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難點是什麼?是整治一陣風,過後亂象又叢生。“前面治理後面丟”的現象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拉入一種“拉鋸戰”,使治理陷入“單曲循環”。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自湖北省英山縣精準扶貧工作進入鞏固提升階段,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也進入攻堅階段。

“分管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這項工作,最擔心的問題是:風吹過,草動過,原來的模樣沒變過。”英山縣楊柳灣鎮黨委組織委員李向軍說,“究其原因,外因是硬件設施跟不上,內因還是人的意識問題。”

為求破局,李向軍帶領相關負責人走遍全鎮42個村開展調研,與各村“兩委”逐個座談,找出問題,剖析根源。

通過走訪調研,大多數村存在的共性原因是各村垃圾存量較多,人員保障、經費保障跟不上,村民們多年來生活習慣難以改變。

如何實現治標治本,標本兼治?以此次走訪調研為基礎,楊柳灣鎮根據梳理的難題逐一研究解決辦法,制定《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方案》,以橋頭邊村為示範,在全鎮各村逐步推進。

近日,我們走進橋頭邊村,看環境治理效果。

——固本強基消外因,清除表面垃圾存量,讓垃圾有處可放

在橋頭邊村副主任胡時輝的印象中,白色垃圾曾是村裡的重災區。橋頭邊村位於交通距武英高速楊柳出口處1公里,寬闊的大路兩旁各種白色垃圾塑料袋、一次性餐具每隔一段路就有一堆。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難點是什麼?是整治一陣風,過後亂象又叢生。“前面治理後面丟”的現象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拉入一種“拉鋸戰”,使治理陷入“單曲循環”。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自湖北省英山縣精準扶貧工作進入鞏固提升階段,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也進入攻堅階段。

“分管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這項工作,最擔心的問題是:風吹過,草動過,原來的模樣沒變過。”英山縣楊柳灣鎮黨委組織委員李向軍說,“究其原因,外因是硬件設施跟不上,內因還是人的意識問題。”

為求破局,李向軍帶領相關負責人走遍全鎮42個村開展調研,與各村“兩委”逐個座談,找出問題,剖析根源。

通過走訪調研,大多數村存在的共性原因是各村垃圾存量較多,人員保障、經費保障跟不上,村民們多年來生活習慣難以改變。

如何實現治標治本,標本兼治?以此次走訪調研為基礎,楊柳灣鎮根據梳理的難題逐一研究解決辦法,制定《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方案》,以橋頭邊村為示範,在全鎮各村逐步推進。

近日,我們走進橋頭邊村,看環境治理效果。

——固本強基消外因,清除表面垃圾存量,讓垃圾有處可放

在橋頭邊村副主任胡時輝的印象中,白色垃圾曾是村裡的重災區。橋頭邊村位於交通距武英高速楊柳出口處1公里,寬闊的大路兩旁各種白色垃圾塑料袋、一次性餐具每隔一段路就有一堆。


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清理露天的存量垃圾是環境整治第一步,要讓黨員帶頭先動起來。按照方案,楊柳灣鎮要求在每月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後,鎮政府、鎮直單位、以及各村黨員幹部分片在鎮區、村田間地頭開展大清掃活動,清理路邊、花壇、河道的垃圾。

讓垃圾有處可放,每戶分配一個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兩種功能的垃圾桶,按照各村自然垸落劃分,每個垸落擺放一個勾背式垃圾箱,讓垃圾集中存放,集中轉運。

增加人員配備,將精準扶貧公益性崗位人員與村級保潔員進行統籌安排,每村每個小組有一名人員負責日常保潔工作,每週清掃兩至三次。

橋頭邊村在全鎮第一個成立了6人的保潔隊伍,劃分了6個保潔區域,每週兩次常規清掃,對行人車輛往來密集的村級主幹道每週清掃三次,對區域內的垃圾隨見隨時清理。為400多戶配備了垃圾桶,在主幹道安放2個大垃圾箱,在7個小組配備了集中運輸垃圾箱,與此同時,每月組織黨員幹部義務大掃除已經成為了常態。

如今,走進橋頭邊村,映入眼簾的是乾淨整潔的村道,曾經的垃圾遍地、亂堆亂放現象已不見蹤影。


——鞏固提升改內因,消除“幹部幹,群眾看”,讓村民積極參與

“幹部幹,群眾看”是不少村反映在垃圾治理中的現象,“幹部幹得再起勁,村民幹望著,不僅打擊了幹部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時間精力經費都花了,卻還是達不到效果。”李向軍坦言。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難點是什麼?是整治一陣風,過後亂象又叢生。“前面治理後面丟”的現象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拉入一種“拉鋸戰”,使治理陷入“單曲循環”。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自湖北省英山縣精準扶貧工作進入鞏固提升階段,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也進入攻堅階段。

“分管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這項工作,最擔心的問題是:風吹過,草動過,原來的模樣沒變過。”英山縣楊柳灣鎮黨委組織委員李向軍說,“究其原因,外因是硬件設施跟不上,內因還是人的意識問題。”

