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哪吒 不完美媽媽 大學 蘋果 文章 顏小二述哲文 2019-08-13
"

導語:生活中,我們活成了申公豹,鬱於的他人的偏見,將他人偏見變成圍困住自己的心魔,於是我們抱怨,嫉妒,仇視........

但是如若能夠看到這一點,可能我們被偏見遮住的眼睛也能回覆幾分清亮。


"

導語:生活中,我們活成了申公豹,鬱於的他人的偏見,將他人偏見變成圍困住自己的心魔,於是我們抱怨,嫉妒,仇視........

但是如若能夠看到這一點,可能我們被偏見遮住的眼睛也能回覆幾分清亮。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但是無妨,“申公豹”和顏小二想的有差距,是顏小二一開始因為他人的評說有了先入為主的看法,但是好在顏小二還算有一定的定力,看完電影后,顏小二覺得劇中設定的“申公豹”角色真是像極了生活中的我們,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顏小二翻閱了許多文章,發現,申公豹之所以能夠獲得網友褒獎,主要在於申公豹說出了我們大多數人的心聲:“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也休想搬動”

是的,沒錯,何謂“成見”,那便是先入為主的“偏見”,“偏見”是什麼,是可以讓他人漠視你所有優點的存在。

"

導語:生活中,我們活成了申公豹,鬱於的他人的偏見,將他人偏見變成圍困住自己的心魔,於是我們抱怨,嫉妒,仇視........

但是如若能夠看到這一點,可能我們被偏見遮住的眼睛也能回覆幾分清亮。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但是無妨,“申公豹”和顏小二想的有差距,是顏小二一開始因為他人的評說有了先入為主的看法,但是好在顏小二還算有一定的定力,看完電影后,顏小二覺得劇中設定的“申公豹”角色真是像極了生活中的我們,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顏小二翻閱了許多文章,發現,申公豹之所以能夠獲得網友褒獎,主要在於申公豹說出了我們大多數人的心聲:“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也休想搬動”

是的,沒錯,何謂“成見”,那便是先入為主的“偏見”,“偏見”是什麼,是可以讓他人漠視你所有優點的存在。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顏小二記得,顏小二以前寫過一篇關於荀子思想的文章,裡面粗略解讀了荀子指出的獲得“真”知識的方法,其中有一條就是“虛”,即保持內心虛空。何謂內心虛空?就是面對一件事物,不帶有先天的偏見,這樣才不至於被表象矇住眼睛。

那個時候,顏小二便舉了個例子說,如若一個善良且有才能的娃娃是十惡不赦犯人之孩子,人們在與這個孩子接觸的時候,可能根本就不認識他,但是駭於這個娃娃父母傷人的狠厲手段,人們便傾向於將這個孩子視為惡魔。如果這個孩子遞給人們一顆蘋果,人們便更傾向於將代表善意的蘋果看成是毒蘋果,並且絲毫不掩飾對這個善良的娃娃的厭惡。

"

導語:生活中,我們活成了申公豹,鬱於的他人的偏見,將他人偏見變成圍困住自己的心魔,於是我們抱怨,嫉妒,仇視........

但是如若能夠看到這一點,可能我們被偏見遮住的眼睛也能回覆幾分清亮。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但是無妨,“申公豹”和顏小二想的有差距,是顏小二一開始因為他人的評說有了先入為主的看法,但是好在顏小二還算有一定的定力,看完電影后,顏小二覺得劇中設定的“申公豹”角色真是像極了生活中的我們,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顏小二翻閱了許多文章,發現,申公豹之所以能夠獲得網友褒獎,主要在於申公豹說出了我們大多數人的心聲:“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也休想搬動”

是的,沒錯,何謂“成見”,那便是先入為主的“偏見”,“偏見”是什麼,是可以讓他人漠視你所有優點的存在。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顏小二記得,顏小二以前寫過一篇關於荀子思想的文章,裡面粗略解讀了荀子指出的獲得“真”知識的方法,其中有一條就是“虛”,即保持內心虛空。何謂內心虛空?就是面對一件事物,不帶有先天的偏見,這樣才不至於被表象矇住眼睛。

那個時候,顏小二便舉了個例子說,如若一個善良且有才能的娃娃是十惡不赦犯人之孩子,人們在與這個孩子接觸的時候,可能根本就不認識他,但是駭於這個娃娃父母傷人的狠厲手段,人們便傾向於將這個孩子視為惡魔。如果這個孩子遞給人們一顆蘋果,人們便更傾向於將代表善意的蘋果看成是毒蘋果,並且絲毫不掩飾對這個善良的娃娃的厭惡。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世人都知稚子無辜,但是偏見卻隱去了“無辜”,放大了這個娃娃的“殺人犯”父母。

劇中的申公豹抱怨師傅不公,為自己妖精出生而得不到師傅賞識憤憤不平,繼而生出了壞心思,挑唆想逃離苦海的龍族太子傷害無辜百姓。

申公豹確實看到了世人對自己的偏見,面對這些偏見也深感無力,但是卻沒有注意到淤積在自己心中已久的對自己的偏見。

"

導語:生活中,我們活成了申公豹,鬱於的他人的偏見,將他人偏見變成圍困住自己的心魔,於是我們抱怨,嫉妒,仇視........

