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

木吒上前,大喝一聲:“慢來,你這孽障好大膽子!子殺父,忤逆亂倫。早早回去,饒你不死!”······

哪吒把翠屏山的事細細說了一遍“這是李靖的是,是我的是?”

木吒大喝曰:“胡說,天下無有不是的父母!”

哪吒又把之前的事說了一遍“剖腹、剜腸,已將骨肉還他了,我與他無干,還有什麼父母之情!”

——許仲琳(明代)《封神演義》

"

木吒上前,大喝一聲:“慢來,你這孽障好大膽子!子殺父,忤逆亂倫。早早回去,饒你不死!”······

哪吒把翠屏山的事細細說了一遍“這是李靖的是,是我的是?”

木吒大喝曰:“胡說,天下無有不是的父母!”

哪吒又把之前的事說了一遍“剖腹、剜腸,已將骨肉還他了,我與他無干,還有什麼父母之情!”

——許仲琳(明代)《封神演義》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之魔童轉世》(以下以《魔童》指代)是一部好電影,在“前車之鑑”的道路上,它走了一條自己的,也是大眾的路線,從藝術內涵層面上它高於《大聖歸來》,也不亞於《大魚海棠》,它堪當國漫的翹楚。

在電影院裡我幾度感傷落淚,也幾度開懷暢笑。但這裡我還不想去講耗費太多筆墨去研磨這部電影,因為最好的永遠是藝術本身,任何複製和闡述都無法對藝術本身所能講,所能指的那般更貼切和精準。

況乎,劇透也是一種十惡不赦的罪過。

但我又不能不講,不講我就太難受了。因而,我從側面,或者更應該說我從原著的角度對《魔童》進行“旁敲側擊”。

"

木吒上前,大喝一聲:“慢來,你這孽障好大膽子!子殺父,忤逆亂倫。早早回去,饒你不死!”······

哪吒把翠屏山的事細細說了一遍“這是李靖的是,是我的是?”

木吒大喝曰:“胡說,天下無有不是的父母!”

哪吒又把之前的事說了一遍“剖腹、剜腸,已將骨肉還他了,我與他無干,還有什麼父母之情!”

——許仲琳(明代)《封神演義》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之魔童轉世》(以下以《魔童》指代)是一部好電影,在“前車之鑑”的道路上,它走了一條自己的,也是大眾的路線,從藝術內涵層面上它高於《大聖歸來》,也不亞於《大魚海棠》,它堪當國漫的翹楚。

在電影院裡我幾度感傷落淚,也幾度開懷暢笑。但這裡我還不想去講耗費太多筆墨去研磨這部電影,因為最好的永遠是藝術本身,任何複製和闡述都無法對藝術本身所能講,所能指的那般更貼切和精準。

況乎,劇透也是一種十惡不赦的罪過。

但我又不能不講,不講我就太難受了。因而,我從側面,或者更應該說我從原著的角度對《魔童》進行“旁敲側擊”。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無論是否看過影片的看客都多少能從影片預告中瞭解到,哪吒,是妖,是個“邪惡”的化身,但所以人又都明白,結果肯定不是那個樣子的。

這是當然。

無論是明朝小說家許仲琳在《封神演義》中的描述的,還是在《魔童》中的描述,哪吒都沒有最終成為十惡不赦的惡棍。

但顯而易見的是,許仲琳的哪吒和《魔童》的哪吒有著共同點,他們在開始的開始都是一個徹底的混球。這一點上《魔童》與先前的影視劇相比具有較高的還原度,但細究起來仍是差的很遠。

在我看來,與其說哪吒在《封神演義》和《魔童》中是個“混球”,毋寧說他其實就是一個“熊孩子”。

"

木吒上前,大喝一聲:“慢來,你這孽障好大膽子!子殺父,忤逆亂倫。早早回去,饒你不死!”······

哪吒把翠屏山的事細細說了一遍“這是李靖的是,是我的是?”

木吒大喝曰:“胡說,天下無有不是的父母!”

哪吒又把之前的事說了一遍“剖腹、剜腸,已將骨肉還他了,我與他無干,還有什麼父母之情!”

——許仲琳(明代)《封神演義》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之魔童轉世》(以下以《魔童》指代)是一部好電影,在“前車之鑑”的道路上,它走了一條自己的,也是大眾的路線,從藝術內涵層面上它高於《大聖歸來》,也不亞於《大魚海棠》,它堪當國漫的翹楚。

在電影院裡我幾度感傷落淚,也幾度開懷暢笑。但這裡我還不想去講耗費太多筆墨去研磨這部電影,因為最好的永遠是藝術本身,任何複製和闡述都無法對藝術本身所能講,所能指的那般更貼切和精準。

況乎,劇透也是一種十惡不赦的罪過。

但我又不能不講,不講我就太難受了。因而,我從側面,或者更應該說我從原著的角度對《魔童》進行“旁敲側擊”。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無論是否看過影片的看客都多少能從影片預告中瞭解到,哪吒,是妖,是個“邪惡”的化身,但所以人又都明白,結果肯定不是那個樣子的。

這是當然。

無論是明朝小說家許仲琳在《封神演義》中的描述的,還是在《魔童》中的描述,哪吒都沒有最終成為十惡不赦的惡棍。

但顯而易見的是,許仲琳的哪吒和《魔童》的哪吒有著共同點,他們在開始的開始都是一個徹底的混球。這一點上《魔童》與先前的影視劇相比具有較高的還原度,但細究起來仍是差的很遠。

在我看來,與其說哪吒在《封神演義》和《魔童》中是個“混球”,毋寧說他其實就是一個“熊孩子”。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下面我就《封神演義》中的描述,再簡單勾勒一下,他是如何“熊”的。

一個“乖乖兒”

其實,哪吒也是一個乖乖兒,他只是不能出門,出門就壞了菜了。

哪吒在殷夫人的肚裡待了三年零六個月,似乎就暗示了他其實是很“乖”的,至少很戀母,很依靠雙親,很需要呵護。當哪吒出生後的七年裡(較真起來,出生後的七年,他應該是十歲了)一直活在那個父權社會之中,他對母親畢恭畢敬,對父親畏懼而唯唯諾諾。

在原著中有這樣幾句:“參見畢,站立一旁,對母親曰:“孩兒要出關閒玩一會兒。稟過母親,方才敢去。”殷夫人愛子之心重,便叫:“我兒,你既要去關外閒玩,可帶一名家將領你去,不可貪玩。恐你爹爹操練回來”。”

寥寥數語,親子關係基本可定,這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古代家庭,以忠治國,以孝治天下。但又有著略微的不同,李靖夫婦或本就不怎待見哪吒,在殷夫人懷孕期間,他們就有對話說:

“孕懷三載有餘,尚不降生,非妖即怪。”

夫人亦煩惱“此孕定非吉兆,教我日夜憂心。”

在外人還未稱哪吒是妖是怪之時,李靖就已把哪吒定性了,而殷夫人也是,不僅沒為兒子辯護還附和夫君,煩惱而憂心。在哪吒出生之日,李靖執劍劈砍之時,殷夫人並未作態更是彰顯了夫婦二人並不待見哪吒。哪吒在《封神演義》中對父母的那種恭謹,不無一種小心翼翼的如履薄冰之感。

其實,他一直都害怕被拋棄。

一圈砸死李艮,“熊孩子”氣質初現

正是那次向母親請示出關閒玩,哪吒來到九灣河,東海口上,一向在家安分守己的哪吒開始無法無天,把七尺混天綾放進九灣河,河水瞬間殷紅了,興致也陡然燃了起來,揮舞攪動,一時山河搖晃,哪吒更是起勁,東海龍宮也跟著地動山搖。

東海龍王派夜叉出水查看,這不當緊,兩三句對話,便命喪了。

"

木吒上前,大喝一聲:“慢來,你這孽障好大膽子!子殺父,忤逆亂倫。早早回去,饒你不死!”······

哪吒把翠屏山的事細細說了一遍“這是李靖的是,是我的是?”

木吒大喝曰:“胡說,天下無有不是的父母!”

哪吒又把之前的事說了一遍“剖腹、剜腸,已將骨肉還他了,我與他無干,還有什麼父母之情!”

——許仲琳(明代)《封神演義》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之魔童轉世》(以下以《魔童》指代)是一部好電影,在“前車之鑑”的道路上,它走了一條自己的,也是大眾的路線,從藝術內涵層面上它高於《大聖歸來》,也不亞於《大魚海棠》,它堪當國漫的翹楚。

在電影院裡我幾度感傷落淚,也幾度開懷暢笑。但這裡我還不想去講耗費太多筆墨去研磨這部電影,因為最好的永遠是藝術本身,任何複製和闡述都無法對藝術本身所能講,所能指的那般更貼切和精準。

況乎,劇透也是一種十惡不赦的罪過。

但我又不能不講,不講我就太難受了。因而,我從側面,或者更應該說我從原著的角度對《魔童》進行“旁敲側擊”。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無論是否看過影片的看客都多少能從影片預告中瞭解到,哪吒,是妖,是個“邪惡”的化身,但所以人又都明白,結果肯定不是那個樣子的。

這是當然。

無論是明朝小說家許仲琳在《封神演義》中的描述的,還是在《魔童》中的描述,哪吒都沒有最終成為十惡不赦的惡棍。

但顯而易見的是,許仲琳的哪吒和《魔童》的哪吒有著共同點,他們在開始的開始都是一個徹底的混球。這一點上《魔童》與先前的影視劇相比具有較高的還原度,但細究起來仍是差的很遠。

在我看來,與其說哪吒在《封神演義》和《魔童》中是個“混球”,毋寧說他其實就是一個“熊孩子”。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下面我就《封神演義》中的描述,再簡單勾勒一下,他是如何“熊”的。

一個“乖乖兒”

其實,哪吒也是一個乖乖兒,他只是不能出門,出門就壞了菜了。

哪吒在殷夫人的肚裡待了三年零六個月,似乎就暗示了他其實是很“乖”的,至少很戀母,很依靠雙親,很需要呵護。當哪吒出生後的七年裡(較真起來,出生後的七年,他應該是十歲了)一直活在那個父權社會之中,他對母親畢恭畢敬,對父親畏懼而唯唯諾諾。

在原著中有這樣幾句:“參見畢,站立一旁,對母親曰:“孩兒要出關閒玩一會兒。稟過母親,方才敢去。”殷夫人愛子之心重,便叫:“我兒,你既要去關外閒玩,可帶一名家將領你去,不可貪玩。恐你爹爹操練回來”。”

寥寥數語,親子關係基本可定,這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古代家庭,以忠治國,以孝治天下。但又有著略微的不同,李靖夫婦或本就不怎待見哪吒,在殷夫人懷孕期間,他們就有對話說:

“孕懷三載有餘,尚不降生,非妖即怪。”

夫人亦煩惱“此孕定非吉兆,教我日夜憂心。”

在外人還未稱哪吒是妖是怪之時,李靖就已把哪吒定性了,而殷夫人也是,不僅沒為兒子辯護還附和夫君,煩惱而憂心。在哪吒出生之日,李靖執劍劈砍之時,殷夫人並未作態更是彰顯了夫婦二人並不待見哪吒。哪吒在《封神演義》中對父母的那種恭謹,不無一種小心翼翼的如履薄冰之感。

其實,他一直都害怕被拋棄。

一圈砸死李艮,“熊孩子”氣質初現

正是那次向母親請示出關閒玩,哪吒來到九灣河,東海口上,一向在家安分守己的哪吒開始無法無天,把七尺混天綾放進九灣河,河水瞬間殷紅了,興致也陡然燃了起來,揮舞攪動,一時山河搖晃,哪吒更是起勁,東海龍宮也跟著地動山搖。

東海龍王派夜叉出水查看,這不當緊,兩三句對話,便命喪了。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那孩子將什麼作怪東西,把河水映紅,宮殿搖動?”夜叉問。

哪吒曰:“你那畜生,是個甚東西,也說話?”

