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在教育問題上,世界人民似乎都難逃怪圈。在印度,《起跑線》戳中無數父母的心聲;在韓國,《天空之城》讓多少家長感嘆落淚,現如今,這種不分國界與地域的焦慮,連曾被認為推崇“快樂教育”的美國也不能倖免。

今天三一菌要為大家介紹一位耶魯人類學博士——薇妮斯蒂·馬丁,她將目光聚焦於美國上層階級,紐約曼哈頓上東區的媽媽們正摩肩擦踵地投入一場沒有硝煙的教育之戰,為此薇妮斯蒂·馬丁寫了本名叫《Primates of Park Avenue》的書,她用親身經歷為我們揭示了一個近乎瘋狂的美國上流社會。

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在階級森嚴、富人云集的上東區,教育成了極為重要的一環,融入社交圈、買學區房、擇校大戰只是起步,階級躍升、育兒焦慮、中年危機…在薇妮斯蒂筆下充滿了各種令人眼界大開的“真相”。

如果說《天空之城》只是編劇臆想的中產掙扎,人類學博士的社會觀察卻是真刀真槍的廝殺實戰,在這本躍居《紐約時報》榜首的暢銷書中,作者鞭辟入裡地形容:“曼哈頓私立貴族學校早上與下午的接送區是世界上最危機四伏、你爭我奪、血流成河、龍爭虎鬥的地方。

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對富人精緻生活的窺視,常能喚起讀者無盡的好奇心。

而居住在曼哈頓上東區公園大道的公寓,老公是國際投行創始人,孩子在紐約最好的託兒所,擁有一整個堆砌著鉑金包、香奈兒、巴寶莉的衣帽間……這是上東區精英媽媽們的日常,也是耶魯人類學博士薇妮斯蒂·馬丁曾經的生活。

但“融入美國上流社會圈子”的旅程並不美好,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

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紐約上東區(Upper East Side)位於曼哈頓中央公園東部一帶,這裡環境怡人、好學校林立,聚集著全紐約財富頂端的1%人群,被戲稱為“超高級白人的地盤”。

如果說紐約是世界中心,那麼上東區就是紐約的中心,在這個以富人住宅區、高級餐廳和奢侈品名店聞名的地方,空氣中都滿是錢的味道。

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紐約上東區實景圖,集地圖上方位

在美國的知識精英和上層階級之中,教育競爭從託兒所就開始了。

也正因此,上東區的孩子不到兩歲就開始接受教育,用逛畫廊和聽音樂劇來消遣童年。到了三歲的時候,就得請家教,準備迎接幼兒園的入學考與面試。到了四歲,不會遊戲的孩子則要聘請遊戲顧問。

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薇妮斯蒂·馬丁和丈夫決定,帶著孩子搬到紐約上東區。

然而,她對那裡的生存規則一無所知。

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從物色公寓、購買學區房、給孩子申請私立校開始,馬丁打響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戰爭”,其緊張激烈程度絕不亞於競選總統。

這場“戰爭”持續了六年,卻從未變得更加輕鬆,為了讓孩子迅速實現階層躍遷,她還必須排除萬難買到一隻愛馬仕的鉑金包。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馬丁驚訝的發現:上東區的精英媽媽與普通媽媽們一樣,都存在著種種焦慮,生活在恐懼和慾望交織之中。

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起初,馬丁心想著賣掉曼哈頓下城區的聯排別墅,換一套上東區的公寓,怎麼也是極有把握。但事實上在這裡,財大氣粗還遠遠不夠。

首先,買家必須符合一系列身份要求,隨後,你需要找到一名談吐得體、舉止優雅、最好一身名牌的中介,才可能排上看房的資格。接著,還必須通過小區居委會的層層面試。

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也就是說,能不能住在同一個小區,得你的鄰居說了算。

在面試過程中,申請表繁複窮盡,鉅細靡遺,包括馬丁夫妻每一張信用卡號,大學時的GPA,以及兩人畢業的學校…… 正是通過這種方式,曼哈頓建立起了等級森嚴的階層制度,讓每個人各居其位,不存在任何僭越的可能。

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在經歷過填寫資料、面試等重重考驗之後,馬丁一家終於搬進了位於公園大道的新家,卻發現孩子的幼兒園入學又出了問題。

上東區的幼兒園名額緊缺,且每年亦無新增入學名額,每家都需要提前一年排隊加面試,甚至連孩子的出生月份也有講究(在同樣情況下,幼兒園青睞大月份的孩子)。

以至於上東區的精英媽媽們,要按照“正確的月份”備孕,以免生出一個“錯誤的孩子”。

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Business Insider前幾年也曾曝光過美國某小學和幼兒園的入學條件,其中一項數據是,學校每年從2500名申請者裡,海選男孩女孩各25名,難度堪比考哈佛。

經歷了漫長的等待和一次次失敗的面試後,作者最後和國內許多家長一樣,找了“關係”。利用丈夫家人的關係,馬丁聯繫上了學校裡手握大權的招生主任,經過千辛萬苦把孩子送進了這所著名的私校。

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我很焦慮,希望才幾歲大的兒子能擁有美好的未來。” 馬丁說,上東區的媽媽都有一張提醒單,提醒著媽媽們“永遠要提前準備,很早、很早以前就要開始準備。

三一菌認為,所有媽媽們都如同馬丁一樣有著的共同期盼和壓力。

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都市媽媽們不得不意識到,在當她開始擁有孩子、成為母親的同時,接下來的所有事情都將環環相扣。因而在很多媽媽們看來,託兒所會影響孩子們以後上哪所大學。

如果說育兒是一場戰爭,在孩子還很幼小的時候,戰鬥就已經打響。那麼,該做的事情應該在什麼時候做呢?