但是如若能夠看到這一點,可能我們被偏見遮住的眼睛也能回覆幾分清亮。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但是無妨,“申公豹”和顏小二想的有差距,是顏小二一開始因為他人的評說有了先入為主的看法,但是好在顏小二還算有一定的定力,看完電影后,顏小二覺得劇中設定的“申公豹”角色真是像極了生活中的我們,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顏小二翻閱了許多文章,發現,申公豹之所以能夠獲得網友褒獎,主要在於申公豹說出了我們大多數人的心聲:“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也休想搬動”

是的,沒錯,何謂“成見”,那便是先入為主的“偏見”,“偏見”是什麼,是可以讓他人漠視你所有優點的存在。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顏小二記得,顏小二以前寫過一篇關於荀子思想的文章,裡面粗略解讀了荀子指出的獲得“真”知識的方法,其中有一條就是“虛”,即保持內心虛空。何謂內心虛空?就是面對一件事物,不帶有先天的偏見,這樣才不至於被表象矇住眼睛。

那個時候,顏小二便舉了個例子說,如若一個善良且有才能的娃娃是十惡不赦犯人之孩子,人們在與這個孩子接觸的時候,可能根本就不認識他,但是駭於這個娃娃父母傷人的狠厲手段,人們便傾向於將這個孩子視為惡魔。如果這個孩子遞給人們一顆蘋果,人們便更傾向於將代表善意的蘋果看成是毒蘋果,並且絲毫不掩飾對這個善良的娃娃的厭惡。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世人都知稚子無辜,但是偏見卻隱去了“無辜”,放大了這個娃娃的“殺人犯”父母。

劇中的申公豹抱怨師傅不公,為自己妖精出生而得不到師傅賞識憤憤不平,繼而生出了壞心思,挑唆想逃離苦海的龍族太子傷害無辜百姓。

申公豹確實看到了世人對自己的偏見,面對這些偏見也深感無力,但是卻沒有注意到淤積在自己心中已久的對自己的偏見。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顏小二覺得,他人對自己的偏見之所以擁有如此大的傷害力,是因為我們將偏見滲透入了我們心底。於是我們在看待自己所遭遇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對自己就有預設一個先入為主的偏見。

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小十一想要考研,但是害怕因為自己本科是名不見經傳的三本,而且還跨專業,便覺得自己一定考不上一流大學,於是不敢報考一流大學。最後,小十一如願進入了普通大學研讀研究生。但是到了普通大學裡面以後,小十一發現,其實自己真的不比一流大學的研究生差,便開始抱怨這個世道不公,覺得若不是研究生面試老師們在乎學生本科學歷,自己又怎麼會不敢報考一流大學。所以錯不在於己,而在於“幻想”中的別人的偏見。

"

導語:生活中,我們活成了申公豹,鬱於的他人的偏見,將他人偏見變成圍困住自己的心魔,於是我們抱怨,嫉妒,仇視........

但是如若能夠看到這一點,可能我們被偏見遮住的眼睛也能回覆幾分清亮。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但是無妨,“申公豹”和顏小二想的有差距,是顏小二一開始因為他人的評說有了先入為主的看法,但是好在顏小二還算有一定的定力,看完電影后,顏小二覺得劇中設定的“申公豹”角色真是像極了生活中的我們,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顏小二翻閱了許多文章,發現,申公豹之所以能夠獲得網友褒獎,主要在於申公豹說出了我們大多數人的心聲:“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也休想搬動”

是的,沒錯,何謂“成見”,那便是先入為主的“偏見”,“偏見”是什麼,是可以讓他人漠視你所有優點的存在。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顏小二記得,顏小二以前寫過一篇關於荀子思想的文章,裡面粗略解讀了荀子指出的獲得“真”知識的方法,其中有一條就是“虛”,即保持內心虛空。何謂內心虛空?就是面對一件事物,不帶有先天的偏見,這樣才不至於被表象矇住眼睛。

那個時候,顏小二便舉了個例子說,如若一個善良且有才能的娃娃是十惡不赦犯人之孩子,人們在與這個孩子接觸的時候,可能根本就不認識他,但是駭於這個娃娃父母傷人的狠厲手段,人們便傾向於將這個孩子視為惡魔。如果這個孩子遞給人們一顆蘋果,人們便更傾向於將代表善意的蘋果看成是毒蘋果,並且絲毫不掩飾對這個善良的娃娃的厭惡。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世人都知稚子無辜,但是偏見卻隱去了“無辜”,放大了這個娃娃的“殺人犯”父母。

