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歲之前,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有哪些?

我想大多數人的回答中會有這一項:進入理想的大學讀書。

對於倫敦的18歲女生Claudia來說也一樣,在卡姆登女子學校的最後一年,她和同學們一樣進入了繁忙的申請季。提交完精心準備的材料,她順利進入面試。面試結束後,她已經開始幻想著自己在牛津校園裡漫步的樣子。

可惜的是,她最終收到的是牛津大學發來的拒絕信。

最初她也有些難過,後來想想牛津大學專門給誰發一封信也不是那麼常見的,她決定用這封拒絕信做點有趣的事情。

在當天媽媽下班回家時,發現她已經將這封拒絕信做成了一副抽象畫作品。

"

20歲之前,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有哪些?

我想大多數人的回答中會有這一項:進入理想的大學讀書。

對於倫敦的18歲女生Claudia來說也一樣,在卡姆登女子學校的最後一年,她和同學們一樣進入了繁忙的申請季。提交完精心準備的材料,她順利進入面試。面試結束後,她已經開始幻想著自己在牛津校園裡漫步的樣子。

可惜的是,她最終收到的是牛津大學發來的拒絕信。

最初她也有些難過,後來想想牛津大學專門給誰發一封信也不是那麼常見的,她決定用這封拒絕信做點有趣的事情。

在當天媽媽下班回家時,發現她已經將這封拒絕信做成了一副抽象畫作品。

“我被牛津拒絕了,但是這也很有趣”

圖源:Twitter @louisa_saunders

媽媽將她的作品上傳到網絡上,引發了超過15萬人的點贊。

一時間,Claudia成為了網絡紅人。

有人留言說很期待看到她更多的作品,有人留言說Claudia很有才華,是個天才少女。有人感慨到自己曾被牛津拒絕,後來選擇了其他學校,現在過得也非常好。

就連BBC也主動聯繫她的媽媽,詢問是否可以在新聞報道中使用這幅作品;Claudia還作為嘉賓登上TEDxTeen的舞臺,向大家分享如何將一封被拒信變成一封藝術作品的;杜倫大學也留言推薦適合她的專業。

"

20歲之前,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有哪些?

我想大多數人的回答中會有這一項:進入理想的大學讀書。

對於倫敦的18歲女生Claudia來說也一樣,在卡姆登女子學校的最後一年,她和同學們一樣進入了繁忙的申請季。提交完精心準備的材料,她順利進入面試。面試結束後,她已經開始幻想著自己在牛津校園裡漫步的樣子。

可惜的是,她最終收到的是牛津大學發來的拒絕信。

最初她也有些難過,後來想想牛津大學專門給誰發一封信也不是那麼常見的,她決定用這封拒絕信做點有趣的事情。

在當天媽媽下班回家時,發現她已經將這封拒絕信做成了一副抽象畫作品。

“我被牛津拒絕了,但是這也很有趣”

圖源:Twitter @louisa_saunders

媽媽將她的作品上傳到網絡上,引發了超過15萬人的點贊。

一時間,Claudia成為了網絡紅人。

有人留言說很期待看到她更多的作品,有人留言說Claudia很有才華,是個天才少女。有人感慨到自己曾被牛津拒絕,後來選擇了其他學校,現在過得也非常好。

就連BBC也主動聯繫她的媽媽,詢問是否可以在新聞報道中使用這幅作品;Claudia還作為嘉賓登上TEDxTeen的舞臺,向大家分享如何將一封被拒信變成一封藝術作品的;杜倫大學也留言推薦適合她的專業。

“我被牛津拒絕了,但是這也很有趣”

圖源:TEDxTeen

Claudia的做法真是令人佩服。

當人們在忙著為那些進入牛津的學生慶祝時,她站在了“失敗”的這一端,用自己的作品告訴那些被拒絕的孩子,依然有這種可以積極生活的方法。

你害怕被拒絕嗎?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瀟灑的直面被拒絕的事實。

在被拒絕時,我們通常會感到難過、失望、焦慮、抱怨和自我懷疑等負面情緒。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被拒絕甚至會導致攻擊性行為,例如被同伴拒絕後,人們會對對方大吼大叫。人際關係受損以後,人們變得更加具有侵略性,被拒絕者還有可能會攻擊完全不相干的旁觀者,儘管這些人並沒有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

害怕被拒絕的人,很可能是“被拒敏感者”。所謂被拒敏感,指的就是人們對拒絕的焦慮預期和過度反應的一種傾向。

什麼意思呢?

敏感者對被拒絕這件事情有恐懼感,既害怕拒絕被人也害怕被拒絕,在遇到被拒絕的情況時,會有過激的情緒或者行為上的反應。

希望買玩具會不會爸媽拒絕?

