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老了》文\尚留永

農村 孫少安 平凡的世界 大學 休閒旅遊 2017-06-19

《父親老了》

文\尚留永

父親老了,今年已經過了六十九歲。最近回家,他原本高大的身材看起來佝僂了,看到我,開心的不得了。跑上來噓寒問暖,一會兒洗個水果,一會兒沏杯茶,陪在我身邊說話,像孩子一般。

父親這大半生很苦,他上高中時,爺爺就不在了,當時他才十八歲。沒辦法,家裡弟妹們四個,最小的才六歲。他從三中輟學後,就開始了農民生活。

那個年代,靠天吃飯,靠地生錢,60、70後農村出來的朋友都知道,當時農村生活多苦。聯產承包責任制還沒有開始,敲鐘上工計工分,一個工分幾分錢。父親一米八的大個子,為了讓弟妹們吃飽,上的起學,他總是起床很早,把我家老院子掃的乾乾淨淨的,按時上工,把隊裡分的活幹的有聲有色,後來他因為是高中生,又被村裡派到村小學代課,這樣每月就能有七元錢的收入和好幾百公分。《父親老了》文\尚留永

當時條件真苦,家裡只有兩孔窯洞,奶奶是小腳老太,牙不好,不能去地裡勞作。父親總是把家裡唯一的細糧做一點白饃,讓奶奶吃,有時候我偷吃一點兒,他就會一巴掌向我呼下來……後來奶奶摔倒骨折,包括生病住院,那時邙山交通又不便,他都是和妹妹們拉著架子車去三院,把奶奶背進背出,每天都陪著老人家,直到奶奶入睡。

在這之後幾年,父親成家了,母親家是孟津的,她年輕時長的也是銀盤大臉,大眼睛很有福相。後來我們母親:‘’他家窮姊妹多,你為啥要跟著他‘’?母親羞澀的說,主要是看中他有文化,有高中畢業文憑。

母親來了之後,按照當時農村的老規矩,一家人是要分家的。雖然窮,分開的日子肯定應該好過些。但是父親執意不分家,因為奶奶老了,弟妹們還小,家分開,她們怎麼生活啊。“要窮一起窮”。我家到幾個姑姑出嫁,叔叔參軍,最終也沒有分家。父親很是呵護幾個弟妹,聽說有一次,母親把小叔從自行車上掉下來,就捱了父親一頓揍。家裡再窮,從來沒有欠過弟妹們的學費,從來沒有讓上學的她們捱餓。

父親脾氣暴躁,我感覺他是麥秸火脾氣,脾氣上來一陣子,三分鐘以後就好了。父親也愛囉嗦,那時家裡十口人,一家人生活的重壓在他身上,他有時在飯桌上抱怨,但是不一會兒,就又為大家添飯了。他除了上工,教書,暑假時還和村裡人一起去市區撿拾垃圾,掏糞,賣蘋果,來貼補家用,為了省錢,他和別人共要一碗羊肉湯……。當時家裡燒不起煤,他就拉架子車去史家屯拉鋸末;家裡想吃大米,他就拖上兩大蛇皮袋小麥,騎著他的“二八加重”去關林換大米;冬天來了,一家人買不起大白菜,他就拉架子車到李樓去撿拾人家廢棄不要的白菜幫子回來醃酸菜。當時農業很落後,種地基本靠人力和畜力,經過磨練,他也從一個“書生”,演變為全把式:使牛耕田,拉耬講麥,除草澆地,割麥打場,脫粒揚灰都是一把高手。

父親很正直,雖然家窮,但是他從來也不搞那些“歪門邪道”,“投機取巧”的事情,人品上,方圓幾裡的幾個村,提起來是“尚家”,沒有不豎大拇指的。文革時,村裡分“造反派“保守派””兩派,因為我家成分不好(富農),成了批判的對象,村裡貧農們大會小會批評歧視,父親從來沒有因為這些喪失生活的信心而鬱悶。參軍、招工、推薦上大學這些當時村裡的“福利”,我家是一個也沾不到,但,父親從不抱怨,從不傷心失望。

父親愛看書,啥書都看,農閒時間,因無錢買書,逮住啥看啥。中醫、易經、傳記、歷史、文學、農業、科學……,他都有涉獵,中藥方能背四百多個,歷史人物和事件說起來是滔滔不絕,用於教學實踐,他的學生們也是聽得如痴如醉。我想如果不是家庭負累,他應該是大學生了,我後來偏文科、愛歷史、好作文,也是深受其影響。

在那個年代裡,父親的勤勞、執著、愛學習、不向環境低頭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是我以後人生中受用不盡的財富,這些比物質財富更加重要,不可用金錢衡量。

每次我看《平凡的世界》我都會淚水滂沱,因為路遙老先生不就是在寫我家嗎?男主角孫少安不就是以父親為原型嗎?況且,父親的名字也有一個“安”字!《父親老了》文\尚留永

好人好報,苦心人蒼天不負。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後,我家的生活一天好過一天,我家的糧食大缸都裝不下了,得用糧囤。又種了瓜菜,家裡的南瓜和白菜放了一屋子,再不用去撿拾菜葉了。姑姑和小叔也考上大學。我上班的第二年,父親也轉正成正式老師,我家在村裡也揚眉吐氣,不用再受欺負了。

父親如山,他耕讀傳家,他勤勞勇敢,他任勞任怨,他面對逆境不拋棄不放棄。他當年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為弟妹子女們撐起了一片天,最終雲開霧散,這種精神,應該在我家作為“家訓”代代相傳。

今天是父親節,偶成小文,感謝父親,崇拜父親,此時眼淚不爭氣長流而下,我已泣不成聲……

《父親老了》文\尚留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