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關注】寧夏擬推薦10名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看看他們的事蹟…

【新關注】寧夏擬推薦10名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看看他們的事蹟…

按照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關於評選表彰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的通知》要求,經我區各地廣泛推薦和自治區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活動組委會審定,擬推薦邢紀國等10名同志為我區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現將候選人事蹟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公示時間為2019年5月12日-5月16日。監督電話:0951-6669535,0951-6669534

寧夏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

評選活動組委會辦公室

2019年5月12日

助人為樂模範候選人(2人)

邢紀國 男,漢族,1977年1月生,致公黨員,中國改革報寧夏記者站記者。

2009年以來,邢紀國情繫貧困地區,善行義舉的腳步遍佈寧夏山川。5年間,持續邀請北京醫療專家來寧為白內障等貧困患者診治,診治病人1900餘例。多年跟蹤幫扶一所民辦孤兒院的60名孤兒,協調社會力量資助同心縣的200名貧困大學生。投身寧夏扶貧攻堅,帶動社會力量捐款捐物累計達1.3億元。

到寧夏駐站後,邢紀國多次組織涉及醫療、文化、扶貧資助等多方面的公益活動。他發現不少當地人患“頸椎、腰椎”病、“白內障”疾病較為嚴重,從2012年到2016年,多次到北京解放軍總醫院、316醫院、306醫院請專家到青銅峽市醫院為患者救治。他倡導和組織了“百名專家牽手西部寧夏獻愛”“益凡醫療公益萬里行”等公益活動,資助困難群眾和特困家庭。

2013年的一次採訪中,邢紀國認識了身殘志堅的吳忠市道德模範姜中雲,便與他探討扶貧方法,在同心縣成立寧夏首家殘疾人電子商務服務站。部分殘疾人經過面對面地學習知識,手把手地示教技術,掌握手工藝製作、土特產加工、環衛工具製作等技能,通過該電商平臺將產品銷往寧夏、北京等地,解決就業和生活困難。2017年,他積極協調雷學金慈善基金會為同心縣扶貧捐助560萬元,並用10年時間資助200名貧困大學生。

2015年,邢紀國在幫助貧困村民之餘,通過中國改革報寧夏記者站來藉助外部資源,在寧夏貧困地區建立青年“雙創雙扶”孵化基地。2018年以來,中國改革報寧夏記者站與寧夏團委、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密切合作,幫助引進和建設“和沐生活·雙創扶貧”電商服務平臺,探索“公益+創業+扶貧”的精準扶貧路徑。目前,平臺已經接收上萬訂單,去年僅國慶節1天,就賣出500只羊。

邢紀國是青銅峽市政協常委,他積極參政議政,投身慈善公益事業,給扶貧助殘事業捐贈電腦200臺、圖書26000冊、服裝500套。近年來,協調組織致公黨海淀區委、駐京部隊醫療聯合體、北京醫療專家等,到寧夏生態移民村義診,為1600餘名困難群眾送去健康扶貧計劃。他還協調組織長三角、珠三角一些企業,多次到吳忠市和青銅峽市考察,為當地招商引資牽線搭橋。

邢紀國獲2012年寧夏 “黃河善谷貢獻獎”、2015年第四屆自治區道德模範、2016年中國致公黨中央扶貧開發先進個人、2017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等榮譽。

孫連忠 男,漢族,1983年8月生,中共黨員,寧夏義工聯合會副祕書長兼固原工作站站長。

他在寧夏南部山區長大。2006年,孫連忠攜父撿破爛就讀於寧夏師範學院,其間,用社會捐助設“孫連忠感恩教育基金”,幫助有困難的學生。2010年,他畢業後放棄教師職業,義無反顧地選擇做義工,9年間,累計志願服務達3萬多小時。他把孩子們上學掛心上,牽手結對150所農村中小學,幫扶7000餘名貧困孩子求學圓夢。孫連忠熱心“快樂雷鋒工程”,帶領義工團隊給1.2名萬困難群眾發放“雷鋒餃子”,摺合金額342萬元。