想要學新聞專業會不會被否定?

我對專業問題的新理解會不會被接受?

這個男生/女生會不會拒絕我的表白?

這個方案甲方會不會又全都是否定意見?

……

對於被拒敏感者而言,本身就會暗示自己別人不接受自己。面臨拒絕時,更容易產生拒絕創傷,產生更強烈的無助和自卑等感覺,這反過來又會加深被拒敏感度。

聽起來就像是個無法擺脫的死循環。

這讓我想起來綜藝節目《少年說》中的一個女孩,爸爸和媽媽是異地狀態,她和媽媽生活在長沙,爸爸生活在北京,每個月到長沙一次看望母女。

小女孩很希望爸爸回家陪伴她和媽媽。

藉助節目的機會,她終於鼓起勇氣問爸爸,能不能到長沙工作,她很希望爸爸可以天天都陪著她和媽媽。

然而父親直接拒絕了,他告訴女兒,爸爸和媽媽是分工協作的,現在有媽媽好好陪著她,等她以後考到北京上學,才是他開始陪伴的時候。

"

20歲之前,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有哪些?

我想大多數人的回答中會有這一項:進入理想的大學讀書。

對於倫敦的18歲女生Claudia來說也一樣,在卡姆登女子學校的最後一年,她和同學們一樣進入了繁忙的申請季。提交完精心準備的材料,她順利進入面試。面試結束後,她已經開始幻想著自己在牛津校園裡漫步的樣子。

可惜的是,她最終收到的是牛津大學發來的拒絕信。

最初她也有些難過,後來想想牛津大學專門給誰發一封信也不是那麼常見的,她決定用這封拒絕信做點有趣的事情。

在當天媽媽下班回家時,發現她已經將這封拒絕信做成了一副抽象畫作品。

“我被牛津拒絕了,但是這也很有趣”

圖源:Twitter @louisa_saunders

媽媽將她的作品上傳到網絡上,引發了超過15萬人的點贊。

一時間,Claudia成為了網絡紅人。

有人留言說很期待看到她更多的作品,有人留言說Claudia很有才華,是個天才少女。有人感慨到自己曾被牛津拒絕,後來選擇了其他學校,現在過得也非常好。

就連BBC也主動聯繫她的媽媽,詢問是否可以在新聞報道中使用這幅作品;Claudia還作為嘉賓登上TEDxTeen的舞臺,向大家分享如何將一封被拒信變成一封藝術作品的;杜倫大學也留言推薦適合她的專業。

“我被牛津拒絕了,但是這也很有趣”

圖源:TEDxTeen

Claudia的做法真是令人佩服。

當人們在忙著為那些進入牛津的學生慶祝時,她站在了“失敗”的這一端,用自己的作品告訴那些被拒絕的孩子,依然有這種可以積極生活的方法。

你害怕被拒絕嗎?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瀟灑的直面被拒絕的事實。

在被拒絕時,我們通常會感到難過、失望、焦慮、抱怨和自我懷疑等負面情緒。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被拒絕甚至會導致攻擊性行為,例如被同伴拒絕後,人們會對對方大吼大叫。人際關係受損以後,人們變得更加具有侵略性,被拒絕者還有可能會攻擊完全不相干的旁觀者,儘管這些人並沒有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

害怕被拒絕的人,很可能是“被拒敏感者”。所謂被拒敏感,指的就是人們對拒絕的焦慮預期和過度反應的一種傾向。

什麼意思呢?

敏感者對被拒絕這件事情有恐懼感,既害怕拒絕被人也害怕被拒絕,在遇到被拒絕的情況時,會有過激的情緒或者行為上的反應。

希望買玩具會不會爸媽拒絕?

想要學新聞專業會不會被否定?

我對專業問題的新理解會不會被接受?

這個男生/女生會不會拒絕我的表白?

這個方案甲方會不會又全都是否定意見?

……

對於被拒敏感者而言,本身就會暗示自己別人不接受自己。面臨拒絕時,更容易產生拒絕創傷,產生更強烈的無助和自卑等感覺,這反過來又會加深被拒敏感度。

聽起來就像是個無法擺脫的死循環。

這讓我想起來綜藝節目《少年說》中的一個女孩,爸爸和媽媽是異地狀態,她和媽媽生活在長沙,爸爸生活在北京,每個月到長沙一次看望母女。

小女孩很希望爸爸回家陪伴她和媽媽。

藉助節目的機會,她終於鼓起勇氣問爸爸,能不能到長沙工作,她很希望爸爸可以天天都陪著她和媽媽。

然而父親直接拒絕了,他告訴女兒,爸爸和媽媽是分工協作的,現在有媽媽好好陪著她,等她以後考到北京上學,才是他開始陪伴的時候。

“我被牛津拒絕了,但是這也很有趣”