為求破局,李向軍帶領相關負責人走遍全鎮42個村開展調研,與各村“兩委”逐個座談,找出問題,剖析根源。

通過走訪調研,大多數村存在的共性原因是各村垃圾存量較多,人員保障、經費保障跟不上,村民們多年來生活習慣難以改變。

如何實現治標治本,標本兼治?以此次走訪調研為基礎,楊柳灣鎮根據梳理的難題逐一研究解決辦法,制定《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方案》,以橋頭邊村為示範,在全鎮各村逐步推進。

近日,我們走進橋頭邊村,看環境治理效果。

——固本強基消外因,清除表面垃圾存量,讓垃圾有處可放

在橋頭邊村副主任胡時輝的印象中,白色垃圾曾是村裡的重災區。橋頭邊村位於交通距武英高速楊柳出口處1公里,寬闊的大路兩旁各種白色垃圾塑料袋、一次性餐具每隔一段路就有一堆。


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清理露天的存量垃圾是環境整治第一步,要讓黨員帶頭先動起來。按照方案,楊柳灣鎮要求在每月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後,鎮政府、鎮直單位、以及各村黨員幹部分片在鎮區、村田間地頭開展大清掃活動,清理路邊、花壇、河道的垃圾。

讓垃圾有處可放,每戶分配一個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兩種功能的垃圾桶,按照各村自然垸落劃分,每個垸落擺放一個勾背式垃圾箱,讓垃圾集中存放,集中轉運。

增加人員配備,將精準扶貧公益性崗位人員與村級保潔員進行統籌安排,每村每個小組有一名人員負責日常保潔工作,每週清掃兩至三次。

橋頭邊村在全鎮第一個成立了6人的保潔隊伍,劃分了6個保潔區域,每週兩次常規清掃,對行人車輛往來密集的村級主幹道每週清掃三次,對區域內的垃圾隨見隨時清理。為400多戶配備了垃圾桶,在主幹道安放2個大垃圾箱,在7個小組配備了集中運輸垃圾箱,與此同時,每月組織黨員幹部義務大掃除已經成為了常態。

如今,走進橋頭邊村,映入眼簾的是乾淨整潔的村道,曾經的垃圾遍地、亂堆亂放現象已不見蹤影。


——鞏固提升改內因,消除“幹部幹,群眾看”,讓村民積極參與

“幹部幹,群眾看”是不少村反映在垃圾治理中的現象,“幹部幹得再起勁,村民幹望著,不僅打擊了幹部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時間精力經費都花了,卻還是達不到效果。”李向軍坦言。


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難點是什麼?是整治一陣風,過後亂象又叢生。“前面治理後面丟”的現象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拉入一種“拉鋸戰”,使治理陷入“單曲循環”。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自湖北省英山縣精準扶貧工作進入鞏固提升階段,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也進入攻堅階段。

“分管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這項工作,最擔心的問題是:風吹過,草動過,原來的模樣沒變過。”英山縣楊柳灣鎮黨委組織委員李向軍說,“究其原因,外因是硬件設施跟不上,內因還是人的意識問題。”

為求破局,李向軍帶領相關負責人走遍全鎮42個村開展調研,與各村“兩委”逐個座談,找出問題,剖析根源。

通過走訪調研,大多數村存在的共性原因是各村垃圾存量較多,人員保障、經費保障跟不上,村民們多年來生活習慣難以改變。

如何實現治標治本,標本兼治?以此次走訪調研為基礎,楊柳灣鎮根據梳理的難題逐一研究解決辦法,制定《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方案》,以橋頭邊村為示範,在全鎮各村逐步推進。

近日,我們走進橋頭邊村,看環境治理效果。

——固本強基消外因,清除表面垃圾存量,讓垃圾有處可放

在橋頭邊村副主任胡時輝的印象中,白色垃圾曾是村裡的重災區。橋頭邊村位於交通距武英高速楊柳出口處1公里,寬闊的大路兩旁各種白色垃圾塑料袋、一次性餐具每隔一段路就有一堆。


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清理露天的存量垃圾是環境整治第一步,要讓黨員帶頭先動起來。按照方案,楊柳灣鎮要求在每月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後,鎮政府、鎮直單位、以及各村黨員幹部分片在鎮區、村田間地頭開展大清掃活動,清理路邊、花壇、河道的垃圾。

讓垃圾有處可放,每戶分配一個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兩種功能的垃圾桶,按照各村自然垸落劃分,每個垸落擺放一個勾背式垃圾箱,讓垃圾集中存放,集中轉運。

增加人員配備,將精準扶貧公益性崗位人員與村級保潔員進行統籌安排,每村每個小組有一名人員負責日常保潔工作,每週清掃兩至三次。

橋頭邊村在全鎮第一個成立了6人的保潔隊伍,劃分了6個保潔區域,每週兩次常規清掃,對行人車輛往來密集的村級主幹道每週清掃三次,對區域內的垃圾隨見隨時清理。為400多戶配備了垃圾桶,在主幹道安放2個大垃圾箱,在7個小組配備了集中運輸垃圾箱,與此同時,每月組織黨員幹部義務大掃除已經成為了常態。