夜叉大怒:“吾奉主公點差巡海夜叉,怎罵我是畜生?”

"

木吒上前,大喝一聲:“慢來,你這孽障好大膽子!子殺父,忤逆亂倫。早早回去,饒你不死!”······

哪吒把翠屏山的事細細說了一遍“這是李靖的是,是我的是?”

木吒大喝曰:“胡說,天下無有不是的父母!”

哪吒又把之前的事說了一遍“剖腹、剜腸,已將骨肉還他了,我與他無干,還有什麼父母之情!”

——許仲琳(明代)《封神演義》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之魔童轉世》(以下以《魔童》指代)是一部好電影,在“前車之鑑”的道路上,它走了一條自己的,也是大眾的路線,從藝術內涵層面上它高於《大聖歸來》,也不亞於《大魚海棠》,它堪當國漫的翹楚。

在電影院裡我幾度感傷落淚,也幾度開懷暢笑。但這裡我還不想去講耗費太多筆墨去研磨這部電影,因為最好的永遠是藝術本身,任何複製和闡述都無法對藝術本身所能講,所能指的那般更貼切和精準。

況乎,劇透也是一種十惡不赦的罪過。

但我又不能不講,不講我就太難受了。因而,我從側面,或者更應該說我從原著的角度對《魔童》進行“旁敲側擊”。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無論是否看過影片的看客都多少能從影片預告中瞭解到,哪吒,是妖,是個“邪惡”的化身,但所以人又都明白,結果肯定不是那個樣子的。

這是當然。

無論是明朝小說家許仲琳在《封神演義》中的描述的,還是在《魔童》中的描述,哪吒都沒有最終成為十惡不赦的惡棍。

但顯而易見的是,許仲琳的哪吒和《魔童》的哪吒有著共同點,他們在開始的開始都是一個徹底的混球。這一點上《魔童》與先前的影視劇相比具有較高的還原度,但細究起來仍是差的很遠。

在我看來,與其說哪吒在《封神演義》和《魔童》中是個“混球”,毋寧說他其實就是一個“熊孩子”。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下面我就《封神演義》中的描述,再簡單勾勒一下,他是如何“熊”的。

一個“乖乖兒”

其實,哪吒也是一個乖乖兒,他只是不能出門,出門就壞了菜了。

哪吒在殷夫人的肚裡待了三年零六個月,似乎就暗示了他其實是很“乖”的,至少很戀母,很依靠雙親,很需要呵護。當哪吒出生後的七年裡(較真起來,出生後的七年,他應該是十歲了)一直活在那個父權社會之中,他對母親畢恭畢敬,對父親畏懼而唯唯諾諾。

在原著中有這樣幾句:“參見畢,站立一旁,對母親曰:“孩兒要出關閒玩一會兒。稟過母親,方才敢去。”殷夫人愛子之心重,便叫:“我兒,你既要去關外閒玩,可帶一名家將領你去,不可貪玩。恐你爹爹操練回來”。”

寥寥數語,親子關係基本可定,這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古代家庭,以忠治國,以孝治天下。但又有著略微的不同,李靖夫婦或本就不怎待見哪吒,在殷夫人懷孕期間,他們就有對話說:

“孕懷三載有餘,尚不降生,非妖即怪。”

夫人亦煩惱“此孕定非吉兆,教我日夜憂心。”

在外人還未稱哪吒是妖是怪之時,李靖就已把哪吒定性了,而殷夫人也是,不僅沒為兒子辯護還附和夫君,煩惱而憂心。在哪吒出生之日,李靖執劍劈砍之時,殷夫人並未作態更是彰顯了夫婦二人並不待見哪吒。哪吒在《封神演義》中對父母的那種恭謹,不無一種小心翼翼的如履薄冰之感。

其實,他一直都害怕被拋棄。

一圈砸死李艮,“熊孩子”氣質初現

正是那次向母親請示出關閒玩,哪吒來到九灣河,東海口上,一向在家安分守己的哪吒開始無法無天,把七尺混天綾放進九灣河,河水瞬間殷紅了,興致也陡然燃了起來,揮舞攪動,一時山河搖晃,哪吒更是起勁,東海龍宮也跟著地動山搖。

東海龍王派夜叉出水查看,這不當緊,兩三句對話,便命喪了。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那孩子將什麼作怪東西,把河水映紅,宮殿搖動?”夜叉問。

哪吒曰:“你那畜生,是個甚東西,也說話?”

夜叉大怒:“吾奉主公點差巡海夜叉,怎罵我是畜生?”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夜叉自然上岸,要教訓一下這個孩子般大小的哪吒,然而,哪吒將身躲過,右手一個乾坤圈砸在了夜叉頭上,腦漿迸流,死在了岸上。

哪吒笑,“把我乾坤圈都汙了。”書中還寫道:(哪吒)復到石頭上坐下,洗那圈子。

好一個風輕雲淡,波瀾不驚啊。家中家外的表現更是耐人尋味。不知問題輕重,這可謂是“熊孩子”嶄露頭角了。

抽筋敖丙,熊孩子再升級

夜叉巡海不成,命喪岸頭未能覆命,又聽蝦兵傳來夜叉已喪命的消息,東海龍王欲親自出水查看,不想,孝順的三兒子敖丙要代父王前去。

是甚人打死我巡海夜叉李艮?”

“是我,我乃錢塘關李靖第三子哪吒是也,俺父親鎮守此間,乃一鎮之主。我在此避暑洗澡,與他無干,他來罵我,我打死了他,也無妨。”

"

木吒上前,大喝一聲:“慢來,你這孽障好大膽子!子殺父,忤逆亂倫。早早回去,饒你不死!”······

哪吒把翠屏山的事細細說了一遍“這是李靖的是,是我的是?”

木吒大喝曰:“胡說,天下無有不是的父母!”

哪吒又把之前的事說了一遍“剖腹、剜腸,已將骨肉還他了,我與他無干,還有什麼父母之情!”

——許仲琳(明代)《封神演義》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之魔童轉世》(以下以《魔童》指代)是一部好電影,在“前車之鑑”的道路上,它走了一條自己的,也是大眾的路線,從藝術內涵層面上它高於《大聖歸來》,也不亞於《大魚海棠》,它堪當國漫的翹楚。

在電影院裡我幾度感傷落淚,也幾度開懷暢笑。但這裡我還不想去講耗費太多筆墨去研磨這部電影,因為最好的永遠是藝術本身,任何複製和闡述都無法對藝術本身所能講,所能指的那般更貼切和精準。

況乎,劇透也是一種十惡不赦的罪過。

但我又不能不講,不講我就太難受了。因而,我從側面,或者更應該說我從原著的角度對《魔童》進行“旁敲側擊”。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無論是否看過影片的看客都多少能從影片預告中瞭解到,哪吒,是妖,是個“邪惡”的化身,但所以人又都明白,結果肯定不是那個樣子的。

這是當然。

無論是明朝小說家許仲琳在《封神演義》中的描述的,還是在《魔童》中的描述,哪吒都沒有最終成為十惡不赦的惡棍。

但顯而易見的是,許仲琳的哪吒和《魔童》的哪吒有著共同點,他們在開始的開始都是一個徹底的混球。這一點上《魔童》與先前的影視劇相比具有較高的還原度,但細究起來仍是差的很遠。

在我看來,與其說哪吒在《封神演義》和《魔童》中是個“混球”,毋寧說他其實就是一個“熊孩子”。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下面我就《封神演義》中的描述,再簡單勾勒一下,他是如何“熊”的。

一個“乖乖兒”

其實,哪吒也是一個乖乖兒,他只是不能出門,出門就壞了菜了。

哪吒在殷夫人的肚裡待了三年零六個月,似乎就暗示了他其實是很“乖”的,至少很戀母,很依靠雙親,很需要呵護。當哪吒出生後的七年裡(較真起來,出生後的七年,他應該是十歲了)一直活在那個父權社會之中,他對母親畢恭畢敬,對父親畏懼而唯唯諾諾。

在原著中有這樣幾句:“參見畢,站立一旁,對母親曰:“孩兒要出關閒玩一會兒。稟過母親,方才敢去。”殷夫人愛子之心重,便叫:“我兒,你既要去關外閒玩,可帶一名家將領你去,不可貪玩。恐你爹爹操練回來”。”

寥寥數語,親子關係基本可定,這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古代家庭,以忠治國,以孝治天下。但又有著略微的不同,李靖夫婦或本就不怎待見哪吒,在殷夫人懷孕期間,他們就有對話說:

“孕懷三載有餘,尚不降生,非妖即怪。”

夫人亦煩惱“此孕定非吉兆,教我日夜憂心。”

在外人還未稱哪吒是妖是怪之時,李靖就已把哪吒定性了,而殷夫人也是,不僅沒為兒子辯護還附和夫君,煩惱而憂心。在哪吒出生之日,李靖執劍劈砍之時,殷夫人並未作態更是彰顯了夫婦二人並不待見哪吒。哪吒在《封神演義》中對父母的那種恭謹,不無一種小心翼翼的如履薄冰之感。

其實,他一直都害怕被拋棄。

一圈砸死李艮,“熊孩子”氣質初現

正是那次向母親請示出關閒玩,哪吒來到九灣河,東海口上,一向在家安分守己的哪吒開始無法無天,把七尺混天綾放進九灣河,河水瞬間殷紅了,興致也陡然燃了起來,揮舞攪動,一時山河搖晃,哪吒更是起勁,東海龍宮也跟著地動山搖。

東海龍王派夜叉出水查看,這不當緊,兩三句對話,便命喪了。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那孩子將什麼作怪東西,把河水映紅,宮殿搖動?”夜叉問。

哪吒曰:“你那畜生,是個甚東西,也說話?”

夜叉大怒:“吾奉主公點差巡海夜叉,怎罵我是畜生?”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夜叉自然上岸,要教訓一下這個孩子般大小的哪吒,然而,哪吒將身躲過,右手一個乾坤圈砸在了夜叉頭上,腦漿迸流,死在了岸上。

哪吒笑,“把我乾坤圈都汙了。”書中還寫道:(哪吒)復到石頭上坐下,洗那圈子。

好一個風輕雲淡,波瀾不驚啊。家中家外的表現更是耐人尋味。不知問題輕重,這可謂是“熊孩子”嶄露頭角了。

抽筋敖丙,熊孩子再升級

夜叉巡海不成,命喪岸頭未能覆命,又聽蝦兵傳來夜叉已喪命的消息,東海龍王欲親自出水查看,不想,孝順的三兒子敖丙要代父王前去。

是甚人打死我巡海夜叉李艮?”

