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

暑期過半,一身時尚的魔童哪吒,依然很燃。

他的名句甚多,而最入我心的是他對敖丙喊出的那句:“我個魔丸都敢(不認命),你還能再慫點嗎?”

這聲爆喝砸進了我心裡。

我曾經的職業,我的學校,我的人生方向都是父母選的,在我心裡,他們也一度成為我人生不如意的背鍋俠,然而真的如此嗎?

"

暑期過半,一身時尚的魔童哪吒,依然很燃。

他的名句甚多,而最入我心的是他對敖丙喊出的那句:“我個魔丸都敢(不認命),你還能再慫點嗎?”

這聲爆喝砸進了我心裡。

我曾經的職業,我的學校,我的人生方向都是父母選的,在我心裡,他們也一度成為我人生不如意的背鍋俠,然而真的如此嗎?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人生真正的選擇者是我們自己

《哪吒》中的敖丙,剛睜開懵懂的雙眼,就揹負了家族的使命,還沒來得及撒嬌,天真的童年就已淡然遠去。沒有人覺得不妥,都想靠著靈珠翻身,他的人生沒有人在意,他得靈珠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敖丙也曾迷茫過,孤獨過,渴望過,羨慕過,每當這時,看著鎖鏈纏身的父輩們,以及煉獄一樣的龍宮,又會深深自責,他是全族的希望,無形的鎖鏈早已將他牢牢捆綁。

龍族幾代人沒有實現的夢想,因一顆靈珠加諸在一個孩童身上,可行嗎?公平嗎?沒有人在意,因為那一線希望,早已蓋過了一個孩童的人生。敖丙成了希望下的犧牲品,但敖丙的一生,真的都是父母的責任嗎?

幼年的敖丙並不是因為喜歡才揹負家族的使命,開始的他沒得選,隨著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價值觀和獨立意識。

他結交了哪吒這個朋友,還主動救下差點被夜叉吃掉的小女孩。所以這時的他揹負使命,是在獨立意識下,自己有意也好、無意也罷、認可的選擇。

因為按著父輩們的期望生活是最輕鬆的一條路,不用多想,不用擔憂,跟著走就是,自有人為他想、為他憂,還能獲得長輩認可,討得他們歡心。背棄這一切,他沒有想過,也從不敢想。

"

暑期過半,一身時尚的魔童哪吒,依然很燃。

他的名句甚多,而最入我心的是他對敖丙喊出的那句:“我個魔丸都敢(不認命),你還能再慫點嗎?”

這聲爆喝砸進了我心裡。

我曾經的職業,我的學校,我的人生方向都是父母選的,在我心裡,他們也一度成為我人生不如意的背鍋俠,然而真的如此嗎?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人生真正的選擇者是我們自己

《哪吒》中的敖丙,剛睜開懵懂的雙眼,就揹負了家族的使命,還沒來得及撒嬌,天真的童年就已淡然遠去。沒有人覺得不妥,都想靠著靈珠翻身,他的人生沒有人在意,他得靈珠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敖丙也曾迷茫過,孤獨過,渴望過,羨慕過,每當這時,看著鎖鏈纏身的父輩們,以及煉獄一樣的龍宮,又會深深自責,他是全族的希望,無形的鎖鏈早已將他牢牢捆綁。

龍族幾代人沒有實現的夢想,因一顆靈珠加諸在一個孩童身上,可行嗎?公平嗎?沒有人在意,因為那一線希望,早已蓋過了一個孩童的人生。敖丙成了希望下的犧牲品,但敖丙的一生,真的都是父母的責任嗎?

幼年的敖丙並不是因為喜歡才揹負家族的使命,開始的他沒得選,隨著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價值觀和獨立意識。

他結交了哪吒這個朋友,還主動救下差點被夜叉吃掉的小女孩。所以這時的他揹負使命,是在獨立意識下,自己有意也好、無意也罷、認可的選擇。

因為按著父輩們的期望生活是最輕鬆的一條路,不用多想,不用擔憂,跟著走就是,自有人為他想、為他憂,還能獲得長輩認可,討得他們歡心。背棄這一切,他沒有想過,也從不敢想。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期待他人認可會喪失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符合別人的期望是最輕鬆的一條路?

因為每個人都有“認可需求”。

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提到,人們都希望得到社會和他人的認可和尊重,當認可需求得到滿足,人們會對自己充滿信心,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很多羈絆,因為我們不是活在真空裡,我們活在人際關係中。越親近的人,我們越在乎他們的想法、看法,想得到他們的認可,獲得喜歡。

敖丙走父輩鋪就的路,就能得到家族所有人認可與仰望,他是家族中的光環,復興大業的英雄,這份認可和需要,讓他的人生有了價值,也成為了他自己認可的價值。

與其說長輩們綁架了他的人生,不如說,成長後的敖丙順水推舟接納了父輩們的安排,他選擇了那條對他來說更輕鬆的路。

然而,人並不僅僅是為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人還有自我。而對他人認可的過度需求,會捨棄真正的自我,去按照別人的期待生活。

申公豹激起哪吒的魔性,要犧牲李靖夫婦,讓敖丙趁勢成為拯救全城的英雄,敖丙不忍,他的獨立意志第一次與“大業”有了衝突;情勢急轉而下,申公豹又讓他覆滅全城,否則大業前功盡棄,他再次天人交戰。

全族的罪人,他沒勇氣承擔,最終他扼殺了自己的獨立意志,屈從於父輩的“大業”,催動法力,覆滅陳塘關。那一刻他的善念也被父輩的期待、全族的大業綁架。

是選擇眾人的認可,還是選擇得不到認可的自由之路?從來就不是一個輕鬆的命題,走自己的路需要勇氣,而且是揹負一切的勇氣。

"

暑期過半,一身時尚的魔童哪吒,依然很燃。

他的名句甚多,而最入我心的是他對敖丙喊出的那句:“我個魔丸都敢(不認命),你還能再慫點嗎?”