如今,走進橋頭邊村,映入眼簾的是乾淨整潔的村道,曾經的垃圾遍地、亂堆亂放現象已不見蹤影。


——鞏固提升改內因,消除“幹部幹,群眾看”,讓村民積極參與

“幹部幹,群眾看”是不少村反映在垃圾治理中的現象,“幹部幹得再起勁,村民幹望著,不僅打擊了幹部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時間精力經費都花了,卻還是達不到效果。”李向軍坦言。


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在橋頭邊村四組,一面流動衛生紅旗掛在四組最顯眼的位置,胡時輝介紹說,這是上個季度評比出來的最清潔的小組,哪個小組最清潔這面紅旗就在哪個小組。

評比採取不打招呼的抽查式,一個季度開展一次,由村成立的清潔家園互促會組織。一面流動紅旗,激發了各小組長和村民積極性。二組組長吳德勝說:“有這面紅旗就是個味兒,說明衛生搞得好,爭得就是這個味兒。”為爭取這面紅旗,他自發的為外出務工的村民清理門前雜物。

讓村民有意識有行動積極參與進來,才能達到根治的效果。

楊柳灣鎮各村成立清潔家園互促會,由村黨員代表、組長、保潔人員、村“五老”組成,制定相關制度,具體負責村級環境整治相關工作,維護村級日常環境。衛生評比由互促會選定村民代表一起,逐戶走訪、逐戶打分,劃分清潔、較清潔、不清潔等三個等次,在村顯要位置公示,用廣播通報,提高村民參與度。

將環境衛生相關規定納入村規民約,並在村民代表大會上通過,對遵守村規民約的村民進行公開表彰,不遵守的以義務勞動來處罰,屢教不改的將記錄在村民相關證明材料之中。

為提高村民對衛生環境的意識,互促會成員還利用晚上召開垸組會,號召村民不亂扔垃圾,自覺進行垃圾分類。

今年6月份,橋頭邊就召開垃圾治理垸組會7次,覆蓋到了全村各個小組、家家戶戶。新修訂的村規民約中有7條是關於垃圾治理的。為推進鄉村垃圾分類,橋頭邊村還建立垃圾分類中轉站,將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進行分揀,有害垃圾、不可回收垃圾與鎮保潔公司對接進行回收,可回收垃圾與該鎮廢品回收公司對接,進行積分兌換日用商品。

村民的意識逐步提升,帶來的是行動上的改變,一組82歲村民胡維寬,積極擁護廁所革命、垃圾治理行動,帶頭從自身做起。


——經費落實有保障,既有激勵又有獎勵,讓環境整治無後顧之憂

環境整治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循序漸進,久久為功。設備的更新替換,人員工資待遇……都是面臨的現實問題。

農村環境整治是村級重點工作之一,為確保工作順利推進,楊柳灣鎮各村從村級集體經濟來源中拿出不少於2萬元的經費,投入環境治理之中。其次,採取誰受益誰付費的方式,通過村民代表大會商議表決,向村民們收取部分垃圾轉運費,增強村民環保意識和責任。再次,用活用好鎮有關農村垃圾治理獎補資金,將專項資金分成三份,一份用於各村基礎設施硬件投入;一份由鎮在各村抽取一名人員成立鎮清潔家園互促會,每月對各村開展環境評比考核,年終綜合打分後獲得優秀的給予獎勵;一份以抓典型、抓示範的方式,由各村主動申報現場會示範點,經由鎮黨委、政府通過納入示範村的,並且成功舉辦現場會的得到認可的村,年底集中進行獎勵。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難點是什麼?是整治一陣風,過後亂象又叢生。“前面治理後面丟”的現象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拉入一種“拉鋸戰”,使治理陷入“單曲循環”。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自湖北省英山縣精準扶貧工作進入鞏固提升階段,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也進入攻堅階段。

“分管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這項工作,最擔心的問題是:風吹過,草動過,原來的模樣沒變過。”英山縣楊柳灣鎮黨委組織委員李向軍說,“究其原因,外因是硬件設施跟不上,內因還是人的意識問題。”

為求破局,李向軍帶領相關負責人走遍全鎮42個村開展調研,與各村“兩委”逐個座談,找出問題,剖析根源。

通過走訪調研,大多數村存在的共性原因是各村垃圾存量較多,人員保障、經費保障跟不上,村民們多年來生活習慣難以改變。

如何實現治標治本,標本兼治?以此次走訪調研為基礎,楊柳灣鎮根據梳理的難題逐一研究解決辦法,制定《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方案》,以橋頭邊村為示範,在全鎮各村逐步推進。

近日,我們走進橋頭邊村,看環境治理效果。

——固本強基消外因,清除表面垃圾存量,讓垃圾有處可放

在橋頭邊村副主任胡時輝的印象中,白色垃圾曾是村裡的重災區。橋頭邊村位於交通距武英高速楊柳出口處1公里,寬闊的大路兩旁各種白色垃圾塑料袋、一次性餐具每隔一段路就有一堆。