“是我,我乃錢塘關李靖第三子哪吒是也,俺父親鎮守此間,乃一鎮之主。我在此避暑洗澡,與他無干,他來罵我,我打死了他,也無妨。”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所言之中,有無“我爸是李剛”的意味?犯錯了先搬出李靖,後又撒謊,說是李艮本與自己無干而又罵他在先,因而打死他,便是無妨。

李艮奉命巡海,有人把東海搞得左搖右晃,又怎能無干呢。這一通潑皮無賴的狡辯,便引來敖丙提起畫戟來刺,哪吒躲過,便問敖丙何人。

敖丙說了,哪吒笑了。

“你原來是敖光之子,你妄自尊大,若惱了我,連你那老泥鰍都拿出來,把皮也撥了他的。”這樣的言論,在父為子綱的時代裡,不去和說話者拼命是不行的。敖丙便再提畫戟來刺。哪吒急了,混天綾望恐一展,綁了敖丙,然而,並不作罷,一腳踏在敖丙的頸項上,揮起乾坤圈照著腦門就下去了。一命嗚呼的敖丙現出了原形。

哪吒說:“打出這小龍的本相來了,也罷,把他的筋抽去,做一條龍筋絛與俺父親束甲。”典型的熊孩子表現再升級,不知天高地厚,為父親闖禍,還想著興許能得表揚呢。

熊孩子要逆天,打到天庭欺敖光

敖光折兵又喪子,但身為貴族的他並沒有喪失自己的彬彬有禮,他也與李靖有過幾面之緣,敖光便找李靖理論。

李靖不信敖光所說,喚哪吒來印證。或許在他看來,哪吒既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也還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毛孩兒,怎麼可能幹出連自己都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呢。然而,哪吒卻當著敖光的面說:

”孩兒今日無事出關,至九灣河玩耍,偶因炎熱,下水洗個澡。叵耐有個夜叉李艮,孩兒又不惹他,他百般罵我,還拿斧劈我,是孩兒一圈打死了。不知又有個甚麼三太子叫做敖丙持畫戟刺我。被我把混天綾裹他上岸,一腳踏住頸項,也是一圈,不意打出一條龍來。孩兒想龍筋最貴氣,因此上抽了他的筋來,在此打一條龍筋絛,與父親束甲。”

"

木吒上前,大喝一聲:“慢來,你這孽障好大膽子!子殺父,忤逆亂倫。早早回去,饒你不死!”······

哪吒把翠屏山的事細細說了一遍“這是李靖的是,是我的是?”

木吒大喝曰:“胡說,天下無有不是的父母!”

哪吒又把之前的事說了一遍“剖腹、剜腸,已將骨肉還他了,我與他無干,還有什麼父母之情!”

——許仲琳(明代)《封神演義》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之魔童轉世》(以下以《魔童》指代)是一部好電影,在“前車之鑑”的道路上,它走了一條自己的,也是大眾的路線,從藝術內涵層面上它高於《大聖歸來》,也不亞於《大魚海棠》,它堪當國漫的翹楚。

在電影院裡我幾度感傷落淚,也幾度開懷暢笑。但這裡我還不想去講耗費太多筆墨去研磨這部電影,因為最好的永遠是藝術本身,任何複製和闡述都無法對藝術本身所能講,所能指的那般更貼切和精準。

況乎,劇透也是一種十惡不赦的罪過。

但我又不能不講,不講我就太難受了。因而,我從側面,或者更應該說我從原著的角度對《魔童》進行“旁敲側擊”。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無論是否看過影片的看客都多少能從影片預告中瞭解到,哪吒,是妖,是個“邪惡”的化身,但所以人又都明白,結果肯定不是那個樣子的。

這是當然。

無論是明朝小說家許仲琳在《封神演義》中的描述的,還是在《魔童》中的描述,哪吒都沒有最終成為十惡不赦的惡棍。

但顯而易見的是,許仲琳的哪吒和《魔童》的哪吒有著共同點,他們在開始的開始都是一個徹底的混球。這一點上《魔童》與先前的影視劇相比具有較高的還原度,但細究起來仍是差的很遠。

在我看來,與其說哪吒在《封神演義》和《魔童》中是個“混球”,毋寧說他其實就是一個“熊孩子”。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下面我就《封神演義》中的描述,再簡單勾勒一下,他是如何“熊”的。

一個“乖乖兒”

其實,哪吒也是一個乖乖兒,他只是不能出門,出門就壞了菜了。

哪吒在殷夫人的肚裡待了三年零六個月,似乎就暗示了他其實是很“乖”的,至少很戀母,很依靠雙親,很需要呵護。當哪吒出生後的七年裡(較真起來,出生後的七年,他應該是十歲了)一直活在那個父權社會之中,他對母親畢恭畢敬,對父親畏懼而唯唯諾諾。

在原著中有這樣幾句:“參見畢,站立一旁,對母親曰:“孩兒要出關閒玩一會兒。稟過母親,方才敢去。”殷夫人愛子之心重,便叫:“我兒,你既要去關外閒玩,可帶一名家將領你去,不可貪玩。恐你爹爹操練回來”。”

寥寥數語,親子關係基本可定,這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古代家庭,以忠治國,以孝治天下。但又有著略微的不同,李靖夫婦或本就不怎待見哪吒,在殷夫人懷孕期間,他們就有對話說:

“孕懷三載有餘,尚不降生,非妖即怪。”

夫人亦煩惱“此孕定非吉兆,教我日夜憂心。”

在外人還未稱哪吒是妖是怪之時,李靖就已把哪吒定性了,而殷夫人也是,不僅沒為兒子辯護還附和夫君,煩惱而憂心。在哪吒出生之日,李靖執劍劈砍之時,殷夫人並未作態更是彰顯了夫婦二人並不待見哪吒。哪吒在《封神演義》中對父母的那種恭謹,不無一種小心翼翼的如履薄冰之感。

其實,他一直都害怕被拋棄。

一圈砸死李艮,“熊孩子”氣質初現

正是那次向母親請示出關閒玩,哪吒來到九灣河,東海口上,一向在家安分守己的哪吒開始無法無天,把七尺混天綾放進九灣河,河水瞬間殷紅了,興致也陡然燃了起來,揮舞攪動,一時山河搖晃,哪吒更是起勁,東海龍宮也跟著地動山搖。

東海龍王派夜叉出水查看,這不當緊,兩三句對話,便命喪了。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那孩子將什麼作怪東西,把河水映紅,宮殿搖動?”夜叉問。

哪吒曰:“你那畜生,是個甚東西,也說話?”

夜叉大怒:“吾奉主公點差巡海夜叉,怎罵我是畜生?”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夜叉自然上岸,要教訓一下這個孩子般大小的哪吒,然而,哪吒將身躲過,右手一個乾坤圈砸在了夜叉頭上,腦漿迸流,死在了岸上。

哪吒笑,“把我乾坤圈都汙了。”書中還寫道:(哪吒)復到石頭上坐下,洗那圈子。

好一個風輕雲淡,波瀾不驚啊。家中家外的表現更是耐人尋味。不知問題輕重,這可謂是“熊孩子”嶄露頭角了。

抽筋敖丙,熊孩子再升級

夜叉巡海不成,命喪岸頭未能覆命,又聽蝦兵傳來夜叉已喪命的消息,東海龍王欲親自出水查看,不想,孝順的三兒子敖丙要代父王前去。

是甚人打死我巡海夜叉李艮?”

“是我,我乃錢塘關李靖第三子哪吒是也,俺父親鎮守此間,乃一鎮之主。我在此避暑洗澡,與他無干,他來罵我,我打死了他,也無妨。”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所言之中,有無“我爸是李剛”的意味?犯錯了先搬出李靖,後又撒謊,說是李艮本與自己無干而又罵他在先,因而打死他,便是無妨。

李艮奉命巡海,有人把東海搞得左搖右晃,又怎能無干呢。這一通潑皮無賴的狡辯,便引來敖丙提起畫戟來刺,哪吒躲過,便問敖丙何人。

敖丙說了,哪吒笑了。

“你原來是敖光之子,你妄自尊大,若惱了我,連你那老泥鰍都拿出來,把皮也撥了他的。”這樣的言論,在父為子綱的時代裡,不去和說話者拼命是不行的。敖丙便再提畫戟來刺。哪吒急了,混天綾望恐一展,綁了敖丙,然而,並不作罷,一腳踏在敖丙的頸項上,揮起乾坤圈照著腦門就下去了。一命嗚呼的敖丙現出了原形。

哪吒說:“打出這小龍的本相來了,也罷,把他的筋抽去,做一條龍筋絛與俺父親束甲。”典型的熊孩子表現再升級,不知天高地厚,為父親闖禍,還想著興許能得表揚呢。

熊孩子要逆天,打到天庭欺敖光

敖光折兵又喪子,但身為貴族的他並沒有喪失自己的彬彬有禮,他也與李靖有過幾面之緣,敖光便找李靖理論。

李靖不信敖光所說,喚哪吒來印證。或許在他看來,哪吒既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也還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毛孩兒,怎麼可能幹出連自己都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呢。然而,哪吒卻當著敖光的面說:

”孩兒今日無事出關,至九灣河玩耍,偶因炎熱,下水洗個澡。叵耐有個夜叉李艮,孩兒又不惹他,他百般罵我,還拿斧劈我,是孩兒一圈打死了。不知又有個甚麼三太子叫做敖丙持畫戟刺我。被我把混天綾裹他上岸,一腳踏住頸項,也是一圈,不意打出一條龍來。孩兒想龍筋最貴氣,因此上抽了他的筋來,在此打一條龍筋絛,與父親束甲。”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李靖自然嚇呆了,讓哪吒謝罪,哪吒倒仍是一副無所謂的腔調:

“伯父,小侄不知,一時失措,望伯父恕罪,元筋交付明白,分毫未動。”

敖光倒還是夠穩重,仍沒掉了自己貴族的氣度,他雖怒不可遏,但也沒耍橫動武,只是表明要“依法處理”,奏明玉帝,走法律程序。

李靖夫婦可嚇哭了。

文中寫道:“哪吒見父母哭泣,立身不安,雙膝跪下。”

哪吒揚言一人做事一人當。便消失了去,而李靖夫婦卻未曾言語表態。哪吒則是截了敖光前去天庭的路,在南天門前大打了敖光,拔了他的龍鱗要他允自己不許上報,禍及家中父母。敖光應了,為了確保父母安心,哪吒又讓敖光變成小蛇隨自己回到家中,並向自己父母保證不會上報天庭。到了李靖家中,羞辱難奈的敖光向李靖和盤托出,並忍無可忍得聲稱要找自己得四海兄弟來討說法。

"

木吒上前,大喝一聲:“慢來,你這孽障好大膽子!子殺父,忤逆亂倫。早早回去,饒你不死!”······

哪吒把翠屏山的事細細說了一遍“這是李靖的是,是我的是?”