劇中的申公豹抱怨師傅不公,為自己妖精出生而得不到師傅賞識憤憤不平,繼而生出了壞心思,挑唆想逃離苦海的龍族太子傷害無辜百姓。

申公豹確實看到了世人對自己的偏見,面對這些偏見也深感無力,但是卻沒有注意到淤積在自己心中已久的對自己的偏見。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顏小二覺得,他人對自己的偏見之所以擁有如此大的傷害力,是因為我們將偏見滲透入了我們心底。於是我們在看待自己所遭遇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對自己就有預設一個先入為主的偏見。

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小十一想要考研,但是害怕因為自己本科是名不見經傳的三本,而且還跨專業,便覺得自己一定考不上一流大學,於是不敢報考一流大學。最後,小十一如願進入了普通大學研讀研究生。但是到了普通大學裡面以後,小十一發現,其實自己真的不比一流大學的研究生差,便開始抱怨這個世道不公,覺得若不是研究生面試老師們在乎學生本科學歷,自己又怎麼會不敢報考一流大學。所以錯不在於己,而在於“幻想”中的別人的偏見。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這樣的想法合理嗎?顏小二曾經也拘泥於這樣的想法,怨天尤人,並且在這種怨天尤人的想法的誘導下去嫉妒,去攻擊他人。

從小十一的角度來講,可能確實存在學歷歧視,但是並不是全部,連試都不試一下,就以自己出生不好為由放棄,等到來不及的時候,又罵世道不公。這偏見雖然是他人播的種子,卻長在了小十一心裡。

再講申公豹。世人歧視妖怪,但是申公豹一心向上,一心想得到元始天尊的認可,想成為最後一位十二金仙,可是世人對妖魔的偏見成了申公豹對自己的偏見。

"

導語:生活中,我們活成了申公豹,鬱於的他人的偏見,將他人偏見變成圍困住自己的心魔,於是我們抱怨,嫉妒,仇視........

但是如若能夠看到這一點,可能我們被偏見遮住的眼睛也能回覆幾分清亮。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但是無妨,“申公豹”和顏小二想的有差距,是顏小二一開始因為他人的評說有了先入為主的看法,但是好在顏小二還算有一定的定力,看完電影后,顏小二覺得劇中設定的“申公豹”角色真是像極了生活中的我們,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顏小二翻閱了許多文章,發現,申公豹之所以能夠獲得網友褒獎,主要在於申公豹說出了我們大多數人的心聲:“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也休想搬動”

是的,沒錯,何謂“成見”,那便是先入為主的“偏見”,“偏見”是什麼,是可以讓他人漠視你所有優點的存在。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顏小二記得,顏小二以前寫過一篇關於荀子思想的文章,裡面粗略解讀了荀子指出的獲得“真”知識的方法,其中有一條就是“虛”,即保持內心虛空。何謂內心虛空?就是面對一件事物,不帶有先天的偏見,這樣才不至於被表象矇住眼睛。

那個時候,顏小二便舉了個例子說,如若一個善良且有才能的娃娃是十惡不赦犯人之孩子,人們在與這個孩子接觸的時候,可能根本就不認識他,但是駭於這個娃娃父母傷人的狠厲手段,人們便傾向於將這個孩子視為惡魔。如果這個孩子遞給人們一顆蘋果,人們便更傾向於將代表善意的蘋果看成是毒蘋果,並且絲毫不掩飾對這個善良的娃娃的厭惡。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世人都知稚子無辜,但是偏見卻隱去了“無辜”,放大了這個娃娃的“殺人犯”父母。

劇中的申公豹抱怨師傅不公,為自己妖精出生而得不到師傅賞識憤憤不平,繼而生出了壞心思,挑唆想逃離苦海的龍族太子傷害無辜百姓。

申公豹確實看到了世人對自己的偏見,面對這些偏見也深感無力,但是卻沒有注意到淤積在自己心中已久的對自己的偏見。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顏小二覺得,他人對自己的偏見之所以擁有如此大的傷害力,是因為我們將偏見滲透入了我們心底。於是我們在看待自己所遭遇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對自己就有預設一個先入為主的偏見。

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小十一想要考研,但是害怕因為自己本科是名不見經傳的三本,而且還跨專業,便覺得自己一定考不上一流大學,於是不敢報考一流大學。最後,小十一如願進入了普通大學研讀研究生。但是到了普通大學裡面以後,小十一發現,其實自己真的不比一流大學的研究生差,便開始抱怨這個世道不公,覺得若不是研究生面試老師們在乎學生本科學歷,自己又怎麼會不敢報考一流大學。所以錯不在於己,而在於“幻想”中的別人的偏見。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這樣的想法合理嗎?顏小二曾經也拘泥於這樣的想法,怨天尤人,並且在這種怨天尤人的想法的誘導下去嫉妒,去攻擊他人。