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清理露天的存量垃圾是環境整治第一步,要讓黨員帶頭先動起來。按照方案,楊柳灣鎮要求在每月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後,鎮政府、鎮直單位、以及各村黨員幹部分片在鎮區、村田間地頭開展大清掃活動,清理路邊、花壇、河道的垃圾。

讓垃圾有處可放,每戶分配一個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兩種功能的垃圾桶,按照各村自然垸落劃分,每個垸落擺放一個勾背式垃圾箱,讓垃圾集中存放,集中轉運。

增加人員配備,將精準扶貧公益性崗位人員與村級保潔員進行統籌安排,每村每個小組有一名人員負責日常保潔工作,每週清掃兩至三次。

橋頭邊村在全鎮第一個成立了6人的保潔隊伍,劃分了6個保潔區域,每週兩次常規清掃,對行人車輛往來密集的村級主幹道每週清掃三次,對區域內的垃圾隨見隨時清理。為400多戶配備了垃圾桶,在主幹道安放2個大垃圾箱,在7個小組配備了集中運輸垃圾箱,與此同時,每月組織黨員幹部義務大掃除已經成為了常態。

如今,走進橋頭邊村,映入眼簾的是乾淨整潔的村道,曾經的垃圾遍地、亂堆亂放現象已不見蹤影。


——鞏固提升改內因,消除“幹部幹,群眾看”,讓村民積極參與

“幹部幹,群眾看”是不少村反映在垃圾治理中的現象,“幹部幹得再起勁,村民幹望著,不僅打擊了幹部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時間精力經費都花了,卻還是達不到效果。”李向軍坦言。


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在橋頭邊村四組,一面流動衛生紅旗掛在四組最顯眼的位置,胡時輝介紹說,這是上個季度評比出來的最清潔的小組,哪個小組最清潔這面紅旗就在哪個小組。

評比採取不打招呼的抽查式,一個季度開展一次,由村成立的清潔家園互促會組織。一面流動紅旗,激發了各小組長和村民積極性。二組組長吳德勝說:“有這面紅旗就是個味兒,說明衛生搞得好,爭得就是這個味兒。”為爭取這面紅旗,他自發的為外出務工的村民清理門前雜物。

讓村民有意識有行動積極參與進來,才能達到根治的效果。

楊柳灣鎮各村成立清潔家園互促會,由村黨員代表、組長、保潔人員、村“五老”組成,制定相關制度,具體負責村級環境整治相關工作,維護村級日常環境。衛生評比由互促會選定村民代表一起,逐戶走訪、逐戶打分,劃分清潔、較清潔、不清潔等三個等次,在村顯要位置公示,用廣播通報,提高村民參與度。

將環境衛生相關規定納入村規民約,並在村民代表大會上通過,對遵守村規民約的村民進行公開表彰,不遵守的以義務勞動來處罰,屢教不改的將記錄在村民相關證明材料之中。

為提高村民對衛生環境的意識,互促會成員還利用晚上召開垸組會,號召村民不亂扔垃圾,自覺進行垃圾分類。

今年6月份,橋頭邊就召開垃圾治理垸組會7次,覆蓋到了全村各個小組、家家戶戶。新修訂的村規民約中有7條是關於垃圾治理的。為推進鄉村垃圾分類,橋頭邊村還建立垃圾分類中轉站,將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進行分揀,有害垃圾、不可回收垃圾與鎮保潔公司對接進行回收,可回收垃圾與該鎮廢品回收公司對接,進行積分兌換日用商品。

村民的意識逐步提升,帶來的是行動上的改變,一組82歲村民胡維寬,積極擁護廁所革命、垃圾治理行動,帶頭從自身做起。


——經費落實有保障,既有激勵又有獎勵,讓環境整治無後顧之憂

環境整治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循序漸進,久久為功。設備的更新替換,人員工資待遇……都是面臨的現實問題。

農村環境整治是村級重點工作之一,為確保工作順利推進,楊柳灣鎮各村從村級集體經濟來源中拿出不少於2萬元的經費,投入環境治理之中。其次,採取誰受益誰付費的方式,通過村民代表大會商議表決,向村民們收取部分垃圾轉運費,增強村民環保意識和責任。再次,用活用好鎮有關農村垃圾治理獎補資金,將專項資金分成三份,一份用於各村基礎設施硬件投入;一份由鎮在各村抽取一名人員成立鎮清潔家園互促會,每月對各村開展環境評比考核,年終綜合打分後獲得優秀的給予獎勵;一份以抓典型、抓示範的方式,由各村主動申報現場會示範點,經由鎮黨委、政府通過納入示範村的,並且成功舉辦現場會的得到認可的村,年底集中進行獎勵。


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難點是什麼?是整治一陣風,過後亂象又叢生。“前面治理後面丟”的現象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拉入一種“拉鋸戰”,使治理陷入“單曲循環”。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自湖北省英山縣精準扶貧工作進入鞏固提升階段,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也進入攻堅階段。

“分管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這項工作,最擔心的問題是:風吹過,草動過,原來的模樣沒變過。”英山縣楊柳灣鎮黨委組織委員李向軍說,“究其原因,外因是硬件設施跟不上,內因還是人的意識問題。”