上東區的答案是:在你以為該開始的時候,再提前很多時間準備就對了。只有在最開始就給孩子做好準備,遊學增長孩子閱歷,旅遊提高孩子眼界,讓孩子發現不一樣的世界文化,體驗不一樣的道德教育,才能達到不一樣的人生巔峰。

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買了房、入了學,就在馬丁以為可以鬆一口氣時,卻發現上東區成人世界的階級結構,在託兒所得到了百分之百的複製

在託兒所,兒子的同學們個個身世顯赫,家裡不是金融世家,就是工業鉅子。一到放學,學校外頭停滿豪車,每個母親都妝扮得像上流社會的名媛。

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儘管入學了好幾周,馬丁卻發現兒子在學校裡沒有玩伴,唯一一次接到同學的邀請,還是因為每個孩子在討論自己家的哪架飛機有什麼優點時,只有兒子一個人說家裡沒有飛機,同學們才出於同情邀請他跟他們一起玩(除了她們家,兒子的同學每個人家裡都有私人飛機)。

每天送孩子上託兒所的時候,馬丁也能明顯感覺到自己與其他媽媽們的格格不入。

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於是,馬丁開始學習每天把自己打扮得和別的媽媽一般時尚精緻,卻依然被視作透明人。當她嘗試給其他家長寫郵件、發短信,約別的孩子一起玩時,也從來不到任何迴音。

一次,馬丁忍不住在學校走廊上直接問兒子同學的媽媽,但這些媽媽通常只是顧左右而言他,甚至瞪著眼睛與同伴交換眼神:“天啊,她還不懂嗎?”

直到有一天,馬丁終於意識到:在上東區媽媽的眼中,自己和兒子是上流社會不合時宜的闖入者,下等人沒資格進入她們的交際圈。

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被視作空氣的事實讓馬丁身心俱疲,心緒不寧。為了不讓自己的兒子受到排擠,作者決心要融入這個等級森嚴的群體。

而令人覺得諷刺的是,成功打入社交圈的關鍵,有時僅僅是一個包包。

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三一菌觀察到,在上東區森嚴的等級制度下,你穿戴的每件東西都是在告訴別人你屬於哪個階層。因此,(沒有關係的人只能無限期地排在備貨客人名單上)。

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一個超棒的包是刀劍與盾牌,我要買一個她們沒有的東西,她們想要的東西,或是她們有但見不得別人有的東西”,用包包打入社交圈後還必須記得,保持身材、精緻妝容和優雅的著裝也是上東區媽媽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在上東區,媽媽們對自己的外表有著嚴苛的標準,她們可以為了美麗,在寒冬二月穿單薄的連衣裙;為了穿恨天高,去打針,讓腳部失去痛的知覺。

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即便是進入懷孕中期的女性,仍舊會踩著高跟鞋走進時髦餐廳,參加直到午夜才結束的晚宴與慈善活動。她們身著剪裁精巧的孕婦裝,即便懷孕也依然美麗動人。除了日常打扮與社交,她們也照常快跑和上健身課。

健身課上,女性們爆發的恆心與毅力令也馬丁大為吃驚。

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雖然每個人都筋疲力盡,但沒有人輕言放棄。每個女人都避免與他人產生眼神接觸,她們各自待在屬於自己的私人空間中,獨自健身,獨自接受折磨。

因為她們深知,自己的外表正如母親的身份,是一份專職工作。追求美麗和苗條的身材是天職,也是使命,她們必須精益求精。

這些在叢林法則中勝出的女性,必須以自己光鮮的外表、漂亮的學歷甚至是良好的生育能力,去爭取更多的財富,來維持他們現有的社會地位。

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懷孕在上東區是一場比賽,誰懷孕後仍是最瘦、身材最好、最時髦的女人,才是賽場上的關鍵。在生完孩子後,上東區的母親則要用最短的時間,重回生孩子之前的身材。

每個人都牢牢記得,這些近乎瘋狂的完美追求,是她們在上東區生存下去的最低要求。

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曾幾何時,上流社會的貴婦人才是無數女性夢寐以求的母親形象——她們有錢有顏,精緻苗條,衣著入時,而她們的都市寶寶聽歌劇、逛畫廊,喜歡現代建築和美味佳餚。

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但在馬丁筆下,全世界媽媽都有著同樣的恐懼、不安和焦慮。

起初,她只是想要融入上東區的媽媽們之中,卻不想陷入她們的焦慮與瘋狂,本以為自己可以保持中立和理性,卻最終還是“入鄉隨俗”,變得和當地人一樣。

頂級貴婦自述:混入上流社會得多拼,全世界媽媽都逃不出焦慮怪圈

對於那些不認同這種觀念的家長,無法同情這些陷在壓力和怪圈裡的女人,只怪她們削尖腦袋要做“上等人”,最後卻成了歧視鏈的奴隸。

然而就像作者在書中所坦言的那樣:

這世界就像一個劇場,當前排觀眾站起來的時候,後排觀眾也不得不這樣做。

三一菌認為,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躲不開焦慮的時代,這種被裹挾著往前走的無力感,和想要追求“雞血”和“佛系”之間的平衡,每一個媽媽都過得太不容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