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煤炭進口量增長37% 產能過剩為什麼還要進口煤炭?

能源 經濟 財經 攜景財富網 2017-05-19

在目前國內煤炭去產能的大背景下,我國的進口煤炭數量卻在增長。那麼為什麼產能過剩為什麼還要進口煤炭?快跟攜景財富網一起看看吧。

進口煤炭大幅增加

我國是世界煤炭第一生產大國和第二齣口大國,2017年4月份我國進口煤及褐煤2478萬噸,月環比增加269萬噸,同比增幅達31.8%;1月份—4月份我國累計進口煤及褐煤8949萬噸,同比增長33.2%。因此,煤企一直在呼籲限制進口煤。

數據顯示,2002年煤炭產量近14億噸,出口煤炭8384萬噸,創匯25.3億美元。然而耐人尋味的是,去年我國的煤炭進口達到1081萬噸,比上年增加3倍多,進口用匯3.3億美元。

海關的統計表明:進口煤炭的省份主要是廣東、浙江等沿海地區;進口的品種主要是動力煤,也就是用來發電的燃料煤;進口來源國主要是澳大利亞、越南、南非和俄羅斯。

去年1至11月,廣東口岸進口煤炭331.5萬噸,同比增長24.6倍。其中從澳大利亞進口156.77萬噸,價值5446萬美元,而上年同期僅進口12.4萬噸,價值495萬美元;從越南進口114.3萬噸,價值2568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15倍和402倍。

多部門或出臺新政限制煤炭進口

據瞭解,有關部門正在討論修改《關於嚴格控制劣質煤炭進口有關措施》;要求限制進口煤同比下降5%-10%(每月進口約1500萬噸);繼續引導市場煤價下行,力爭迎峰度夏前回落到570元/噸以內。

近日,海關總署召集行業龍頭企業召開會議,要求電企控制進口煤,會盡快修訂相關管理辦法加強監管,電企簽訂的新進口煤合同要求減量,控制相關口岸開放。進口煤減量有獎勵,給國內低價煤以及電價補償,會嚴查控制進口煤事宜抓典型。

同時,5月9日,發改委與多個部委召開會議,研究控制劣質煤進口的措施。參會的除了相關政府機構以外,還包括相關行業協會和部分發電企業。

需要一提的是,前兩年,我國曾經通過恢復關稅的方式限制進口煤。根據規定,2014年10月15日起取消無煙煤、煉焦煤、煉焦煤以外的其它煙煤、煤球等燃料的零進口暫定稅率,分別恢復實施3%、3%、6%、5%、5%的最惠國稅率。

此外,還通過控制進口煤質量的方式來限制進口煤。但是,上述兩種方式對進口煤限制的效果並不明顯。實際上,我國進口煤數量在2014年和2015年這兩年並不高,主要是由於煤炭市場低迷,需求不高。

產能過剩為什麼還要進口煤炭?

作為世界上產量最大、煤炭品種齊全的第一產煤大國,為什麼還要進口煤炭呢?

一般是價格因素,進口的煤炭的包含全部費用的總價格低於國產的煤炭就可以進口,還有煤炭的用途因素,電廠用煤和煉焦用煤是不同的品種。

有關權威人士分析說,廣東、浙江等沿海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加大了對電力的需求,動力煤的需求直線上升。

這些地方的發電廠之所以不用國內煤炭,而從國外進口,最重要的因素是運輸問題。北煤南運比從國外進口還要貴。一個火車專列只能運幾千噸煤,而一艘萬噸貨輪少則兩萬噸,多則十萬噸,運輸成本比國內火車還便宜。

國際市場煤價低迷,也是進口煤炭成倍增加的一個原因。去年從廣東口岸進口的煤炭,均價約為每噸29.55美元,比上年的38.66美元下降了23.6%。加上運費、3%的進口關稅和13%的增值稅,進口煤炭仍比國內煤炭價格有競爭力。

以上就是攜景財富網整理的關鍵進口煤炭的最新消息,以及我國相關的限制煤炭進口的政策,希望以上內容對您有所幫助。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請聯繫我方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