從小十一的角度來講,可能確實存在學歷歧視,但是並不是全部,連試都不試一下,就以自己出生不好為由放棄,等到來不及的時候,又罵世道不公。這偏見雖然是他人播的種子,卻長在了小十一心裡。

再講申公豹。世人歧視妖怪,但是申公豹一心向上,一心想得到元始天尊的認可,想成為最後一位十二金仙,可是世人對妖魔的偏見成了申公豹對自己的偏見。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於是申公豹先入為主地認為,就是因為自己是妖魔,所以元始天尊和世人一樣,看不起自己,不給自己成為十二金仙的機會,讓明明能力不如自己的太乙成為金仙。

申公豹心中的答案,是他心中的偏見給他的,不是他的師父元始天尊。

劇中的元始天尊已在三界之外,世人對何物的看法與他何干,若是他因妖怪身份看不起申公豹,怕是連師門都不會讓他入。

顏小二覺得,原始天尊之所以將太乙作為十二金仙的候選人,是因為太乙的內心更加自信,不拘束於偏見,雖然有時候會注意到世人的偏見,但是總能脫離偏見,以旁觀者的心態客觀分析問題,而不是讓偏見左右自己,而不會如申公豹一般,不自己不覺讓偏見在自己心中生根發芽,日久漸成心魔。

"

導語:生活中,我們活成了申公豹,鬱於的他人的偏見,將他人偏見變成圍困住自己的心魔,於是我們抱怨,嫉妒,仇視........

但是如若能夠看到這一點,可能我們被偏見遮住的眼睛也能回覆幾分清亮。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但是無妨,“申公豹”和顏小二想的有差距,是顏小二一開始因為他人的評說有了先入為主的看法,但是好在顏小二還算有一定的定力,看完電影后,顏小二覺得劇中設定的“申公豹”角色真是像極了生活中的我們,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顏小二翻閱了許多文章,發現,申公豹之所以能夠獲得網友褒獎,主要在於申公豹說出了我們大多數人的心聲:“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也休想搬動”

是的,沒錯,何謂“成見”,那便是先入為主的“偏見”,“偏見”是什麼,是可以讓他人漠視你所有優點的存在。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顏小二記得,顏小二以前寫過一篇關於荀子思想的文章,裡面粗略解讀了荀子指出的獲得“真”知識的方法,其中有一條就是“虛”,即保持內心虛空。何謂內心虛空?就是面對一件事物,不帶有先天的偏見,這樣才不至於被表象矇住眼睛。

那個時候,顏小二便舉了個例子說,如若一個善良且有才能的娃娃是十惡不赦犯人之孩子,人們在與這個孩子接觸的時候,可能根本就不認識他,但是駭於這個娃娃父母傷人的狠厲手段,人們便傾向於將這個孩子視為惡魔。如果這個孩子遞給人們一顆蘋果,人們便更傾向於將代表善意的蘋果看成是毒蘋果,並且絲毫不掩飾對這個善良的娃娃的厭惡。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世人都知稚子無辜,但是偏見卻隱去了“無辜”,放大了這個娃娃的“殺人犯”父母。

劇中的申公豹抱怨師傅不公,為自己妖精出生而得不到師傅賞識憤憤不平,繼而生出了壞心思,挑唆想逃離苦海的龍族太子傷害無辜百姓。

申公豹確實看到了世人對自己的偏見,面對這些偏見也深感無力,但是卻沒有注意到淤積在自己心中已久的對自己的偏見。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顏小二覺得,他人對自己的偏見之所以擁有如此大的傷害力,是因為我們將偏見滲透入了我們心底。於是我們在看待自己所遭遇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對自己就有預設一個先入為主的偏見。

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小十一想要考研,但是害怕因為自己本科是名不見經傳的三本,而且還跨專業,便覺得自己一定考不上一流大學,於是不敢報考一流大學。最後,小十一如願進入了普通大學研讀研究生。但是到了普通大學裡面以後,小十一發現,其實自己真的不比一流大學的研究生差,便開始抱怨這個世道不公,覺得若不是研究生面試老師們在乎學生本科學歷,自己又怎麼會不敢報考一流大學。所以錯不在於己,而在於“幻想”中的別人的偏見。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這樣的想法合理嗎?顏小二曾經也拘泥於這樣的想法,怨天尤人,並且在這種怨天尤人的想法的誘導下去嫉妒,去攻擊他人。

從小十一的角度來講,可能確實存在學歷歧視,但是並不是全部,連試都不試一下,就以自己出生不好為由放棄,等到來不及的時候,又罵世道不公。這偏見雖然是他人播的種子,卻長在了小十一心裡。