木吒大喝曰:“胡說,天下無有不是的父母!”

哪吒又把之前的事說了一遍“剖腹、剜腸,已將骨肉還他了,我與他無干,還有什麼父母之情!”

——許仲琳(明代)《封神演義》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之魔童轉世》(以下以《魔童》指代)是一部好電影,在“前車之鑑”的道路上,它走了一條自己的,也是大眾的路線,從藝術內涵層面上它高於《大聖歸來》,也不亞於《大魚海棠》,它堪當國漫的翹楚。

在電影院裡我幾度感傷落淚,也幾度開懷暢笑。但這裡我還不想去講耗費太多筆墨去研磨這部電影,因為最好的永遠是藝術本身,任何複製和闡述都無法對藝術本身所能講,所能指的那般更貼切和精準。

況乎,劇透也是一種十惡不赦的罪過。

但我又不能不講,不講我就太難受了。因而,我從側面,或者更應該說我從原著的角度對《魔童》進行“旁敲側擊”。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無論是否看過影片的看客都多少能從影片預告中瞭解到,哪吒,是妖,是個“邪惡”的化身,但所以人又都明白,結果肯定不是那個樣子的。

這是當然。

無論是明朝小說家許仲琳在《封神演義》中的描述的,還是在《魔童》中的描述,哪吒都沒有最終成為十惡不赦的惡棍。

但顯而易見的是,許仲琳的哪吒和《魔童》的哪吒有著共同點,他們在開始的開始都是一個徹底的混球。這一點上《魔童》與先前的影視劇相比具有較高的還原度,但細究起來仍是差的很遠。

在我看來,與其說哪吒在《封神演義》和《魔童》中是個“混球”,毋寧說他其實就是一個“熊孩子”。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下面我就《封神演義》中的描述,再簡單勾勒一下,他是如何“熊”的。

一個“乖乖兒”

其實,哪吒也是一個乖乖兒,他只是不能出門,出門就壞了菜了。

哪吒在殷夫人的肚裡待了三年零六個月,似乎就暗示了他其實是很“乖”的,至少很戀母,很依靠雙親,很需要呵護。當哪吒出生後的七年裡(較真起來,出生後的七年,他應該是十歲了)一直活在那個父權社會之中,他對母親畢恭畢敬,對父親畏懼而唯唯諾諾。

在原著中有這樣幾句:“參見畢,站立一旁,對母親曰:“孩兒要出關閒玩一會兒。稟過母親,方才敢去。”殷夫人愛子之心重,便叫:“我兒,你既要去關外閒玩,可帶一名家將領你去,不可貪玩。恐你爹爹操練回來”。”

寥寥數語,親子關係基本可定,這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古代家庭,以忠治國,以孝治天下。但又有著略微的不同,李靖夫婦或本就不怎待見哪吒,在殷夫人懷孕期間,他們就有對話說:

“孕懷三載有餘,尚不降生,非妖即怪。”

夫人亦煩惱“此孕定非吉兆,教我日夜憂心。”

在外人還未稱哪吒是妖是怪之時,李靖就已把哪吒定性了,而殷夫人也是,不僅沒為兒子辯護還附和夫君,煩惱而憂心。在哪吒出生之日,李靖執劍劈砍之時,殷夫人並未作態更是彰顯了夫婦二人並不待見哪吒。哪吒在《封神演義》中對父母的那種恭謹,不無一種小心翼翼的如履薄冰之感。

其實,他一直都害怕被拋棄。

一圈砸死李艮,“熊孩子”氣質初現

正是那次向母親請示出關閒玩,哪吒來到九灣河,東海口上,一向在家安分守己的哪吒開始無法無天,把七尺混天綾放進九灣河,河水瞬間殷紅了,興致也陡然燃了起來,揮舞攪動,一時山河搖晃,哪吒更是起勁,東海龍宮也跟著地動山搖。

東海龍王派夜叉出水查看,這不當緊,兩三句對話,便命喪了。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那孩子將什麼作怪東西,把河水映紅,宮殿搖動?”夜叉問。

哪吒曰:“你那畜生,是個甚東西,也說話?”

夜叉大怒:“吾奉主公點差巡海夜叉,怎罵我是畜生?”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夜叉自然上岸,要教訓一下這個孩子般大小的哪吒,然而,哪吒將身躲過,右手一個乾坤圈砸在了夜叉頭上,腦漿迸流,死在了岸上。

哪吒笑,“把我乾坤圈都汙了。”書中還寫道:(哪吒)復到石頭上坐下,洗那圈子。

好一個風輕雲淡,波瀾不驚啊。家中家外的表現更是耐人尋味。不知問題輕重,這可謂是“熊孩子”嶄露頭角了。

抽筋敖丙,熊孩子再升級

夜叉巡海不成,命喪岸頭未能覆命,又聽蝦兵傳來夜叉已喪命的消息,東海龍王欲親自出水查看,不想,孝順的三兒子敖丙要代父王前去。

是甚人打死我巡海夜叉李艮?”

“是我,我乃錢塘關李靖第三子哪吒是也,俺父親鎮守此間,乃一鎮之主。我在此避暑洗澡,與他無干,他來罵我,我打死了他,也無妨。”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所言之中,有無“我爸是李剛”的意味?犯錯了先搬出李靖,後又撒謊,說是李艮本與自己無干而又罵他在先,因而打死他,便是無妨。

李艮奉命巡海,有人把東海搞得左搖右晃,又怎能無干呢。這一通潑皮無賴的狡辯,便引來敖丙提起畫戟來刺,哪吒躲過,便問敖丙何人。

敖丙說了,哪吒笑了。

“你原來是敖光之子,你妄自尊大,若惱了我,連你那老泥鰍都拿出來,把皮也撥了他的。”這樣的言論,在父為子綱的時代裡,不去和說話者拼命是不行的。敖丙便再提畫戟來刺。哪吒急了,混天綾望恐一展,綁了敖丙,然而,並不作罷,一腳踏在敖丙的頸項上,揮起乾坤圈照著腦門就下去了。一命嗚呼的敖丙現出了原形。

哪吒說:“打出這小龍的本相來了,也罷,把他的筋抽去,做一條龍筋絛與俺父親束甲。”典型的熊孩子表現再升級,不知天高地厚,為父親闖禍,還想著興許能得表揚呢。

熊孩子要逆天,打到天庭欺敖光

敖光折兵又喪子,但身為貴族的他並沒有喪失自己的彬彬有禮,他也與李靖有過幾面之緣,敖光便找李靖理論。

李靖不信敖光所說,喚哪吒來印證。或許在他看來,哪吒既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也還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毛孩兒,怎麼可能幹出連自己都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呢。然而,哪吒卻當著敖光的面說:

”孩兒今日無事出關,至九灣河玩耍,偶因炎熱,下水洗個澡。叵耐有個夜叉李艮,孩兒又不惹他,他百般罵我,還拿斧劈我,是孩兒一圈打死了。不知又有個甚麼三太子叫做敖丙持畫戟刺我。被我把混天綾裹他上岸,一腳踏住頸項,也是一圈,不意打出一條龍來。孩兒想龍筋最貴氣,因此上抽了他的筋來,在此打一條龍筋絛,與父親束甲。”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李靖自然嚇呆了,讓哪吒謝罪,哪吒倒仍是一副無所謂的腔調:

“伯父,小侄不知,一時失措,望伯父恕罪,元筋交付明白,分毫未動。”

敖光倒還是夠穩重,仍沒掉了自己貴族的氣度,他雖怒不可遏,但也沒耍橫動武,只是表明要“依法處理”,奏明玉帝,走法律程序。

李靖夫婦可嚇哭了。

文中寫道:“哪吒見父母哭泣,立身不安,雙膝跪下。”

哪吒揚言一人做事一人當。便消失了去,而李靖夫婦卻未曾言語表態。哪吒則是截了敖光前去天庭的路,在南天門前大打了敖光,拔了他的龍鱗要他允自己不許上報,禍及家中父母。敖光應了,為了確保父母安心,哪吒又讓敖光變成小蛇隨自己回到家中,並向自己父母保證不會上報天庭。到了李靖家中,羞辱難奈的敖光向李靖和盤托出,並忍無可忍得聲稱要找自己得四海兄弟來討說法。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自知敗露,“跪而稟曰:“老爺,母親,只管放心。孩兒求救師父,師父說我不是私投胎至此,奉玉虛宮符命來保明君。連四海龍王便都壞了,也不妨甚麼事。””

言辭中頗為耐人尋味,跪著喊李靖為“老爺”,又是何等心情心理?自然很是複雜,但哪吒把自己放的卑賤至極卻十分明顯,卑賤歸卑賤,卻仍是不忘自大而猖狂。而道出有太乙真人撐腰,自己又身負重命,可謂令人遐想。那種權勢之爭的孰正孰邪,便難以分得清了。

熊孩子再創新高度,要弒父

一如開頭的寥寥幾句,正是哪吒追殺自己親生父親,遭遇木吒的情景。

大鬧東海,殺敖丙,戲敖光,用乾坤弓再殺石磯娘娘門童,哪吒一路走來就是一路不知輕重,一路囂張到底。

而李靖夫婦在沒有盡到教育義務的同時,還在哪吒誤殺石磯門童時,主動獻出了哪吒,以平石磯娘娘的怒火。

在《封神演義》當中石磯娘娘並非是一個十惡不赦的“黑寡婦”模樣,她是講理的,可說是非分明,冤有頭債有主合乎她的理念,文中更無她濫殺無辜的描寫。然,不幸的是,她找太乙真人評理,太乙真人不僅不講理還蔑視她為截教,自己則為闡教,交涉無果,太乙真人最終殺了石磯娘娘,這樣的橋段更是讓人生疑,混球的可只是哪吒一人麼?

怎麼覺得所有人都冷血,都無情,都不講理。

"

木吒上前,大喝一聲:“慢來,你這孽障好大膽子!子殺父,忤逆亂倫。早早回去,饒你不死!”······

哪吒把翠屏山的事細細說了一遍“這是李靖的是,是我的是?”

木吒大喝曰:“胡說,天下無有不是的父母!”

哪吒又把之前的事說了一遍“剖腹、剜腸,已將骨肉還他了,我與他無干,還有什麼父母之情!”

