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新時代的爆款電視劇

如何打造新時代的爆款電視劇

3月5日,由上海廣播電視臺主辦、SMG影視劇中心承辦、上海電視藝術家協會協辦的2019上海電視劇製播年會在上海正式舉行。本次製播年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廣電系統、電視臺、數百家影視公司的千餘名嘉賓出席。每年的上海電視劇製播年會上,主辦方都會與行業精英們一同,回顧舊一年的行業現象與問題,展望新一年的行業趨勢和未來。

回望2018年,索福瑞中國區資深數據科學家鄭維東根據2018年我國電視劇播出與收視市場情況,為與會嘉賓解讀了數據背後的電視劇市場。這一年,電視劇整體市場趨於理性,政府控制電視劇生產總量,根據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的數據統計,電視劇製作申報過審率連續三年不足1/3,通過審批的平均集數連年下降。

市場上出現了“劇向網行”的現象,電視劇市場縮量、電視臺上新部數減少的同時,網劇市場仍繼續放量增長。

而整體市場結構更趨於頭部競爭,各一線衛視加深資源壟斷性,頭部衛視數量減少。同時,2018年總體來講是“劇荒”小年,電視臺收視降低,收視率破2的頂尖劇目極為缺乏,超過八成的劇在各衛視平均收視率不足0.5%。

鄭維東指出,當前階段,互聯網主導下的視頻生產、交換和分發,對於電視而言,是最大的變量,也有機會成為增量,網臺互動、同頻共振,才能攜手共贏。SMG東方衛視總監、影視劇中心主任王磊卿也提出,臺網兩端應在差異中走向趨同,在分化中走向融合。“電視臺、視頻網站、製作方三駕馬車抱團取暖,由播出環節合作進一步擴展到創作生產全環節,希望臺網聯合開發項目、聯合投資、聯合制作、聯合招商、聯合播出成為可能的模式。”

如何打造新時代的爆款電視劇

王磊卿

會議上,王磊卿也回顧了東方衛視的舊一年。2018年,東方衛視黃金劇場收視穩居全國衛視前二,並在內容上出現了兩大突出特點:

一是關注優秀現實題材作品,2018年衛視黃金檔播出的14部635集電視劇中,現實題材13部,佔比高達93%,《大江大河》《歸去來》《創業時代》《美好生活》等多部劇作入選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18中國電視劇選集》。王磊卿提到,中國電視劇一直有著現實主義的傳統,現實主義的核心就是求真。“一部成功的現實主義電視劇,體現著對社會的真觀察、對生活的真提煉、對人生的真領悟、對價值的真發現。”中國電視劇要拒絕打著“勵志”幌子,披著“奮鬥”外衣,做著“懸浮”迷夢的偽現實之作;也要拒絕見事不見人、見人不見心、見事不見真的無誠意之作。行業想要觸碰觀眾的真心,首先要拿出創作的真情。

二是呈現獻禮劇精品力作,2018年,東方衛視黃金劇場精心排播了《大江大河》《歸去來》《創業時代》《你和我的傾城時光》等4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推薦劇目”,其中,《大江大河》是2017年SMG重大辦重新成立之後的啟航之作,播出後引發社會各界的強烈共鳴。《大江大河》播出期間,年輕觀眾自發在新媒體上為該劇“打call”,是近年來獻禮劇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獻禮劇如何贏得年輕觀眾的共鳴和喜愛,年輕態表達成為2.0時代獻禮劇創作者急需解決的課題。”

“獻禮劇已經成為了中國電視劇市場的一種剛需”。 一直以來,東方衛視黃金劇場是全國省級衛視中,每年排播獻禮劇最多的平臺之一,也是推出爆款獻禮劇最多的播出平臺。《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平凡的世界》、《大江大河》等當代獻禮劇均在東方衛視登陸,收穫了高口碑和高收視的好成績。 王磊卿認為,獻禮劇不是主題先行、內容粗糙的應景之作,而是體現電視劇最高綜合創作實力的精品之作;獻禮劇不是賠錢賺吆喝的代名詞,而是融主題性、專業性、藝術性和商業性於一體的多贏之作;獻禮劇不是政績工程、面子工程,而是形成全人群傳播效應、全社會話題熱度的口碑之作。“獻禮劇已經進入2.0時代”。

除了獻禮劇,王磊卿也提到中低成本劇或許會是2019年的行業新風口。他認為此前過度熱捧頭部資源的副作用之一是成本飛漲,導致採購平臺吃不消,投資資本吃不消,由此引發的製作浮躁,最後,讓觀眾吃不消。 “2019,我們呼籲,理性的製作公司抓緊調轉船頭,將目標從“頭部”轉向“腰部”,希望生產更多的中低成本劇,重點開發新家庭劇、情景喜劇、青春劇+。”

