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績效評價工作連續三年名列全國第一

農村 農民 農業 社會保險 安徽民政 安徽民政 2017-08-27

近日,民政部、財政部下發《關於2016年度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績效評價結果的通報》(民函〔2017〕153號),我省以94.16的總分,排名繼續保持全國第一,受到通報表揚。這是民政部、財政部組織實施績效評價3個年度以來,連續三年蟬聯全國第一的唯一省份。

(一)低保方面。一是“提質”。通過社保兜底扶貧、社會救助專項整治,加強動態管理,優化保障對象。優化資金分配因素,重點向貧困地區傾斜,並通過試算平衡有效盤活地方資金存量,切實提升效益。二是“增效”。完善分類施保機制,對A、B類低保對象,並30%和20%分類別增發保障金。2016年適度加大農村低保標準增長幅度。全省城鄉低保標準分別為494元和314元,同比增長8.9%和15.7%。三是“惠民”。在提高低保標準的同時,同步提升補助水平,並配套以節日慰問等措施,切實增強困難群眾獲得感。2016年,全省城鄉低保補助水平為374元/月和2463元/年,同比增長9.3%和27%。

(二)臨時救助方面。一是“用準”。加快預算執行進度與資金規範使用並重,進一步規範臨時救助申請、受理、審核、審批等工作環節,確保臨時救助工作過程公開透明。二是“用活”。對重病家庭和可能產生不穩定因素的重點困難人員,支持市、縣敢於擔責、積極救助,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三是“用足”。指導縣區加快預算執行進度,盤活臨時救助存量資金,切實提高預算執行的及時性、均衡性和有效性。2016年,救助16.8萬戶次,支出2.7億元,救助水平為1603元/戶次,同比分別1%,17.9%和17.5%。

(三)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方面。一是“定量”。基本生活保障不低於上年度人均消費性支出的60%,照料護理保障不低於基本生活標準的10%。2016年,特困人員平均供養水平5740元,達到消費性支出的63.9%。二是“定額”。全面推進農村敬老院星級評定和綜合定額管理工作,省財政和省級福彩公益金安排6000萬元用於敬老院獎補,政策效應逐步顯現。三是“轉型”。重點推動農村敬老院轉型升級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目前全省已有117家農村敬老院實行了公建民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