——許仲琳(明代)《封神演義》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之魔童轉世》(以下以《魔童》指代)是一部好電影,在“前車之鑑”的道路上,它走了一條自己的,也是大眾的路線,從藝術內涵層面上它高於《大聖歸來》,也不亞於《大魚海棠》,它堪當國漫的翹楚。

在電影院裡我幾度感傷落淚,也幾度開懷暢笑。但這裡我還不想去講耗費太多筆墨去研磨這部電影,因為最好的永遠是藝術本身,任何複製和闡述都無法對藝術本身所能講,所能指的那般更貼切和精準。

況乎,劇透也是一種十惡不赦的罪過。

但我又不能不講,不講我就太難受了。因而,我從側面,或者更應該說我從原著的角度對《魔童》進行“旁敲側擊”。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無論是否看過影片的看客都多少能從影片預告中瞭解到,哪吒,是妖,是個“邪惡”的化身,但所以人又都明白,結果肯定不是那個樣子的。

這是當然。

無論是明朝小說家許仲琳在《封神演義》中的描述的,還是在《魔童》中的描述,哪吒都沒有最終成為十惡不赦的惡棍。

但顯而易見的是,許仲琳的哪吒和《魔童》的哪吒有著共同點,他們在開始的開始都是一個徹底的混球。這一點上《魔童》與先前的影視劇相比具有較高的還原度,但細究起來仍是差的很遠。

在我看來,與其說哪吒在《封神演義》和《魔童》中是個“混球”,毋寧說他其實就是一個“熊孩子”。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下面我就《封神演義》中的描述,再簡單勾勒一下,他是如何“熊”的。

一個“乖乖兒”

其實,哪吒也是一個乖乖兒,他只是不能出門,出門就壞了菜了。

哪吒在殷夫人的肚裡待了三年零六個月,似乎就暗示了他其實是很“乖”的,至少很戀母,很依靠雙親,很需要呵護。當哪吒出生後的七年裡(較真起來,出生後的七年,他應該是十歲了)一直活在那個父權社會之中,他對母親畢恭畢敬,對父親畏懼而唯唯諾諾。

在原著中有這樣幾句:“參見畢,站立一旁,對母親曰:“孩兒要出關閒玩一會兒。稟過母親,方才敢去。”殷夫人愛子之心重,便叫:“我兒,你既要去關外閒玩,可帶一名家將領你去,不可貪玩。恐你爹爹操練回來”。”

寥寥數語,親子關係基本可定,這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古代家庭,以忠治國,以孝治天下。但又有著略微的不同,李靖夫婦或本就不怎待見哪吒,在殷夫人懷孕期間,他們就有對話說:

“孕懷三載有餘,尚不降生,非妖即怪。”

夫人亦煩惱“此孕定非吉兆,教我日夜憂心。”

在外人還未稱哪吒是妖是怪之時,李靖就已把哪吒定性了,而殷夫人也是,不僅沒為兒子辯護還附和夫君,煩惱而憂心。在哪吒出生之日,李靖執劍劈砍之時,殷夫人並未作態更是彰顯了夫婦二人並不待見哪吒。哪吒在《封神演義》中對父母的那種恭謹,不無一種小心翼翼的如履薄冰之感。

其實,他一直都害怕被拋棄。

一圈砸死李艮,“熊孩子”氣質初現

正是那次向母親請示出關閒玩,哪吒來到九灣河,東海口上,一向在家安分守己的哪吒開始無法無天,把七尺混天綾放進九灣河,河水瞬間殷紅了,興致也陡然燃了起來,揮舞攪動,一時山河搖晃,哪吒更是起勁,東海龍宮也跟著地動山搖。

東海龍王派夜叉出水查看,這不當緊,兩三句對話,便命喪了。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那孩子將什麼作怪東西,把河水映紅,宮殿搖動?”夜叉問。

哪吒曰:“你那畜生,是個甚東西,也說話?”

夜叉大怒:“吾奉主公點差巡海夜叉,怎罵我是畜生?”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夜叉自然上岸,要教訓一下這個孩子般大小的哪吒,然而,哪吒將身躲過,右手一個乾坤圈砸在了夜叉頭上,腦漿迸流,死在了岸上。

哪吒笑,“把我乾坤圈都汙了。”書中還寫道:(哪吒)復到石頭上坐下,洗那圈子。

好一個風輕雲淡,波瀾不驚啊。家中家外的表現更是耐人尋味。不知問題輕重,這可謂是“熊孩子”嶄露頭角了。

抽筋敖丙,熊孩子再升級

夜叉巡海不成,命喪岸頭未能覆命,又聽蝦兵傳來夜叉已喪命的消息,東海龍王欲親自出水查看,不想,孝順的三兒子敖丙要代父王前去。

是甚人打死我巡海夜叉李艮?”

“是我,我乃錢塘關李靖第三子哪吒是也,俺父親鎮守此間,乃一鎮之主。我在此避暑洗澡,與他無干,他來罵我,我打死了他,也無妨。”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所言之中,有無“我爸是李剛”的意味?犯錯了先搬出李靖,後又撒謊,說是李艮本與自己無干而又罵他在先,因而打死他,便是無妨。

李艮奉命巡海,有人把東海搞得左搖右晃,又怎能無干呢。這一通潑皮無賴的狡辯,便引來敖丙提起畫戟來刺,哪吒躲過,便問敖丙何人。

敖丙說了,哪吒笑了。

“你原來是敖光之子,你妄自尊大,若惱了我,連你那老泥鰍都拿出來,把皮也撥了他的。”這樣的言論,在父為子綱的時代裡,不去和說話者拼命是不行的。敖丙便再提畫戟來刺。哪吒急了,混天綾望恐一展,綁了敖丙,然而,並不作罷,一腳踏在敖丙的頸項上,揮起乾坤圈照著腦門就下去了。一命嗚呼的敖丙現出了原形。

哪吒說:“打出這小龍的本相來了,也罷,把他的筋抽去,做一條龍筋絛與俺父親束甲。”典型的熊孩子表現再升級,不知天高地厚,為父親闖禍,還想著興許能得表揚呢。

熊孩子要逆天,打到天庭欺敖光

敖光折兵又喪子,但身為貴族的他並沒有喪失自己的彬彬有禮,他也與李靖有過幾面之緣,敖光便找李靖理論。

李靖不信敖光所說,喚哪吒來印證。或許在他看來,哪吒既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也還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毛孩兒,怎麼可能幹出連自己都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呢。然而,哪吒卻當著敖光的面說:

”孩兒今日無事出關,至九灣河玩耍,偶因炎熱,下水洗個澡。叵耐有個夜叉李艮,孩兒又不惹他,他百般罵我,還拿斧劈我,是孩兒一圈打死了。不知又有個甚麼三太子叫做敖丙持畫戟刺我。被我把混天綾裹他上岸,一腳踏住頸項,也是一圈,不意打出一條龍來。孩兒想龍筋最貴氣,因此上抽了他的筋來,在此打一條龍筋絛,與父親束甲。”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李靖自然嚇呆了,讓哪吒謝罪,哪吒倒仍是一副無所謂的腔調:

“伯父,小侄不知,一時失措,望伯父恕罪,元筋交付明白,分毫未動。”

敖光倒還是夠穩重,仍沒掉了自己貴族的氣度,他雖怒不可遏,但也沒耍橫動武,只是表明要“依法處理”,奏明玉帝,走法律程序。

李靖夫婦可嚇哭了。

文中寫道:“哪吒見父母哭泣,立身不安,雙膝跪下。”

哪吒揚言一人做事一人當。便消失了去,而李靖夫婦卻未曾言語表態。哪吒則是截了敖光前去天庭的路,在南天門前大打了敖光,拔了他的龍鱗要他允自己不許上報,禍及家中父母。敖光應了,為了確保父母安心,哪吒又讓敖光變成小蛇隨自己回到家中,並向自己父母保證不會上報天庭。到了李靖家中,羞辱難奈的敖光向李靖和盤托出,並忍無可忍得聲稱要找自己得四海兄弟來討說法。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自知敗露,“跪而稟曰:“老爺,母親,只管放心。孩兒求救師父,師父說我不是私投胎至此,奉玉虛宮符命來保明君。連四海龍王便都壞了,也不妨甚麼事。””

言辭中頗為耐人尋味,跪著喊李靖為“老爺”,又是何等心情心理?自然很是複雜,但哪吒把自己放的卑賤至極卻十分明顯,卑賤歸卑賤,卻仍是不忘自大而猖狂。而道出有太乙真人撐腰,自己又身負重命,可謂令人遐想。那種權勢之爭的孰正孰邪,便難以分得清了。

熊孩子再創新高度,要弒父

一如開頭的寥寥幾句,正是哪吒追殺自己親生父親,遭遇木吒的情景。

大鬧東海,殺敖丙,戲敖光,用乾坤弓再殺石磯娘娘門童,哪吒一路走來就是一路不知輕重,一路囂張到底。

而李靖夫婦在沒有盡到教育義務的同時,還在哪吒誤殺石磯門童時,主動獻出了哪吒,以平石磯娘娘的怒火。

在《封神演義》當中石磯娘娘並非是一個十惡不赦的“黑寡婦”模樣,她是講理的,可說是非分明,冤有頭債有主合乎她的理念,文中更無她濫殺無辜的描寫。然,不幸的是,她找太乙真人評理,太乙真人不僅不講理還蔑視她為截教,自己則為闡教,交涉無果,太乙真人最終殺了石磯娘娘,這樣的橋段更是讓人生疑,混球的可只是哪吒一人麼?

怎麼覺得所有人都冷血,都無情,都不講理。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之所以追殺李靖,還不僅僅是因為李靖把自己獻給了石磯娘娘,更因為在四海龍王大兵壓境之際,哪吒主動剔骨還父,削肉還母與陳塘關脫離了關係,這才保住了陳塘關父母的安危。

可當哪吒需要建造廟宇以香火供養以備再次投胎轉世之用時,他託夢給自己的母親,請求他們幫忙建造一座哪吒行宮,李靖以“他害我們不淺”為由不答應幫助建造行宮,以至於哪吒三番五次託夢與母親而得不到丁點兒反映。

然後,哪吒對母親說的一段對話就出現了:“我求你數日,你全不念兒苦死,不肯造行宮與我,我便吵你個六宅不安。”

於是,一處在翠屏山的哪吒行宮這才就揹著李靖而偷偷建了起來。李靖發覺之後,拆毀了行宮,打碎了哪吒塑像,又一把大火把整個行宮燒成了灰燼。

心寒至極的哪吒,便生出了殺父報仇的惡意來,在太乙真人為其重塑肉身之後,便一路追殺李靖,直到無處可逃的李靖撞上了燃燈道人,燃燈道人送與李靖一座玲瓏寶塔,助李靖成了托塔天王,這才降伏了哪吒這個“熊孩子”。

"

木吒上前,大喝一聲:“慢來,你這孽障好大膽子!子殺父,忤逆亂倫。早早回去,饒你不死!”······

哪吒把翠屏山的事細細說了一遍“這是李靖的是,是我的是?”

木吒大喝曰:“胡說,天下無有不是的父母!”

哪吒又把之前的事說了一遍“剖腹、剜腸,已將骨肉還他了,我與他無干,還有什麼父母之情!”