這聲爆喝砸進了我心裡。

我曾經的職業,我的學校,我的人生方向都是父母選的,在我心裡,他們也一度成為我人生不如意的背鍋俠,然而真的如此嗎?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人生真正的選擇者是我們自己

《哪吒》中的敖丙,剛睜開懵懂的雙眼,就揹負了家族的使命,還沒來得及撒嬌,天真的童年就已淡然遠去。沒有人覺得不妥,都想靠著靈珠翻身,他的人生沒有人在意,他得靈珠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敖丙也曾迷茫過,孤獨過,渴望過,羨慕過,每當這時,看著鎖鏈纏身的父輩們,以及煉獄一樣的龍宮,又會深深自責,他是全族的希望,無形的鎖鏈早已將他牢牢捆綁。

龍族幾代人沒有實現的夢想,因一顆靈珠加諸在一個孩童身上,可行嗎?公平嗎?沒有人在意,因為那一線希望,早已蓋過了一個孩童的人生。敖丙成了希望下的犧牲品,但敖丙的一生,真的都是父母的責任嗎?

幼年的敖丙並不是因為喜歡才揹負家族的使命,開始的他沒得選,隨著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價值觀和獨立意識。

他結交了哪吒這個朋友,還主動救下差點被夜叉吃掉的小女孩。所以這時的他揹負使命,是在獨立意識下,自己有意也好、無意也罷、認可的選擇。

因為按著父輩們的期望生活是最輕鬆的一條路,不用多想,不用擔憂,跟著走就是,自有人為他想、為他憂,還能獲得長輩認可,討得他們歡心。背棄這一切,他沒有想過,也從不敢想。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期待他人認可會喪失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符合別人的期望是最輕鬆的一條路?

因為每個人都有“認可需求”。

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提到,人們都希望得到社會和他人的認可和尊重,當認可需求得到滿足,人們會對自己充滿信心,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很多羈絆,因為我們不是活在真空裡,我們活在人際關係中。越親近的人,我們越在乎他們的想法、看法,想得到他們的認可,獲得喜歡。

敖丙走父輩鋪就的路,就能得到家族所有人認可與仰望,他是家族中的光環,復興大業的英雄,這份認可和需要,讓他的人生有了價值,也成為了他自己認可的價值。

與其說長輩們綁架了他的人生,不如說,成長後的敖丙順水推舟接納了父輩們的安排,他選擇了那條對他來說更輕鬆的路。

然而,人並不僅僅是為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人還有自我。而對他人認可的過度需求,會捨棄真正的自我,去按照別人的期待生活。

申公豹激起哪吒的魔性,要犧牲李靖夫婦,讓敖丙趁勢成為拯救全城的英雄,敖丙不忍,他的獨立意志第一次與“大業”有了衝突;情勢急轉而下,申公豹又讓他覆滅全城,否則大業前功盡棄,他再次天人交戰。

全族的罪人,他沒勇氣承擔,最終他扼殺了自己的獨立意志,屈從於父輩的“大業”,催動法力,覆滅陳塘關。那一刻他的善念也被父輩的期待、全族的大業綁架。

是選擇眾人的認可,還是選擇得不到認可的自由之路?從來就不是一個輕鬆的命題,走自己的路需要勇氣,而且是揹負一切的勇氣。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不幸是因為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

心理學三大巨頭之一的阿德勒告訴我們:我們給過去的經歷賦予了什麼樣的意義,這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

過去發生了什麼,已無法改變,但對當下的我們來說,還有兩種選擇:一是繼續唉嘆自己命運不濟,怨天尤人;二是不認命,鼓起勇氣尋求幸福之道。

人們總是太關注“被給予了什麼”,而常常忽略我們能改變什麼,當我們將注意力放在“我還能做些什麼”上時,改變就會發生。

就像哪吒,他被賦予魔丸的命運,註定天譴,這個現實他無法阻攔,他唯一能改變的,是自己對待這該死的命運的態度。他從開始的消極、假裝滿不在乎,到覺醒,到抗爭,最終超脫了命運論,成就了他自己。

一個人是在不幸中繼續沉淪,歸因為原生家庭、或他人的錯誤,還是在不幸中崛起,掌控自己的人生,生活方式是否改變,選擇權都在自己。

為什麼有太多人都不想改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習慣,習慣了當下熟悉的境遇與生活,而改變必然帶來變數,對未知的恐懼會讓人裹足不前。面對不改變的滿腹牢騷,和改變帶來的不安,人更願意選擇前者。

所以,我們與幸福的距離,不是什麼原生家庭,或其他客觀原因,而是主觀,缺乏敢於改變的勇氣,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

就像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要是我再年輕十歲,我就......”,“要是我有那樣的機會,我也......”總是扯出各種理由,保留我也可以取得成就的優越感,從而避免自己真正去做可能遭遇的失敗。

“其實,無論之前的人生髮生過什麼,都對今後的人生如何度過沒有影響。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自己。”

跨出邁向幸福的第一步,哪怕會遭遇失敗,那也只是幸福路上的墊腳石,你躲開了,也就會躲開了幸福。

"

暑期過半,一身時尚的魔童哪吒,依然很燃。

他的名句甚多,而最入我心的是他對敖丙喊出的那句:“我個魔丸都敢(不認命),你還能再慫點嗎?”

這聲爆喝砸進了我心裡。

我曾經的職業,我的學校,我的人生方向都是父母選的,在我心裡,他們也一度成為我人生不如意的背鍋俠,然而真的如此嗎?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人生真正的選擇者是我們自己

《哪吒》中的敖丙,剛睜開懵懂的雙眼,就揹負了家族的使命,還沒來得及撒嬌,天真的童年就已淡然遠去。沒有人覺得不妥,都想靠著靈珠翻身,他的人生沒有人在意,他得靈珠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敖丙也曾迷茫過,孤獨過,渴望過,羨慕過,每當這時,看著鎖鏈纏身的父輩們,以及煉獄一樣的龍宮,又會深深自責,他是全族的希望,無形的鎖鏈早已將他牢牢捆綁。

龍族幾代人沒有實現的夢想,因一顆靈珠加諸在一個孩童身上,可行嗎?公平嗎?沒有人在意,因為那一線希望,早已蓋過了一個孩童的人生。敖丙成了希望下的犧牲品,但敖丙的一生,真的都是父母的責任嗎?