再講申公豹。世人歧視妖怪,但是申公豹一心向上,一心想得到元始天尊的認可,想成為最後一位十二金仙,可是世人對妖魔的偏見成了申公豹對自己的偏見。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於是申公豹先入為主地認為,就是因為自己是妖魔,所以元始天尊和世人一樣,看不起自己,不給自己成為十二金仙的機會,讓明明能力不如自己的太乙成為金仙。

申公豹心中的答案,是他心中的偏見給他的,不是他的師父元始天尊。

劇中的元始天尊已在三界之外,世人對何物的看法與他何干,若是他因妖怪身份看不起申公豹,怕是連師門都不會讓他入。

顏小二覺得,原始天尊之所以將太乙作為十二金仙的候選人,是因為太乙的內心更加自信,不拘束於偏見,雖然有時候會注意到世人的偏見,但是總能脫離偏見,以旁觀者的心態客觀分析問題,而不是讓偏見左右自己,而不會如申公豹一般,不自己不覺讓偏見在自己心中生根發芽,日久漸成心魔。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生活中,有太多人都活成了劇中的申公豹,太在乎他人的看法,你愈是在乎他人的看法,他人的偏見就愈是座山。這座山有多重,就看你有多在乎偏見。

同時,我們也像極了申公豹,我們不自信,我們把自己看成了他人偏見中塑造的樣子。於是我們抱怨,嫉妒,但是愈是抱怨,愈是嫉妒,反而把他人對自己的偏見種在心裡,漸漸成了心魔。

何謂心魔?就是當他人有,自己卻沒有的時候,於是我們便將自己沒有的理由歸結於是他人偏見所致。

"

導語:生活中,我們活成了申公豹,鬱於的他人的偏見,將他人偏見變成圍困住自己的心魔,於是我們抱怨,嫉妒,仇視........

但是如若能夠看到這一點,可能我們被偏見遮住的眼睛也能回覆幾分清亮。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但是無妨,“申公豹”和顏小二想的有差距,是顏小二一開始因為他人的評說有了先入為主的看法,但是好在顏小二還算有一定的定力,看完電影后,顏小二覺得劇中設定的“申公豹”角色真是像極了生活中的我們,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顏小二翻閱了許多文章,發現,申公豹之所以能夠獲得網友褒獎,主要在於申公豹說出了我們大多數人的心聲:“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也休想搬動”

是的,沒錯,何謂“成見”,那便是先入為主的“偏見”,“偏見”是什麼,是可以讓他人漠視你所有優點的存在。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顏小二記得,顏小二以前寫過一篇關於荀子思想的文章,裡面粗略解讀了荀子指出的獲得“真”知識的方法,其中有一條就是“虛”,即保持內心虛空。何謂內心虛空?就是面對一件事物,不帶有先天的偏見,這樣才不至於被表象矇住眼睛。

那個時候,顏小二便舉了個例子說,如若一個善良且有才能的娃娃是十惡不赦犯人之孩子,人們在與這個孩子接觸的時候,可能根本就不認識他,但是駭於這個娃娃父母傷人的狠厲手段,人們便傾向於將這個孩子視為惡魔。如果這個孩子遞給人們一顆蘋果,人們便更傾向於將代表善意的蘋果看成是毒蘋果,並且絲毫不掩飾對這個善良的娃娃的厭惡。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世人都知稚子無辜,但是偏見卻隱去了“無辜”,放大了這個娃娃的“殺人犯”父母。

劇中的申公豹抱怨師傅不公,為自己妖精出生而得不到師傅賞識憤憤不平,繼而生出了壞心思,挑唆想逃離苦海的龍族太子傷害無辜百姓。

申公豹確實看到了世人對自己的偏見,面對這些偏見也深感無力,但是卻沒有注意到淤積在自己心中已久的對自己的偏見。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顏小二覺得,他人對自己的偏見之所以擁有如此大的傷害力,是因為我們將偏見滲透入了我們心底。於是我們在看待自己所遭遇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對自己就有預設一個先入為主的偏見。

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小十一想要考研,但是害怕因為自己本科是名不見經傳的三本,而且還跨專業,便覺得自己一定考不上一流大學,於是不敢報考一流大學。最後,小十一如願進入了普通大學研讀研究生。但是到了普通大學裡面以後,小十一發現,其實自己真的不比一流大學的研究生差,便開始抱怨這個世道不公,覺得若不是研究生面試老師們在乎學生本科學歷,自己又怎麼會不敢報考一流大學。所以錯不在於己,而在於“幻想”中的別人的偏見。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這樣的想法合理嗎?顏小二曾經也拘泥於這樣的想法,怨天尤人,並且在這種怨天尤人的想法的誘導下去嫉妒,去攻擊他人。

從小十一的角度來講,可能確實存在學歷歧視,但是並不是全部,連試都不試一下,就以自己出生不好為由放棄,等到來不及的時候,又罵世道不公。這偏見雖然是他人播的種子,卻長在了小十一心裡。