——許仲琳(明代)《封神演義》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之魔童轉世》(以下以《魔童》指代)是一部好電影,在“前車之鑑”的道路上,它走了一條自己的,也是大眾的路線,從藝術內涵層面上它高於《大聖歸來》,也不亞於《大魚海棠》,它堪當國漫的翹楚。

在電影院裡我幾度感傷落淚,也幾度開懷暢笑。但這裡我還不想去講耗費太多筆墨去研磨這部電影,因為最好的永遠是藝術本身,任何複製和闡述都無法對藝術本身所能講,所能指的那般更貼切和精準。

況乎,劇透也是一種十惡不赦的罪過。

但我又不能不講,不講我就太難受了。因而,我從側面,或者更應該說我從原著的角度對《魔童》進行“旁敲側擊”。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無論是否看過影片的看客都多少能從影片預告中瞭解到,哪吒,是妖,是個“邪惡”的化身,但所以人又都明白,結果肯定不是那個樣子的。

這是當然。

無論是明朝小說家許仲琳在《封神演義》中的描述的,還是在《魔童》中的描述,哪吒都沒有最終成為十惡不赦的惡棍。

但顯而易見的是,許仲琳的哪吒和《魔童》的哪吒有著共同點,他們在開始的開始都是一個徹底的混球。這一點上《魔童》與先前的影視劇相比具有較高的還原度,但細究起來仍是差的很遠。

在我看來,與其說哪吒在《封神演義》和《魔童》中是個“混球”,毋寧說他其實就是一個“熊孩子”。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下面我就《封神演義》中的描述,再簡單勾勒一下,他是如何“熊”的。

一個“乖乖兒”

其實,哪吒也是一個乖乖兒,他只是不能出門,出門就壞了菜了。

哪吒在殷夫人的肚裡待了三年零六個月,似乎就暗示了他其實是很“乖”的,至少很戀母,很依靠雙親,很需要呵護。當哪吒出生後的七年裡(較真起來,出生後的七年,他應該是十歲了)一直活在那個父權社會之中,他對母親畢恭畢敬,對父親畏懼而唯唯諾諾。

在原著中有這樣幾句:“參見畢,站立一旁,對母親曰:“孩兒要出關閒玩一會兒。稟過母親,方才敢去。”殷夫人愛子之心重,便叫:“我兒,你既要去關外閒玩,可帶一名家將領你去,不可貪玩。恐你爹爹操練回來”。”

寥寥數語,親子關係基本可定,這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古代家庭,以忠治國,以孝治天下。但又有著略微的不同,李靖夫婦或本就不怎待見哪吒,在殷夫人懷孕期間,他們就有對話說:

“孕懷三載有餘,尚不降生,非妖即怪。”

夫人亦煩惱“此孕定非吉兆,教我日夜憂心。”

在外人還未稱哪吒是妖是怪之時,李靖就已把哪吒定性了,而殷夫人也是,不僅沒為兒子辯護還附和夫君,煩惱而憂心。在哪吒出生之日,李靖執劍劈砍之時,殷夫人並未作態更是彰顯了夫婦二人並不待見哪吒。哪吒在《封神演義》中對父母的那種恭謹,不無一種小心翼翼的如履薄冰之感。

其實,他一直都害怕被拋棄。

一圈砸死李艮,“熊孩子”氣質初現

正是那次向母親請示出關閒玩,哪吒來到九灣河,東海口上,一向在家安分守己的哪吒開始無法無天,把七尺混天綾放進九灣河,河水瞬間殷紅了,興致也陡然燃了起來,揮舞攪動,一時山河搖晃,哪吒更是起勁,東海龍宮也跟著地動山搖。

東海龍王派夜叉出水查看,這不當緊,兩三句對話,便命喪了。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那孩子將什麼作怪東西,把河水映紅,宮殿搖動?”夜叉問。

哪吒曰:“你那畜生,是個甚東西,也說話?”

夜叉大怒:“吾奉主公點差巡海夜叉,怎罵我是畜生?”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夜叉自然上岸,要教訓一下這個孩子般大小的哪吒,然而,哪吒將身躲過,右手一個乾坤圈砸在了夜叉頭上,腦漿迸流,死在了岸上。

哪吒笑,“把我乾坤圈都汙了。”書中還寫道:(哪吒)復到石頭上坐下,洗那圈子。

好一個風輕雲淡,波瀾不驚啊。家中家外的表現更是耐人尋味。不知問題輕重,這可謂是“熊孩子”嶄露頭角了。

抽筋敖丙,熊孩子再升級

夜叉巡海不成,命喪岸頭未能覆命,又聽蝦兵傳來夜叉已喪命的消息,東海龍王欲親自出水查看,不想,孝順的三兒子敖丙要代父王前去。

是甚人打死我巡海夜叉李艮?”

“是我,我乃錢塘關李靖第三子哪吒是也,俺父親鎮守此間,乃一鎮之主。我在此避暑洗澡,與他無干,他來罵我,我打死了他,也無妨。”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所言之中,有無“我爸是李剛”的意味?犯錯了先搬出李靖,後又撒謊,說是李艮本與自己無干而又罵他在先,因而打死他,便是無妨。

李艮奉命巡海,有人把東海搞得左搖右晃,又怎能無干呢。這一通潑皮無賴的狡辯,便引來敖丙提起畫戟來刺,哪吒躲過,便問敖丙何人。

敖丙說了,哪吒笑了。

“你原來是敖光之子,你妄自尊大,若惱了我,連你那老泥鰍都拿出來,把皮也撥了他的。”這樣的言論,在父為子綱的時代裡,不去和說話者拼命是不行的。敖丙便再提畫戟來刺。哪吒急了,混天綾望恐一展,綁了敖丙,然而,並不作罷,一腳踏在敖丙的頸項上,揮起乾坤圈照著腦門就下去了。一命嗚呼的敖丙現出了原形。

哪吒說:“打出這小龍的本相來了,也罷,把他的筋抽去,做一條龍筋絛與俺父親束甲。”典型的熊孩子表現再升級,不知天高地厚,為父親闖禍,還想著興許能得表揚呢。

熊孩子要逆天,打到天庭欺敖光

敖光折兵又喪子,但身為貴族的他並沒有喪失自己的彬彬有禮,他也與李靖有過幾面之緣,敖光便找李靖理論。

李靖不信敖光所說,喚哪吒來印證。或許在他看來,哪吒既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也還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毛孩兒,怎麼可能幹出連自己都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呢。然而,哪吒卻當著敖光的面說:

”孩兒今日無事出關,至九灣河玩耍,偶因炎熱,下水洗個澡。叵耐有個夜叉李艮,孩兒又不惹他,他百般罵我,還拿斧劈我,是孩兒一圈打死了。不知又有個甚麼三太子叫做敖丙持畫戟刺我。被我把混天綾裹他上岸,一腳踏住頸項,也是一圈,不意打出一條龍來。孩兒想龍筋最貴氣,因此上抽了他的筋來,在此打一條龍筋絛,與父親束甲。”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李靖自然嚇呆了,讓哪吒謝罪,哪吒倒仍是一副無所謂的腔調:

“伯父,小侄不知,一時失措,望伯父恕罪,元筋交付明白,分毫未動。”

敖光倒還是夠穩重,仍沒掉了自己貴族的氣度,他雖怒不可遏,但也沒耍橫動武,只是表明要“依法處理”,奏明玉帝,走法律程序。

李靖夫婦可嚇哭了。

文中寫道:“哪吒見父母哭泣,立身不安,雙膝跪下。”

哪吒揚言一人做事一人當。便消失了去,而李靖夫婦卻未曾言語表態。哪吒則是截了敖光前去天庭的路,在南天門前大打了敖光,拔了他的龍鱗要他允自己不許上報,禍及家中父母。敖光應了,為了確保父母安心,哪吒又讓敖光變成小蛇隨自己回到家中,並向自己父母保證不會上報天庭。到了李靖家中,羞辱難奈的敖光向李靖和盤托出,並忍無可忍得聲稱要找自己得四海兄弟來討說法。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自知敗露,“跪而稟曰:“老爺,母親,只管放心。孩兒求救師父,師父說我不是私投胎至此,奉玉虛宮符命來保明君。連四海龍王便都壞了,也不妨甚麼事。””

言辭中頗為耐人尋味,跪著喊李靖為“老爺”,又是何等心情心理?自然很是複雜,但哪吒把自己放的卑賤至極卻十分明顯,卑賤歸卑賤,卻仍是不忘自大而猖狂。而道出有太乙真人撐腰,自己又身負重命,可謂令人遐想。那種權勢之爭的孰正孰邪,便難以分得清了。

熊孩子再創新高度,要弒父

一如開頭的寥寥幾句,正是哪吒追殺自己親生父親,遭遇木吒的情景。

大鬧東海,殺敖丙,戲敖光,用乾坤弓再殺石磯娘娘門童,哪吒一路走來就是一路不知輕重,一路囂張到底。

而李靖夫婦在沒有盡到教育義務的同時,還在哪吒誤殺石磯門童時,主動獻出了哪吒,以平石磯娘娘的怒火。

在《封神演義》當中石磯娘娘並非是一個十惡不赦的“黑寡婦”模樣,她是講理的,可說是非分明,冤有頭債有主合乎她的理念,文中更無她濫殺無辜的描寫。然,不幸的是,她找太乙真人評理,太乙真人不僅不講理還蔑視她為截教,自己則為闡教,交涉無果,太乙真人最終殺了石磯娘娘,這樣的橋段更是讓人生疑,混球的可只是哪吒一人麼?

怎麼覺得所有人都冷血,都無情,都不講理。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之所以追殺李靖,還不僅僅是因為李靖把自己獻給了石磯娘娘,更因為在四海龍王大兵壓境之際,哪吒主動剔骨還父,削肉還母與陳塘關脫離了關係,這才保住了陳塘關父母的安危。

可當哪吒需要建造廟宇以香火供養以備再次投胎轉世之用時,他託夢給自己的母親,請求他們幫忙建造一座哪吒行宮,李靖以“他害我們不淺”為由不答應幫助建造行宮,以至於哪吒三番五次託夢與母親而得不到丁點兒反映。

然後,哪吒對母親說的一段對話就出現了:“我求你數日,你全不念兒苦死,不肯造行宮與我,我便吵你個六宅不安。”

於是,一處在翠屏山的哪吒行宮這才就揹著李靖而偷偷建了起來。李靖發覺之後,拆毀了行宮,打碎了哪吒塑像,又一把大火把整個行宮燒成了灰燼。

心寒至極的哪吒,便生出了殺父報仇的惡意來,在太乙真人為其重塑肉身之後,便一路追殺李靖,直到無處可逃的李靖撞上了燃燈道人,燃燈道人送與李靖一座玲瓏寶塔,助李靖成了托塔天王,這才降伏了哪吒這個“熊孩子”。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從哪吒未出生之時,似乎他與父母的牽絆就已註定,而追根溯源似乎他成為“熊孩子”的原因,似乎不證自明,缺乏愛護和教育的他,在安全感和存在感的本能中釀出了一次次大禍,在最渴求的愛得不到迴響和反饋之後,剔骨還父,削肉還母就成了一種決絕與恨意,一種刻骨銘心的生無可戀。

《魔童》可真是“魔童”?

在《魔童》中,哪吒雖然一副凶殘的模樣,但他卻從未殺害過一條生命,他只是戲弄,只是在戲弄生命,以博得他在生命中的那種存在感。

"

木吒上前,大喝一聲:“慢來,你這孽障好大膽子!子殺父,忤逆亂倫。早早回去,饒你不死!”······

哪吒把翠屏山的事細細說了一遍“這是李靖的是,是我的是?”

木吒大喝曰:“胡說,天下無有不是的父母!”

