎮提前完成改造任務;外納、池壩和黃坪等3個鄉鎮本週改造進展速度較快,竣工率分別為63.37%、58.82%和53.13%,分別比上週遞增40.6,35.29和9.38個百分點。

三、存在的問題

(一)工作進展十分緩慢。從督查情況來看,各鄉鎮都能進一步增強危改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緊緊圍繞危改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項,不斷強化工作措施和力度,本週危改進展情況相比上週較快,竣工率比上週遞增11.22個百分點。但目前距離省住建廳農村危房改造驗收僅有1個多月的有效時間,全區還有546戶尚未全面竣工。吉石壩、蒲池、玉皇、漢王和龍鳳等5個鄉鎮竣工率低於50%以下,分別為50%、48.84%、45.27%、25%和25%,改造進展十分緩慢。

(二)改造質量不達標。我局已對督查出來的往年未竣工的151戶發送了督辦通知,洛溏、玉皇和郭河等19個鄉鎮已積極進行了整改,但由於時間原因,尚有96戶尚未全面完成整改,各鄉鎮整改進度不一。佛崖、角弓等鄉鎮還有個別農戶房屋散水、屋頂、樑柱等部位加固不到位、門窗未安裝等現象,整改還不徹底;玉皇和漢王等鄉鎮仍有居住危房、帳篷現象發生(詳見督查問題清單)。

(三)檔案資料不完善。各鄉鎮檔案資料不健全、不規範,個別鄉鎮已建立的檔案普遍存在危改農戶信息不準、檔案內容不全,審批環節無相關人員簽字,改造前、改造中和改造後照片不一致或照片重複使用,部分檔案施工巡查記錄、工程量清單、房屋危險等級鑑定表和聯建協議等要件缺失。督查組對每個鄉鎮隨機抽查了1個村,從抽查情況來看,鑑定(認定)報告中危險點和實際加固維修部位不一致等現象。房屋安全性鑑定表內房屋結構、面積與實際不符,數據誤差率高達40%以上,漏評、錯評現象仍有發生。

(四)標識標牌懸掛滯後。個別鄉鎮標識牌尚未全部懸掛,部分農戶標識牌由於管護不到位等多種原因,改造照片、標註信息已模糊不清,不能很好的反映房屋改造信息。同時部分鄉鎮僅對重點村和公路沿線村社閒置、廢棄房屋和生產用房進行了標識,偏遠村社標識工作未做到全覆蓋,且標識顏色、大小和字樣不一,房屋標識工作嚴重滯後。

三、工作要求

目前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已進入衝刺清零、攻堅克難“倒計時”階段,各鄉鎮要切實增強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危改工作切實抓在手上,堅持問題導向,再添措施、再鼓幹勁,力爭保質保量如期完成改造任務。

(一)狠抓問題整改落實。各鄉鎮要緊盯督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舉一反三,認真組織農村危房改造自查和回頭看工作,堅持精準到戶、精準施策,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靠實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時限,著力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紮紮實實推進整改,以問題整改倒逼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質量提升。

(二)加快危房清零進度。各鄉鎮要在核查結果的基礎上,按照“鄉不漏村、村不漏戶”和“以人找房、以房核人”的方式,對照農戶住房安全鑑定表和住房安全達標書逐村、逐戶、逐人拉網式進行核實。在鑑定報告或達標書中存在錯評、漏評的及時修改完善,對錶內信息不實不準、塗改嚴重的及時進行更換,做到“家家都有鑑定表、戶戶都有達標書”。

(三)提升危房改造質量。各鄉鎮要切實履行屬地管理職責,健全鄉鎮危房改造管理機構,嚴格執行危改建房面積管控要求,全面落實“四書一報告”制度,組織專業力量,緊盯地基基礎、承重結構、抗震措施、圍護結構等重要施工環節,堅持定期開展日常巡查、專項檢查,做到房屋改造建設全過程監管。對改造質量不高、安全隱患未徹底消除的,要嚴格按照《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質量標準》的要求,全面落實樑柱、牆體等加固措施。同時採取置換、購買、長期租賃、代建、幫建等多種方式,確保在7月底前全面完成危改任務。

(四)規範檔案資料管理。各鄉鎮要嚴格按照國家住建部農村危房改造績效考核40項指標和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檔案管理辦法的要求,對歷年來危房改造戶檔案資料逐戶進行核對,重點對檔案內容、人員信息、房屋照片、資金撥付憑證和簽字背書等方面進行檢查,完善聯建、購置和租賃協議,確保檔案資料真實規範。同時要嚴格按照《甘肅省農村住房檔案資料要求》的規定,儘快建立農村危房改造到戶資料和村級農村住房四種臺賬。

(五)做到標識標牌全覆蓋。各鄉鎮要對2017年以來已完成的危改房屋按要求懸掛標識牌,對已經懸掛但模糊不清的及時進行更換;對長期無人居住、有安全住房、異地搬遷、無主房屋等危房統一進行噴繪標識。對長期閒置、廢棄、易地搬遷遺留危房依法依規予以拆除。

(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各鄉鎮要嚴格執行《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全面落實“五個不補助”政策,加強資金運行管理,及時撥付補助資金,全面推行“一卡通”資金支付制度,做到專項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堅決杜絕層層撥付等現象的發生。同時要按照“宜統盡統、一戶一卡、卡隨人走”的原則,對資金髮放程序不規範、資金滯留、信息不公開等突出問題積極整改,實現農村危房改造資金全過程、無死角的監管監督,確保資金使用合理合規,保證扶貧資金使用安全、高效。

(六)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各鄉鎮要對農村危房改造政策通過宣傳資料、明白卡等不同渠道和方式進行廣泛的宣傳,不斷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危房改造工作,為危改工作的開展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

附:1.隴南市武都區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2.隴南市武都區暴洪災後重建進展情況統計表;

3.農村危房改造督查問題清單。

隴南市武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19年7月15日

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2019年6月28日,區住建局對全區農村危房改造和暴洪災害災後重建進展情況進行了通報,對改造房屋質量不達標等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交辦。但從本週督查情況來看,個別鄉鎮在房屋實體、檔案資料、鑑定報告和資金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危房住人現象仍有發生。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改造任務完成情況

(一)危房改造進展情況。2019年,全區共下達危房改造指標1926戶,其中第一批787戶、第二批276戶、第三批863戶。截至2019年7月15日,各鄉鎮上報開工1926戶,開工率100%;竣工1380戶,竣工率71.65%。其中第一批787戶全部開工,竣工761戶,竣工率96.7%;第二批276戶全部開工,竣工226戶,竣工率81.88%;第三批863戶全部開工,竣工393戶,竣工率45.54%(詳見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二)災後重建進展情況。省市共下達暴洪災後重建任務1625戶(8·7暴洪災後重建363戶,7·10暴洪災後重建1262戶)。截至目前已開工1625戶,開工率100%;竣工1513戶,竣工率93.11%。其中:8·7暴洪災後重建竣工282戶,竣工率77.69 %;7·10暴洪災後重建竣工1231戶,竣工率97.54%(詳見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二、好的經驗和做法

從本週督查情況來看,各鄉鎮都能夠按照農村危房改造的相關要求認真進行整改,積極開展查漏補缺“回頭看”工作。特別是馬街、馬營、姚寨、石門和甘泉等鄉鎮深入分析農戶無力建房或農戶缺少勞動力存在問題的原因,採取村幹部幫建或委託施工隊集中進行建設;漢林、池壩、隆興和龍壩等鄉鎮逐戶制定了整改措施,落實了整改時限和責任人,採取“領導幹部包村、駐村幹部包戶”等措施,每日通報、每週評比,有效的促進了整改任務的落實;琵琶鎮集中修建22平米的輕鋼房,不斷推進危改進度;五庫鄉靈活運用“長期租賃、購買安置”等政策,近期危改進展較快。楓相、坪牙、兩水、柏林、龍壩和城關等6個鄉鎮提前完成改造任務;外納、池壩和黃坪等3個鄉鎮本週改造進展速度較快,竣工率分別為63.37%、58.82%和53.13%,分別比上週遞增40.6,35.29和9.38個百分點。