女兒乖乖聽著爸爸的解釋,可是鏡頭分明記錄下了她強忍的淚水,年僅7歲的她,可能在未來的10多年裡,都要在沒有父愛的環境中長大。

也許,以後這個小女孩都沒有勇氣向爸爸提出其他“不合理”的要求。

家庭是孩子的保護傘

節目組沒有再記錄小女孩以後的生活,但是確實有研究表明,父母對孩子的拒絕和孩子的被拒敏感之間有非常明顯的關係。

美國《今日心理》中的一篇文章指出,成年人的高被拒敏感特徵的形成,和青少年時期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環境相關,也影響著他們在處理極端情緒時的表現。

如果在小時候,孩子在向家長爭取關愛、希望被接受,得到的是父母的消極應對,那麼在孩子長大後試著建立一段關係時,他下意識會認為自己將被拒絕。這些人在被拒絕後也會有更加激烈的反應。

董卿曾在節目中講述過一些成長的經歷,小時候家教特別嚴,不能照鏡子也沒有新衣服穿,她爸爸經常說一句話,“馬鈴薯再怎麼打扮也是土豆”。

爸爸還讓她勤工儉學,在賓館做最辛苦的清潔工作,年少的她實在忍不住了,哭著打電話問爸爸是不是可以回家,爸爸卻說讓她再堅持一下。

她在節目中說長大後理解了父母的做法,自己也要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

但是講述這些事情的時候,她依然忍不住淚流滿面。

在春晚的一次直播中,她口誤說錯了嘉賓的名字,回家以後痛哭,三天都沒敢出家門、沒敢打開電腦。

"

20歲之前,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有哪些?

我想大多數人的回答中會有這一項:進入理想的大學讀書。

對於倫敦的18歲女生Claudia來說也一樣,在卡姆登女子學校的最後一年,她和同學們一樣進入了繁忙的申請季。提交完精心準備的材料,她順利進入面試。面試結束後,她已經開始幻想著自己在牛津校園裡漫步的樣子。

可惜的是,她最終收到的是牛津大學發來的拒絕信。

最初她也有些難過,後來想想牛津大學專門給誰發一封信也不是那麼常見的,她決定用這封拒絕信做點有趣的事情。

在當天媽媽下班回家時,發現她已經將這封拒絕信做成了一副抽象畫作品。

“我被牛津拒絕了,但是這也很有趣”

圖源:Twitter @louisa_saunders

媽媽將她的作品上傳到網絡上,引發了超過15萬人的點贊。

一時間,Claudia成為了網絡紅人。

有人留言說很期待看到她更多的作品,有人留言說Claudia很有才華,是個天才少女。有人感慨到自己曾被牛津拒絕,後來選擇了其他學校,現在過得也非常好。

就連BBC也主動聯繫她的媽媽,詢問是否可以在新聞報道中使用這幅作品;Claudia還作為嘉賓登上TEDxTeen的舞臺,向大家分享如何將一封被拒信變成一封藝術作品的;杜倫大學也留言推薦適合她的專業。

“我被牛津拒絕了,但是這也很有趣”

圖源:TEDxTeen

Claudia的做法真是令人佩服。

當人們在忙著為那些進入牛津的學生慶祝時,她站在了“失敗”的這一端,用自己的作品告訴那些被拒絕的孩子,依然有這種可以積極生活的方法。

你害怕被拒絕嗎?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瀟灑的直面被拒絕的事實。

在被拒絕時,我們通常會感到難過、失望、焦慮、抱怨和自我懷疑等負面情緒。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被拒絕甚至會導致攻擊性行為,例如被同伴拒絕後,人們會對對方大吼大叫。人際關係受損以後,人們變得更加具有侵略性,被拒絕者還有可能會攻擊完全不相干的旁觀者,儘管這些人並沒有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

害怕被拒絕的人,很可能是“被拒敏感者”。所謂被拒敏感,指的就是人們對拒絕的焦慮預期和過度反應的一種傾向。

什麼意思呢?

敏感者對被拒絕這件事情有恐懼感,既害怕拒絕被人也害怕被拒絕,在遇到被拒絕的情況時,會有過激的情緒或者行為上的反應。

希望買玩具會不會爸媽拒絕?

想要學新聞專業會不會被否定?

我對專業問題的新理解會不會被接受?

這個男生/女生會不會拒絕我的表白?

這個方案甲方會不會又全都是否定意見?