哪吒又把之前的事說了一遍“剖腹、剜腸,已將骨肉還他了,我與他無干,還有什麼父母之情!”

——許仲琳(明代)《封神演義》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之魔童轉世》(以下以《魔童》指代)是一部好電影,在“前車之鑑”的道路上,它走了一條自己的,也是大眾的路線,從藝術內涵層面上它高於《大聖歸來》,也不亞於《大魚海棠》,它堪當國漫的翹楚。

在電影院裡我幾度感傷落淚,也幾度開懷暢笑。但這裡我還不想去講耗費太多筆墨去研磨這部電影,因為最好的永遠是藝術本身,任何複製和闡述都無法對藝術本身所能講,所能指的那般更貼切和精準。

況乎,劇透也是一種十惡不赦的罪過。

但我又不能不講,不講我就太難受了。因而,我從側面,或者更應該說我從原著的角度對《魔童》進行“旁敲側擊”。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無論是否看過影片的看客都多少能從影片預告中瞭解到,哪吒,是妖,是個“邪惡”的化身,但所以人又都明白,結果肯定不是那個樣子的。

這是當然。

無論是明朝小說家許仲琳在《封神演義》中的描述的,還是在《魔童》中的描述,哪吒都沒有最終成為十惡不赦的惡棍。

但顯而易見的是,許仲琳的哪吒和《魔童》的哪吒有著共同點,他們在開始的開始都是一個徹底的混球。這一點上《魔童》與先前的影視劇相比具有較高的還原度,但細究起來仍是差的很遠。

在我看來,與其說哪吒在《封神演義》和《魔童》中是個“混球”,毋寧說他其實就是一個“熊孩子”。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下面我就《封神演義》中的描述,再簡單勾勒一下,他是如何“熊”的。

一個“乖乖兒”

其實,哪吒也是一個乖乖兒,他只是不能出門,出門就壞了菜了。

哪吒在殷夫人的肚裡待了三年零六個月,似乎就暗示了他其實是很“乖”的,至少很戀母,很依靠雙親,很需要呵護。當哪吒出生後的七年裡(較真起來,出生後的七年,他應該是十歲了)一直活在那個父權社會之中,他對母親畢恭畢敬,對父親畏懼而唯唯諾諾。

在原著中有這樣幾句:“參見畢,站立一旁,對母親曰:“孩兒要出關閒玩一會兒。稟過母親,方才敢去。”殷夫人愛子之心重,便叫:“我兒,你既要去關外閒玩,可帶一名家將領你去,不可貪玩。恐你爹爹操練回來”。”

寥寥數語,親子關係基本可定,這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古代家庭,以忠治國,以孝治天下。但又有著略微的不同,李靖夫婦或本就不怎待見哪吒,在殷夫人懷孕期間,他們就有對話說:

“孕懷三載有餘,尚不降生,非妖即怪。”

夫人亦煩惱“此孕定非吉兆,教我日夜憂心。”

在外人還未稱哪吒是妖是怪之時,李靖就已把哪吒定性了,而殷夫人也是,不僅沒為兒子辯護還附和夫君,煩惱而憂心。在哪吒出生之日,李靖執劍劈砍之時,殷夫人並未作態更是彰顯了夫婦二人並不待見哪吒。哪吒在《封神演義》中對父母的那種恭謹,不無一種小心翼翼的如履薄冰之感。

其實,他一直都害怕被拋棄。

一圈砸死李艮,“熊孩子”氣質初現

正是那次向母親請示出關閒玩,哪吒來到九灣河,東海口上,一向在家安分守己的哪吒開始無法無天,把七尺混天綾放進九灣河,河水瞬間殷紅了,興致也陡然燃了起來,揮舞攪動,一時山河搖晃,哪吒更是起勁,東海龍宮也跟著地動山搖。

東海龍王派夜叉出水查看,這不當緊,兩三句對話,便命喪了。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那孩子將什麼作怪東西,把河水映紅,宮殿搖動?”夜叉問。

哪吒曰:“你那畜生,是個甚東西,也說話?”

夜叉大怒:“吾奉主公點差巡海夜叉,怎罵我是畜生?”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夜叉自然上岸,要教訓一下這個孩子般大小的哪吒,然而,哪吒將身躲過,右手一個乾坤圈砸在了夜叉頭上,腦漿迸流,死在了岸上。

哪吒笑,“把我乾坤圈都汙了。”書中還寫道:(哪吒)復到石頭上坐下,洗那圈子。

好一個風輕雲淡,波瀾不驚啊。家中家外的表現更是耐人尋味。不知問題輕重,這可謂是“熊孩子”嶄露頭角了。

抽筋敖丙,熊孩子再升級

夜叉巡海不成,命喪岸頭未能覆命,又聽蝦兵傳來夜叉已喪命的消息,東海龍王欲親自出水查看,不想,孝順的三兒子敖丙要代父王前去。

是甚人打死我巡海夜叉李艮?”

“是我,我乃錢塘關李靖第三子哪吒是也,俺父親鎮守此間,乃一鎮之主。我在此避暑洗澡,與他無干,他來罵我,我打死了他,也無妨。”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所言之中,有無“我爸是李剛”的意味?犯錯了先搬出李靖,後又撒謊,說是李艮本與自己無干而又罵他在先,因而打死他,便是無妨。

李艮奉命巡海,有人把東海搞得左搖右晃,又怎能無干呢。這一通潑皮無賴的狡辯,便引來敖丙提起畫戟來刺,哪吒躲過,便問敖丙何人。

敖丙說了,哪吒笑了。

“你原來是敖光之子,你妄自尊大,若惱了我,連你那老泥鰍都拿出來,把皮也撥了他的。”這樣的言論,在父為子綱的時代裡,不去和說話者拼命是不行的。敖丙便再提畫戟來刺。哪吒急了,混天綾望恐一展,綁了敖丙,然而,並不作罷,一腳踏在敖丙的頸項上,揮起乾坤圈照著腦門就下去了。一命嗚呼的敖丙現出了原形。

哪吒說:“打出這小龍的本相來了,也罷,把他的筋抽去,做一條龍筋絛與俺父親束甲。”典型的熊孩子表現再升級,不知天高地厚,為父親闖禍,還想著興許能得表揚呢。

熊孩子要逆天,打到天庭欺敖光

敖光折兵又喪子,但身為貴族的他並沒有喪失自己的彬彬有禮,他也與李靖有過幾面之緣,敖光便找李靖理論。

李靖不信敖光所說,喚哪吒來印證。或許在他看來,哪吒既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也還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毛孩兒,怎麼可能幹出連自己都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呢。然而,哪吒卻當著敖光的面說:

”孩兒今日無事出關,至九灣河玩耍,偶因炎熱,下水洗個澡。叵耐有個夜叉李艮,孩兒又不惹他,他百般罵我,還拿斧劈我,是孩兒一圈打死了。不知又有個甚麼三太子叫做敖丙持畫戟刺我。被我把混天綾裹他上岸,一腳踏住頸項,也是一圈,不意打出一條龍來。孩兒想龍筋最貴氣,因此上抽了他的筋來,在此打一條龍筋絛,與父親束甲。”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李靖自然嚇呆了,讓哪吒謝罪,哪吒倒仍是一副無所謂的腔調:

“伯父,小侄不知,一時失措,望伯父恕罪,元筋交付明白,分毫未動。”

敖光倒還是夠穩重,仍沒掉了自己貴族的氣度,他雖怒不可遏,但也沒耍橫動武,只是表明要“依法處理”,奏明玉帝,走法律程序。

李靖夫婦可嚇哭了。

文中寫道:“哪吒見父母哭泣,立身不安,雙膝跪下。”

哪吒揚言一人做事一人當。便消失了去,而李靖夫婦卻未曾言語表態。哪吒則是截了敖光前去天庭的路,在南天門前大打了敖光,拔了他的龍鱗要他允自己不許上報,禍及家中父母。敖光應了,為了確保父母安心,哪吒又讓敖光變成小蛇隨自己回到家中,並向自己父母保證不會上報天庭。到了李靖家中,羞辱難奈的敖光向李靖和盤托出,並忍無可忍得聲稱要找自己得四海兄弟來討說法。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自知敗露,“跪而稟曰:“老爺,母親,只管放心。孩兒求救師父,師父說我不是私投胎至此,奉玉虛宮符命來保明君。連四海龍王便都壞了,也不妨甚麼事。””

言辭中頗為耐人尋味,跪著喊李靖為“老爺”,又是何等心情心理?自然很是複雜,但哪吒把自己放的卑賤至極卻十分明顯,卑賤歸卑賤,卻仍是不忘自大而猖狂。而道出有太乙真人撐腰,自己又身負重命,可謂令人遐想。那種權勢之爭的孰正孰邪,便難以分得清了。

熊孩子再創新高度,要弒父

一如開頭的寥寥幾句,正是哪吒追殺自己親生父親,遭遇木吒的情景。

大鬧東海,殺敖丙,戲敖光,用乾坤弓再殺石磯娘娘門童,哪吒一路走來就是一路不知輕重,一路囂張到底。

而李靖夫婦在沒有盡到教育義務的同時,還在哪吒誤殺石磯門童時,主動獻出了哪吒,以平石磯娘娘的怒火。

在《封神演義》當中石磯娘娘並非是一個十惡不赦的“黑寡婦”模樣,她是講理的,可說是非分明,冤有頭債有主合乎她的理念,文中更無她濫殺無辜的描寫。然,不幸的是,她找太乙真人評理,太乙真人不僅不講理還蔑視她為截教,自己則為闡教,交涉無果,太乙真人最終殺了石磯娘娘,這樣的橋段更是讓人生疑,混球的可只是哪吒一人麼?

怎麼覺得所有人都冷血,都無情,都不講理。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之所以追殺李靖,還不僅僅是因為李靖把自己獻給了石磯娘娘,更因為在四海龍王大兵壓境之際,哪吒主動剔骨還父,削肉還母與陳塘關脫離了關係,這才保住了陳塘關父母的安危。

可當哪吒需要建造廟宇以香火供養以備再次投胎轉世之用時,他託夢給自己的母親,請求他們幫忙建造一座哪吒行宮,李靖以“他害我們不淺”為由不答應幫助建造行宮,以至於哪吒三番五次託夢與母親而得不到丁點兒反映。

然後,哪吒對母親說的一段對話就出現了:“我求你數日,你全不念兒苦死,不肯造行宮與我,我便吵你個六宅不安。”

於是,一處在翠屏山的哪吒行宮這才就揹著李靖而偷偷建了起來。李靖發覺之後,拆毀了行宮,打碎了哪吒塑像,又一把大火把整個行宮燒成了灰燼。

心寒至極的哪吒,便生出了殺父報仇的惡意來,在太乙真人為其重塑肉身之後,便一路追殺李靖,直到無處可逃的李靖撞上了燃燈道人,燃燈道人送與李靖一座玲瓏寶塔,助李靖成了托塔天王,這才降伏了哪吒這個“熊孩子”。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從哪吒未出生之時,似乎他與父母的牽絆就已註定,而追根溯源似乎他成為“熊孩子”的原因,似乎不證自明,缺乏愛護和教育的他,在安全感和存在感的本能中釀出了一次次大禍,在最渴求的愛得不到迴響和反饋之後,剔骨還父,削肉還母就成了一種決絕與恨意,一種刻骨銘心的生無可戀。

《魔童》可真是“魔童”?