幼年的敖丙並不是因為喜歡才揹負家族的使命,開始的他沒得選,隨著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價值觀和獨立意識。

他結交了哪吒這個朋友,還主動救下差點被夜叉吃掉的小女孩。所以這時的他揹負使命,是在獨立意識下,自己有意也好、無意也罷、認可的選擇。

因為按著父輩們的期望生活是最輕鬆的一條路,不用多想,不用擔憂,跟著走就是,自有人為他想、為他憂,還能獲得長輩認可,討得他們歡心。背棄這一切,他沒有想過,也從不敢想。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期待他人認可會喪失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符合別人的期望是最輕鬆的一條路?

因為每個人都有“認可需求”。

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提到,人們都希望得到社會和他人的認可和尊重,當認可需求得到滿足,人們會對自己充滿信心,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很多羈絆,因為我們不是活在真空裡,我們活在人際關係中。越親近的人,我們越在乎他們的想法、看法,想得到他們的認可,獲得喜歡。

敖丙走父輩鋪就的路,就能得到家族所有人認可與仰望,他是家族中的光環,復興大業的英雄,這份認可和需要,讓他的人生有了價值,也成為了他自己認可的價值。

與其說長輩們綁架了他的人生,不如說,成長後的敖丙順水推舟接納了父輩們的安排,他選擇了那條對他來說更輕鬆的路。

然而,人並不僅僅是為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人還有自我。而對他人認可的過度需求,會捨棄真正的自我,去按照別人的期待生活。

申公豹激起哪吒的魔性,要犧牲李靖夫婦,讓敖丙趁勢成為拯救全城的英雄,敖丙不忍,他的獨立意志第一次與“大業”有了衝突;情勢急轉而下,申公豹又讓他覆滅全城,否則大業前功盡棄,他再次天人交戰。

全族的罪人,他沒勇氣承擔,最終他扼殺了自己的獨立意志,屈從於父輩的“大業”,催動法力,覆滅陳塘關。那一刻他的善念也被父輩的期待、全族的大業綁架。

是選擇眾人的認可,還是選擇得不到認可的自由之路?從來就不是一個輕鬆的命題,走自己的路需要勇氣,而且是揹負一切的勇氣。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不幸是因為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

心理學三大巨頭之一的阿德勒告訴我們:我們給過去的經歷賦予了什麼樣的意義,這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

過去發生了什麼,已無法改變,但對當下的我們來說,還有兩種選擇:一是繼續唉嘆自己命運不濟,怨天尤人;二是不認命,鼓起勇氣尋求幸福之道。

人們總是太關注“被給予了什麼”,而常常忽略我們能改變什麼,當我們將注意力放在“我還能做些什麼”上時,改變就會發生。

就像哪吒,他被賦予魔丸的命運,註定天譴,這個現實他無法阻攔,他唯一能改變的,是自己對待這該死的命運的態度。他從開始的消極、假裝滿不在乎,到覺醒,到抗爭,最終超脫了命運論,成就了他自己。

一個人是在不幸中繼續沉淪,歸因為原生家庭、或他人的錯誤,還是在不幸中崛起,掌控自己的人生,生活方式是否改變,選擇權都在自己。

為什麼有太多人都不想改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習慣,習慣了當下熟悉的境遇與生活,而改變必然帶來變數,對未知的恐懼會讓人裹足不前。面對不改變的滿腹牢騷,和改變帶來的不安,人更願意選擇前者。

所以,我們與幸福的距離,不是什麼原生家庭,或其他客觀原因,而是主觀,缺乏敢於改變的勇氣,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

就像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要是我再年輕十歲,我就......”,“要是我有那樣的機會,我也......”總是扯出各種理由,保留我也可以取得成就的優越感,從而避免自己真正去做可能遭遇的失敗。

“其實,無論之前的人生髮生過什麼,都對今後的人生如何度過沒有影響。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自己。”

跨出邁向幸福的第一步,哪怕會遭遇失敗,那也只是幸福路上的墊腳石,你躲開了,也就會躲開了幸福。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不幸中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幸福,而艱難險阻卻總是如影隨形。遭遇痛苦、不幸、悲傷、失望時,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第一,接納真實的自己。

《被討厭的勇氣》一書裡提到,對得了60分的自己說“這次只是運氣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這是對自己撒謊的方式,不是自我接納;

而誠實地接受60分,並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不對自己撒謊,這才是自我接納。

只有接納了真實的自己,才能坦然面對別人的看法,不迎合、不逃避,才能立足自己,做個坦坦蕩蕩,悅納自己的人。即使自己非常普通,我們也要有接納平凡的自己的勇氣。

香港影視歌三棲明星阿嬌,生長在單親家庭,從小就被家人拿來與“別人家的小孩”比較,醜小鴨似的她很是自卑,即使後來畢業於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取得不菲成就,但她在《非常近距離》中坦言,“我從來都沒有自信過。”

自卑是幸福感的殺手,源於沒有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當你與心中那個彆扭的小孩和解,接納自己的時候,才能放下心結,坦然享受生活,才能不懼人言,萌發做真實自己的勇氣。

"

暑期過半,一身時尚的魔童哪吒,依然很燃。

他的名句甚多,而最入我心的是他對敖丙喊出的那句:“我個魔丸都敢(不認命),你還能再慫點嗎?”

這聲爆喝砸進了我心裡。

我曾經的職業,我的學校,我的人生方向都是父母選的,在我心裡,他們也一度成為我人生不如意的背鍋俠,然而真的如此嗎?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人生真正的選擇者是我們自己

《哪吒》中的敖丙,剛睜開懵懂的雙眼,就揹負了家族的使命,還沒來得及撒嬌,天真的童年就已淡然遠去。沒有人覺得不妥,都想靠著靈珠翻身,他的人生沒有人在意,他得靈珠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敖丙也曾迷茫過,孤獨過,渴望過,羨慕過,每當這時,看著鎖鏈纏身的父輩們,以及煉獄一樣的龍宮,又會深深自責,他是全族的希望,無形的鎖鏈早已將他牢牢捆綁。

龍族幾代人沒有實現的夢想,因一顆靈珠加諸在一個孩童身上,可行嗎?公平嗎?沒有人在意,因為那一線希望,早已蓋過了一個孩童的人生。敖丙成了希望下的犧牲品,但敖丙的一生,真的都是父母的責任嗎?