……

對於被拒敏感者而言,本身就會暗示自己別人不接受自己。面臨拒絕時,更容易產生拒絕創傷,產生更強烈的無助和自卑等感覺,這反過來又會加深被拒敏感度。

聽起來就像是個無法擺脫的死循環。

這讓我想起來綜藝節目《少年說》中的一個女孩,爸爸和媽媽是異地狀態,她和媽媽生活在長沙,爸爸生活在北京,每個月到長沙一次看望母女。

小女孩很希望爸爸回家陪伴她和媽媽。

藉助節目的機會,她終於鼓起勇氣問爸爸,能不能到長沙工作,她很希望爸爸可以天天都陪著她和媽媽。

然而父親直接拒絕了,他告訴女兒,爸爸和媽媽是分工協作的,現在有媽媽好好陪著她,等她以後考到北京上學,才是他開始陪伴的時候。

“我被牛津拒絕了,但是這也很有趣”

女兒乖乖聽著爸爸的解釋,可是鏡頭分明記錄下了她強忍的淚水,年僅7歲的她,可能在未來的10多年裡,都要在沒有父愛的環境中長大。

也許,以後這個小女孩都沒有勇氣向爸爸提出其他“不合理”的要求。

家庭是孩子的保護傘

節目組沒有再記錄小女孩以後的生活,但是確實有研究表明,父母對孩子的拒絕和孩子的被拒敏感之間有非常明顯的關係。

美國《今日心理》中的一篇文章指出,成年人的高被拒敏感特徵的形成,和青少年時期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環境相關,也影響著他們在處理極端情緒時的表現。

如果在小時候,孩子在向家長爭取關愛、希望被接受,得到的是父母的消極應對,那麼在孩子長大後試著建立一段關係時,他下意識會認為自己將被拒絕。這些人在被拒絕後也會有更加激烈的反應。

董卿曾在節目中講述過一些成長的經歷,小時候家教特別嚴,不能照鏡子也沒有新衣服穿,她爸爸經常說一句話,“馬鈴薯再怎麼打扮也是土豆”。

爸爸還讓她勤工儉學,在賓館做最辛苦的清潔工作,年少的她實在忍不住了,哭著打電話問爸爸是不是可以回家,爸爸卻說讓她再堅持一下。

她在節目中說長大後理解了父母的做法,自己也要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

但是講述這些事情的時候,她依然忍不住淚流滿面。

在春晚的一次直播中,她口誤說錯了嘉賓的名字,回家以後痛哭,三天都沒敢出家門、沒敢打開電腦。

“我被牛津拒絕了,但是這也很有趣”

圖源:哈佛大學官網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也顯示,孩子具備強大心理調節能力的重要原因,就是和支持自己的家人們有著穩固健康的家庭關係。

這種關係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好的保護,保護他們在受挫的經驗中崩潰。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還能鍛煉出諸如自律、自我調節等良好的能力,讓他們在逆境中有更好的適應性。

BBC有一部長達56年的跟拍紀錄片,追蹤14名孩子從7歲到63歲間的成長變化,這部紀錄片中最受關注的,是一個名為Nick的男孩。

Nick他出生在英格蘭的一個偏遠小村莊裡,家庭生活條件可以說是非常艱苦了。為了上學,他每天要走路4公里,你大概想象不到,這個學校一共也只有一間教室。

"

20歲之前,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有哪些?

我想大多數人的回答中會有這一項:進入理想的大學讀書。

對於倫敦的18歲女生Claudia來說也一樣,在卡姆登女子學校的最後一年,她和同學們一樣進入了繁忙的申請季。提交完精心準備的材料,她順利進入面試。面試結束後,她已經開始幻想著自己在牛津校園裡漫步的樣子。

可惜的是,她最終收到的是牛津大學發來的拒絕信。

最初她也有些難過,後來想想牛津大學專門給誰發一封信也不是那麼常見的,她決定用這封拒絕信做點有趣的事情。

在當天媽媽下班回家時,發現她已經將這封拒絕信做成了一副抽象畫作品。

“我被牛津拒絕了,但是這也很有趣”

圖源:Twitter @louisa_saunders

媽媽將她的作品上傳到網絡上,引發了超過15萬人的點贊。

一時間,Claudia成為了網絡紅人。

有人留言說很期待看到她更多的作品,有人留言說Claudia很有才華,是個天才少女。有人感慨到自己曾被牛津拒絕,後來選擇了其他學校,現在過得也非常好。

就連BBC也主動聯繫她的媽媽,詢問是否可以在新聞報道中使用這幅作品;Claudia還作為嘉賓登上TEDxTeen的舞臺,向大家分享如何將一封被拒信變成一封藝術作品的;杜倫大學也留言推薦適合她的專業。

“我被牛津拒絕了,但是這也很有趣”