為求破局,李向軍帶領相關負責人走遍全鎮42個村開展調研,與各村“兩委”逐個座談,找出問題,剖析根源。

通過走訪調研,大多數村存在的共性原因是各村垃圾存量較多,人員保障、經費保障跟不上,村民們多年來生活習慣難以改變。

如何實現治標治本,標本兼治?以此次走訪調研為基礎,楊柳灣鎮根據梳理的難題逐一研究解決辦法,制定《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方案》,以橋頭邊村為示範,在全鎮各村逐步推進。

近日,我們走進橋頭邊村,看環境治理效果。

——固本強基消外因,清除表面垃圾存量,讓垃圾有處可放

在橋頭邊村副主任胡時輝的印象中,白色垃圾曾是村裡的重災區。橋頭邊村位於交通距武英高速楊柳出口處1公里,寬闊的大路兩旁各種白色垃圾塑料袋、一次性餐具每隔一段路就有一堆。


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清理露天的存量垃圾是環境整治第一步,要讓黨員帶頭先動起來。按照方案,楊柳灣鎮要求在每月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後,鎮政府、鎮直單位、以及各村黨員幹部分片在鎮區、村田間地頭開展大清掃活動,清理路邊、花壇、河道的垃圾。

讓垃圾有處可放,每戶分配一個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兩種功能的垃圾桶,按照各村自然垸落劃分,每個垸落擺放一個勾背式垃圾箱,讓垃圾集中存放,集中轉運。

增加人員配備,將精準扶貧公益性崗位人員與村級保潔員進行統籌安排,每村每個小組有一名人員負責日常保潔工作,每週清掃兩至三次。

橋頭邊村在全鎮第一個成立了6人的保潔隊伍,劃分了6個保潔區域,每週兩次常規清掃,對行人車輛往來密集的村級主幹道每週清掃三次,對區域內的垃圾隨見隨時清理。為400多戶配備了垃圾桶,在主幹道安放2個大垃圾箱,在7個小組配備了集中運輸垃圾箱,與此同時,每月組織黨員幹部義務大掃除已經成為了常態。

如今,走進橋頭邊村,映入眼簾的是乾淨整潔的村道,曾經的垃圾遍地、亂堆亂放現象已不見蹤影。


——鞏固提升改內因,消除“幹部幹,群眾看”,讓村民積極參與

“幹部幹,群眾看”是不少村反映在垃圾治理中的現象,“幹部幹得再起勁,村民幹望著,不僅打擊了幹部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時間精力經費都花了,卻還是達不到效果。”李向軍坦言。


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在橋頭邊村四組,一面流動衛生紅旗掛在四組最顯眼的位置,胡時輝介紹說,這是上個季度評比出來的最清潔的小組,哪個小組最清潔這面紅旗就在哪個小組。

評比採取不打招呼的抽查式,一個季度開展一次,由村成立的清潔家園互促會組織。一面流動紅旗,激發了各小組長和村民積極性。二組組長吳德勝說:“有這面紅旗就是個味兒,說明衛生搞得好,爭得就是這個味兒。”為爭取這面紅旗,他自發的為外出務工的村民清理門前雜物。

讓村民有意識有行動積極參與進來,才能達到根治的效果。

楊柳灣鎮各村成立清潔家園互促會,由村黨員代表、組長、保潔人員、村“五老”組成,制定相關制度,具體負責村級環境整治相關工作,維護村級日常環境。衛生評比由互促會選定村民代表一起,逐戶走訪、逐戶打分,劃分清潔、較清潔、不清潔等三個等次,在村顯要位置公示,用廣播通報,提高村民參與度。

將環境衛生相關規定納入村規民約,並在村民代表大會上通過,對遵守村規民約的村民進行公開表彰,不遵守的以義務勞動來處罰,屢教不改的將記錄在村民相關證明材料之中。

為提高村民對衛生環境的意識,互促會成員還利用晚上召開垸組會,號召村民不亂扔垃圾,自覺進行垃圾分類。

今年6月份,橋頭邊就召開垃圾治理垸組會7次,覆蓋到了全村各個小組、家家戶戶。新修訂的村規民約中有7條是關於垃圾治理的。為推進鄉村垃圾分類,橋頭邊村還建立垃圾分類中轉站,將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進行分揀,有害垃圾、不可回收垃圾與鎮保潔公司對接進行回收,可回收垃圾與該鎮廢品回收公司對接,進行積分兌換日用商品。

村民的意識逐步提升,帶來的是行動上的改變,一組82歲村民胡維寬,積極擁護廁所革命、垃圾治理行動,帶頭從自身做起。


——經費落實有保障,既有激勵又有獎勵,讓環境整治無後顧之憂

環境整治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循序漸進,久久為功。設備的更新替換,人員工資待遇……都是面臨的現實問題。