幼年的敖丙並不是因為喜歡才揹負家族的使命,開始的他沒得選,隨著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價值觀和獨立意識。

他結交了哪吒這個朋友,還主動救下差點被夜叉吃掉的小女孩。所以這時的他揹負使命,是在獨立意識下,自己有意也好、無意也罷、認可的選擇。

因為按著父輩們的期望生活是最輕鬆的一條路,不用多想,不用擔憂,跟著走就是,自有人為他想、為他憂,還能獲得長輩認可,討得他們歡心。背棄這一切,他沒有想過,也從不敢想。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期待他人認可會喪失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符合別人的期望是最輕鬆的一條路?

因為每個人都有“認可需求”。

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提到,人們都希望得到社會和他人的認可和尊重,當認可需求得到滿足,人們會對自己充滿信心,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很多羈絆,因為我們不是活在真空裡,我們活在人際關係中。越親近的人,我們越在乎他們的想法、看法,想得到他們的認可,獲得喜歡。

敖丙走父輩鋪就的路,就能得到家族所有人認可與仰望,他是家族中的光環,復興大業的英雄,這份認可和需要,讓他的人生有了價值,也成為了他自己認可的價值。

與其說長輩們綁架了他的人生,不如說,成長後的敖丙順水推舟接納了父輩們的安排,他選擇了那條對他來說更輕鬆的路。

然而,人並不僅僅是為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人還有自我。而對他人認可的過度需求,會捨棄真正的自我,去按照別人的期待生活。

申公豹激起哪吒的魔性,要犧牲李靖夫婦,讓敖丙趁勢成為拯救全城的英雄,敖丙不忍,他的獨立意志第一次與“大業”有了衝突;情勢急轉而下,申公豹又讓他覆滅全城,否則大業前功盡棄,他再次天人交戰。

全族的罪人,他沒勇氣承擔,最終他扼殺了自己的獨立意志,屈從於父輩的“大業”,催動法力,覆滅陳塘關。那一刻他的善念也被父輩的期待、全族的大業綁架。

是選擇眾人的認可,還是選擇得不到認可的自由之路?從來就不是一個輕鬆的命題,走自己的路需要勇氣,而且是揹負一切的勇氣。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不幸是因為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

心理學三大巨頭之一的阿德勒告訴我們:我們給過去的經歷賦予了什麼樣的意義,這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

過去發生了什麼,已無法改變,但對當下的我們來說,還有兩種選擇:一是繼續唉嘆自己命運不濟,怨天尤人;二是不認命,鼓起勇氣尋求幸福之道。

人們總是太關注“被給予了什麼”,而常常忽略我們能改變什麼,當我們將注意力放在“我還能做些什麼”上時,改變就會發生。

就像哪吒,他被賦予魔丸的命運,註定天譴,這個現實他無法阻攔,他唯一能改變的,是自己對待這該死的命運的態度。他從開始的消極、假裝滿不在乎,到覺醒,到抗爭,最終超脫了命運論,成就了他自己。

一個人是在不幸中繼續沉淪,歸因為原生家庭、或他人的錯誤,還是在不幸中崛起,掌控自己的人生,生活方式是否改變,選擇權都在自己。

為什麼有太多人都不想改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習慣,習慣了當下熟悉的境遇與生活,而改變必然帶來變數,對未知的恐懼會讓人裹足不前。面對不改變的滿腹牢騷,和改變帶來的不安,人更願意選擇前者。

所以,我們與幸福的距離,不是什麼原生家庭,或其他客觀原因,而是主觀,缺乏敢於改變的勇氣,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

就像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要是我再年輕十歲,我就......”,“要是我有那樣的機會,我也......”總是扯出各種理由,保留我也可以取得成就的優越感,從而避免自己真正去做可能遭遇的失敗。

“其實,無論之前的人生髮生過什麼,都對今後的人生如何度過沒有影響。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自己。”

跨出邁向幸福的第一步,哪怕會遭遇失敗,那也只是幸福路上的墊腳石,你躲開了,也就會躲開了幸福。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不幸中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幸福,而艱難險阻卻總是如影隨形。遭遇痛苦、不幸、悲傷、失望時,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第一,接納真實的自己。

《被討厭的勇氣》一書裡提到,對得了60分的自己說“這次只是運氣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這是對自己撒謊的方式,不是自我接納;

而誠實地接受60分,並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不對自己撒謊,這才是自我接納。

只有接納了真實的自己,才能坦然面對別人的看法,不迎合、不逃避,才能立足自己,做個坦坦蕩蕩,悅納自己的人。即使自己非常普通,我們也要有接納平凡的自己的勇氣。

香港影視歌三棲明星阿嬌,生長在單親家庭,從小就被家人拿來與“別人家的小孩”比較,醜小鴨似的她很是自卑,即使後來畢業於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取得不菲成就,但她在《非常近距離》中坦言,“我從來都沒有自信過。”

自卑是幸福感的殺手,源於沒有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當你與心中那個彆扭的小孩和解,接納自己的時候,才能放下心結,坦然享受生活,才能不懼人言,萌發做真實自己的勇氣。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第二,彌補欠缺,堅持成長。

“女神學霸”艾瑪.沃森曾被世界三所名校,劍橋、牛津、布朗大學同時錄取,可謂光環中的佼佼者,她曾在採訪中坦言,自己時常憂慮,生怕別人發現自己其實是個騙子,不配擁有眼前的一切。

每個人內心可能都有個自卑的小孩,特別是在更優秀者面前,或者是理想的自己面前。因為自己的某些欠缺,總是苛責自己。

將心思放在自己能使力的地方,而不是陷入恐懼和頹喪的焦慮情緒,焦慮只能消耗自己。如何去彌補自己的欠缺,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人生的路不就是從不懂慢慢走向懂、從不會慢慢變成會的過程嗎?“人生是長跑,只要不停,總能跑很遠。”

"

暑期過半,一身時尚的魔童哪吒,依然很燃。

他的名句甚多,而最入我心的是他對敖丙喊出的那句:“我個魔丸都敢(不認命),你還能再慫點嗎?”