再講申公豹。世人歧視妖怪,但是申公豹一心向上,一心想得到元始天尊的認可,想成為最後一位十二金仙,可是世人對妖魔的偏見成了申公豹對自己的偏見。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於是申公豹先入為主地認為,就是因為自己是妖魔,所以元始天尊和世人一樣,看不起自己,不給自己成為十二金仙的機會,讓明明能力不如自己的太乙成為金仙。

申公豹心中的答案,是他心中的偏見給他的,不是他的師父元始天尊。

劇中的元始天尊已在三界之外,世人對何物的看法與他何干,若是他因妖怪身份看不起申公豹,怕是連師門都不會讓他入。

顏小二覺得,原始天尊之所以將太乙作為十二金仙的候選人,是因為太乙的內心更加自信,不拘束於偏見,雖然有時候會注意到世人的偏見,但是總能脫離偏見,以旁觀者的心態客觀分析問題,而不是讓偏見左右自己,而不會如申公豹一般,不自己不覺讓偏見在自己心中生根發芽,日久漸成心魔。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生活中,有太多人都活成了劇中的申公豹,太在乎他人的看法,你愈是在乎他人的看法,他人的偏見就愈是座山。這座山有多重,就看你有多在乎偏見。

同時,我們也像極了申公豹,我們不自信,我們把自己看成了他人偏見中塑造的樣子。於是我們抱怨,嫉妒,但是愈是抱怨,愈是嫉妒,反而把他人對自己的偏見種在心裡,漸漸成了心魔。

何謂心魔?就是當他人有,自己卻沒有的時候,於是我們便將自己沒有的理由歸結於是他人偏見所致。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沒有人喜歡反思,人們似乎更喜歡去責怪,責怪他人對自己的偏見和不公,但是捫心自問,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申公豹的止步不前不是因為他的能力不住,更不是太乙天尊的偏見,而是源於他心底對自己的偏見,因為他覺得自己是妖魔,天生差人一等,於是他非常努力,想要比過太乙,但是申公豹所在的位置絕不是以攀比為目標的。成仙之人,修的更多是心,而不是攀比之慾。

"

導語:生活中,我們活成了申公豹,鬱於的他人的偏見,將他人偏見變成圍困住自己的心魔,於是我們抱怨,嫉妒,仇視........

但是如若能夠看到這一點,可能我們被偏見遮住的眼睛也能回覆幾分清亮。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但是無妨,“申公豹”和顏小二想的有差距,是顏小二一開始因為他人的評說有了先入為主的看法,但是好在顏小二還算有一定的定力,看完電影后,顏小二覺得劇中設定的“申公豹”角色真是像極了生活中的我們,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顏小二翻閱了許多文章,發現,申公豹之所以能夠獲得網友褒獎,主要在於申公豹說出了我們大多數人的心聲:“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也休想搬動”

是的,沒錯,何謂“成見”,那便是先入為主的“偏見”,“偏見”是什麼,是可以讓他人漠視你所有優點的存在。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顏小二記得,顏小二以前寫過一篇關於荀子思想的文章,裡面粗略解讀了荀子指出的獲得“真”知識的方法,其中有一條就是“虛”,即保持內心虛空。何謂內心虛空?就是面對一件事物,不帶有先天的偏見,這樣才不至於被表象矇住眼睛。

那個時候,顏小二便舉了個例子說,如若一個善良且有才能的娃娃是十惡不赦犯人之孩子,人們在與這個孩子接觸的時候,可能根本就不認識他,但是駭於這個娃娃父母傷人的狠厲手段,人們便傾向於將這個孩子視為惡魔。如果這個孩子遞給人們一顆蘋果,人們便更傾向於將代表善意的蘋果看成是毒蘋果,並且絲毫不掩飾對這個善良的娃娃的厭惡。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世人都知稚子無辜,但是偏見卻隱去了“無辜”,放大了這個娃娃的“殺人犯”父母。

劇中的申公豹抱怨師傅不公,為自己妖精出生而得不到師傅賞識憤憤不平,繼而生出了壞心思,挑唆想逃離苦海的龍族太子傷害無辜百姓。

申公豹確實看到了世人對自己的偏見,面對這些偏見也深感無力,但是卻沒有注意到淤積在自己心中已久的對自己的偏見。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顏小二覺得,他人對自己的偏見之所以擁有如此大的傷害力,是因為我們將偏見滲透入了我們心底。於是我們在看待自己所遭遇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對自己就有預設一個先入為主的偏見。

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小十一想要考研,但是害怕因為自己本科是名不見經傳的三本,而且還跨專業,便覺得自己一定考不上一流大學,於是不敢報考一流大學。最後,小十一如願進入了普通大學研讀研究生。但是到了普通大學裡面以後,小十一發現,其實自己真的不比一流大學的研究生差,便開始抱怨這個世道不公,覺得若不是研究生面試老師們在乎學生本科學歷,自己又怎麼會不敢報考一流大學。所以錯不在於己,而在於“幻想”中的別人的偏見。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這樣的想法合理嗎?顏小二曾經也拘泥於這樣的想法,怨天尤人,並且在這種怨天尤人的想法的誘導下去嫉妒,去攻擊他人。