農村環境整治是村級重點工作之一,為確保工作順利推進,楊柳灣鎮各村從村級集體經濟來源中拿出不少於2萬元的經費,投入環境治理之中。其次,採取誰受益誰付費的方式,通過村民代表大會商議表決,向村民們收取部分垃圾轉運費,增強村民環保意識和責任。再次,用活用好鎮有關農村垃圾治理獎補資金,將專項資金分成三份,一份用於各村基礎設施硬件投入;一份由鎮在各村抽取一名人員成立鎮清潔家園互促會,每月對各村開展環境評比考核,年終綜合打分後獲得優秀的給予獎勵;一份以抓典型、抓示範的方式,由各村主動申報現場會示範點,經由鎮黨委、政府通過納入示範村的,並且成功舉辦現場會的得到認可的村,年底集中進行獎勵。


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三項舉措互推互進,有效保障了村級環境治理工作良性發展。

橋頭邊村把環境治理資金單獨列支,同時按照人平10元,沿街商戶50—100元不等的標準,通過村民代表大會商議,收取垃圾處理費,一年收取費用一萬三千多元,有效的彌補了村裡垃圾整治的費用。

為將資金髮揮最大作用,村“兩委”將保潔人員的工作力度、態度與工資掛鉤,通過宣傳動員,引導村民們愛護公共設施,提升公共設施的使用年限……

如今,只有將環境治理工作做細做實,資金落實才更有保障,環境整治無後顧之憂,已經是村“兩委”的共識,7月2日,楊柳灣鎮舉行第一次拉鍊檢查現場會,橋頭邊村就是現場會參觀的村之一。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難點是什麼?是整治一陣風,過後亂象又叢生。“前面治理後面丟”的現象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拉入一種“拉鋸戰”,使治理陷入“單曲循環”。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自湖北省英山縣精準扶貧工作進入鞏固提升階段,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也進入攻堅階段。

“分管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這項工作,最擔心的問題是:風吹過,草動過,原來的模樣沒變過。”英山縣楊柳灣鎮黨委組織委員李向軍說,“究其原因,外因是硬件設施跟不上,內因還是人的意識問題。”

為求破局,李向軍帶領相關負責人走遍全鎮42個村開展調研,與各村“兩委”逐個座談,找出問題,剖析根源。

通過走訪調研,大多數村存在的共性原因是各村垃圾存量較多,人員保障、經費保障跟不上,村民們多年來生活習慣難以改變。

如何實現治標治本,標本兼治?以此次走訪調研為基礎,楊柳灣鎮根據梳理的難題逐一研究解決辦法,制定《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方案》,以橋頭邊村為示範,在全鎮各村逐步推進。

近日,我們走進橋頭邊村,看環境治理效果。

——固本強基消外因,清除表面垃圾存量,讓垃圾有處可放

在橋頭邊村副主任胡時輝的印象中,白色垃圾曾是村裡的重災區。橋頭邊村位於交通距武英高速楊柳出口處1公里,寬闊的大路兩旁各種白色垃圾塑料袋、一次性餐具每隔一段路就有一堆。


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清理露天的存量垃圾是環境整治第一步,要讓黨員帶頭先動起來。按照方案,楊柳灣鎮要求在每月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後,鎮政府、鎮直單位、以及各村黨員幹部分片在鎮區、村田間地頭開展大清掃活動,清理路邊、花壇、河道的垃圾。

讓垃圾有處可放,每戶分配一個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兩種功能的垃圾桶,按照各村自然垸落劃分,每個垸落擺放一個勾背式垃圾箱,讓垃圾集中存放,集中轉運。

增加人員配備,將精準扶貧公益性崗位人員與村級保潔員進行統籌安排,每村每個小組有一名人員負責日常保潔工作,每週清掃兩至三次。

橋頭邊村在全鎮第一個成立了6人的保潔隊伍,劃分了6個保潔區域,每週兩次常規清掃,對行人車輛往來密集的村級主幹道每週清掃三次,對區域內的垃圾隨見隨時清理。為400多戶配備了垃圾桶,在主幹道安放2個大垃圾箱,在7個小組配備了集中運輸垃圾箱,與此同時,每月組織黨員幹部義務大掃除已經成為了常態。

如今,走進橋頭邊村,映入眼簾的是乾淨整潔的村道,曾經的垃圾遍地、亂堆亂放現象已不見蹤影。


——鞏固提升改內因,消除“幹部幹,群眾看”,讓村民積極參與

“幹部幹,群眾看”是不少村反映在垃圾治理中的現象,“幹部幹得再起勁,村民幹望著,不僅打擊了幹部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時間精力經費都花了,卻還是達不到效果。”李向軍坦言。


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在橋頭邊村四組,一面流動衛生紅旗掛在四組最顯眼的位置,胡時輝介紹說,這是上個季度評比出來的最清潔的小組,哪個小組最清潔這面紅旗就在哪個小組。

評比採取不打招呼的抽查式,一個季度開展一次,由村成立的清潔家園互促會組織。一面流動紅旗,激發了各小組長和村民積極性。二組組長吳德勝說:“有這面紅旗就是個味兒,說明衛生搞得好,爭得就是這個味兒。”為爭取這面紅旗,他自發的為外出務工的村民清理門前雜物。