這聲爆喝砸進了我心裡。

我曾經的職業,我的學校,我的人生方向都是父母選的,在我心裡,他們也一度成為我人生不如意的背鍋俠,然而真的如此嗎?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人生真正的選擇者是我們自己

《哪吒》中的敖丙,剛睜開懵懂的雙眼,就揹負了家族的使命,還沒來得及撒嬌,天真的童年就已淡然遠去。沒有人覺得不妥,都想靠著靈珠翻身,他的人生沒有人在意,他得靈珠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敖丙也曾迷茫過,孤獨過,渴望過,羨慕過,每當這時,看著鎖鏈纏身的父輩們,以及煉獄一樣的龍宮,又會深深自責,他是全族的希望,無形的鎖鏈早已將他牢牢捆綁。

龍族幾代人沒有實現的夢想,因一顆靈珠加諸在一個孩童身上,可行嗎?公平嗎?沒有人在意,因為那一線希望,早已蓋過了一個孩童的人生。敖丙成了希望下的犧牲品,但敖丙的一生,真的都是父母的責任嗎?

幼年的敖丙並不是因為喜歡才揹負家族的使命,開始的他沒得選,隨著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價值觀和獨立意識。

他結交了哪吒這個朋友,還主動救下差點被夜叉吃掉的小女孩。所以這時的他揹負使命,是在獨立意識下,自己有意也好、無意也罷、認可的選擇。

因為按著父輩們的期望生活是最輕鬆的一條路,不用多想,不用擔憂,跟著走就是,自有人為他想、為他憂,還能獲得長輩認可,討得他們歡心。背棄這一切,他沒有想過,也從不敢想。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期待他人認可會喪失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符合別人的期望是最輕鬆的一條路?

因為每個人都有“認可需求”。

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提到,人們都希望得到社會和他人的認可和尊重,當認可需求得到滿足,人們會對自己充滿信心,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很多羈絆,因為我們不是活在真空裡,我們活在人際關係中。越親近的人,我們越在乎他們的想法、看法,想得到他們的認可,獲得喜歡。

敖丙走父輩鋪就的路,就能得到家族所有人認可與仰望,他是家族中的光環,復興大業的英雄,這份認可和需要,讓他的人生有了價值,也成為了他自己認可的價值。

與其說長輩們綁架了他的人生,不如說,成長後的敖丙順水推舟接納了父輩們的安排,他選擇了那條對他來說更輕鬆的路。

然而,人並不僅僅是為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人還有自我。而對他人認可的過度需求,會捨棄真正的自我,去按照別人的期待生活。

申公豹激起哪吒的魔性,要犧牲李靖夫婦,讓敖丙趁勢成為拯救全城的英雄,敖丙不忍,他的獨立意志第一次與“大業”有了衝突;情勢急轉而下,申公豹又讓他覆滅全城,否則大業前功盡棄,他再次天人交戰。

全族的罪人,他沒勇氣承擔,最終他扼殺了自己的獨立意志,屈從於父輩的“大業”,催動法力,覆滅陳塘關。那一刻他的善念也被父輩的期待、全族的大業綁架。

是選擇眾人的認可,還是選擇得不到認可的自由之路?從來就不是一個輕鬆的命題,走自己的路需要勇氣,而且是揹負一切的勇氣。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不幸是因為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

心理學三大巨頭之一的阿德勒告訴我們:我們給過去的經歷賦予了什麼樣的意義,這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

過去發生了什麼,已無法改變,但對當下的我們來說,還有兩種選擇:一是繼續唉嘆自己命運不濟,怨天尤人;二是不認命,鼓起勇氣尋求幸福之道。

人們總是太關注“被給予了什麼”,而常常忽略我們能改變什麼,當我們將注意力放在“我還能做些什麼”上時,改變就會發生。

就像哪吒,他被賦予魔丸的命運,註定天譴,這個現實他無法阻攔,他唯一能改變的,是自己對待這該死的命運的態度。他從開始的消極、假裝滿不在乎,到覺醒,到抗爭,最終超脫了命運論,成就了他自己。

一個人是在不幸中繼續沉淪,歸因為原生家庭、或他人的錯誤,還是在不幸中崛起,掌控自己的人生,生活方式是否改變,選擇權都在自己。

為什麼有太多人都不想改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習慣,習慣了當下熟悉的境遇與生活,而改變必然帶來變數,對未知的恐懼會讓人裹足不前。面對不改變的滿腹牢騷,和改變帶來的不安,人更願意選擇前者。

所以,我們與幸福的距離,不是什麼原生家庭,或其他客觀原因,而是主觀,缺乏敢於改變的勇氣,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

就像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要是我再年輕十歲,我就......”,“要是我有那樣的機會,我也......”總是扯出各種理由,保留我也可以取得成就的優越感,從而避免自己真正去做可能遭遇的失敗。

“其實,無論之前的人生髮生過什麼,都對今後的人生如何度過沒有影響。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自己。”

跨出邁向幸福的第一步,哪怕會遭遇失敗,那也只是幸福路上的墊腳石,你躲開了,也就會躲開了幸福。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不幸中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幸福,而艱難險阻卻總是如影隨形。遭遇痛苦、不幸、悲傷、失望時,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第一,接納真實的自己。

《被討厭的勇氣》一書裡提到,對得了60分的自己說“這次只是運氣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這是對自己撒謊的方式,不是自我接納;

而誠實地接受60分,並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不對自己撒謊,這才是自我接納。

只有接納了真實的自己,才能坦然面對別人的看法,不迎合、不逃避,才能立足自己,做個坦坦蕩蕩,悅納自己的人。即使自己非常普通,我們也要有接納平凡的自己的勇氣。

香港影視歌三棲明星阿嬌,生長在單親家庭,從小就被家人拿來與“別人家的小孩”比較,醜小鴨似的她很是自卑,即使後來畢業於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取得不菲成就,但她在《非常近距離》中坦言,“我從來都沒有自信過。”

自卑是幸福感的殺手,源於沒有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當你與心中那個彆扭的小孩和解,接納自己的時候,才能放下心結,坦然享受生活,才能不懼人言,萌發做真實自己的勇氣。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第二,彌補欠缺,堅持成長。