2010年,孫連忠成為寧夏義工聯合會一名專職義工。從此,他穿行在六盤山區溝溝峁峁,行善的足跡遍佈固原市40多個鄉鎮村落。為了讓更多山區孩子讀好書,孫連忠給山村120所小學募集價值100多萬元的雨鞋、雨披,籌集5萬餘件衣物,共徵集1.3萬多本課外讀物,讓3.2萬餘名中小學生受益。為了讓一些困難大學生完成學業,他牽頭策劃併成立寧夏師範學院自強社,幫助100餘名家境貧寒大學生在社會上做家教,使他們用所學知識回報社會,掙得費用補貼生活。

春秋9載,孫連忠組織過500餘次志願服務活動,給1500多名孤寡殘疾老人送去社會大家庭的溫暖。近年來,他藉助互聯網自開博客,用誠實和愛心,建立個人微慈善網絡平臺,向更多網友講述六盤山地區感人故事,引起社會關注,許多單位和個人紛紛施以援手,幫助了一大批急需救助的人。

2016年以來,孫連忠為幫助回族女大學生黃梅桂戰勝病魔,重返大學校園讀書,堅持給這名大學生募集愛心資金,請專業心理醫師定期給她做輔導治療。如今,黃梅桂不但順利地完成了學業,而且身體逐漸康復起來。

2019年1月,孫連忠新婚的第二天,就和妻子商量好,放棄了婚假,一起在山區走村串戶,給100戶困境家庭送去“雷鋒餃子”,讓這些家庭過上了一個溫馨和美的春節。

孫連忠獲2013年自治區學雷鋒標兵、2014年第十屆寧夏“五四青年獎章”、2015年第四屆自治區道德模範、2018年“自治區60年感動寧夏人物”等榮譽。

見義勇為模範候選人(2人)

王永良 男,漢族,1968年10月生,犧牲前系寧夏銀川市西夏區公安分局鎮北堡鎮派出所輔警。

上世紀80年代末期,王永良曾是武警新疆總隊一名服役4年的士兵。退伍從警16載,王永良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裝在心中。當山洪肆虐,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遭受威脅時,他不顧個人安危,用生命書寫了公安輔警“對黨忠誠、服務人民”的時代答卷!

2018年7月22日20時14分,銀川市公安局西夏分局鎮北堡鎮派出所接群眾報警,稱賀蘭山滾鐘口與蘇峪口路段被山洪沖毀,有群眾和車輛被困,請求救援。接到報警後,王永良和教導員鄭建衛一同緊急趕往事發地。此時此刻,距離滾蘇路和鎮蘇路交叉路口近一公里處的地方水流湍急,最大洪峰流量400立方米/秒,當他們的警車趕至此處,已無法通行。經緊急聯繫,鎮政府派出救援的大型挖掘機趕來,轉移一處被困群眾後,他與教導員這才放下心來,又匆忙趕赴下一個報警點。

20時49分,當車輛在鎮蘇路由西向東行駛了近4公里時,暴雨夾雜著冰雹傾盆而至,整個路面被完全淹沒。此時,夾雜著大量泥沙的山洪不停撞擊著警車,警車開始劇烈晃動。突然,王永良和鄭建衛看到車子前方東側約四五十米處,一輛皮卡車亮著車燈,在洪水中緩慢前移。路樁已被洪水沖走,不遠處就是山溝,萬一車內有被困的群眾,後果不堪設想。於是兩人當即決定,冒著被洪水捲走的危險,一起蹚著激流靠近皮卡車。

剛下警車,洪水就已沒過了膝蓋,行走異常困難。兩人互相攙扶,往車子前走去。到達後,鄭建衛爬上車廂,王永良負責接應。幸好,皮卡車裡沒人!這時,教導員提醒王永良小心腳下。王永良迴應“鄭導你放心,我能站住。”話音還沒落下來,突然,一股猛烈的山洪裹挾著碎石、泥沙將兩人連同皮卡車一起沖走。鄭建衛在衝出10公里後,幸運地被消防官兵解救,而王永良卻一直下落不明。經過4晝夜不停搜尋,26日下午,遠在金山村北側的蓄水池內,找到王永良的遺體。