讓村民有意識有行動積極參與進來,才能達到根治的效果。

楊柳灣鎮各村成立清潔家園互促會,由村黨員代表、組長、保潔人員、村“五老”組成,制定相關制度,具體負責村級環境整治相關工作,維護村級日常環境。衛生評比由互促會選定村民代表一起,逐戶走訪、逐戶打分,劃分清潔、較清潔、不清潔等三個等次,在村顯要位置公示,用廣播通報,提高村民參與度。

將環境衛生相關規定納入村規民約,並在村民代表大會上通過,對遵守村規民約的村民進行公開表彰,不遵守的以義務勞動來處罰,屢教不改的將記錄在村民相關證明材料之中。

為提高村民對衛生環境的意識,互促會成員還利用晚上召開垸組會,號召村民不亂扔垃圾,自覺進行垃圾分類。

今年6月份,橋頭邊就召開垃圾治理垸組會7次,覆蓋到了全村各個小組、家家戶戶。新修訂的村規民約中有7條是關於垃圾治理的。為推進鄉村垃圾分類,橋頭邊村還建立垃圾分類中轉站,將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進行分揀,有害垃圾、不可回收垃圾與鎮保潔公司對接進行回收,可回收垃圾與該鎮廢品回收公司對接,進行積分兌換日用商品。

村民的意識逐步提升,帶來的是行動上的改變,一組82歲村民胡維寬,積極擁護廁所革命、垃圾治理行動,帶頭從自身做起。


——經費落實有保障,既有激勵又有獎勵,讓環境整治無後顧之憂

環境整治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循序漸進,久久為功。設備的更新替換,人員工資待遇……都是面臨的現實問題。

農村環境整治是村級重點工作之一,為確保工作順利推進,楊柳灣鎮各村從村級集體經濟來源中拿出不少於2萬元的經費,投入環境治理之中。其次,採取誰受益誰付費的方式,通過村民代表大會商議表決,向村民們收取部分垃圾轉運費,增強村民環保意識和責任。再次,用活用好鎮有關農村垃圾治理獎補資金,將專項資金分成三份,一份用於各村基礎設施硬件投入;一份由鎮在各村抽取一名人員成立鎮清潔家園互促會,每月對各村開展環境評比考核,年終綜合打分後獲得優秀的給予獎勵;一份以抓典型、抓示範的方式,由各村主動申報現場會示範點,經由鎮黨委、政府通過納入示範村的,並且成功舉辦現場會的得到認可的村,年底集中進行獎勵。


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三項舉措互推互進,有效保障了村級環境治理工作良性發展。

橋頭邊村把環境治理資金單獨列支,同時按照人平10元,沿街商戶50—100元不等的標準,通過村民代表大會商議,收取垃圾處理費,一年收取費用一萬三千多元,有效的彌補了村裡垃圾整治的費用。

為將資金髮揮最大作用,村“兩委”將保潔人員的工作力度、態度與工資掛鉤,通過宣傳動員,引導村民們愛護公共設施,提升公共設施的使用年限……

如今,只有將環境治理工作做細做實,資金落實才更有保障,環境整治無後顧之憂,已經是村“兩委”的共識,7月2日,楊柳灣鎮舉行第一次拉鍊檢查現場會,橋頭邊村就是現場會參觀的村之一。


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難點是什麼?是整治一陣風,過後亂象又叢生。“前面治理後面丟”的現象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拉入一種“拉鋸戰”,使治理陷入“單曲循環”。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自湖北省英山縣精準扶貧工作進入鞏固提升階段,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也進入攻堅階段。

“分管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這項工作,最擔心的問題是:風吹過,草動過,原來的模樣沒變過。”英山縣楊柳灣鎮黨委組織委員李向軍說,“究其原因,外因是硬件設施跟不上,內因還是人的意識問題。”

為求破局,李向軍帶領相關負責人走遍全鎮42個村開展調研,與各村“兩委”逐個座談,找出問題,剖析根源。

通過走訪調研,大多數村存在的共性原因是各村垃圾存量較多,人員保障、經費保障跟不上,村民們多年來生活習慣難以改變。

如何實現治標治本,標本兼治?以此次走訪調研為基礎,楊柳灣鎮根據梳理的難題逐一研究解決辦法,制定《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方案》,以橋頭邊村為示範,在全鎮各村逐步推進。

近日,我們走進橋頭邊村,看環境治理效果。

——固本強基消外因,清除表面垃圾存量,讓垃圾有處可放

在橋頭邊村副主任胡時輝的印象中,白色垃圾曾是村裡的重災區。橋頭邊村位於交通距武英高速楊柳出口處1公里,寬闊的大路兩旁各種白色垃圾塑料袋、一次性餐具每隔一段路就有一堆。


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清理露天的存量垃圾是環境整治第一步,要讓黨員帶頭先動起來。按照方案,楊柳灣鎮要求在每月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後,鎮政府、鎮直單位、以及各村黨員幹部分片在鎮區、村田間地頭開展大清掃活動,清理路邊、花壇、河道的垃圾。

讓垃圾有處可放,每戶分配一個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兩種功能的垃圾桶,按照各村自然垸落劃分,每個垸落擺放一個勾背式垃圾箱,讓垃圾集中存放,集中轉運。