“女神學霸”艾瑪.沃森曾被世界三所名校,劍橋、牛津、布朗大學同時錄取,可謂光環中的佼佼者,她曾在採訪中坦言,自己時常憂慮,生怕別人發現自己其實是個騙子,不配擁有眼前的一切。

每個人內心可能都有個自卑的小孩,特別是在更優秀者面前,或者是理想的自己面前。因為自己的某些欠缺,總是苛責自己。

將心思放在自己能使力的地方,而不是陷入恐懼和頹喪的焦慮情緒,焦慮只能消耗自己。如何去彌補自己的欠缺,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人生的路不就是從不懂慢慢走向懂、從不會慢慢變成會的過程嗎?“人生是長跑,只要不停,總能跑很遠。”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第三,不是與別人競爭,而是超越過去的自己。

民間有句諺語:人比人,氣死人。

可見“比較”最是傷人。每個成績不好的孩子可能都有過,和“別人家孩子”比較的夢魘。只要存在競爭,就有擺脫不了的煩惱,哪怕勝利者,也無法獲得心靈真正的安寧,這與我們追求幸福的目標南轅北轍。

其實,我們個人的提升不是為超過別人,而是要超越自己。

有位哲人說過:健全的自卑感不是來自與別人的比較,而是來自與理想的自己比較。

不斷超越過去的自己,逐漸靠近理想的自己,這才是我們成長的目的,才是真正的大格局。

"

暑期過半,一身時尚的魔童哪吒,依然很燃。

他的名句甚多,而最入我心的是他對敖丙喊出的那句:“我個魔丸都敢(不認命),你還能再慫點嗎?”

這聲爆喝砸進了我心裡。

我曾經的職業,我的學校,我的人生方向都是父母選的,在我心裡,他們也一度成為我人生不如意的背鍋俠,然而真的如此嗎?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人生真正的選擇者是我們自己

《哪吒》中的敖丙,剛睜開懵懂的雙眼,就揹負了家族的使命,還沒來得及撒嬌,天真的童年就已淡然遠去。沒有人覺得不妥,都想靠著靈珠翻身,他的人生沒有人在意,他得靈珠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敖丙也曾迷茫過,孤獨過,渴望過,羨慕過,每當這時,看著鎖鏈纏身的父輩們,以及煉獄一樣的龍宮,又會深深自責,他是全族的希望,無形的鎖鏈早已將他牢牢捆綁。

龍族幾代人沒有實現的夢想,因一顆靈珠加諸在一個孩童身上,可行嗎?公平嗎?沒有人在意,因為那一線希望,早已蓋過了一個孩童的人生。敖丙成了希望下的犧牲品,但敖丙的一生,真的都是父母的責任嗎?

幼年的敖丙並不是因為喜歡才揹負家族的使命,開始的他沒得選,隨著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價值觀和獨立意識。

他結交了哪吒這個朋友,還主動救下差點被夜叉吃掉的小女孩。所以這時的他揹負使命,是在獨立意識下,自己有意也好、無意也罷、認可的選擇。

因為按著父輩們的期望生活是最輕鬆的一條路,不用多想,不用擔憂,跟著走就是,自有人為他想、為他憂,還能獲得長輩認可,討得他們歡心。背棄這一切,他沒有想過,也從不敢想。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期待他人認可會喪失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符合別人的期望是最輕鬆的一條路?

因為每個人都有“認可需求”。

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提到,人們都希望得到社會和他人的認可和尊重,當認可需求得到滿足,人們會對自己充滿信心,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很多羈絆,因為我們不是活在真空裡,我們活在人際關係中。越親近的人,我們越在乎他們的想法、看法,想得到他們的認可,獲得喜歡。

敖丙走父輩鋪就的路,就能得到家族所有人認可與仰望,他是家族中的光環,復興大業的英雄,這份認可和需要,讓他的人生有了價值,也成為了他自己認可的價值。

與其說長輩們綁架了他的人生,不如說,成長後的敖丙順水推舟接納了父輩們的安排,他選擇了那條對他來說更輕鬆的路。

然而,人並不僅僅是為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人還有自我。而對他人認可的過度需求,會捨棄真正的自我,去按照別人的期待生活。

申公豹激起哪吒的魔性,要犧牲李靖夫婦,讓敖丙趁勢成為拯救全城的英雄,敖丙不忍,他的獨立意志第一次與“大業”有了衝突;情勢急轉而下,申公豹又讓他覆滅全城,否則大業前功盡棄,他再次天人交戰。

全族的罪人,他沒勇氣承擔,最終他扼殺了自己的獨立意志,屈從於父輩的“大業”,催動法力,覆滅陳塘關。那一刻他的善念也被父輩的期待、全族的大業綁架。

是選擇眾人的認可,還是選擇得不到認可的自由之路?從來就不是一個輕鬆的命題,走自己的路需要勇氣,而且是揹負一切的勇氣。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不幸是因為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

心理學三大巨頭之一的阿德勒告訴我們:我們給過去的經歷賦予了什麼樣的意義,這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

過去發生了什麼,已無法改變,但對當下的我們來說,還有兩種選擇:一是繼續唉嘆自己命運不濟,怨天尤人;二是不認命,鼓起勇氣尋求幸福之道。

人們總是太關注“被給予了什麼”,而常常忽略我們能改變什麼,當我們將注意力放在“我還能做些什麼”上時,改變就會發生。

就像哪吒,他被賦予魔丸的命運,註定天譴,這個現實他無法阻攔,他唯一能改變的,是自己對待這該死的命運的態度。他從開始的消極、假裝滿不在乎,到覺醒,到抗爭,最終超脫了命運論,成就了他自己。

一個人是在不幸中繼續沉淪,歸因為原生家庭、或他人的錯誤,還是在不幸中崛起,掌控自己的人生,生活方式是否改變,選擇權都在自己。

為什麼有太多人都不想改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習慣,習慣了當下熟悉的境遇與生活,而改變必然帶來變數,對未知的恐懼會讓人裹足不前。面對不改變的滿腹牢騷,和改變帶來的不安,人更願意選擇前者。