圖源:TEDxTeen

Claudia的做法真是令人佩服。

當人們在忙著為那些進入牛津的學生慶祝時,她站在了“失敗”的這一端,用自己的作品告訴那些被拒絕的孩子,依然有這種可以積極生活的方法。

你害怕被拒絕嗎?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瀟灑的直面被拒絕的事實。

在被拒絕時,我們通常會感到難過、失望、焦慮、抱怨和自我懷疑等負面情緒。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被拒絕甚至會導致攻擊性行為,例如被同伴拒絕後,人們會對對方大吼大叫。人際關係受損以後,人們變得更加具有侵略性,被拒絕者還有可能會攻擊完全不相干的旁觀者,儘管這些人並沒有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

害怕被拒絕的人,很可能是“被拒敏感者”。所謂被拒敏感,指的就是人們對拒絕的焦慮預期和過度反應的一種傾向。

什麼意思呢?

敏感者對被拒絕這件事情有恐懼感,既害怕拒絕被人也害怕被拒絕,在遇到被拒絕的情況時,會有過激的情緒或者行為上的反應。

希望買玩具會不會爸媽拒絕?

想要學新聞專業會不會被否定?

我對專業問題的新理解會不會被接受?

這個男生/女生會不會拒絕我的表白?

這個方案甲方會不會又全都是否定意見?

……

對於被拒敏感者而言,本身就會暗示自己別人不接受自己。面臨拒絕時,更容易產生拒絕創傷,產生更強烈的無助和自卑等感覺,這反過來又會加深被拒敏感度。

聽起來就像是個無法擺脫的死循環。

這讓我想起來綜藝節目《少年說》中的一個女孩,爸爸和媽媽是異地狀態,她和媽媽生活在長沙,爸爸生活在北京,每個月到長沙一次看望母女。

小女孩很希望爸爸回家陪伴她和媽媽。

藉助節目的機會,她終於鼓起勇氣問爸爸,能不能到長沙工作,她很希望爸爸可以天天都陪著她和媽媽。

然而父親直接拒絕了,他告訴女兒,爸爸和媽媽是分工協作的,現在有媽媽好好陪著她,等她以後考到北京上學,才是他開始陪伴的時候。

“我被牛津拒絕了,但是這也很有趣”

女兒乖乖聽著爸爸的解釋,可是鏡頭分明記錄下了她強忍的淚水,年僅7歲的她,可能在未來的10多年裡,都要在沒有父愛的環境中長大。

也許,以後這個小女孩都沒有勇氣向爸爸提出其他“不合理”的要求。

家庭是孩子的保護傘

節目組沒有再記錄小女孩以後的生活,但是確實有研究表明,父母對孩子的拒絕和孩子的被拒敏感之間有非常明顯的關係。

美國《今日心理》中的一篇文章指出,成年人的高被拒敏感特徵的形成,和青少年時期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環境相關,也影響著他們在處理極端情緒時的表現。

如果在小時候,孩子在向家長爭取關愛、希望被接受,得到的是父母的消極應對,那麼在孩子長大後試著建立一段關係時,他下意識會認為自己將被拒絕。這些人在被拒絕後也會有更加激烈的反應。

董卿曾在節目中講述過一些成長的經歷,小時候家教特別嚴,不能照鏡子也沒有新衣服穿,她爸爸經常說一句話,“馬鈴薯再怎麼打扮也是土豆”。

爸爸還讓她勤工儉學,在賓館做最辛苦的清潔工作,年少的她實在忍不住了,哭著打電話問爸爸是不是可以回家,爸爸卻說讓她再堅持一下。

她在節目中說長大後理解了父母的做法,自己也要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

但是講述這些事情的時候,她依然忍不住淚流滿面。

在春晚的一次直播中,她口誤說錯了嘉賓的名字,回家以後痛哭,三天都沒敢出家門、沒敢打開電腦。

“我被牛津拒絕了,但是這也很有趣”

圖源:哈佛大學官網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也顯示,孩子具備強大心理調節能力的重要原因,就是和支持自己的家人們有著穩固健康的家庭關係。

這種關係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好的保護,保護他們在受挫的經驗中崩潰。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還能鍛煉出諸如自律、自我調節等良好的能力,讓他們在逆境中有更好的適應性。

BBC有一部長達56年的跟拍紀錄片,追蹤14名孩子從7歲到63歲間的成長變化,這部紀錄片中最受關注的,是一個名為Nick的男孩。

Nick他出生在英格蘭的一個偏遠小村莊裡,家庭生活條件可以說是非常艱苦了。為了上學,他每天要走路4公里,你大概想象不到,這個學校一共也只有一間教室。

“我被牛津拒絕了,但是這也很有趣”