三、存在的問題

(一)工作進展十分緩慢。從督查情況來看,各鄉鎮都能進一步增強危改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緊緊圍繞危改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項,不斷強化工作措施和力度,本週危改進展情況相比上週較快,竣工率比上週遞增11.22個百分點。但目前距離省住建廳農村危房改造驗收僅有1個多月的有效時間,全區還有546戶尚未全面竣工。吉石壩、蒲池、玉皇、漢王和龍鳳等5個鄉鎮竣工率低於50%以下,分別為50%、48.84%、45.27%、25%和25%,改造進展十分緩慢。

(二)改造質量不達標。我局已對督查出來的往年未竣工的151戶發送了督辦通知,洛溏、玉皇和郭河等19個鄉鎮已積極進行了整改,但由於時間原因,尚有96戶尚未全面完成整改,各鄉鎮整改進度不一。佛崖、角弓等鄉鎮還有個別農戶房屋散水、屋頂、樑柱等部位加固不到位、門窗未安裝等現象,整改還不徹底;玉皇和漢王等鄉鎮仍有居住危房、帳篷現象發生(詳見督查問題清單)。

(三)檔案資料不完善。各鄉鎮檔案資料不健全、不規範,個別鄉鎮已建立的檔案普遍存在危改農戶信息不準、檔案內容不全,審批環節無相關人員簽字,改造前、改造中和改造後照片不一致或照片重複使用,部分檔案施工巡查記錄、工程量清單、房屋危險等級鑑定表和聯建協議等要件缺失。督查組對每個鄉鎮隨機抽查了1個村,從抽查情況來看,鑑定(認定)報告中危險點和實際加固維修部位不一致等現象。房屋安全性鑑定表內房屋結構、面積與實際不符,數據誤差率高達40%以上,漏評、錯評現象仍有發生。

(四)標識標牌懸掛滯後。個別鄉鎮標識牌尚未全部懸掛,部分農戶標識牌由於管護不到位等多種原因,改造照片、標註信息已模糊不清,不能很好的反映房屋改造信息。同時部分鄉鎮僅對重點村和公路沿線村社閒置、廢棄房屋和生產用房進行了標識,偏遠村社標識工作未做到全覆蓋,且標識顏色、大小和字樣不一,房屋標識工作嚴重滯後。

三、工作要求

目前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已進入衝刺清零、攻堅克難“倒計時”階段,各鄉鎮要切實增強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危改工作切實抓在手上,堅持問題導向,再添措施、再鼓幹勁,力爭保質保量如期完成改造任務。

(一)狠抓問題整改落實。各鄉鎮要緊盯督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舉一反三,認真組織農村危房改造自查和回頭看工作,堅持精準到戶、精準施策,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靠實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時限,著力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紮紮實實推進整改,以問題整改倒逼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質量提升。

(二)加快危房清零進度。各鄉鎮要在核查結果的基礎上,按照“鄉不漏村、村不漏戶”和“以人找房、以房核人”的方式,對照農戶住房安全鑑定表和住房安全達標書逐村、逐戶、逐人拉網式進行核實。在鑑定報告或達標書中存在錯評、漏評的及時修改完善,對錶內信息不實不準、塗改嚴重的及時進行更換,做到“家家都有鑑定表、戶戶都有達標書”。

(三)提升危房改造質量。各鄉鎮要切實履行屬地管理職責,健全鄉鎮危房改造管理機構,嚴格執行危改建房面積管控要求,全面落實“四書一報告”制度,組織專業力量,緊盯地基基礎、承重結構、抗震措施、圍護結構等重要施工環節,堅持定期開展日常巡查、專項檢查,做到房屋改造建設全過程監管。對改造質量不高、安全隱患未徹底消除的,要嚴格按照《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質量標準》的要求,全面落實樑柱、牆體等加固措施。同時採取置換、購買、長期租賃、代建、幫建等多種方式,確保在7月底前全面完成危改任務。

(四)規範檔案資料管理。各鄉鎮要嚴格按照國家住建部農村危房改造績效考核40項指標和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檔案管理辦法的要求,對歷年來危房改造戶檔案資料逐戶進行核對,重點對檔案內容、人員信息、房屋照片、資金撥付憑證和簽字背書等方面進行檢查,完善聯建、購置和租賃協議,確保檔案資料真實規範。同時要嚴格按照《甘肅省農村住房檔案資料要求》的規定,儘快建立農村危房改造到戶資料和村級農村住房四種臺賬。

(五)做到標識標牌全覆蓋。各鄉鎮要對2017年以來已完成的危改房屋按要求懸掛標識牌,對已經懸掛但模糊不清的及時進行更換;對長期無人居住、有安全住房、異地搬遷、無主房屋等危房統一進行噴繪標識。對長期閒置、廢棄、易地搬遷遺留危房依法依規予以拆除。

(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各鄉鎮要嚴格執行《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全面落實“五個不補助”政策,加強資金運行管理,及時撥付補助資金,全面推行“一卡通”資金支付制度,做到專項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堅決杜絕層層撥付等現象的發生。同時要按照“宜統盡統、一戶一卡、卡隨人走”的原則,對資金髮放程序不規範、資金滯留、信息不公開等突出問題積極整改,實現農村危房改造資金全過程、無死角的監管監督,確保資金使用合理合規,保證扶貧資金使用安全、高效。

(六)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各鄉鎮要對農村危房改造政策通過宣傳資料、明白卡等不同渠道和方式進行廣泛的宣傳,不斷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危房改造工作,為危改工作的開展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

附:1.隴南市武都區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2.隴南市武都區暴洪災後重建進展情況統計表;

3.農村危房改造督查問題清單。

隴南市武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19年7月15日

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2019年6月28日,區住建局對全區農村危房改造和暴洪災害災後重建進展情況進行了通報,對改造房屋質量不達標等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交辦。但從本週督查情況來看,個別鄉鎮在房屋實體、檔案資料、鑑定報告和資金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危房住人現象仍有發生。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改造任務完成情況

(一)危房改造進展情況。2019年,全區共下達危房改造指標1926戶,其中第一批787戶、第二批276戶、第三批863戶。截至2019年7月15日,各鄉鎮上報開工1926戶,開工率100%;竣工1380戶,竣工率71.65%。其中第一批787戶全部開工,竣工761戶,竣工率96.7%;第二批276戶全部開工,竣工226戶,竣工率81.88%;第三批863戶全部開工,竣工393戶,竣工率45.54%(詳見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二)災後重建進展情況。省市共下達暴洪災後重建任務1625戶(8·7暴洪災後重建363戶,7·10暴洪災後重建1262戶)。截至目前已開工1625戶,開工率100%;竣工1513戶,竣工率93.11%。其中:8·7暴洪災後重建竣工282戶,竣工率77.69 %;7·10暴洪災後重建竣工1231戶,竣工率97.54%(詳見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二、好的經驗和做法