所以,我們與幸福的距離,不是什麼原生家庭,或其他客觀原因,而是主觀,缺乏敢於改變的勇氣,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

就像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要是我再年輕十歲,我就......”,“要是我有那樣的機會,我也......”總是扯出各種理由,保留我也可以取得成就的優越感,從而避免自己真正去做可能遭遇的失敗。

“其實,無論之前的人生髮生過什麼,都對今後的人生如何度過沒有影響。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自己。”

跨出邁向幸福的第一步,哪怕會遭遇失敗,那也只是幸福路上的墊腳石,你躲開了,也就會躲開了幸福。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不幸中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幸福,而艱難險阻卻總是如影隨形。遭遇痛苦、不幸、悲傷、失望時,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第一,接納真實的自己。

《被討厭的勇氣》一書裡提到,對得了60分的自己說“這次只是運氣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這是對自己撒謊的方式,不是自我接納;

而誠實地接受60分,並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不對自己撒謊,這才是自我接納。

只有接納了真實的自己,才能坦然面對別人的看法,不迎合、不逃避,才能立足自己,做個坦坦蕩蕩,悅納自己的人。即使自己非常普通,我們也要有接納平凡的自己的勇氣。

香港影視歌三棲明星阿嬌,生長在單親家庭,從小就被家人拿來與“別人家的小孩”比較,醜小鴨似的她很是自卑,即使後來畢業於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取得不菲成就,但她在《非常近距離》中坦言,“我從來都沒有自信過。”

自卑是幸福感的殺手,源於沒有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當你與心中那個彆扭的小孩和解,接納自己的時候,才能放下心結,坦然享受生活,才能不懼人言,萌發做真實自己的勇氣。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第二,彌補欠缺,堅持成長。

“女神學霸”艾瑪.沃森曾被世界三所名校,劍橋、牛津、布朗大學同時錄取,可謂光環中的佼佼者,她曾在採訪中坦言,自己時常憂慮,生怕別人發現自己其實是個騙子,不配擁有眼前的一切。

每個人內心可能都有個自卑的小孩,特別是在更優秀者面前,或者是理想的自己面前。因為自己的某些欠缺,總是苛責自己。

將心思放在自己能使力的地方,而不是陷入恐懼和頹喪的焦慮情緒,焦慮只能消耗自己。如何去彌補自己的欠缺,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人生的路不就是從不懂慢慢走向懂、從不會慢慢變成會的過程嗎?“人生是長跑,只要不停,總能跑很遠。”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第三,不是與別人競爭,而是超越過去的自己。

民間有句諺語:人比人,氣死人。

可見“比較”最是傷人。每個成績不好的孩子可能都有過,和“別人家孩子”比較的夢魘。只要存在競爭,就有擺脫不了的煩惱,哪怕勝利者,也無法獲得心靈真正的安寧,這與我們追求幸福的目標南轅北轍。

其實,我們個人的提升不是為超過別人,而是要超越自己。

有位哲人說過:健全的自卑感不是來自與別人的比較,而是來自與理想的自己比較。

不斷超越過去的自己,逐漸靠近理想的自己,這才是我們成長的目的,才是真正的大格局。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起起落落的人生歷程,人們常常追問人生的意義。

藝術家樑歡的答案是:所有的意義都來自我們的自我賦予。

人生不管它曾經是什麼樣?都可以選擇用我們現在的態度來重新定義,當下的選擇就是賦予它的意義。

“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往往不是因為我們不夠聰明,而是因為我們不再相信,因為不再相信,而錯失了一切美好的開始。”因為不再相信,也失去了爭取幸福的勇氣。

英雄不易,我們雖不需要成為哪吒那樣的大英雄,具大勇氣,但我們要做自己的英雄,勇敢打破自囚的牢籠,成就自在逍遙的自己。

我準備好了!

你呢?

"

暑期過半,一身時尚的魔童哪吒,依然很燃。

他的名句甚多,而最入我心的是他對敖丙喊出的那句:“我個魔丸都敢(不認命),你還能再慫點嗎?”

這聲爆喝砸進了我心裡。

我曾經的職業,我的學校,我的人生方向都是父母選的,在我心裡,他們也一度成為我人生不如意的背鍋俠,然而真的如此嗎?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人生真正的選擇者是我們自己

《哪吒》中的敖丙,剛睜開懵懂的雙眼,就揹負了家族的使命,還沒來得及撒嬌,天真的童年就已淡然遠去。沒有人覺得不妥,都想靠著靈珠翻身,他的人生沒有人在意,他得靈珠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敖丙也曾迷茫過,孤獨過,渴望過,羨慕過,每當這時,看著鎖鏈纏身的父輩們,以及煉獄一樣的龍宮,又會深深自責,他是全族的希望,無形的鎖鏈早已將他牢牢捆綁。

龍族幾代人沒有實現的夢想,因一顆靈珠加諸在一個孩童身上,可行嗎?公平嗎?沒有人在意,因為那一線希望,早已蓋過了一個孩童的人生。敖丙成了希望下的犧牲品,但敖丙的一生,真的都是父母的責任嗎?

幼年的敖丙並不是因為喜歡才揹負家族的使命,開始的他沒得選,隨著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價值觀和獨立意識。

他結交了哪吒這個朋友,還主動救下差點被夜叉吃掉的小女孩。所以這時的他揹負使命,是在獨立意識下,自己有意也好、無意也罷、認可的選擇。

因為按著父輩們的期望生活是最輕鬆的一條路,不用多想,不用擔憂,跟著走就是,自有人為他想、為他憂,還能獲得長輩認可,討得他們歡心。背棄這一切,他沒有想過,也從不敢想。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期待他人認可會喪失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符合別人的期望是最輕鬆的一條路?