從1999年起,王永良始終在公安基層派出所工作。僅2017年,他參與偵辦刑事案件6起,辦理治安案件48起,調解矛盾糾紛250多起。每當危險關頭,王永良首先想到的是群眾安危。就在犧牲當晚,他準備冒雨去救助被困群眾時,還不忘在村民微信圈裡叮囑大家注意安全。

2018年,王永良被自治區民政廳評為烈士,被自治區公安廳授予個人一等功、寧夏60年公安工作突出貢獻人物,被中央政法委綜治信息中心評為改革開放40年政法系統新聞影響力人物。

李海江 男,漢族,1993年6月生,中共預備黨員,寧夏平羅縣城市管理大隊執法四中隊中隊長。

2年前的那個冬天,90後黨員李海江面對吞噬民宅的熊熊烈焰,臨危不懼,果斷帶領5名同事第一時間勇敢衝進火海,在烈火中救出3名群眾,用奮不顧身的英勇壯舉,書寫了新時代青年見義勇為的動人篇章。

2017年1月21日,恰是春節前的最後一個休息日。下午4時許,李海江帶領隊員巡邏至平羅縣第四中學門口時看到,不遠處平羅縣原第二小學家屬區一處二層小樓,正在冒著滾滾濃煙。火情就是命令!李海江一行趕到現場後,眼前的一幕比他們想象得要嚴重很多:一樓已經著火,濃煙伴著火焰直逼窗外,且一樓窗戶玻璃爆裂,讓李海江和他的隊員無法靠近。此時,消防人員還沒趕到,火災現場的情勢十分嚴峻。

“快來救人啊,屋裡還有3個人沒有出來!”院子裡,有幾名群眾急得直跺腳。說話間,二樓的玻璃也開始“啪啪啪”得爆裂。見此情景,李海江當機立斷,帶著隊員奮不顧身衝進火海:“王新林,快和我找水滅火!”“任誠浩、王亞博、金鐘你們3個,趕快上二樓撬窗戶想辦法救人!” “姚秀榮,負責疏散院子裡的人員!”

室內受困居民的安危,牽動著李海江和每一名城管隊員的心。說時遲、那時快,李海江和王新林一腳踹開院內的水房門,找到水源,現場指揮群眾就地滅火。數九寒天裡,在李海江的組織下,隊員們顧不上凜冽寒風和雙手的陣痛,爬上院子裡的一處平房頂上,用一根圓木猛砸窗戶外的防護欄,每砸幾下,就用手往外掰一掰。持續10幾分鐘後,窗外防護欄終於被撬開了。

此時,在施救隊員的大聲呼喊中,室內受困的主人張國軍從地上爬了起來,將已經昏迷的女兒推至窗口。窗外接應的隊員顧不上腳下懸空的危險,托住女孩,將其接出迅速送往醫院搶救。隨後,張國軍本人也被李海軍的隊員從室內接出,脫離險情。與此同時,張國軍困在一樓的母親也被隊員救出。隨著消防官兵的到來,火勢得到了控制。

李海江有此義舉並非偶然。2016年11月的一天,他在平羅縣城等車回家時,發現路邊有2名騎摩托車的人不慎摔倒,其中一人頭部血流不止。李海江急忙撥打120急救電話,並對受傷群眾作了簡單處理。一直到醫護人員趕來,將受傷人員送往醫院後,他才放心地離去。

李海江2017年獲“中國好人榜見義勇為好人”。

誠實守信模範候選人(2人)

楊晶嵐 女,回族, 1965年5月生,寧夏金瑞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33年來,楊晶嵐以誠立身、以信興企,從借款開餃子館幹起,越做越大,現已成為一家遠近聞名的掛牌上市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資產4300多萬元。

1985年,20歲的楊晶嵐在靈武毛紡廠工作,一次機械事故,讓她失去了右臂。1997年,毛紡廠倒閉,她和丈夫雙雙下崗。她曾多次找工作,可別人見她袖筒空空,均婉言謝絕。“打工不成,就自己創業”,楊晶嵐滋生出自己乾的念頭。這一年,她在靈武市開辦了一家“金瑞餃子館”。楊晶嵐精選食材,做讓顧客放心的食品,為餃子館贏得“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金字招牌。每天做的水餃除供應自家餃子館外,還向周邊客戶零散出售。