從本週督查情況來看,各鄉鎮都能夠按照農村危房改造的相關要求認真進行整改,積極開展查漏補缺“回頭看”工作。特別是馬街、馬營、姚寨、石門和甘泉等鄉鎮深入分析農戶無力建房或農戶缺少勞動力存在問題的原因,採取村幹部幫建或委託施工隊集中進行建設;漢林、池壩、隆興和龍壩等鄉鎮逐戶制定了整改措施,落實了整改時限和責任人,採取“領導幹部包村、駐村幹部包戶”等措施,每日通報、每週評比,有效的促進了整改任務的落實;琵琶鎮集中修建22平米的輕鋼房,不斷推進危改進度;五庫鄉靈活運用“長期租賃、購買安置”等政策,近期危改進展較快。楓相、坪牙、兩水、柏林、龍壩和城關等6個鄉鎮提前完成改造任務;外納、池壩和黃坪等3個鄉鎮本週改造進展速度較快,竣工率分別為63.37%、58.82%和53.13%,分別比上週遞增40.6,35.29和9.38個百分點。

三、存在的問題

(一)工作進展十分緩慢。從督查情況來看,各鄉鎮都能進一步增強危改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緊緊圍繞危改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項,不斷強化工作措施和力度,本週危改進展情況相比上週較快,竣工率比上週遞增11.22個百分點。但目前距離省住建廳農村危房改造驗收僅有1個多月的有效時間,全區還有546戶尚未全面竣工。吉石壩、蒲池、玉皇、漢王和龍鳳等5個鄉鎮竣工率低於50%以下,分別為50%、48.84%、45.27%、25%和25%,改造進展十分緩慢。

(二)改造質量不達標。我局已對督查出來的往年未竣工的151戶發送了督辦通知,洛溏、玉皇和郭河等19個鄉鎮已積極進行了整改,但由於時間原因,尚有96戶尚未全面完成整改,各鄉鎮整改進度不一。佛崖、角弓等鄉鎮還有個別農戶房屋散水、屋頂、樑柱等部位加固不到位、門窗未安裝等現象,整改還不徹底;玉皇和漢王等鄉鎮仍有居住危房、帳篷現象發生(詳見督查問題清單)。

(三)檔案資料不完善。各鄉鎮檔案資料不健全、不規範,個別鄉鎮已建立的檔案普遍存在危改農戶信息不準、檔案內容不全,審批環節無相關人員簽字,改造前、改造中和改造後照片不一致或照片重複使用,部分檔案施工巡查記錄、工程量清單、房屋危險等級鑑定表和聯建協議等要件缺失。督查組對每個鄉鎮隨機抽查了1個村,從抽查情況來看,鑑定(認定)報告中危險點和實際加固維修部位不一致等現象。房屋安全性鑑定表內房屋結構、面積與實際不符,數據誤差率高達40%以上,漏評、錯評現象仍有發生。

(四)標識標牌懸掛滯後。個別鄉鎮標識牌尚未全部懸掛,部分農戶標識牌由於管護不到位等多種原因,改造照片、標註信息已模糊不清,不能很好的反映房屋改造信息。同時部分鄉鎮僅對重點村和公路沿線村社閒置、廢棄房屋和生產用房進行了標識,偏遠村社標識工作未做到全覆蓋,且標識顏色、大小和字樣不一,房屋標識工作嚴重滯後。

三、工作要求

目前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已進入衝刺清零、攻堅克難“倒計時”階段,各鄉鎮要切實增強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危改工作切實抓在手上,堅持問題導向,再添措施、再鼓幹勁,力爭保質保量如期完成改造任務。

(一)狠抓問題整改落實。各鄉鎮要緊盯督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舉一反三,認真組織農村危房改造自查和回頭看工作,堅持精準到戶、精準施策,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靠實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時限,著力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紮紮實實推進整改,以問題整改倒逼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質量提升。

(二)加快危房清零進度。各鄉鎮要在核查結果的基礎上,按照“鄉不漏村、村不漏戶”和“以人找房、以房核人”的方式,對照農戶住房安全鑑定表和住房安全達標書逐村、逐戶、逐人拉網式進行核實。在鑑定報告或達標書中存在錯評、漏評的及時修改完善,對錶內信息不實不準、塗改嚴重的及時進行更換,做到“家家都有鑑定表、戶戶都有達標書”。

(三)提升危房改造質量。各鄉鎮要切實履行屬地管理職責,健全鄉鎮危房改造管理機構,嚴格執行危改建房面積管控要求,全面落實“四書一報告”制度,組織專業力量,緊盯地基基礎、承重結構、抗震措施、圍護結構等重要施工環節,堅持定期開展日常巡查、專項檢查,做到房屋改造建設全過程監管。對改造質量不高、安全隱患未徹底消除的,要嚴格按照《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質量標準》的要求,全面落實樑柱、牆體等加固措施。同時採取置換、購買、長期租賃、代建、幫建等多種方式,確保在7月底前全面完成危改任務。

(四)規範檔案資料管理。各鄉鎮要嚴格按照國家住建部農村危房改造績效考核40項指標和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檔案管理辦法的要求,對歷年來危房改造戶檔案資料逐戶進行核對,重點對檔案內容、人員信息、房屋照片、資金撥付憑證和簽字背書等方面進行檢查,完善聯建、購置和租賃協議,確保檔案資料真實規範。同時要嚴格按照《甘肅省農村住房檔案資料要求》的規定,儘快建立農村危房改造到戶資料和村級農村住房四種臺賬。

(五)做到標識標牌全覆蓋。各鄉鎮要對2017年以來已完成的危改房屋按要求懸掛標識牌,對已經懸掛但模糊不清的及時進行更換;對長期無人居住、有安全住房、異地搬遷、無主房屋等危房統一進行噴繪標識。對長期閒置、廢棄、易地搬遷遺留危房依法依規予以拆除。

(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各鄉鎮要嚴格執行《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全面落實“五個不補助”政策,加強資金運行管理,及時撥付補助資金,全面推行“一卡通”資金支付制度,做到專項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堅決杜絕層層撥付等現象的發生。同時要按照“宜統盡統、一戶一卡、卡隨人走”的原則,對資金髮放程序不規範、資金滯留、信息不公開等突出問題積極整改,實現農村危房改造資金全過程、無死角的監管監督,確保資金使用合理合規,保證扶貧資金使用安全、高效。

(六)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各鄉鎮要對農村危房改造政策通過宣傳資料、明白卡等不同渠道和方式進行廣泛的宣傳,不斷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危房改造工作,為危改工作的開展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

附:1.隴南市武都區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2.隴南市武都區暴洪災後重建進展情況統計表;

3.農村危房改造督查問題清單。

隴南市武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19年7月15日

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2019年6月28日,區住建局對全區農村危房改造和暴洪災害災後重建進展情況進行了通報,對改造房屋質量不達標等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交辦。但從本週督查情況來看,個別鄉鎮在房屋實體、檔案資料、鑑定報告和資金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危房住人現象仍有發生。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改造任務完成情況

(一)危房改造進展情況。2019年,全區共下達危房改造指標1926戶,其中第一批787戶、第二批276戶、第三批863戶。截至2019年7月15日,各鄉鎮上報開工1926戶,開工率100%;竣工1380戶,竣工率71.65%。其中第一批787戶全部開工,竣工761戶,竣工率96.7%;第二批276戶全部開工,竣工226戶,竣工率81.88%;第三批863戶全部開工,竣工393戶,竣工率45.54%(詳見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二)災後重建進展情況。省市共下達暴洪災後重建任務1625戶(8·7暴洪災後重建363戶,7·10暴洪災後重建1262戶)。截至目前已開工1625戶,開工率100%;竣工1513戶,竣工率93.11%。其中:8·7暴洪災後重建竣工282戶,竣工率77.69 %;7·10暴洪災後重建竣工1231戶,竣工率97.54%(詳見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二、好的經驗和做法