增加人員配備,將精準扶貧公益性崗位人員與村級保潔員進行統籌安排,每村每個小組有一名人員負責日常保潔工作,每週清掃兩至三次。

橋頭邊村在全鎮第一個成立了6人的保潔隊伍,劃分了6個保潔區域,每週兩次常規清掃,對行人車輛往來密集的村級主幹道每週清掃三次,對區域內的垃圾隨見隨時清理。為400多戶配備了垃圾桶,在主幹道安放2個大垃圾箱,在7個小組配備了集中運輸垃圾箱,與此同時,每月組織黨員幹部義務大掃除已經成為了常態。

如今,走進橋頭邊村,映入眼簾的是乾淨整潔的村道,曾經的垃圾遍地、亂堆亂放現象已不見蹤影。


——鞏固提升改內因,消除“幹部幹,群眾看”,讓村民積極參與

“幹部幹,群眾看”是不少村反映在垃圾治理中的現象,“幹部幹得再起勁,村民幹望著,不僅打擊了幹部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時間精力經費都花了,卻還是達不到效果。”李向軍坦言。


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在橋頭邊村四組,一面流動衛生紅旗掛在四組最顯眼的位置,胡時輝介紹說,這是上個季度評比出來的最清潔的小組,哪個小組最清潔這面紅旗就在哪個小組。

評比採取不打招呼的抽查式,一個季度開展一次,由村成立的清潔家園互促會組織。一面流動紅旗,激發了各小組長和村民積極性。二組組長吳德勝說:“有這面紅旗就是個味兒,說明衛生搞得好,爭得就是這個味兒。”為爭取這面紅旗,他自發的為外出務工的村民清理門前雜物。

讓村民有意識有行動積極參與進來,才能達到根治的效果。

楊柳灣鎮各村成立清潔家園互促會,由村黨員代表、組長、保潔人員、村“五老”組成,制定相關制度,具體負責村級環境整治相關工作,維護村級日常環境。衛生評比由互促會選定村民代表一起,逐戶走訪、逐戶打分,劃分清潔、較清潔、不清潔等三個等次,在村顯要位置公示,用廣播通報,提高村民參與度。

將環境衛生相關規定納入村規民約,並在村民代表大會上通過,對遵守村規民約的村民進行公開表彰,不遵守的以義務勞動來處罰,屢教不改的將記錄在村民相關證明材料之中。

為提高村民對衛生環境的意識,互促會成員還利用晚上召開垸組會,號召村民不亂扔垃圾,自覺進行垃圾分類。

今年6月份,橋頭邊就召開垃圾治理垸組會7次,覆蓋到了全村各個小組、家家戶戶。新修訂的村規民約中有7條是關於垃圾治理的。為推進鄉村垃圾分類,橋頭邊村還建立垃圾分類中轉站,將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進行分揀,有害垃圾、不可回收垃圾與鎮保潔公司對接進行回收,可回收垃圾與該鎮廢品回收公司對接,進行積分兌換日用商品。

村民的意識逐步提升,帶來的是行動上的改變,一組82歲村民胡維寬,積極擁護廁所革命、垃圾治理行動,帶頭從自身做起。


——經費落實有保障,既有激勵又有獎勵,讓環境整治無後顧之憂

環境整治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循序漸進,久久為功。設備的更新替換,人員工資待遇……都是面臨的現實問題。

農村環境整治是村級重點工作之一,為確保工作順利推進,楊柳灣鎮各村從村級集體經濟來源中拿出不少於2萬元的經費,投入環境治理之中。其次,採取誰受益誰付費的方式,通過村民代表大會商議表決,向村民們收取部分垃圾轉運費,增強村民環保意識和責任。再次,用活用好鎮有關農村垃圾治理獎補資金,將專項資金分成三份,一份用於各村基礎設施硬件投入;一份由鎮在各村抽取一名人員成立鎮清潔家園互促會,每月對各村開展環境評比考核,年終綜合打分後獲得優秀的給予獎勵;一份以抓典型、抓示範的方式,由各村主動申報現場會示範點,經由鎮黨委、政府通過納入示範村的,並且成功舉辦現場會的得到認可的村,年底集中進行獎勵。


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三項舉措互推互進,有效保障了村級環境治理工作良性發展。

橋頭邊村把環境治理資金單獨列支,同時按照人平10元,沿街商戶50—100元不等的標準,通過村民代表大會商議,收取垃圾處理費,一年收取費用一萬三千多元,有效的彌補了村裡垃圾整治的費用。

為將資金髮揮最大作用,村“兩委”將保潔人員的工作力度、態度與工資掛鉤,通過宣傳動員,引導村民們愛護公共設施,提升公共設施的使用年限……

如今,只有將環境治理工作做細做實,資金落實才更有保障,環境整治無後顧之憂,已經是村“兩委”的共識,7月2日,楊柳灣鎮舉行第一次拉鍊檢查現場會,橋頭邊村就是現場會參觀的村之一。


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補短板 破難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湖北省英山縣橋頭邊村看楊柳灣鎮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

(圖文:張奧嬋 何驥 段柳婭 樑紅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