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馨宛鄉——鄉情(東宋村的義工隊)

農村 農民 三農 社會 孟村電視臺 2017-05-12

在孟村縣宋莊子鄉的一個普通的村莊裡,生活一群尋常的的中國老百姓,他們在祖祖輩輩耕耘過的土地上,簡單而忙碌的生活著。2016年的一天,村裡的廣播喇叭裡突然傳出了一條消息,組織東宋村自己的志願服務隊。在村廣播中,明確說明了志願服務隊的性質,沒有一分錢的補助,完全自願的原則。這是一條在以往的生活中,村民們從未聽過的新鮮事兒。很難想象,在生活條件較城市而言更為辛苦的農村來說,這種事情能有幾個人響應。在無利不起早的當今,掙錢成了浮躁的人們從睜眼思考到閉眼的事情,一天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去見誰,去做什麼可以利益最大化。“時間就是金錢”成為了如今中國的真實寫照。可是事情的發展並不是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很快就有村民報名參加服務隊。

隨著孟村縣美麗鄉村建設逐步推進,東宋村建成了村活動廣場,每天參與跳廣場舞的村民也越來越多,而村裡報名參加志願服務隊的第一批人裡,便是這群一起跳舞的大媽們,每天的跳舞可以幫助她們將生活的壓力與煩心的負面情緒統統釋放掉,也逐漸培養了助人為樂,開朗樂觀的情緒。 不久前,央視曝光了中國農村出現了大量的孤寡老人的現象。由於大量年輕人外出工作,使得農村裡剩下的除了留守兒童,便是年邁的老人們,老人無人照顧成了急需解決的社會問題。對於行動不便的老人來說,陪伴甚至比照料更為需要。村民訾紅亮的老伴兒癱瘓在床十多年,志願者們經常去他的家中陪老人聊天解悶兒,老人每次見到志願者都激動不已。

德馨宛鄉——鄉情(東宋村的義工隊)

這支志願者隊伍不只是女人的天下,村裡的不少大老爺兒們也積極響應號召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來奉獻愛心。邢松嶺是生活在東宋村的一位退伍老兵,77年入伍82年退伍,是一名共產黨員,在志願隊成立之初便主動積極參與其中,他告訴我們,黨和國家培養了他,他要為了家鄉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德馨宛鄉——鄉情(東宋村的義工隊)

自2016年7月份開始,村裡便組織志願服務隊去關心照顧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受災難群眾以及殘疾生活有困難的群體,為他們打掃庭院,打理家務、收拾莊稼陪他們聊天,為這些弱勢群體送去一絲絲溫暖。志願者中有教師,有醫生,也有在工廠上班的熱心人。每個月固定的一天,屆時無論工作多忙,都會提前安排好時間,聚集到村大隊裡,上到58歲,下到工作正忙的年輕人,一起去為村裡需要幫助的人服務。

德馨宛鄉——鄉情(東宋村的義工隊)

採訪中,一行人來到當村的被幫助人劉召勝家中,一進門看到的便是一副鮮明的對比,一幢老舊的土坯房子邊上兩間新蓋不久的磚瓦房,村民們告訴我們,劉召勝的妻子患有小兒麻痺症,常年臥床不能自理,家裡十分貧困,他和妻子住在殘破不堪的舊房子裡,村裡積極為他爭取政府扶持蓋起了兩間磚瓦房,同時支援服務隊的隊員們也紛紛自願為他家捐款捐物。如今的劉召勝和妻子住在新房子裡,對於志願服務隊幫助感謝不已,

德馨宛鄉——鄉情(東宋村的義工隊)

村裡為服務隊準備了洗衣機,掃帚,鐵杴。服務隊員們男女分工,男的給打掃院子,女的給洗衣服,洗頭洗腳。自從東宋村成立志願服務隊以來,隊員隊伍不斷擴大已發展到40餘人,村裡的大小事務,志願隊員們,都會積極響應,在美麗鄉村建設之中,他們也積極參與其中自覺愛護家鄉,美化環境,將濃濃的鄉情化為一滴滴汗水,澆綠了花草,溫暖了人心。

德馨宛鄉——鄉情(東宋村的義工隊)

如今在網絡上談及鄉情,有些人說道當今的農村在種種誘惑和經濟大潮的衝擊下正在面臨塌方式的沒落,人心不古說的便是如此,而在採訪中我們在孟村縣東宋村看到的卻是,一批批堅持著鄉情傳承的人們,他們用尚義質樸、寬厚包容的胸懷,讓這種傳承在時代交替中散發出濃濃的醇香,讓美麗鄉村建設更具內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