從本週督查情況來看,各鄉鎮都能夠按照農村危房改造的相關要求認真進行整改,積極開展查漏補缺“回頭看”工作。特別是馬街、馬營、姚寨、石門和甘泉等鄉鎮深入分析農戶無力建房或農戶缺少勞動力存在問題的原因,採取村幹部幫建或委託施工隊集中進行建設;漢林、池壩、隆興和龍壩等鄉鎮逐戶制定了整改措施,落實了整改時限和責任人,採取“領導幹部包村、駐村幹部包戶”等措施,每日通報、每週評比,有效的促進了整改任務的落實;琵琶鎮集中修建22平米的輕鋼房,不斷推進危改進度;五庫鄉靈活運用“長期租賃、購買安置”等政策,近期危改進展較快。楓相、坪牙、兩水、柏林、龍壩和城關等6個鄉鎮提前完成改造任務;外納、池壩和黃坪等3個鄉鎮本週改造進展速度較快,竣工率分別為63.37%、58.82%和53.13%,分別比上週遞增40.6,35.29和9.38個百分點。

三、存在的問題

(一)工作進展十分緩慢。從督查情況來看,各鄉鎮都能進一步增強危改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緊緊圍繞危改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項,不斷強化工作措施和力度,本週危改進展情況相比上週較快,竣工率比上週遞增11.22個百分點。但目前距離省住建廳農村危房改造驗收僅有1個多月的有效時間,全區還有546戶尚未全面竣工。吉石壩、蒲池、玉皇、漢王和龍鳳等5個鄉鎮竣工率低於50%以下,分別為50%、48.84%、45.27%、25%和25%,改造進展十分緩慢。

(二)改造質量不達標。我局已對督查出來的往年未竣工的151戶發送了督辦通知,洛溏、玉皇和郭河等19個鄉鎮已積極進行了整改,但由於時間原因,尚有96戶尚未全面完成整改,各鄉鎮整改進度不一。佛崖、角弓等鄉鎮還有個別農戶房屋散水、屋頂、樑柱等部位加固不到位、門窗未安裝等現象,整改還不徹底;玉皇和漢王等鄉鎮仍有居住危房、帳篷現象發生(詳見督查問題清單)。

(三)檔案資料不完善。各鄉鎮檔案資料不健全、不規範,個別鄉鎮已建立的檔案普遍存在危改農戶信息不準、檔案內容不全,審批環節無相關人員簽字,改造前、改造中和改造後照片不一致或照片重複使用,部分檔案施工巡查記錄、工程量清單、房屋危險等級鑑定表和聯建協議等要件缺失。督查組對每個鄉鎮隨機抽查了1個村,從抽查情況來看,鑑定(認定)報告中危險點和實際加固維修部位不一致等現象。房屋安全性鑑定表內房屋結構、面積與實際不符,數據誤差率高達40%以上,漏評、錯評現象仍有發生。

(四)標識標牌懸掛滯後。個別鄉鎮標識牌尚未全部懸掛,部分農戶標識牌由於管護不到位等多種原因,改造照片、標註信息已模糊不清,不能很好的反映房屋改造信息。同時部分鄉鎮僅對重點村和公路沿線村社閒置、廢棄房屋和生產用房進行了標識,偏遠村社標識工作未做到全覆蓋,且標識顏色、大小和字樣不一,房屋標識工作嚴重滯後。

三、工作要求

目前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已進入衝刺清零、攻堅克難“倒計時”階段,各鄉鎮要切實增強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危改工作切實抓在手上,堅持問題導向,再添措施、再鼓幹勁,力爭保質保量如期完成改造任務。

(一)狠抓問題整改落實。各鄉鎮要緊盯督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舉一反三,認真組織農村危房改造自查和回頭看工作,堅持精準到戶、精準施策,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靠實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時限,著力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紮紮實實推進整改,以問題整改倒逼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質量提升。

(二)加快危房清零進度。各鄉鎮要在核查結果的基礎上,按照“鄉不漏村、村不漏戶”和“以人找房、以房核人”的方式,對照農戶住房安全鑑定表和住房安全達標書逐村、逐戶、逐人拉網式進行核實。在鑑定報告或達標書中存在錯評、漏評的及時修改完善,對錶內信息不實不準、塗改嚴重的及時進行更換,做到“家家都有鑑定表、戶戶都有達標書”。

(三)提升危房改造質量。各鄉鎮要切實履行屬地管理職責,健全鄉鎮危房改造管理機構,嚴格執行危改建房面積管控要求,全面落實“四書一報告”制度,組織專業力量,緊盯地基基礎、承重結構、抗震措施、圍護結構等重要施工環節,堅持定期開展日常巡查、專項檢查,做到房屋改造建設全過程監管。對改造質量不高、安全隱患未徹底消除的,要嚴格按照《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質量標準》的要求,全面落實樑柱、牆體等加固措施。同時採取置換、購買、長期租賃、代建、幫建等多種方式,確保在7月底前全面完成危改任務。

(四)規範檔案資料管理。各鄉鎮要嚴格按照國家住建部農村危房改造績效考核40項指標和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檔案管理辦法的要求,對歷年來危房改造戶檔案資料逐戶進行核對,重點對檔案內容、人員信息、房屋照片、資金撥付憑證和簽字背書等方面進行檢查,完善聯建、購置和租賃協議,確保檔案資料真實規範。同時要嚴格按照《甘肅省農村住房檔案資料要求》的規定,儘快建立農村危房改造到戶資料和村級農村住房四種臺賬。

(五)做到標識標牌全覆蓋。各鄉鎮要對2017年以來已完成的危改房屋按要求懸掛標識牌,對已經懸掛但模糊不清的及時進行更換;對長期無人居住、有安全住房、異地搬遷、無主房屋等危房統一進行噴繪標識。對長期閒置、廢棄、易地搬遷遺留危房依法依規予以拆除。

(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各鄉鎮要嚴格執行《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全面落實“五個不補助”政策,加強資金運行管理,及時撥付補助資金,全面推行“一卡通”資金支付制度,做到專項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堅決杜絕層層撥付等現象的發生。同時要按照“宜統盡統、一戶一卡、卡隨人走”的原則,對資金髮放程序不規範、資金滯留、信息不公開等突出問題積極整改,實現農村危房改造資金全過程、無死角的監管監督,確保資金使用合理合規,保證扶貧資金使用安全、高效。

(六)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各鄉鎮要對農村危房改造政策通過宣傳資料、明白卡等不同渠道和方式進行廣泛的宣傳,不斷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危房改造工作,為危改工作的開展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

附:1.隴南市武都區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2.隴南市武都區暴洪災後重建進展情況統計表;

3.農村危房改造督查問題清單。

隴南市武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19年7月15日

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2019年6月28日,區住建局對全區農村危房改造和暴洪災害災後重建進展情況進行了通報,對改造房屋質量不達標等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交辦。但從本週督查情況來看,個別鄉鎮在房屋實體、檔案資料、鑑定報告和資金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危房住人現象仍有發生。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改造任務完成情況

(一)危房改造進展情況。2019年,全區共下達危房改造指標1926戶,其中第一批787戶、第二批276戶、第三批863戶。截至2019年7月15日,各鄉鎮上報開工1926戶,開工率100%;竣工1380戶,竣工率71.65%。其中第一批787戶全部開工,竣工761戶,竣工率96.7%;第二批276戶全部開工,竣工226戶,竣工率81.88%;第三批863戶全部開工,竣工393戶,竣工率45.54%(詳見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二)災後重建進展情況。省市共下達暴洪災後重建任務1625戶(8·7暴洪災後重建363戶,7·10暴洪災後重建1262戶)。截至目前已開工1625戶,開工率100%;竣工1513戶,竣工率93.11%。其中:8·7暴洪災後重建竣工282戶,竣工率77.69 %;7·10暴洪災後重建竣工1231戶,竣工率97.54%(詳見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二、好的經驗和做法