2005年春季,楊晶嵐有了一定積累後,便關閉賓客盈門的餃子館,帶上徒弟和全部家當,在吳忠市材機廠家屬院安家落戶,開辦吳忠市首個水餃加工廠。辦廠後,楊晶嵐保持誠信經營的本色,做的“金瑞”牌速凍產品,拒絕任何添加劑。她說,“做食品要有良心,只有對得起廣大消費者,我才能睡得著覺。”

2013年,質監部門對公司的“奶香小饅頭”產品抽樣檢測,發現有蛋白糖超標的問題。楊晶嵐立馬弄清緣由,原來是企業員工為提升饅頭的口感、私自更改配方所導致的。為此,她便將這一批次的產品全部作下架處理,以取信於廣大消費者。從此,她將這件事作為失信典型案例,經常對企業員工作誠信警示教育。

近年來,隨著“金瑞”市場做大,登門的原料供應商越來越多,楊晶嵐的表弟也想從中分一杯羹。一次,公司生產過程中缺25公斤肉,楊晶嵐便讓表弟供應原料。當員工將送來的肉解凍後,一股腐臭味撲面而來,楊晶嵐一氣之下把肉扔了出去,打電話將表弟呵斥一頓,並把他從供貨商名冊中清理出去。

一次春節前,有位甘肅客戶跟楊晶嵐預定一批速凍餃子,兩人只是口頭協議,也沒交付定金。臨近春節,這家訂貨人遲遲沒聯繫。這時,原材料、運輸費等價格都在上漲,本地一些客商紛紛上門出高價。節日前兩天,甘肅客商才與她詢問,有沒有按約定留貨。楊晶嵐寧願承擔不小的損失,還是如期給他發了貨。從此,這名客戶成了她長期的合作伙伴。

楊晶嵐獲2014年全國自強模範、2017年第五屆自治區道德模範。

楊澤良 男,回族,1968年11月生,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公司麥垛山煤礦運輸三隊信號班副班長。

一句生死之託,一生無悔堅守。28年來,楊澤良銘記傷亡工友的囑託,一諾千金,寧願自己不生養孩子,也要為工友雙親養老送終,撫養工友的兩個兒子完成學業並參加工作,用煤礦漢子的鐵脊樑,註解了一個普通人“誠實守信”的真諦。

1991年初,楊澤良到靈武市磁窯堡煤礦採煤隊當支柱工。和楊澤良一起來的,還有同鄉李廣新。當年10月的一天,楊澤良、李廣新等三人到礦井下維修設備。李廣新為了走捷徑,沒有按照規定走人行巷道,被礦車撞倒而亡。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李廣新拉著楊澤良的手喃喃說道:“答應我,照顧好我的父母妻兒。”為了工友一個臨終囑託,楊澤良付出了幾十年的努力。

李廣新去世後,留下了妻子和兩個未成年的兒子。楊澤良堅持每月去他家,看看有沒有活兒要幹。李廣新的父母生病,他出錢給治病,最多一次給了3000元。幾年後,楊澤良不顧父母兄弟、親戚朋友的反對,頂著巨大社會壓力,與李廣新妻子馬學英成了家,並主動放棄生育自己的孩子,義無反顧挑起了這個家庭的全部重擔。

有一年冬天,兩個孩子睡在電熱毯上取暖,不知什麼原因突然間電熱毯著火了。聽到孩子哭喊聲,楊澤良突然驚醒,屋子到處是刺鼻焦味。他衝進濃煙,順著哭聲,摸到孩子身邊,趕緊撲滅兩個孩子衣服上的火苗,受到驚嚇的兩個孩子抱著楊澤良哭個不停。他抱起孩子,就往醫院跑。經醫生檢查,孩子只是小部分的皮膚燒傷。

大兒子上初三後,有一次成績沒考好,媽媽動手打了孩子。老大便想去靈武城裡打工掙錢,趁母親不注意,就悄悄離家出走了。靈武城區距離他家有50公里。楊澤良下班知道情況後,急忙攔車到靈武尋找。他顧不上吃飯,見店就進、見人就問,走遍大半個城區的大街小巷。深夜時分,楊澤良在一個亮燈的網吧看到兒子熟悉的身影,懸在空中的心終於落了地。