家庭劇是最適合以中小成本投入創作的劇種之一,也是最受電視主流受眾歡迎的劇種。家庭劇的迴歸,再度成為電視臺的剛需。家庭劇的迴歸必須有繼承、革新、發展。要繼承《金婚》、《王貴與安娜》等傳遞忠誠和睦的中國傳統家庭觀;情節設定和表現方式亟需更新換代。王磊卿認為:新家庭劇要直面問題,拒絕開掛,不灑狗血,多發狗糧,深入體察生活的本質,著力尋找大眾心理的“最大公約數”。

曾經,《我愛我家》、《炊事班的故事》、《閒人馬大姐》、《家有兒女》、《愛情公寓》等情景喜劇大獲成功。這幾年來,隨著IP劇的興起,創作週期長、收益卻不夠豐厚的情景喜劇一度陷入低迷。 “在當今宏觀經濟面臨挑戰、生活壓力趨大,製作方資金尚不寬裕、演職人員薪酬趨於合理的大背景下,情景喜劇的復興恰逢其時。 ”王磊卿說道,“情景喜劇的復興不能照搬以往經驗,也要有創新、有突破,情景喜劇首先要回歸人物,創新人設。等同於網絡段子劇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時。”

“青春劇+”則是王磊卿提出的新概念。他強調,無病呻吟的“疼痛青春劇”,言之無物的言情青春劇,虛假懸浮的翻拍青春劇,“可以休矣”。

“我們需要看到青春劇的現實脈動,真情實感。我們需要在純淨的青春劇中加入更多元、更豐滿、更有現實共鳴的複合元素。”

“ 我們需要探索未來中國影視劇發展的新類型、新方向。”王磊卿表示,對於中國電視人來說,要想破冬而出,必須主動迎接挑戰,抓住機遇,勇敢的越過四道關坎。

一是打破泡沫慣性。2018,資本退潮,流量失靈,爆款缺失,“大卡司、大IP、大投資”集體啞火。“我們習慣性地去責怪資本,責怪流量。與其吐槽產業和資本,不如冷靜思考。捫心自問,在行業泡沫中,我們是不是有著很多不該有的慣性操作。”

“這幾年來,我們行業中的很多人醉心於運作資本的熱情,遠大於投入創作的熱情。”

打破行業泡沫慣性和投機心理,如今成就爆款,絕不是造熱門、拼流量、拼組局,“新時代爆款需要的是‘崇尚原創+堅守匠心+規範製作+保持耐心’,需要的是‘回到初心+迴歸品質+迴歸影視項目價值評估’的客觀理性 。”

二是拒絕觀望等待。近幾年,影視行業面臨種種調整,部分製作企業和藝人明星對市場的觀望氣氛濃烈。 “部分企業不開機,等平臺命題作文;部分明星不接戲,等市場提高片酬。”

“業內有個最殘酷的詞,叫做迭代。”一個影視公司一年沒有作品,差不多被平臺忽略;一個明星藝人一年沒有作品, 很容易被觀眾遺忘。王磊卿強調:“行業必須認清的兩個現實:藝人限薪酬不可逆轉!平臺採購限價同樣不可逆轉! ”等待也許就意味著被淘汰。

三是改良評價體系 。王磊卿提出,近年來,對一部電視劇的客觀評價時不時被“粉圈狂歡”干擾。“對電視劇的評價不該被粉絲經濟所綁架。”他強調,影視評價體系肩負著改善電視劇輿論生態的重任。對於影視評論應該提倡理性評價、善意批評、尊重作品、尊重藝人;同時務求專業、客觀,具有正向的引導性。

四是拓寬創作格局。回顧2018,劇集內容同質化現象依然存在,同一個套路,同一個坑。“古裝劇跌進了宮鬥權謀的坑,仙俠玄幻劇跌進了升級打怪的坑,創業題材劇跌進了狗血言情的坑,懷舊題材劇跌進了販賣情懷的坑。”王磊卿認為,擁抱影視春天,必須拓寬創作的眼界和格局。創作者的心胸和格局,如果始終停留在抄襲、改編、圖省事、拼速度的層次,只會令寒冬更加駐足停留,畫地為牢。

2018年,是影視行業相對低迷和困惑的一年,2019年,應是積極應對主動出擊的一年。望行業早日度過寒冬,迎接新春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