因為每個人都有“認可需求”。

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提到,人們都希望得到社會和他人的認可和尊重,當認可需求得到滿足,人們會對自己充滿信心,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很多羈絆,因為我們不是活在真空裡,我們活在人際關係中。越親近的人,我們越在乎他們的想法、看法,想得到他們的認可,獲得喜歡。

敖丙走父輩鋪就的路,就能得到家族所有人認可與仰望,他是家族中的光環,復興大業的英雄,這份認可和需要,讓他的人生有了價值,也成為了他自己認可的價值。

與其說長輩們綁架了他的人生,不如說,成長後的敖丙順水推舟接納了父輩們的安排,他選擇了那條對他來說更輕鬆的路。

然而,人並不僅僅是為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人還有自我。而對他人認可的過度需求,會捨棄真正的自我,去按照別人的期待生活。

申公豹激起哪吒的魔性,要犧牲李靖夫婦,讓敖丙趁勢成為拯救全城的英雄,敖丙不忍,他的獨立意志第一次與“大業”有了衝突;情勢急轉而下,申公豹又讓他覆滅全城,否則大業前功盡棄,他再次天人交戰。

全族的罪人,他沒勇氣承擔,最終他扼殺了自己的獨立意志,屈從於父輩的“大業”,催動法力,覆滅陳塘關。那一刻他的善念也被父輩的期待、全族的大業綁架。

是選擇眾人的認可,還是選擇得不到認可的自由之路?從來就不是一個輕鬆的命題,走自己的路需要勇氣,而且是揹負一切的勇氣。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不幸是因為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

心理學三大巨頭之一的阿德勒告訴我們:我們給過去的經歷賦予了什麼樣的意義,這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

過去發生了什麼,已無法改變,但對當下的我們來說,還有兩種選擇:一是繼續唉嘆自己命運不濟,怨天尤人;二是不認命,鼓起勇氣尋求幸福之道。

人們總是太關注“被給予了什麼”,而常常忽略我們能改變什麼,當我們將注意力放在“我還能做些什麼”上時,改變就會發生。

就像哪吒,他被賦予魔丸的命運,註定天譴,這個現實他無法阻攔,他唯一能改變的,是自己對待這該死的命運的態度。他從開始的消極、假裝滿不在乎,到覺醒,到抗爭,最終超脫了命運論,成就了他自己。

一個人是在不幸中繼續沉淪,歸因為原生家庭、或他人的錯誤,還是在不幸中崛起,掌控自己的人生,生活方式是否改變,選擇權都在自己。

為什麼有太多人都不想改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習慣,習慣了當下熟悉的境遇與生活,而改變必然帶來變數,對未知的恐懼會讓人裹足不前。面對不改變的滿腹牢騷,和改變帶來的不安,人更願意選擇前者。

所以,我們與幸福的距離,不是什麼原生家庭,或其他客觀原因,而是主觀,缺乏敢於改變的勇氣,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

就像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要是我再年輕十歲,我就......”,“要是我有那樣的機會,我也......”總是扯出各種理由,保留我也可以取得成就的優越感,從而避免自己真正去做可能遭遇的失敗。

“其實,無論之前的人生髮生過什麼,都對今後的人生如何度過沒有影響。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自己。”

跨出邁向幸福的第一步,哪怕會遭遇失敗,那也只是幸福路上的墊腳石,你躲開了,也就會躲開了幸福。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不幸中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幸福,而艱難險阻卻總是如影隨形。遭遇痛苦、不幸、悲傷、失望時,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第一,接納真實的自己。

《被討厭的勇氣》一書裡提到,對得了60分的自己說“這次只是運氣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這是對自己撒謊的方式,不是自我接納;

而誠實地接受60分,並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不對自己撒謊,這才是自我接納。

只有接納了真實的自己,才能坦然面對別人的看法,不迎合、不逃避,才能立足自己,做個坦坦蕩蕩,悅納自己的人。即使自己非常普通,我們也要有接納平凡的自己的勇氣。

香港影視歌三棲明星阿嬌,生長在單親家庭,從小就被家人拿來與“別人家的小孩”比較,醜小鴨似的她很是自卑,即使後來畢業於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取得不菲成就,但她在《非常近距離》中坦言,“我從來都沒有自信過。”

自卑是幸福感的殺手,源於沒有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當你與心中那個彆扭的小孩和解,接納自己的時候,才能放下心結,坦然享受生活,才能不懼人言,萌發做真實自己的勇氣。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第二,彌補欠缺,堅持成長。

“女神學霸”艾瑪.沃森曾被世界三所名校,劍橋、牛津、布朗大學同時錄取,可謂光環中的佼佼者,她曾在採訪中坦言,自己時常憂慮,生怕別人發現自己其實是個騙子,不配擁有眼前的一切。

每個人內心可能都有個自卑的小孩,特別是在更優秀者面前,或者是理想的自己面前。因為自己的某些欠缺,總是苛責自己。

將心思放在自己能使力的地方,而不是陷入恐懼和頹喪的焦慮情緒,焦慮只能消耗自己。如何去彌補自己的欠缺,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人生的路不就是從不懂慢慢走向懂、從不會慢慢變成會的過程嗎?“人生是長跑,只要不停,總能跑很遠。”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第三,不是與別人競爭,而是超越過去的自己。

民間有句諺語:人比人,氣死人。

可見“比較”最是傷人。每個成績不好的孩子可能都有過,和“別人家孩子”比較的夢魘。只要存在競爭,就有擺脫不了的煩惱,哪怕勝利者,也無法獲得心靈真正的安寧,這與我們追求幸福的目標南轅北轍。

其實,我們個人的提升不是為超過別人,而是要超越自己。

有位哲人說過:健全的自卑感不是來自與別人的比較,而是來自與理想的自己比較。

不斷超越過去的自己,逐漸靠近理想的自己,這才是我們成長的目的,才是真正的大格局。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起起落落的人生歷程,人們常常追問人生的意義。

藝術家樑歡的答案是:所有的意義都來自我們的自我賦予。

人生不管它曾經是什麼樣?都可以選擇用我們現在的態度來重新定義,當下的選擇就是賦予它的意義。

“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往往不是因為我們不夠聰明,而是因為我們不再相信,因為不再相信,而錯失了一切美好的開始。”因為不再相信,也失去了爭取幸福的勇氣。

英雄不易,我們雖不需要成為哪吒那樣的大英雄,具大勇氣,但我們要做自己的英雄,勇敢打破自囚的牢籠,成就自在逍遙的自己。

我準備好了!

你呢?

失敗的人生,罪魁禍首是原生家庭?那是你還沒看清你的心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