生活中的楊澤良是個大孝子。2011年,岳父病癱,每天,楊澤良都要為老人倒便盆、洗腳、擦背,推著老人晒太陽。2013年,岳父去世後,楊澤良又把年邁的母親接到家中照顧。這些年來,楊澤良先後送走了岳父母和父親。他的行動,兒子兒媳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鑄就了家庭誠信做人、孝老愛親的家風。

楊澤良獲2017年“全國最美家庭”、第五屆自治區道德模範榮譽。

敬業奉獻模範候選人(2人)

曹君 男,漢族,1967年2月生,中共黨員,寧夏鹽環定揚水管理處四泵站黨支部書記、站長。

他堅持29年紮根人跡罕至的荒原,精心守護老區人民的“生命工程”——鹽環定揚水工程。幾十年來,曹君以輪換駐守的8個泵站為家,帶領職工維修設備、清沙護渠,確保數萬人畜用水安全。他以無悔的青春奉獻,換來揚黃灌區群眾從心底發出“共產黨好、黃河水甜”的真摯情感。

鹽環定揚黃工程總長123公里,設12級泵站,大多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1997年,曹君調到環境艱苦的六泵站任站長,帶領職工在沙灘搭起簡易棚,長期徒步巡查,對泵站沿線所有工程設施逐一進行檢查與維護,確保安全行水。2003年夏灌高峰,駐地出現多年未遇的旱情。一天,一節渡槽止水橡膠突然裂口,水流噴湧而出。險情就是命令,曹君和職工火速趕到現場,用纖維袋裝上沙子拋堵,但很快被水衝跑。危急時刻,他跳進2米深的渡槽,使用木頭、鐵皮、廢舊車胎等封堵漏水口,半個多小時後,終於堵住漏水。

10多年來,曹君和職工夏季攜帶乾糧,圍著渠道扎草格、種樹苗,並晝夜輪班抽水澆灌。冬季,安裝防沙草障水泥樁和刺絲圍欄時,車輛無法進場,他和大家頂著凜冽寒風,硬是把幾百個水泥樁抬進工地。每年下來,他留下的是一雙雙破手套、黝黑的皮膚和長滿老繭的雙手。最終,一條10公里長、1600多畝的綠色屏障在荒漠中形成,成為一道保護渠道、保障輸水、改善生態的安全屏障。

2012年,曹君被調往四泵站工作。為讓職工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發展泵站經濟,他把自家房產證拿來做抵押,帶領大家在沙灘開墾出100多畝農田,種玉米、育樹苗,挖魚池,發展肉羊育肥,泵站綜合經營產值達55萬元。他想方設法在泵站建起閱覽室、搞“菜籃子工程”、種花種草,把泵站打造成了一座美麗的花園,讓職工倍感舒心、安心。

結婚20多年,曹君陪伴老人和妻女的時間很少。2004年,泵站大面積栽植檸條和花棒。這時,他61歲的母親因患嚴重心臟病需到西安手術治療,他帶著職工澆完500多畝灌木後,才踏上列車,但此刻母親已經去世。長期在泵站堅守,他與妻子一直是兩地生活。愛人唯一向他提出的一次請求是8年前她患病要做手術,希望曹君回去一趟。可當時正是上水和防汛期,作為站長,他必須帶頭值守,只好委託親友陪護愛人。

曹君獲2005年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2008年全國農林水勞動模範、2018年自治區“60年感動寧夏人物”提名獎 。

李進禎 男,回族,1967年7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寧夏同心縣興隆鄉民生保障服務中心主任。

30年如一日,李進禎始終堅持在基層一線,戰鬥在脫貧攻堅最前沿,恪盡職守、無私奉獻,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充分信賴。2017年10月,在生命最後時刻,他心裡牽掛的還是給群眾沒核算完的幾筆扶貧賬目,至今仍在當地群眾心中留下長久的懷念。