和貧困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家人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家人之間總是相互支持鼓勵。Nick假期喜歡跑到城裡,父母都表示理解和支持,發現他對數學和物理非常感興趣,家長也支持他多看理科類的書籍。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Nick,一直自信滿滿,樂觀開朗。最終依靠家人的鼓勵和自己的努力,進入大學,成為一名科學家,成為紀錄片中為數不多打破原生家庭生活階層的主人公之一。

培養有心理彈性的孩子

無論是直面被拒絕的Claudia還是打破階層奮力成長的Nick,在面對挫折和困難時,都保持著積極樂觀的心態。即使有糟糕的負面情緒,也不會長時間沉浸在自我懷疑和否定中。

在心理學上,這種面對變化環境的處理和適應的能力,被稱為“心理彈性”。

有學者將心理彈性描述為危險因素和保護因素相互動態交互的過程,其中危險因素和保護因素分別指阻礙個人正常發展以及促進個人正常發展的條件和資源。

心理彈性強的孩子,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也可能感覺到失望和不安,但是他們在經受問題以後,還是可以恢復如常,甚至比以前更強大。他們不會被困難打倒,而是找到解決方法,擊敗問題,找到新的自己。

沒有誰的生活總能一帆風順,比起處處保護孩子不受傷害,我們更應該培養他們處理難題的能力,而孩子的心理彈性,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點滴培養的。

那麼如何培養一個具有心理彈性的孩子呢?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Suniya Luthar研究發現,良好的認知能力和外界良好的關係是兒童培養心理彈性的重要保護因素,而其中良好的外界關係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和父母之間的聯繫。生活中擁有保護性因素的孩子在面對困難狀況時,往往表現的更好。

心理學科普網站Hey Sigmund每年吸引數百萬的讀者,在關於如何鍛鍊孩子的心理彈性的問題上,給出的一些建議非常值得家長們參考:

不妨讓孩子“冒險”

主動讓孩子冒險,把風險範圍縮小到家長的可控範圍內。孩子們在冒險的時候也是敞開心扉接觸世界的時候。和年齡相匹配的冒險活動,既可以讓孩子瞭解自己的優勢,又能鼓勵他們思考,增強自主決策的能力,從而習得處理問題的能力。

也許孩子不一定總是能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但不斷處理問題的過程,也是越來越接近答案的過程。

鍛鍊孩子的執行能力

增強執行能力就是讓孩子學會如何管理自己的行為和感受,從而增強制定應對策略的能力。

可以帶著孩子去鍛鍊,玩一些和記憶管理有關的遊戲,讓孩子學習日常規劃、建立自己的社會關係,嘗試著讓孩子獨立思考和行動,為他們自己做決定創造機會。家長要做個好榜樣,讓孩子耳濡目染如何成為一個有執行力的人。

培養孩子的掌控力

培養孩子的掌控感意味著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做那些不太容易的事情。孩子在做那些困難的事情時,你可以這樣鼓勵他“你真是個解決難題的小能手,堅持下去,你一定能做到的!”

為孩子表現出來的能力點贊,當孩子擁有掌控感時,他們對未來的壓力感會減少,更相信自己有應對未來挑戰的能力。

向身邊的人求助也沒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總是讓孩子獨自處理問題,可能會讓他們產生一種沒有依靠的感覺。這時候就需要父母告訴孩子,勇敢並不意味著總是要自己一個人,勇於求助也是勇敢的表現之一,既要培養孩子獨當一面的能力,也要時刻陪伴在他們身邊。

當然,直接告訴孩子你有多愛他也非常重要,讓孩子知道你對他無條件的愛,是他開始建立自信的重要一步。

小結

美國知名的作家、演說家Frederick Douglas曾說,“培養一個強大的孩子要比修復一個破碎的成年人容易的多”,希望你也能培養出一個擁有強大的心理修復能力,一生堅定勇敢不慌張。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

20歲之前,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有哪些?

我想大多數人的回答中會有這一項:進入理想的大學讀書。

對於倫敦的18歲女生Claudia來說也一樣,在卡姆登女子學校的最後一年,她和同學們一樣進入了繁忙的申請季。提交完精心準備的材料,她順利進入面試。面試結束後,她已經開始幻想著自己在牛津校園裡漫步的樣子。

可惜的是,她最終收到的是牛津大學發來的拒絕信。

最初她也有些難過,後來想想牛津大學專門給誰發一封信也不是那麼常見的,她決定用這封拒絕信做點有趣的事情。

在當天媽媽下班回家時,發現她已經將這封拒絕信做成了一副抽象畫作品。

“我被牛津拒絕了,但是這也很有趣”

