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

"

這個暑期,《哪吒之魔童降世》 絕對是不可不刷的優秀作品。電影看完以後,也給了我一些啟示。

第一,對於孩子,家庭教育比天賦重要。

哪吒魔丸轉世,註定天劫。但他的父母是稱職的地方父母官,維護一方平安,百姓也都認可。所以,哪吒雖然一出生就顯示了自己的暴力怒氣,大家雖然怕怕,也還是給李靖面子,孩子看好了就行了。因為大家信任李靖的人品,信任他不會放任孩子作惡,更因為對李靖的認可,不忍心再苛待一個只能活三年的孩子。

於是,哪吒開啟了被偏見的人生。但在哪吒身上,我們沒有看到任何的負面品質,除了情緒不穩,力量不能控制外,哪吒其實是非常單純的小孩,他會隱藏自己的歡喜,假裝很勉強的和媽媽踢毽子,他會假裝不在乎生辰宴,轉眼就立馬寫邀請函。這也是我們喜歡哪吒的原因:他雖然淘氣,但他不壞。

哪吒遇到敖丙那裡,特別是後來他們踢毽子,我當時眼角是溼潤的,因為哪吒終於痛痛快快的快樂了一回。就像李靖當初說的:孩子是無辜的。

我們會發現,李靖這一對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夫婦,把一個魔丸培養成了一個三觀很正的孩子,雖然他衝動、情緒化,但他一心想著降妖除魔,想著證明自己不是壞孩子。

反觀敖丙,他武功比哪吒高,顏值也驚豔,人也和氣。讓人眼前一亮。但回到龍宮,我們發現,原來他揹負著巨大的家族使命,他已經不可以有自己的選擇和觀念了,他成了一個工具。即使他是靈珠轉世,內心善良,性格和暖,但這一切在巨大的家族使命面前,什麼也不算。

所以,我會認為哪吒受益於正確的家庭教育,而敖丙受累於功利性的家庭教育。哪吒的不快樂在於人們對他的偏見,敖丙的不快樂卻在於他的家庭本身不允許他有任何家族利益之外的生活。

第二,原生家庭決定著你的資源。這裡就要說說敖丙決定埋葬陳塘關的這點了。敖丙為了救太乙、李靖夫婦,制服了暴走的哪吒,卻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這個時候,我們才應該去品味一下“什麼才是真正的偏見”!人們面對著救了大家的敖丙,沒有感激,而是立刻就漏出了心底的恐懼和指責,太乙還立刻認出了靈珠的標記,要知道當初還“孩子是無辜的”,現在就直接在指責另一個孩子了。這未嘗不是一種“雙標”。對於哪吒,偏見是表面的,大家其實知道他的是無害的,畢竟有李靖的武力和太乙的仙術,以及他們的人品。但對於敖丙,偏見是根深蒂固的,大家根本不信他的靈珠本質,因為他們不信的是整個龍族。就像《瘋狂動物城》裡的狐狸。大家永遠在相信壞人一定出在某些特定的人裡。

敖丙決心埋葬陳塘關,這是他的黑點,但如果我們仔細想,就會發現,敖丙其實沒有任何資源可以利用。為了保住自己的家族,他似乎只有殺人滅口這一條路。太乙作為正義一方,永遠可以說:我去告發。敖丙作為一個洗不白的黑道家族後裔,似乎是怎麼解釋也沒用了。這讓我想起來《無間道》裡的倪永孝。他想成為家族裡最後一個手染鮮血的人,可惜,最後倪家被琛哥滅門。敖丙,就算想做最後一個“教父”,他也還是沒有那個資源的。

敖丙,除了殺人滅口,別無他法。不管申公豹在他旁邊叨不叨叨,敖丙都沒有別的辦法。因為不會有人替他說一句“孩子是無辜的”。

所以,敖丙沒有遵從善良的自由。

哪吒呢?因為他是仙二代,即使內裡是魔丸,沒關係,仙家寶貝一件一件往身上套,還有副本可以練技能、磨時間。大家想著,反正三年,三年過了就完成任務了。天上才三天而已,太乙開個三天的小差,也不了個事兒。於是乎,哪吒有的是資源,太乙是他的兵器庫,李靖是他的人脈庫,還有娘疼,有爹願意為他犧牲,有師傅勸,而且還有敖丙陪著踢毽子。哪吒其實擁有很多。

所以,哪吒沒有學壞作惡的土壤。

第三、肯於付出的人才能被成全。哪吒最後制服敖丙,拯救了陳塘關百姓。這叫什麼?降妖除魔,這是正義!哪吒其實已經是視死如歸了,死之前他也不願給父母丟臉。

天劫來時,敖丙不惜生命,用萬龍甲保護哪吒,這叫什麼?捨己救人,這是友誼!最終,我們發現,太乙保住了這兩個人的魂魄。哪吒沒被天劫滅,敖丙沒被天宮滅,兩個人的結局,都出現了轉機。所以,期待第二部呦~

第四、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幹嘛就幹嘛,而是不想幹嘛就不幹嘛。

表面看,哪吒想玩兒,想交朋友,因為偏見,他沒有。但他一旦有建功立業的機會,立刻就可以實現這些了,就像《火影忍者》裡的鳴人,一有機會,立刻就一路綠燈的奔著火影的康莊大道上走了。

敖丙呢?他想善良,都不能夠!

哪吒的世界,是小孩子的世界,不讓幹這個不讓幹這個,怕他闖禍,都是為他好。

敖丙的世界,是中年人的世界,我想善良,不行!我想坦誠,不行!我想歲月靜好,哈哈,沒戲!我想好好交個朋友,踢踢毽子,不可以!

《哪吒》看一遍似乎不過癮啊,還想再看,再看,再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