2016年年初,鄉上調整精準扶貧責任幫扶人,李進禎負責新生村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領到任務的那一天,他就走村入戶,開始為這些貧困群眾的脫貧奔忙,並與他們結成“親戚”。每隔幾天,他都要去幾戶群眾家走一趟,看一看,出一些發展生產的點子。田自福家7口人,3個孫子上學,靠不到1萬元的土地流轉費和4頭牛維持生計。李進禎主動做貸款擔保人,為田家養牛貸款10萬元,年底就賺回15萬元。如今,田自福拆土坯房蓋磚瓦房,育肥牛存欄數68頭,已擺脫了貧困。

李進禎長期在基層工作,有好幾次調離的機會,他都放棄了。李進禎曾對妻子說,“鄉上事多不好乾,但比起到上面坐辦公室,我更願意和鄉親們近一點。”有時候,鄉幹部下村顧不上吃飯時,他就一個村一個村給同事送飯。

李進禎是鄉財政所負責人,每年經手財政資金超過千萬元。他對自己很“摳”,從沒想過剋扣一分錢,每一筆資金都準確無誤地兌現。2013年,縣財政局上了一套財政一體化支付系統,專網費不過1200元,可李進禎一直沒向鄉領導申請拉專線,每次報賬,都要到縣上用財政局電腦系統。他說,上一套報賬系統錢不多,但省下來了,鄉上就可以辦其他事情。

據鄉黨委書記馬海軍回憶,李進禎一年四季沒換過幾身新衣服,他離世後,家裡還有10多萬元的外債。一個初秋的夜晚,李進禎加班後剛到家中。一陣敲門聲傳來。剛開門,就見一個群眾提著一隻羊羔子進來,沒等到他推辭拒絕,那人放下羊便匆匆離開。李進禎衣服沒來得及換,提起羊就追了出去,一邊把羊綁到送禮群眾摩托車架子上,一邊勸說,“你要是給我送禮,你的錢就不給你支付”。

2017年10月25日7時多,李進禎來到他的辦公室,剛打開電腦做賬,就感到胸口疼得厲害。鄉畜牧站工作人員丁海濤正好在場,便將他迅速送往縣醫院。檢查後,李進禎虛弱地對丁海濤說,“住房補貼的表,還催著要呢……”隨後,李進禎被緊急轉往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實施心臟搭橋手術。但是,病魔無情,當天,就永遠離開了他熱愛的工作崗位上,年僅52歲。

李進禎2017年被自治區黨委追授為“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同年被評為自治區愛崗敬業道德模範。獲2018年 “中國好人榜”好人榮譽。

孝老愛親模範候選人(2人)

郭彩麗 女,漢族,1976年6月生,寧夏彭陽縣孟塬鄉白楊莊村農民。

她是一個十分普通的農村婦女,但她“割腎救夫”的感人事蹟,卻被當地群眾廣泛傳為佳話。她用人間大愛,展現了一種對愛的渴望和無悔的堅守。

1994年,郭彩麗與剛從部隊復員回來的白楊莊村農民王佔學喜結良緣。2006年8月,王佔學經醫院診斷患雙側腎功能衰竭。半年時間裡,郭彩麗領著丈夫輾轉到銀川、西安好幾家醫院看病,但王佔學的病情仍不見好轉。此時,腎臟移植已成為挽救王佔學生命的唯一希望。這時,王佔學年過半百的哥哥提出要為弟弟換腎,但檢查發現,王佔軍的腎臟有過損傷,移植手術有一定風險,如果不成功,將意味著兄弟倆的生命都有可能同時結束。

郭彩麗沒有放棄!為了守住一個完整的家,她瞞著丈夫和家人,偷偷在醫院做了腎源配型檢查。結果出來後,她和丈夫的腎臟配型比高達36.5%,比醫學要求的比例高出11.5個百分點。郭彩麗喜出望外,她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丈夫,可王佔學卻堅決不同意,他說:“我的身子不行了,你不能再出任何閃失,娃娃不能沒有你呀!”郭彩麗的媽媽一開始也不同意。郭彩麗安慰母親說,“少個腎沒什麼,只要把佔學的命救下,有個完完整整的家就行,娃娃不能沒有爸爸。”

雖然說服家人同意自己給丈夫換腎,可接下來,郭彩麗眼前還有一座大山——醫療費。為儘快能做手術,她借遍親戚朋友,包括丈夫當兵時的戰友。固原市、彭陽縣等多家單位也支持她,發起倡議書為其進行募捐。在她的真情感召和好心人的幫助下,終於湊夠了手術前期的費用。

