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說清靜經》之我見-2'

寧靜 荊溪湛然 塵土無心 2019-09-07
"

因一次寫不完整篇,許我陸續呈上。

"

因一次寫不完整篇,許我陸續呈上。

《太上老君說清靜經》之我見-2

原文: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有人這樣解:“上帝所賜給人的元神,本來是純潔無染的,虛空無礙的。因為受到人心的擾亂,便將靈明的元神給矇蔽著了。人降生後的初心,無嗜無慾,也是很安靜的。因為漸漸的長大起來,知識漸開,薰陶漸染,有了私慾之念,受到俗情物慾的牽動引誘,便將人心驅使的如失疆的劣馬了。”

我簡單點,這樣解釋:於是啊,人的內在喜歡清靜——無念,或少念。但是心智、頭腦會干擾。人的心喜歡靜,就是沒有紛紛擾擾。但是欲會牽動它。

“人神好清”的“神”怎麼解?我傾向於解釋為本來的自己,人的內在等。

“而心擾之”的“心”,我會理解為心智、頭腦。因為心智、頭腦有一種能力叫思維、思考。人正是因為有這種能力,才會思想、起念,世間才有概念、定義、判斷、斟酌、取捨、功利、價值......。所以上句說了“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如果人的內在能常常處於無念、寧靜之中,那麼天地萬物(包括人)都可以“歸”,既回到本來的樣子。

“人心好靜”的“心”,我理解為本來的自己、內心深處、等同於前面的“神”。“而欲牽之”,人本來的心喜歡寧靜,但慾望、欲求會牽引著它走入選擇、權衡、取捨、功利、價值、感受......。

“欲”,需要與“本能”做個區分。舉例,肚子餓了,要吃飯,這叫“本能”。通過這頓飯,感覺自己有能力養活自己,有種成就感、成長感,這叫欲,有時也叫需求;或者吃了這樣好的飯或這種好地方吃飯,感覺特好,這叫欲。一個從身體自身生存需要出發,一個從心出發,前者叫本能,後者叫欲,有時叫需求。不管從心出發的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都是欲。所以,在生活中,我們看到一個積極向上的成功人士也會有焦慮感、緊張感.....,這就是心好靜,而欲牽之。

原文: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

人能常常讓他的慾望離開,那麼心就自然寧靜。觀照自己的心,看自己的心起起落落,那麼你的內在自然就清晰、清楚、清明起來。那麼自然地,在眼耳鼻舌身心六慾上不會貪嗔痴(三毒)!

原文: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

如字面意。

原文: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唯見於空。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能夠做到讓他的慾望、欲求離開的人,向內觀照自己的心,也就是說只是察覺自己的起心動念,做到簡單的看,不做任何評判、評價,只是簡單得看,那麼就心無其心——會發現那些念頭、情緒、畫面、晃動的身影等等慢慢地沒有了,或者說,那些其實都不是你真正的心,因為它們變化無常、沒有根性、怎麼來怎麼去你都無法一一捕捉,所以心無其心!記得佛陀也是學習數年,回溯幾百個前世才悟得此境。

“外觀其形,形無其形”,同“內觀其心,心無其心”,解法一樣。佛陀曾說過,通過一片樹葉就可了知宇宙。因為一片樹葉的形成,由各種條件具足才可生成,比如陽臺、雨露、土壤成分等等。而一片樹葉的衰落,隨著周邊環境的不同,轉變成其他形態、物質等等。所以外觀其形,形無其形。世間是無常的,這才是世間唯一的恆常。

“遠觀其物,物無其物”,同理,同上。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一直看一個字,看著看著,就覺得這個字為什麼是這樣寫的,怎麼是這個意思,這個字好像不認識了......有種模糊、茫然、恍惚、疏離等等感覺。而且那時讓他寫下這個字,他會寫不出來,怎麼寫都覺得不像。這或許就是“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的直觀經驗吧。

“三者既無,唯見於空。”無心、無形、無物,那就只有在空性中可見。或者說,當你達到無心無形無物,那麼就見空性了。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

在我看來,這是空性之境再上一層的境地。只是還未悟得,所以不能解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