圖源:Twitter @louisa_saunders

媽媽將她的作品上傳到網絡上,引發了超過15萬人的點贊。

一時間,Claudia成為了網絡紅人。

有人留言說很期待看到她更多的作品,有人留言說Claudia很有才華,是個天才少女。有人感慨到自己曾被牛津拒絕,後來選擇了其他學校,現在過得也非常好。

就連BBC也主動聯繫她的媽媽,詢問是否可以在新聞報道中使用這幅作品;Claudia還作為嘉賓登上TEDxTeen的舞臺,向大家分享如何將一封被拒信變成一封藝術作品的;杜倫大學也留言推薦適合她的專業。

“我被牛津拒絕了,但是這也很有趣”

圖源:TEDxTeen

Claudia的做法真是令人佩服。

當人們在忙著為那些進入牛津的學生慶祝時,她站在了“失敗”的這一端,用自己的作品告訴那些被拒絕的孩子,依然有這種可以積極生活的方法。

你害怕被拒絕嗎?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瀟灑的直面被拒絕的事實。

在被拒絕時,我們通常會感到難過、失望、焦慮、抱怨和自我懷疑等負面情緒。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被拒絕甚至會導致攻擊性行為,例如被同伴拒絕後,人們會對對方大吼大叫。人際關係受損以後,人們變得更加具有侵略性,被拒絕者還有可能會攻擊完全不相干的旁觀者,儘管這些人並沒有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

害怕被拒絕的人,很可能是“被拒敏感者”。所謂被拒敏感,指的就是人們對拒絕的焦慮預期和過度反應的一種傾向。

什麼意思呢?

敏感者對被拒絕這件事情有恐懼感,既害怕拒絕被人也害怕被拒絕,在遇到被拒絕的情況時,會有過激的情緒或者行為上的反應。

希望買玩具會不會爸媽拒絕?

想要學新聞專業會不會被否定?

我對專業問題的新理解會不會被接受?

這個男生/女生會不會拒絕我的表白?

這個方案甲方會不會又全都是否定意見?

……

對於被拒敏感者而言,本身就會暗示自己別人不接受自己。面臨拒絕時,更容易產生拒絕創傷,產生更強烈的無助和自卑等感覺,這反過來又會加深被拒敏感度。

聽起來就像是個無法擺脫的死循環。

這讓我想起來綜藝節目《少年說》中的一個女孩,爸爸和媽媽是異地狀態,她和媽媽生活在長沙,爸爸生活在北京,每個月到長沙一次看望母女。

小女孩很希望爸爸回家陪伴她和媽媽。

藉助節目的機會,她終於鼓起勇氣問爸爸,能不能到長沙工作,她很希望爸爸可以天天都陪著她和媽媽。

然而父親直接拒絕了,他告訴女兒,爸爸和媽媽是分工協作的,現在有媽媽好好陪著她,等她以後考到北京上學,才是他開始陪伴的時候。

“我被牛津拒絕了,但是這也很有趣”

女兒乖乖聽著爸爸的解釋,可是鏡頭分明記錄下了她強忍的淚水,年僅7歲的她,可能在未來的10多年裡,都要在沒有父愛的環境中長大。

也許,以後這個小女孩都沒有勇氣向爸爸提出其他“不合理”的要求。

家庭是孩子的保護傘

節目組沒有再記錄小女孩以後的生活,但是確實有研究表明,父母對孩子的拒絕和孩子的被拒敏感之間有非常明顯的關係。

美國《今日心理》中的一篇文章指出,成年人的高被拒敏感特徵的形成,和青少年時期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環境相關,也影響著他們在處理極端情緒時的表現。

如果在小時候,孩子在向家長爭取關愛、希望被接受,得到的是父母的消極應對,那麼在孩子長大後試著建立一段關係時,他下意識會認為自己將被拒絕。這些人在被拒絕後也會有更加激烈的反應。

董卿曾在節目中講述過一些成長的經歷,小時候家教特別嚴,不能照鏡子也沒有新衣服穿,她爸爸經常說一句話,“馬鈴薯再怎麼打扮也是土豆”。

爸爸還讓她勤工儉學,在賓館做最辛苦的清潔工作,年少的她實在忍不住了,哭著打電話問爸爸是不是可以回家,爸爸卻說讓她再堅持一下。

她在節目中說長大後理解了父母的做法,自己也要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

但是講述這些事情的時候,她依然忍不住淚流滿面。

在春晚的一次直播中,她口誤說錯了嘉賓的名字,回家以後痛哭,三天都沒敢出家門、沒敢打開電腦。

“我被牛津拒絕了,但是這也很有趣”