從本週督查情況來看,各鄉鎮都能夠按照農村危房改造的相關要求認真進行整改,積極開展查漏補缺“回頭看”工作。特別是馬街、馬營、姚寨、石門和甘泉等鄉鎮深入分析農戶無力建房或農戶缺少勞動力存在問題的原因,採取村幹部幫建或委託施工隊集中進行建設;漢林、池壩、隆興和龍壩等鄉鎮逐戶制定了整改措施,落實了整改時限和責任人,採取“領導幹部包村、駐村幹部包戶”等措施,每日通報、每週評比,有效的促進了整改任務的落實;琵琶鎮集中修建22平米的輕鋼房,不斷推進危改進度;五庫鄉靈活運用“長期租賃、購買安置”等政策,近期危改進展較快。楓相、坪牙、兩水、柏林、龍壩和城關等6個鄉鎮提前完成改造任務;外納、池壩和黃坪等3個鄉鎮本週改造進展速度較快,竣工率分別為63.37%、58.82%和53.13%,分別比上週遞增40.6,35.29和9.38個百分點。

三、存在的問題

(一)工作進展十分緩慢。從督查情況來看,各鄉鎮都能進一步增強危改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緊緊圍繞危改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項,不斷強化工作措施和力度,本週危改進展情況相比上週較快,竣工率比上週遞增11.22個百分點。但目前距離省住建廳農村危房改造驗收僅有1個多月的有效時間,全區還有546戶尚未全面竣工。吉石壩、蒲池、玉皇、漢王和龍鳳等5個鄉鎮竣工率低於50%以下,分別為50%、48.84%、45.27%、25%和25%,改造進展十分緩慢。

(二)改造質量不達標。我局已對督查出來的往年未竣工的151戶發送了督辦通知,洛溏、玉皇和郭河等19個鄉鎮已積極進行了整改,但由於時間原因,尚有96戶尚未全面完成整改,各鄉鎮整改進度不一。佛崖、角弓等鄉鎮還有個別農戶房屋散水、屋頂、樑柱等部位加固不到位、門窗未安裝等現象,整改還不徹底;玉皇和漢王等鄉鎮仍有居住危房、帳篷現象發生(詳見督查問題清單)。

(三)檔案資料不完善。各鄉鎮檔案資料不健全、不規範,個別鄉鎮已建立的檔案普遍存在危改農戶信息不準、檔案內容不全,審批環節無相關人員簽字,改造前、改造中和改造後照片不一致或照片重複使用,部分檔案施工巡查記錄、工程量清單、房屋危險等級鑑定表和聯建協議等要件缺失。督查組對每個鄉鎮隨機抽查了1個村,從抽查情況來看,鑑定(認定)報告中危險點和實際加固維修部位不一致等現象。房屋安全性鑑定表內房屋結構、面積與實際不符,數據誤差率高達40%以上,漏評、錯評現象仍有發生。

(四)標識標牌懸掛滯後。個別鄉鎮標識牌尚未全部懸掛,部分農戶標識牌由於管護不到位等多種原因,改造照片、標註信息已模糊不清,不能很好的反映房屋改造信息。同時部分鄉鎮僅對重點村和公路沿線村社閒置、廢棄房屋和生產用房進行了標識,偏遠村社標識工作未做到全覆蓋,且標識顏色、大小和字樣不一,房屋標識工作嚴重滯後。

三、工作要求

目前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已進入衝刺清零、攻堅克難“倒計時”階段,各鄉鎮要切實增強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危改工作切實抓在手上,堅持問題導向,再添措施、再鼓幹勁,力爭保質保量如期完成改造任務。

(一)狠抓問題整改落實。各鄉鎮要緊盯督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舉一反三,認真組織農村危房改造自查和回頭看工作,堅持精準到戶、精準施策,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靠實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時限,著力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紮紮實實推進整改,以問題整改倒逼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質量提升。

(二)加快危房清零進度。各鄉鎮要在核查結果的基礎上,按照“鄉不漏村、村不漏戶”和“以人找房、以房核人”的方式,對照農戶住房安全鑑定表和住房安全達標書逐村、逐戶、逐人拉網式進行核實。在鑑定報告或達標書中存在錯評、漏評的及時修改完善,對錶內信息不實不準、塗改嚴重的及時進行更換,做到“家家都有鑑定表、戶戶都有達標書”。

(三)提升危房改造質量。各鄉鎮要切實履行屬地管理職責,健全鄉鎮危房改造管理機構,嚴格執行危改建房面積管控要求,全面落實“四書一報告”制度,組織專業力量,緊盯地基基礎、承重結構、抗震措施、圍護結構等重要施工環節,堅持定期開展日常巡查、專項檢查,做到房屋改造建設全過程監管。對改造質量不高、安全隱患未徹底消除的,要嚴格按照《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質量標準》的要求,全面落實樑柱、牆體等加固措施。同時採取置換、購買、長期租賃、代建、幫建等多種方式,確保在7月底前全面完成危改任務。

(四)規範檔案資料管理。各鄉鎮要嚴格按照國家住建部農村危房改造績效考核40項指標和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檔案管理辦法的要求,對歷年來危房改造戶檔案資料逐戶進行核對,重點對檔案內容、人員信息、房屋照片、資金撥付憑證和簽字背書等方面進行檢查,完善聯建、購置和租賃協議,確保檔案資料真實規範。同時要嚴格按照《甘肅省農村住房檔案資料要求》的規定,儘快建立農村危房改造到戶資料和村級農村住房四種臺賬。

(五)做到標識標牌全覆蓋。各鄉鎮要對2017年以來已完成的危改房屋按要求懸掛標識牌,對已經懸掛但模糊不清的及時進行更換;對長期無人居住、有安全住房、異地搬遷、無主房屋等危房統一進行噴繪標識。對長期閒置、廢棄、易地搬遷遺留危房依法依規予以拆除。

(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各鄉鎮要嚴格執行《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全面落實“五個不補助”政策,加強資金運行管理,及時撥付補助資金,全面推行“一卡通”資金支付制度,做到專項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堅決杜絕層層撥付等現象的發生。同時要按照“宜統盡統、一戶一卡、卡隨人走”的原則,對資金髮放程序不規範、資金滯留、信息不公開等突出問題積極整改,實現農村危房改造資金全過程、無死角的監管監督,確保資金使用合理合規,保證扶貧資金使用安全、高效。

(六)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各鄉鎮要對農村危房改造政策通過宣傳資料、明白卡等不同渠道和方式進行廣泛的宣傳,不斷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危房改造工作,為危改工作的開展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

附:1.隴南市武都區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2.隴南市武都區暴洪災後重建進展情況統計表;

3.農村危房改造督查問題清單。

隴南市武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19年7月15日

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2019年6月28日,區住建局對全區農村危房改造和暴洪災害災後重建進展情況進行了通報,對改造房屋質量不達標等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交辦。但從本週督查情況來看,個別鄉鎮在房屋實體、檔案資料、鑑定報告和資金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危房住人現象仍有發生。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改造任務完成情況

(一)危房改造進展情況。2019年,全區共下達危房改造指標1926戶,其中第一批787戶、第二批276戶、第三批863戶。截至2019年7月15日,各鄉鎮上報開工1926戶,開工率100%;竣工1380戶,竣工率71.65%。其中第一批787戶全部開工,竣工761戶,竣工率96.7%;第二批276戶全部開工,竣工226戶,竣工率81.88%;第三批863戶全部開工,竣工393戶,竣工率45.54%(詳見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二)災後重建進展情況。省市共下達暴洪災後重建任務1625戶(8·7暴洪災後重建363戶,7·10暴洪災後重建1262戶)。截至目前已開工1625戶,開工率100%;竣工1513戶,竣工率93.11%。其中:8·7暴洪災後重建竣工282戶,竣工率77.69 %;7·10暴洪災後重建竣工1231戶,竣工率97.54%(詳見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二、好的經驗和做法