從小十一的角度來講,可能確實存在學歷歧視,但是並不是全部,連試都不試一下,就以自己出生不好為由放棄,等到來不及的時候,又罵世道不公。這偏見雖然是他人播的種子,卻長在了小十一心裡。

再講申公豹。世人歧視妖怪,但是申公豹一心向上,一心想得到元始天尊的認可,想成為最後一位十二金仙,可是世人對妖魔的偏見成了申公豹對自己的偏見。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於是申公豹先入為主地認為,就是因為自己是妖魔,所以元始天尊和世人一樣,看不起自己,不給自己成為十二金仙的機會,讓明明能力不如自己的太乙成為金仙。

申公豹心中的答案,是他心中的偏見給他的,不是他的師父元始天尊。

劇中的元始天尊已在三界之外,世人對何物的看法與他何干,若是他因妖怪身份看不起申公豹,怕是連師門都不會讓他入。

顏小二覺得,原始天尊之所以將太乙作為十二金仙的候選人,是因為太乙的內心更加自信,不拘束於偏見,雖然有時候會注意到世人的偏見,但是總能脫離偏見,以旁觀者的心態客觀分析問題,而不是讓偏見左右自己,而不會如申公豹一般,不自己不覺讓偏見在自己心中生根發芽,日久漸成心魔。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生活中,有太多人都活成了劇中的申公豹,太在乎他人的看法,你愈是在乎他人的看法,他人的偏見就愈是座山。這座山有多重,就看你有多在乎偏見。

同時,我們也像極了申公豹,我們不自信,我們把自己看成了他人偏見中塑造的樣子。於是我們抱怨,嫉妒,但是愈是抱怨,愈是嫉妒,反而把他人對自己的偏見種在心裡,漸漸成了心魔。

何謂心魔?就是當他人有,自己卻沒有的時候,於是我們便將自己沒有的理由歸結於是他人偏見所致。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沒有人喜歡反思,人們似乎更喜歡去責怪,責怪他人對自己的偏見和不公,但是捫心自問,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申公豹的止步不前不是因為他的能力不住,更不是太乙天尊的偏見,而是源於他心底對自己的偏見,因為他覺得自己是妖魔,天生差人一等,於是他非常努力,想要比過太乙,但是申公豹所在的位置絕不是以攀比為目標的。成仙之人,修的更多是心,而不是攀比之慾。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滯於他人的看法之中,尚是申公豹慾念太重,他求的是名利,而不是自己自身本領實實在在的提高。如果申公豹將心思放在專心於精進自身本領和修為,誰入十二金仙與他何干?

申公豹所求不該是十二金仙之名,而當是配得上十二金仙之名的德性與能力。可惜,申公豹沒有看到這一點。

可惜,顏小二許多時候也和大家一樣,亦趨於忽略這一點。

畢竟,人生來的好勝之心讓人不喜歡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出了問題,人們就喜歡推出去。而他人的偏見,往往是人們自欺欺人的最好理由。

"

導語:生活中,我們活成了申公豹,鬱於的他人的偏見,將他人偏見變成圍困住自己的心魔,於是我們抱怨,嫉妒,仇視........

但是如若能夠看到這一點,可能我們被偏見遮住的眼睛也能回覆幾分清亮。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但是無妨,“申公豹”和顏小二想的有差距,是顏小二一開始因為他人的評說有了先入為主的看法,但是好在顏小二還算有一定的定力,看完電影后,顏小二覺得劇中設定的“申公豹”角色真是像極了生活中的我們,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顏小二翻閱了許多文章,發現,申公豹之所以能夠獲得網友褒獎,主要在於申公豹說出了我們大多數人的心聲:“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也休想搬動”

是的,沒錯,何謂“成見”,那便是先入為主的“偏見”,“偏見”是什麼,是可以讓他人漠視你所有優點的存在。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顏小二記得,顏小二以前寫過一篇關於荀子思想的文章,裡面粗略解讀了荀子指出的獲得“真”知識的方法,其中有一條就是“虛”,即保持內心虛空。何謂內心虛空?就是面對一件事物,不帶有先天的偏見,這樣才不至於被表象矇住眼睛。

那個時候,顏小二便舉了個例子說,如若一個善良且有才能的娃娃是十惡不赦犯人之孩子,人們在與這個孩子接觸的時候,可能根本就不認識他,但是駭於這個娃娃父母傷人的狠厲手段,人們便傾向於將這個孩子視為惡魔。如果這個孩子遞給人們一顆蘋果,人們便更傾向於將代表善意的蘋果看成是毒蘋果,並且絲毫不掩飾對這個善良的娃娃的厭惡。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世人都知稚子無辜,但是偏見卻隱去了“無辜”,放大了這個娃娃的“殺人犯”父母。