2008年8月4日,郭彩麗和王佔學再次來到西京醫院腎移植中心。經過4個多小時手術,郭彩麗將一個健康的腎臟移植到王佔學體內,當血管縫合接通的一剎那,夫妻倆的生命完全地融合在了一起。第五天,郭彩麗能出病房了,她一步一挪進了丈夫病房。“好著呢!”王佔學回應她。郭彩麗心裡懸著的石頭這才落了地。

手術後11年,王佔學每天要吃抗排異反應的藥物。丈夫吃得藥很貴,治療前後,她家裡共欠32萬元的外債。獻腎後的郭彩麗,身體大不如從前,為了王佔學有藥吃,郭彩麗租來一間小商店,早出晚歸,忙碌奔波。現在,除了每天照顧丈夫和小商店的生意外,郭彩麗還抽空參加縣上舉辦的電腦免費培訓班。她堅定地說,活著就有希望,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的。

郭彩麗獲2009年“感動寧夏人物”、2009年6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寧夏人物、2015年自治區最美家庭、2016年全國最美家庭。

譚淑章 女,漢族,1943年8月生,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朝陽街道萬盛社區居民。

1972年,譚淑章不顧家人反對,從湖南遠嫁到石嘴山市。她一結婚就當繼母,幫助丈夫李妙哉撐起已有3個孩子的家庭。為撫養這些孩子長大,譚淑章捨棄生育孩子的願望,把所有的愛都給了他們。

那一年,29歲的譚淑章來到寧夏,第一次見到丈夫李妙哉的3個孩子,老大7歲,老二2歲,小兒子才2個多月。她看到年幼的孩子剛失去母親,心生憐憫,便暗下決心要給孩子當好“媽媽”。李妙哉一個月只有幾十元的工資,很難養活一家人,二女兒被迫送到湖南鄉下由公婆照看。譚淑章到磚廠幹起了拉磚坯的重活,一天只有1.2元報酬。辛辛苦苦一年,她有了點積蓄,趕緊把二女兒從湖南接回寧夏,一家人終於又團聚了。

面對困境,譚淑章開始學習製作涼皮。每天凌晨3時至6時,丈夫李妙哉蒸涼皮,早上,由譚淑章騎著自行車,在原煤機一、二、三廠家屬區沿街叫賣。後來,她又轉行做裁縫,因租不起鋪面,就在百貨大樓門前擺攤設點,每天總是第一個去、最後一個走,一干就是十幾年……

二女兒李輝上初中的時候,患上了突發性骨髓炎,被送到醫院,時逢醫生參加義務勞動。譚淑章四處奔波,醫生連夜安排手術,使李輝躲過被截肢的一劫。做完手術,醫生告訴她,要是再晚一點女兒的腿就保不住了。譚淑章聽了,後怕加上心疼,一把抱住女兒嚎啕大哭。在大女兒李麗的記憶中,譚媽媽非常和善。父親每天忙於工作,譚媽媽在家操持家務,將所有心血和精力都花在自己和弟妹身上。

譚淑章不僅悉心呵護3個孩子,對遠在老家的公公婆婆也盡著孝心。家裡經濟條件困難,譚淑章每月就算借,也要按時給公公婆婆寄錢。後來,她將雙方父母接到身邊,讓老人度過了一段兒孫繞膝的幸福時光。

10多年前,譚淑章在帶大了兒孫後,正打算安享晚年之際,丈夫李妙哉卻患上腦萎縮、帕金森症等,全身癱瘓,不能自理,一日三餐和大小便都由譚淑章料理。為了減輕母親譚淑章的負擔,兒子李建設帶著妻兒搬回家與譚淑章一起住。有譚淑章和孩子們的照顧,李妙哉從生病到去世,沒有生過褥瘡。如今,雖然李妙哉去世多年,但李建設仍然與譚媽媽住在一起。兩個女兒每週都回來看看母親,一家人相處和諧融洽。

2016年,譚淑章獲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榮譽。

(來源 :寧夏日報)

【新關注】寧夏擬推薦10名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看看他們的事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