從本週督查情況來看,各鄉鎮都能夠按照農村危房改造的相關要求認真進行整改,積極開展查漏補缺“回頭看”工作。特別是馬街、馬營、姚寨、石門和甘泉等鄉鎮深入分析農戶無力建房或農戶缺少勞動力存在問題的原因,採取村幹部幫建或委託施工隊集中進行建設;漢林、池壩、隆興和龍壩等鄉鎮逐戶制定了整改措施,落實了整改時限和責任人,採取“領導幹部包村、駐村幹部包戶”等措施,每日通報、每週評比,有效的促進了整改任務的落實;琵琶鎮集中修建22平米的輕鋼房,不斷推進危改進度;五庫鄉靈活運用“長期租賃、購買安置”等政策,近期危改進展較快。楓相、坪牙、兩水、柏林、龍壩和城關等6個鄉鎮提前完成改造任務;外納、池壩和黃坪等3個鄉鎮本週改造進展速度較快,竣工率分別為63.37%、58.82%和53.13%,分別比上週遞增40.6,35.29和9.38個百分點。

三、存在的問題

(一)工作進展十分緩慢。從督查情況來看,各鄉鎮都能進一步增強危改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緊緊圍繞危改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項,不斷強化工作措施和力度,本週危改進展情況相比上週較快,竣工率比上週遞增11.22個百分點。但目前距離省住建廳農村危房改造驗收僅有1個多月的有效時間,全區還有546戶尚未全面竣工。吉石壩、蒲池、玉皇、漢王和龍鳳等5個鄉鎮竣工率低於50%以下,分別為50%、48.84%、45.27%、25%和25%,改造進展十分緩慢。

(二)改造質量不達標。我局已對督查出來的往年未竣工的151戶發送了督辦通知,洛溏、玉皇和郭河等19個鄉鎮已積極進行了整改,但由於時間原因,尚有96戶尚未全面完成整改,各鄉鎮整改進度不一。佛崖、角弓等鄉鎮還有個別農戶房屋散水、屋頂、樑柱等部位加固不到位、門窗未安裝等現象,整改還不徹底;玉皇和漢王等鄉鎮仍有居住危房、帳篷現象發生(詳見督查問題清單)。

(三)檔案資料不完善。各鄉鎮檔案資料不健全、不規範,個別鄉鎮已建立的檔案普遍存在危改農戶信息不準、檔案內容不全,審批環節無相關人員簽字,改造前、改造中和改造後照片不一致或照片重複使用,部分檔案施工巡查記錄、工程量清單、房屋危險等級鑑定表和聯建協議等要件缺失。督查組對每個鄉鎮隨機抽查了1個村,從抽查情況來看,鑑定(認定)報告中危險點和實際加固維修部位不一致等現象。房屋安全性鑑定表內房屋結構、面積與實際不符,數據誤差率高達40%以上,漏評、錯評現象仍有發生。

(四)標識標牌懸掛滯後。個別鄉鎮標識牌尚未全部懸掛,部分農戶標識牌由於管護不到位等多種原因,改造照片、標註信息已模糊不清,不能很好的反映房屋改造信息。同時部分鄉鎮僅對重點村和公路沿線村社閒置、廢棄房屋和生產用房進行了標識,偏遠村社標識工作未做到全覆蓋,且標識顏色、大小和字樣不一,房屋標識工作嚴重滯後。

三、工作要求

目前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已進入衝刺清零、攻堅克難“倒計時”階段,各鄉鎮要切實增強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危改工作切實抓在手上,堅持問題導向,再添措施、再鼓幹勁,力爭保質保量如期完成改造任務。

(一)狠抓問題整改落實。各鄉鎮要緊盯督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舉一反三,認真組織農村危房改造自查和回頭看工作,堅持精準到戶、精準施策,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靠實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時限,著力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紮紮實實推進整改,以問題整改倒逼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質量提升。

(二)加快危房清零進度。各鄉鎮要在核查結果的基礎上,按照“鄉不漏村、村不漏戶”和“以人找房、以房核人”的方式,對照農戶住房安全鑑定表和住房安全達標書逐村、逐戶、逐人拉網式進行核實。在鑑定報告或達標書中存在錯評、漏評的及時修改完善,對錶內信息不實不準、塗改嚴重的及時進行更換,做到“家家都有鑑定表、戶戶都有達標書”。

(三)提升危房改造質量。各鄉鎮要切實履行屬地管理職責,健全鄉鎮危房改造管理機構,嚴格執行危改建房面積管控要求,全面落實“四書一報告”制度,組織專業力量,緊盯地基基礎、承重結構、抗震措施、圍護結構等重要施工環節,堅持定期開展日常巡查、專項檢查,做到房屋改造建設全過程監管。對改造質量不高、安全隱患未徹底消除的,要嚴格按照《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質量標準》的要求,全面落實樑柱、牆體等加固措施。同時採取置換、購買、長期租賃、代建、幫建等多種方式,確保在7月底前全面完成危改任務。

(四)規範檔案資料管理。各鄉鎮要嚴格按照國家住建部農村危房改造績效考核40項指標和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檔案管理辦法的要求,對歷年來危房改造戶檔案資料逐戶進行核對,重點對檔案內容、人員信息、房屋照片、資金撥付憑證和簽字背書等方面進行檢查,完善聯建、購置和租賃協議,確保檔案資料真實規範。同時要嚴格按照《甘肅省農村住房檔案資料要求》的規定,儘快建立農村危房改造到戶資料和村級農村住房四種臺賬。

(五)做到標識標牌全覆蓋。各鄉鎮要對2017年以來已完成的危改房屋按要求懸掛標識牌,對已經懸掛但模糊不清的及時進行更換;對長期無人居住、有安全住房、異地搬遷、無主房屋等危房統一進行噴繪標識。對長期閒置、廢棄、易地搬遷遺留危房依法依規予以拆除。

(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各鄉鎮要嚴格執行《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全面落實“五個不補助”政策,加強資金運行管理,及時撥付補助資金,全面推行“一卡通”資金支付制度,做到專項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堅決杜絕層層撥付等現象的發生。同時要按照“宜統盡統、一戶一卡、卡隨人走”的原則,對資金髮放程序不規範、資金滯留、信息不公開等突出問題積極整改,實現農村危房改造資金全過程、無死角的監管監督,確保資金使用合理合規,保證扶貧資金使用安全、高效。

(六)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各鄉鎮要對農村危房改造政策通過宣傳資料、明白卡等不同渠道和方式進行廣泛的宣傳,不斷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危房改造工作,為危改工作的開展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

附:1.隴南市武都區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2.隴南市武都區暴洪災後重建進展情況統計表;

3.農村危房改造督查問題清單。

隴南市武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19年7月15日

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2019年6月28日,區住建局對全區農村危房改造和暴洪災害災後重建進展情況進行了通報,對改造房屋質量不達標等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交辦。但從本週督查情況來看,個別鄉鎮在房屋實體、檔案資料、鑑定報告和資金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危房住人現象仍有發生。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改造任務完成情況