圖源:哈佛大學官網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也顯示,孩子具備強大心理調節能力的重要原因,就是和支持自己的家人們有著穩固健康的家庭關係。

這種關係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好的保護,保護他們在受挫的經驗中崩潰。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還能鍛煉出諸如自律、自我調節等良好的能力,讓他們在逆境中有更好的適應性。

BBC有一部長達56年的跟拍紀錄片,追蹤14名孩子從7歲到63歲間的成長變化,這部紀錄片中最受關注的,是一個名為Nick的男孩。

Nick他出生在英格蘭的一個偏遠小村莊裡,家庭生活條件可以說是非常艱苦了。為了上學,他每天要走路4公里,你大概想象不到,這個學校一共也只有一間教室。

“我被牛津拒絕了,但是這也很有趣”

和貧困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家人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家人之間總是相互支持鼓勵。Nick假期喜歡跑到城裡,父母都表示理解和支持,發現他對數學和物理非常感興趣,家長也支持他多看理科類的書籍。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Nick,一直自信滿滿,樂觀開朗。最終依靠家人的鼓勵和自己的努力,進入大學,成為一名科學家,成為紀錄片中為數不多打破原生家庭生活階層的主人公之一。

培養有心理彈性的孩子

無論是直面被拒絕的Claudia還是打破階層奮力成長的Nick,在面對挫折和困難時,都保持著積極樂觀的心態。即使有糟糕的負面情緒,也不會長時間沉浸在自我懷疑和否定中。

在心理學上,這種面對變化環境的處理和適應的能力,被稱為“心理彈性”。

有學者將心理彈性描述為危險因素和保護因素相互動態交互的過程,其中危險因素和保護因素分別指阻礙個人正常發展以及促進個人正常發展的條件和資源。

心理彈性強的孩子,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也可能感覺到失望和不安,但是他們在經受問題以後,還是可以恢復如常,甚至比以前更強大。他們不會被困難打倒,而是找到解決方法,擊敗問題,找到新的自己。

沒有誰的生活總能一帆風順,比起處處保護孩子不受傷害,我們更應該培養他們處理難題的能力,而孩子的心理彈性,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點滴培養的。

那麼如何培養一個具有心理彈性的孩子呢?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Suniya Luthar研究發現,良好的認知能力和外界良好的關係是兒童培養心理彈性的重要保護因素,而其中良好的外界關係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和父母之間的聯繫。生活中擁有保護性因素的孩子在面對困難狀況時,往往表現的更好。

心理學科普網站Hey Sigmund每年吸引數百萬的讀者,在關於如何鍛鍊孩子的心理彈性的問題上,給出的一些建議非常值得家長們參考:

不妨讓孩子“冒險”

主動讓孩子冒險,把風險範圍縮小到家長的可控範圍內。孩子們在冒險的時候也是敞開心扉接觸世界的時候。和年齡相匹配的冒險活動,既可以讓孩子瞭解自己的優勢,又能鼓勵他們思考,增強自主決策的能力,從而習得處理問題的能力。

也許孩子不一定總是能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但不斷處理問題的過程,也是越來越接近答案的過程。

鍛鍊孩子的執行能力

增強執行能力就是讓孩子學會如何管理自己的行為和感受,從而增強制定應對策略的能力。

可以帶著孩子去鍛鍊,玩一些和記憶管理有關的遊戲,讓孩子學習日常規劃、建立自己的社會關係,嘗試著讓孩子獨立思考和行動,為他們自己做決定創造機會。家長要做個好榜樣,讓孩子耳濡目染如何成為一個有執行力的人。

培養孩子的掌控力

培養孩子的掌控感意味著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做那些不太容易的事情。孩子在做那些困難的事情時,你可以這樣鼓勵他“你真是個解決難題的小能手,堅持下去,你一定能做到的!”

為孩子表現出來的能力點贊,當孩子擁有掌控感時,他們對未來的壓力感會減少,更相信自己有應對未來挑戰的能力。

向身邊的人求助也沒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總是讓孩子獨自處理問題,可能會讓他們產生一種沒有依靠的感覺。這時候就需要父母告訴孩子,勇敢並不意味著總是要自己一個人,勇於求助也是勇敢的表現之一,既要培養孩子獨當一面的能力,也要時刻陪伴在他們身邊。

當然,直接告訴孩子你有多愛他也非常重要,讓孩子知道你對他無條件的愛,是他開始建立自信的重要一步。

小結

美國知名的作家、演說家Frederick Douglas曾說,“培養一個強大的孩子要比修復一個破碎的成年人容易的多”,希望你也能培養出一個擁有強大的心理修復能力,一生堅定勇敢不慌張。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我被牛津拒絕了,但是這也很有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