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召開,湄潭經驗值得借鑑

農村 三農 農民 水汙染 鄉村之聲三農中國 鄉村之聲三農中國 2017-09-18

"聆聽三農,感悟中國"

點擊上方"三農中國"可以訂閱哦!

近日,第三次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在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召開,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出席會議並講話。汪洋要求,各地要堅持因地制宜,從各地自然環境、經濟發展水平和民俗習慣出發,合理確定整治目標任務和建設時序。在整治中既要適應時代發展要求,也要注重保護傳承鄉村文化。

為什麼要把這樣一個高規格的會議放在湄潭縣召開?原因是這裡雖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但是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方面,特別是在農村汙水和垃圾處理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新的經驗,對全國其他地區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解讀|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召開,湄潭經驗值得借鑑

遵義市湄潭縣偏巖塘村是當地打造的首批新農村建設示範點之一。迎著桃花江,背靠仙谷山,這裡因山取勢,建起了一片黔北民居。2016年這裡接待全國各地的遊客7.5萬人。隨著遊客越來越多,如何保持村莊乾淨整潔也成為當地重視的一大問題。湄潭縣農牧局能源辦公室主任牟鴻。

【牟鴻:這是我們農戶用汙水收集池,農戶的生活汙水集中在裡面,經過隔柵流進我們的主管網,到終端集中處理。】

解讀|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召開,湄潭經驗值得借鑑

去年,偏巖塘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汙水處理項目正式啟動。通過這樣的戶汙水收集池,偏巖塘農戶和農家樂產生的汙水在經過處理後,就會排放到這個人工溼地生物床。湄潭環境監測中心站站長王凱

【王凱:我們通過定期到現場取樣,然後將樣品帶回實驗室,進行化學分析,通過多次監測結果表明,汙水設施處理之後的水,可以達到國家汙水標準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一級B標。】

解讀|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召開,湄潭經驗值得借鑑

在汙水治理的同時,偏巖塘的垃圾處理也是緊緊有條。一大早,村民們便帶著自家收集到的可回收垃圾,來到再生資源回收站,通過分類稱重兌現積分,再兌現生活日用品。湄潭縣魚泉街道新石居偏巖塘組村民鄒火東:

【鄒火東:我們這個地方的瓶子廢紙,也可以拿到可回收站,積分兌換東西,為我們這個地方打造了美好的環境,也給小孩從小培養了環保意識。】

解讀|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召開,湄潭經驗值得借鑑

為了提高村民對垃圾管理的積極性,偏巖塘於2016年,為每家每戶發放了分類垃圾桶。對於村莊垃圾治理,縣裡還配置了11個統一的地埋式垃圾桶。每個體積5立方米,可以容納一噸垃圾,每天由縣裡統一進行深埋處理。通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偏巖塘一幢幢白牆青瓦的房屋坐落在青山綠水之間。如今,就連那些曾在外打工的村民也紛紛返鄉,辦起了農家樂、民宿客棧,實現了“養家不離鄉”的願望。湄潭縣魚泉街道黨工委書記 陳守東:

【陳守東:我們偏巖塘通過對汙水的集中處理和垃圾的分級管理,有效改善了農村的人居環境,讓整個村莊變得乾淨整潔,依山傍水,錯落有致,儼然一幅美麗的田園山水風景畫,下一步我們將這些經驗在全街道進行推廣和完善。】

解讀|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召開,湄潭經驗值得借鑑解讀|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召開,湄潭經驗值得借鑑

汙水、垃圾,遵義市湄潭縣對這兩項農村環境問題的整治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在第三次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上,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充分肯定了貴州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取得的成效。他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積極開展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大力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對此,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社會學系教授朱啟臻表示,汪洋副總理強調的,正是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最難啃的三塊“硬骨頭”。

【朱啟臻:農村的人居環境最近幾年有了很大改善,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但是有幾個讓大家頭疼的問題。比如廁所這個問題,我們已經經過了幾輪的改造,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另外一個是垃圾的收集處理,最近垃圾問題變得嚴重起來了。還有就是汙水,有些地區有汙水處理廠,但是汙水處理廠的利用率也比較低,所以問題比較突出,解決起來比較難。】

解讀|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召開,湄潭經驗值得借鑑

會上,汪洋要求,各地在整治農村人居環境的過程中,要堅持建管並重,積極探索適合農村特點的垃圾、汙水運營管理體制機制,確保建成設施長期穩定運行。那麼?什麼樣的體制才是適合農民的人居環境管理體制呢?對此,朱啟臻表示,想要確保治理成果長期保持成效,必須要讓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適應老百姓的需求。這樣,農民群眾才願意參與其中。

【朱啟臻:比如對於垃圾問題,我們不能用城市的思路來解決,所以我們現在提倡垃圾有效利用,那麼怎麼讓這些垃圾利用起來,我們應該向傳統的農村尋找智慧,比如我們最近提倡家庭農場,家庭農村可以實現種植和養殖業結合,生產和生產的材料就可以循環起來了,垃圾就得到了有效利用。再比如汙水也是,廁所也一樣,我們廁所蓋得再好,也可能不是農村老百姓需要的,比如老百姓要養殖,要利用沼氣,要用人糞尿做肥料,那麼你城市的廁所就不能滿足這些需求。所以我們想改變廁所利用,一定要結合農村老百姓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所以我們一定要根據老百姓的習慣,要因地制宜。】

記者編輯:韓曉、張兆福、遵義臺記者:李俊

統稿編輯:紀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