(一)危房改造進展情況。2019年,全區共下達危房改造指標1926戶,其中第一批787戶、第二批276戶、第三批863戶。截至2019年7月15日,各鄉鎮上報開工1926戶,開工率100%;竣工1380戶,竣工率71.65%。其中第一批787戶全部開工,竣工761戶,竣工率96.7%;第二批276戶全部開工,竣工226戶,竣工率81.88%;第三批863戶全部開工,竣工393戶,竣工率45.54%(詳見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二)災後重建進展情況。省市共下達暴洪災後重建任務1625戶(8·7暴洪災後重建363戶,7·10暴洪災後重建1262戶)。截至目前已開工1625戶,開工率100%;竣工1513戶,竣工率93.11%。其中:8·7暴洪災後重建竣工282戶,竣工率77.69 %;7·10暴洪災後重建竣工1231戶,竣工率97.54%(詳見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二、好的經驗和做法

從本週督查情況來看,各鄉鎮都能夠按照農村危房改造的相關要求認真進行整改,積極開展查漏補缺“回頭看”工作。特別是馬街、馬營、姚寨、石門和甘泉等鄉鎮深入分析農戶無力建房或農戶缺少勞動力存在問題的原因,採取村幹部幫建或委託施工隊集中進行建設;漢林、池壩、隆興和龍壩等鄉鎮逐戶制定了整改措施,落實了整改時限和責任人,採取“領導幹部包村、駐村幹部包戶”等措施,每日通報、每週評比,有效的促進了整改任務的落實;琵琶鎮集中修建22平米的輕鋼房,不斷推進危改進度;五庫鄉靈活運用“長期租賃、購買安置”等政策,近期危改進展較快。楓相、坪牙、兩水、柏林、龍壩和城關等6個鄉鎮提前完成改造任務;外納、池壩和黃坪等3個鄉鎮本週改造進展速度較快,竣工率分別為63.37%、58.82%和53.13%,分別比上週遞增40.6,35.29和9.38個百分點。

三、存在的問題

(一)工作進展十分緩慢。從督查情況來看,各鄉鎮都能進一步增強危改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緊緊圍繞危改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項,不斷強化工作措施和力度,本週危改進展情況相比上週較快,竣工率比上週遞增11.22個百分點。但目前距離省住建廳農村危房改造驗收僅有1個多月的有效時間,全區還有546戶尚未全面竣工。吉石壩、蒲池、玉皇、漢王和龍鳳等5個鄉鎮竣工率低於50%以下,分別為50%、48.84%、45.27%、25%和25%,改造進展十分緩慢。

(二)改造質量不達標。我局已對督查出來的往年未竣工的151戶發送了督辦通知,洛溏、玉皇和郭河等19個鄉鎮已積極進行了整改,但由於時間原因,尚有96戶尚未全面完成整改,各鄉鎮整改進度不一。佛崖、角弓等鄉鎮還有個別農戶房屋散水、屋頂、樑柱等部位加固不到位、門窗未安裝等現象,整改還不徹底;玉皇和漢王等鄉鎮仍有居住危房、帳篷現象發生(詳見督查問題清單)。

(三)檔案資料不完善。各鄉鎮檔案資料不健全、不規範,個別鄉鎮已建立的檔案普遍存在危改農戶信息不準、檔案內容不全,審批環節無相關人員簽字,改造前、改造中和改造後照片不一致或照片重複使用,部分檔案施工巡查記錄、工程量清單、房屋危險等級鑑定表和聯建協議等要件缺失。督查組對每個鄉鎮隨機抽查了1個村,從抽查情況來看,鑑定(認定)報告中危險點和實際加固維修部位不一致等現象。房屋安全性鑑定表內房屋結構、面積與實際不符,數據誤差率高達40%以上,漏評、錯評現象仍有發生。

(四)標識標牌懸掛滯後。個別鄉鎮標識牌尚未全部懸掛,部分農戶標識牌由於管護不到位等多種原因,改造照片、標註信息已模糊不清,不能很好的反映房屋改造信息。同時部分鄉鎮僅對重點村和公路沿線村社閒置、廢棄房屋和生產用房進行了標識,偏遠村社標識工作未做到全覆蓋,且標識顏色、大小和字樣不一,房屋標識工作嚴重滯後。

三、工作要求

目前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已進入衝刺清零、攻堅克難“倒計時”階段,各鄉鎮要切實增強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危改工作切實抓在手上,堅持問題導向,再添措施、再鼓幹勁,力爭保質保量如期完成改造任務。

(一)狠抓問題整改落實。各鄉鎮要緊盯督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舉一反三,認真組織農村危房改造自查和回頭看工作,堅持精準到戶、精準施策,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靠實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時限,著力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紮紮實實推進整改,以問題整改倒逼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質量提升。

(二)加快危房清零進度。各鄉鎮要在核查結果的基礎上,按照“鄉不漏村、村不漏戶”和“以人找房、以房核人”的方式,對照農戶住房安全鑑定表和住房安全達標書逐村、逐戶、逐人拉網式進行核實。在鑑定報告或達標書中存在錯評、漏評的及時修改完善,對錶內信息不實不準、塗改嚴重的及時進行更換,做到“家家都有鑑定表、戶戶都有達標書”。

(三)提升危房改造質量。各鄉鎮要切實履行屬地管理職責,健全鄉鎮危房改造管理機構,嚴格執行危改建房面積管控要求,全面落實“四書一報告”制度,組織專業力量,緊盯地基基礎、承重結構、抗震措施、圍護結構等重要施工環節,堅持定期開展日常巡查、專項檢查,做到房屋改造建設全過程監管。對改造質量不高、安全隱患未徹底消除的,要嚴格按照《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質量標準》的要求,全面落實樑柱、牆體等加固措施。同時採取置換、購買、長期租賃、代建、幫建等多種方式,確保在7月底前全面完成危改任務。

(四)規範檔案資料管理。各鄉鎮要嚴格按照國家住建部農村危房改造績效考核40項指標和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檔案管理辦法的要求,對歷年來危房改造戶檔案資料逐戶進行核對,重點對檔案內容、人員信息、房屋照片、資金撥付憑證和簽字背書等方面進行檢查,完善聯建、購置和租賃協議,確保檔案資料真實規範。同時要嚴格按照《甘肅省農村住房檔案資料要求》的規定,儘快建立農村危房改造到戶資料和村級農村住房四種臺賬。

(五)做到標識標牌全覆蓋。各鄉鎮要對2017年以來已完成的危改房屋按要求懸掛標識牌,對已經懸掛但模糊不清的及時進行更換;對長期無人居住、有安全住房、異地搬遷、無主房屋等危房統一進行噴繪標識。對長期閒置、廢棄、易地搬遷遺留危房依法依規予以拆除。

(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各鄉鎮要嚴格執行《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全面落實“五個不補助”政策,加強資金運行管理,及時撥付補助資金,全面推行“一卡通”資金支付制度,做到專項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堅決杜絕層層撥付等現象的發生。同時要按照“宜統盡統、一戶一卡、卡隨人走”的原則,對資金髮放程序不規範、資金滯留、信息不公開等突出問題積極整改,實現農村危房改造資金全過程、無死角的監管監督,確保資金使用合理合規,保證扶貧資金使用安全、高效。

(六)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各鄉鎮要對農村危房改造政策通過宣傳資料、明白卡等不同渠道和方式進行廣泛的宣傳,不斷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危房改造工作,為危改工作的開展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

附:1.隴南市武都區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2.隴南市武都區暴洪災後重建進展情況統計表;

3.農村危房改造督查問題清單。

隴南市武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19年7月15日

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2019年6月28日,區住建局對全區農村危房改造和暴洪災害災後重建進展情況進行了通報,對改造房屋質量不達標等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交辦。但從本週督查情況來看,個別鄉鎮在房屋實體、檔案資料、鑑定報告和資金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危房住人現象仍有發生。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改造任務完成情況