劇中的申公豹抱怨師傅不公,為自己妖精出生而得不到師傅賞識憤憤不平,繼而生出了壞心思,挑唆想逃離苦海的龍族太子傷害無辜百姓。

申公豹確實看到了世人對自己的偏見,面對這些偏見也深感無力,但是卻沒有注意到淤積在自己心中已久的對自己的偏見。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顏小二覺得,他人對自己的偏見之所以擁有如此大的傷害力,是因為我們將偏見滲透入了我們心底。於是我們在看待自己所遭遇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對自己就有預設一個先入為主的偏見。

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小十一想要考研,但是害怕因為自己本科是名不見經傳的三本,而且還跨專業,便覺得自己一定考不上一流大學,於是不敢報考一流大學。最後,小十一如願進入了普通大學研讀研究生。但是到了普通大學裡面以後,小十一發現,其實自己真的不比一流大學的研究生差,便開始抱怨這個世道不公,覺得若不是研究生面試老師們在乎學生本科學歷,自己又怎麼會不敢報考一流大學。所以錯不在於己,而在於“幻想”中的別人的偏見。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這樣的想法合理嗎?顏小二曾經也拘泥於這樣的想法,怨天尤人,並且在這種怨天尤人的想法的誘導下去嫉妒,去攻擊他人。

從小十一的角度來講,可能確實存在學歷歧視,但是並不是全部,連試都不試一下,就以自己出生不好為由放棄,等到來不及的時候,又罵世道不公。這偏見雖然是他人播的種子,卻長在了小十一心裡。

再講申公豹。世人歧視妖怪,但是申公豹一心向上,一心想得到元始天尊的認可,想成為最後一位十二金仙,可是世人對妖魔的偏見成了申公豹對自己的偏見。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於是申公豹先入為主地認為,就是因為自己是妖魔,所以元始天尊和世人一樣,看不起自己,不給自己成為十二金仙的機會,讓明明能力不如自己的太乙成為金仙。

申公豹心中的答案,是他心中的偏見給他的,不是他的師父元始天尊。

劇中的元始天尊已在三界之外,世人對何物的看法與他何干,若是他因妖怪身份看不起申公豹,怕是連師門都不會讓他入。

顏小二覺得,原始天尊之所以將太乙作為十二金仙的候選人,是因為太乙的內心更加自信,不拘束於偏見,雖然有時候會注意到世人的偏見,但是總能脫離偏見,以旁觀者的心態客觀分析問題,而不是讓偏見左右自己,而不會如申公豹一般,不自己不覺讓偏見在自己心中生根發芽,日久漸成心魔。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生活中,有太多人都活成了劇中的申公豹,太在乎他人的看法,你愈是在乎他人的看法,他人的偏見就愈是座山。這座山有多重,就看你有多在乎偏見。

同時,我們也像極了申公豹,我們不自信,我們把自己看成了他人偏見中塑造的樣子。於是我們抱怨,嫉妒,但是愈是抱怨,愈是嫉妒,反而把他人對自己的偏見種在心裡,漸漸成了心魔。

何謂心魔?就是當他人有,自己卻沒有的時候,於是我們便將自己沒有的理由歸結於是他人偏見所致。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沒有人喜歡反思,人們似乎更喜歡去責怪,責怪他人對自己的偏見和不公,但是捫心自問,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申公豹的止步不前不是因為他的能力不住,更不是太乙天尊的偏見,而是源於他心底對自己的偏見,因為他覺得自己是妖魔,天生差人一等,於是他非常努力,想要比過太乙,但是申公豹所在的位置絕不是以攀比為目標的。成仙之人,修的更多是心,而不是攀比之慾。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滯於他人的看法之中,尚是申公豹慾念太重,他求的是名利,而不是自己自身本領實實在在的提高。如果申公豹將心思放在專心於精進自身本領和修為,誰入十二金仙與他何干?

申公豹所求不該是十二金仙之名,而當是配得上十二金仙之名的德性與能力。可惜,申公豹沒有看到這一點。

可惜,顏小二許多時候也和大家一樣,亦趨於忽略這一點。

畢竟,人生來的好勝之心讓人不喜歡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出了問題,人們就喜歡推出去。而他人的偏見,往往是人們自欺欺人的最好理由。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大多活成了申公豹,鬱於偏見,困於心魔

要知道,你若不在乎,偏見本不成問題。抑或者,你若求的是做人做事功夫上的上進,偏見這東西便是更加無關痛癢了。

生活中,我們活成了申公豹,鬱於的他人的偏見,將他人偏見變成圍困住自己的心魔,於是我們抱怨,嫉妒,仇視........

但是如若能夠看到這一點,可能我們被偏見遮住的眼睛也能恢復幾分清亮。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