(一)危房改造進展情況。2019年,全區共下達危房改造指標1926戶,其中第一批787戶、第二批276戶、第三批863戶。截至2019年7月15日,各鄉鎮上報開工1926戶,開工率100%;竣工1380戶,竣工率71.65%。其中第一批787戶全部開工,竣工761戶,竣工率96.7%;第二批276戶全部開工,竣工226戶,竣工率81.88%;第三批863戶全部開工,竣工393戶,竣工率45.54%(詳見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二)災後重建進展情況。省市共下達暴洪災後重建任務1625戶(8·7暴洪災後重建363戶,7·10暴洪災後重建1262戶)。截至目前已開工1625戶,開工率100%;竣工1513戶,竣工率93.11%。其中:8·7暴洪災後重建竣工282戶,竣工率77.69 %;7·10暴洪災後重建竣工1231戶,竣工率97.54%(詳見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二、好的經驗和做法

從本週督查情況來看,各鄉鎮都能夠按照農村危房改造的相關要求認真進行整改,積極開展查漏補缺“回頭看”工作。特別是馬街、馬營、姚寨、石門和甘泉等鄉鎮深入分析農戶無力建房或農戶缺少勞動力存在問題的原因,採取村幹部幫建或委託施工隊集中進行建設;漢林、池壩、隆興和龍壩等鄉鎮逐戶制定了整改措施,落實了整改時限和責任人,採取“領導幹部包村、駐村幹部包戶”等措施,每日通報、每週評比,有效的促進了整改任務的落實;琵琶鎮集中修建22平米的輕鋼房,不斷推進危改進度;五庫鄉靈活運用“長期租賃、購買安置”等政策,近期危改進展較快。楓相、坪牙、兩水、柏林、龍壩和城關等6個鄉鎮提前完成改造任務;外納、池壩和黃坪等3個鄉鎮本週改造進展速度較快,竣工率分別為63.37%、58.82%和53.13%,分別比上週遞增40.6,35.29和9.38個百分點。

三、存在的問題

(一)工作進展十分緩慢。從督查情況來看,各鄉鎮都能進一步增強危改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緊緊圍繞危改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項,不斷強化工作措施和力度,本週危改進展情況相比上週較快,竣工率比上週遞增11.22個百分點。但目前距離省住建廳農村危房改造驗收僅有1個多月的有效時間,全區還有546戶尚未全面竣工。吉石壩、蒲池、玉皇、漢王和龍鳳等5個鄉鎮竣工率低於50%以下,分別為50%、48.84%、45.27%、25%和25%,改造進展十分緩慢。

(二)改造質量不達標。我局已對督查出來的往年未竣工的151戶發送了督辦通知,洛溏、玉皇和郭河等19個鄉鎮已積極進行了整改,但由於時間原因,尚有96戶尚未全面完成整改,各鄉鎮整改進度不一。佛崖、角弓等鄉鎮還有個別農戶房屋散水、屋頂、樑柱等部位加固不到位、門窗未安裝等現象,整改還不徹底;玉皇和漢王等鄉鎮仍有居住危房、帳篷現象發生(詳見督查問題清單)。

(三)檔案資料不完善。各鄉鎮檔案資料不健全、不規範,個別鄉鎮已建立的檔案普遍存在危改農戶信息不準、檔案內容不全,審批環節無相關人員簽字,改造前、改造中和改造後照片不一致或照片重複使用,部分檔案施工巡查記錄、工程量清單、房屋危險等級鑑定表和聯建協議等要件缺失。督查組對每個鄉鎮隨機抽查了1個村,從抽查情況來看,鑑定(認定)報告中危險點和實際加固維修部位不一致等現象。房屋安全性鑑定表內房屋結構、面積與實際不符,數據誤差率高達40%以上,漏評、錯評現象仍有發生。

(四)標識標牌懸掛滯後。個別鄉鎮標識牌尚未全部懸掛,部分農戶標識牌由於管護不到位等多種原因,改造照片、標註信息已模糊不清,不能很好的反映房屋改造信息。同時部分鄉鎮僅對重點村和公路沿線村社閒置、廢棄房屋和生產用房進行了標識,偏遠村社標識工作未做到全覆蓋,且標識顏色、大小和字樣不一,房屋標識工作嚴重滯後。

三、工作要求

目前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已進入衝刺清零、攻堅克難“倒計時”階段,各鄉鎮要切實增強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危改工作切實抓在手上,堅持問題導向,再添措施、再鼓幹勁,力爭保質保量如期完成改造任務。

(一)狠抓問題整改落實。各鄉鎮要緊盯督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舉一反三,認真組織農村危房改造自查和回頭看工作,堅持精準到戶、精準施策,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靠實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時限,著力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紮紮實實推進整改,以問題整改倒逼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質量提升。

(二)加快危房清零進度。各鄉鎮要在核查結果的基礎上,按照“鄉不漏村、村不漏戶”和“以人找房、以房核人”的方式,對照農戶住房安全鑑定表和住房安全達標書逐村、逐戶、逐人拉網式進行核實。在鑑定報告或達標書中存在錯評、漏評的及時修改完善,對錶內信息不實不準、塗改嚴重的及時進行更換,做到“家家都有鑑定表、戶戶都有達標書”。

(三)提升危房改造質量。各鄉鎮要切實履行屬地管理職責,健全鄉鎮危房改造管理機構,嚴格執行危改建房面積管控要求,全面落實“四書一報告”制度,組織專業力量,緊盯地基基礎、承重結構、抗震措施、圍護結構等重要施工環節,堅持定期開展日常巡查、專項檢查,做到房屋改造建設全過程監管。對改造質量不高、安全隱患未徹底消除的,要嚴格按照《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質量標準》的要求,全面落實樑柱、牆體等加固措施。同時採取置換、購買、長期租賃、代建、幫建等多種方式,確保在7月底前全面完成危改任務。

(四)規範檔案資料管理。各鄉鎮要嚴格按照國家住建部農村危房改造績效考核40項指標和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檔案管理辦法的要求,對歷年來危房改造戶檔案資料逐戶進行核對,重點對檔案內容、人員信息、房屋照片、資金撥付憑證和簽字背書等方面進行檢查,完善聯建、購置和租賃協議,確保檔案資料真實規範。同時要嚴格按照《甘肅省農村住房檔案資料要求》的規定,儘快建立農村危房改造到戶資料和村級農村住房四種臺賬。

(五)做到標識標牌全覆蓋。各鄉鎮要對2017年以來已完成的危改房屋按要求懸掛標識牌,對已經懸掛但模糊不清的及時進行更換;對長期無人居住、有安全住房、異地搬遷、無主房屋等危房統一進行噴繪標識。對長期閒置、廢棄、易地搬遷遺留危房依法依規予以拆除。

(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各鄉鎮要嚴格執行《甘肅省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全面落實“五個不補助”政策,加強資金運行管理,及時撥付補助資金,全面推行“一卡通”資金支付制度,做到專項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堅決杜絕層層撥付等現象的發生。同時要按照“宜統盡統、一戶一卡、卡隨人走”的原則,對資金髮放程序不規範、資金滯留、信息不公開等突出問題積極整改,實現農村危房改造資金全過程、無死角的監管監督,確保資金使用合理合規,保證扶貧資金使用安全、高效。

(六)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各鄉鎮要對農村危房改造政策通過宣傳資料、明白卡等不同渠道和方式進行廣泛的宣傳,不斷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危房改造工作,為危改工作的開展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

附:1.隴南市武都區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統計表;

2.隴南市武都區暴洪災後重建進展情況統計表;

3.農村危房改造督查問題清單。

隴南市武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19年7月15日

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武都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情況通報

總監製:李健強 監製:劉維緒

審 核:林 偉 編輯:閆 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