在《魔童》中,哪吒雖然一副凶殘的模樣,但他卻從未殺害過一條生命,他只是戲弄,只是在戲弄生命,以博得他在生命中的那種存在感。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這一次他依然是在找安全感與存在感,只是他尋找的對象由父母轉向了人民大眾,人民大眾的仇視和不理解,給他造成了很大的困惑。而他的父母——李靖夫婦,則全然不是《封神演義》中的那種不作為還把孩子往火坑裡推的作態了。他們的行為令人催淚,自始自終都不願放棄哪吒,哪怕哪吒註定死去,他們也依然抱著不能讓他以妖怪的名聲死去,他是妖,但他也可以帶著“英雄”的名號離開。

這和《封神演義》中是截然相反的,在《封神演義》中說哪吒是妖的是李靖夫婦,故哪吒以李靖夫婦為敵,在《魔童》中說哪吒是妖的是普羅大眾,故哪吒以普羅大眾為敵。

"

木吒上前,大喝一聲:“慢來,你這孽障好大膽子!子殺父,忤逆亂倫。早早回去,饒你不死!”······

哪吒把翠屏山的事細細說了一遍“這是李靖的是,是我的是?”

木吒大喝曰:“胡說,天下無有不是的父母!”

哪吒又把之前的事說了一遍“剖腹、剜腸,已將骨肉還他了,我與他無干,還有什麼父母之情!”

——許仲琳(明代)《封神演義》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之魔童轉世》(以下以《魔童》指代)是一部好電影,在“前車之鑑”的道路上,它走了一條自己的,也是大眾的路線,從藝術內涵層面上它高於《大聖歸來》,也不亞於《大魚海棠》,它堪當國漫的翹楚。

在電影院裡我幾度感傷落淚,也幾度開懷暢笑。但這裡我還不想去講耗費太多筆墨去研磨這部電影,因為最好的永遠是藝術本身,任何複製和闡述都無法對藝術本身所能講,所能指的那般更貼切和精準。

況乎,劇透也是一種十惡不赦的罪過。

但我又不能不講,不講我就太難受了。因而,我從側面,或者更應該說我從原著的角度對《魔童》進行“旁敲側擊”。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無論是否看過影片的看客都多少能從影片預告中瞭解到,哪吒,是妖,是個“邪惡”的化身,但所以人又都明白,結果肯定不是那個樣子的。

這是當然。

無論是明朝小說家許仲琳在《封神演義》中的描述的,還是在《魔童》中的描述,哪吒都沒有最終成為十惡不赦的惡棍。

但顯而易見的是,許仲琳的哪吒和《魔童》的哪吒有著共同點,他們在開始的開始都是一個徹底的混球。這一點上《魔童》與先前的影視劇相比具有較高的還原度,但細究起來仍是差的很遠。

在我看來,與其說哪吒在《封神演義》和《魔童》中是個“混球”,毋寧說他其實就是一個“熊孩子”。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下面我就《封神演義》中的描述,再簡單勾勒一下,他是如何“熊”的。

一個“乖乖兒”

其實,哪吒也是一個乖乖兒,他只是不能出門,出門就壞了菜了。

哪吒在殷夫人的肚裡待了三年零六個月,似乎就暗示了他其實是很“乖”的,至少很戀母,很依靠雙親,很需要呵護。當哪吒出生後的七年裡(較真起來,出生後的七年,他應該是十歲了)一直活在那個父權社會之中,他對母親畢恭畢敬,對父親畏懼而唯唯諾諾。

在原著中有這樣幾句:“參見畢,站立一旁,對母親曰:“孩兒要出關閒玩一會兒。稟過母親,方才敢去。”殷夫人愛子之心重,便叫:“我兒,你既要去關外閒玩,可帶一名家將領你去,不可貪玩。恐你爹爹操練回來”。”

寥寥數語,親子關係基本可定,這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古代家庭,以忠治國,以孝治天下。但又有著略微的不同,李靖夫婦或本就不怎待見哪吒,在殷夫人懷孕期間,他們就有對話說:

“孕懷三載有餘,尚不降生,非妖即怪。”

夫人亦煩惱“此孕定非吉兆,教我日夜憂心。”

在外人還未稱哪吒是妖是怪之時,李靖就已把哪吒定性了,而殷夫人也是,不僅沒為兒子辯護還附和夫君,煩惱而憂心。在哪吒出生之日,李靖執劍劈砍之時,殷夫人並未作態更是彰顯了夫婦二人並不待見哪吒。哪吒在《封神演義》中對父母的那種恭謹,不無一種小心翼翼的如履薄冰之感。

其實,他一直都害怕被拋棄。

一圈砸死李艮,“熊孩子”氣質初現

正是那次向母親請示出關閒玩,哪吒來到九灣河,東海口上,一向在家安分守己的哪吒開始無法無天,把七尺混天綾放進九灣河,河水瞬間殷紅了,興致也陡然燃了起來,揮舞攪動,一時山河搖晃,哪吒更是起勁,東海龍宮也跟著地動山搖。

東海龍王派夜叉出水查看,這不當緊,兩三句對話,便命喪了。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那孩子將什麼作怪東西,把河水映紅,宮殿搖動?”夜叉問。

哪吒曰:“你那畜生,是個甚東西,也說話?”

夜叉大怒:“吾奉主公點差巡海夜叉,怎罵我是畜生?”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夜叉自然上岸,要教訓一下這個孩子般大小的哪吒,然而,哪吒將身躲過,右手一個乾坤圈砸在了夜叉頭上,腦漿迸流,死在了岸上。

哪吒笑,“把我乾坤圈都汙了。”書中還寫道:(哪吒)復到石頭上坐下,洗那圈子。

好一個風輕雲淡,波瀾不驚啊。家中家外的表現更是耐人尋味。不知問題輕重,這可謂是“熊孩子”嶄露頭角了。

抽筋敖丙,熊孩子再升級

夜叉巡海不成,命喪岸頭未能覆命,又聽蝦兵傳來夜叉已喪命的消息,東海龍王欲親自出水查看,不想,孝順的三兒子敖丙要代父王前去。

是甚人打死我巡海夜叉李艮?”

“是我,我乃錢塘關李靖第三子哪吒是也,俺父親鎮守此間,乃一鎮之主。我在此避暑洗澡,與他無干,他來罵我,我打死了他,也無妨。”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所言之中,有無“我爸是李剛”的意味?犯錯了先搬出李靖,後又撒謊,說是李艮本與自己無干而又罵他在先,因而打死他,便是無妨。

李艮奉命巡海,有人把東海搞得左搖右晃,又怎能無干呢。這一通潑皮無賴的狡辯,便引來敖丙提起畫戟來刺,哪吒躲過,便問敖丙何人。

敖丙說了,哪吒笑了。

“你原來是敖光之子,你妄自尊大,若惱了我,連你那老泥鰍都拿出來,把皮也撥了他的。”這樣的言論,在父為子綱的時代裡,不去和說話者拼命是不行的。敖丙便再提畫戟來刺。哪吒急了,混天綾望恐一展,綁了敖丙,然而,並不作罷,一腳踏在敖丙的頸項上,揮起乾坤圈照著腦門就下去了。一命嗚呼的敖丙現出了原形。

哪吒說:“打出這小龍的本相來了,也罷,把他的筋抽去,做一條龍筋絛與俺父親束甲。”典型的熊孩子表現再升級,不知天高地厚,為父親闖禍,還想著興許能得表揚呢。

熊孩子要逆天,打到天庭欺敖光

敖光折兵又喪子,但身為貴族的他並沒有喪失自己的彬彬有禮,他也與李靖有過幾面之緣,敖光便找李靖理論。

李靖不信敖光所說,喚哪吒來印證。或許在他看來,哪吒既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也還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毛孩兒,怎麼可能幹出連自己都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呢。然而,哪吒卻當著敖光的面說:

”孩兒今日無事出關,至九灣河玩耍,偶因炎熱,下水洗個澡。叵耐有個夜叉李艮,孩兒又不惹他,他百般罵我,還拿斧劈我,是孩兒一圈打死了。不知又有個甚麼三太子叫做敖丙持畫戟刺我。被我把混天綾裹他上岸,一腳踏住頸項,也是一圈,不意打出一條龍來。孩兒想龍筋最貴氣,因此上抽了他的筋來,在此打一條龍筋絛,與父親束甲。”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李靖自然嚇呆了,讓哪吒謝罪,哪吒倒仍是一副無所謂的腔調:

“伯父,小侄不知,一時失措,望伯父恕罪,元筋交付明白,分毫未動。”

敖光倒還是夠穩重,仍沒掉了自己貴族的氣度,他雖怒不可遏,但也沒耍橫動武,只是表明要“依法處理”,奏明玉帝,走法律程序。

李靖夫婦可嚇哭了。

文中寫道:“哪吒見父母哭泣,立身不安,雙膝跪下。”

哪吒揚言一人做事一人當。便消失了去,而李靖夫婦卻未曾言語表態。哪吒則是截了敖光前去天庭的路,在南天門前大打了敖光,拔了他的龍鱗要他允自己不許上報,禍及家中父母。敖光應了,為了確保父母安心,哪吒又讓敖光變成小蛇隨自己回到家中,並向自己父母保證不會上報天庭。到了李靖家中,羞辱難奈的敖光向李靖和盤托出,並忍無可忍得聲稱要找自己得四海兄弟來討說法。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自知敗露,“跪而稟曰:“老爺,母親,只管放心。孩兒求救師父,師父說我不是私投胎至此,奉玉虛宮符命來保明君。連四海龍王便都壞了,也不妨甚麼事。””

言辭中頗為耐人尋味,跪著喊李靖為“老爺”,又是何等心情心理?自然很是複雜,但哪吒把自己放的卑賤至極卻十分明顯,卑賤歸卑賤,卻仍是不忘自大而猖狂。而道出有太乙真人撐腰,自己又身負重命,可謂令人遐想。那種權勢之爭的孰正孰邪,便難以分得清了。

熊孩子再創新高度,要弒父

一如開頭的寥寥幾句,正是哪吒追殺自己親生父親,遭遇木吒的情景。

大鬧東海,殺敖丙,戲敖光,用乾坤弓再殺石磯娘娘門童,哪吒一路走來就是一路不知輕重,一路囂張到底。

而李靖夫婦在沒有盡到教育義務的同時,還在哪吒誤殺石磯門童時,主動獻出了哪吒,以平石磯娘娘的怒火。

在《封神演義》當中石磯娘娘並非是一個十惡不赦的“黑寡婦”模樣,她是講理的,可說是非分明,冤有頭債有主合乎她的理念,文中更無她濫殺無辜的描寫。然,不幸的是,她找太乙真人評理,太乙真人不僅不講理還蔑視她為截教,自己則為闡教,交涉無果,太乙真人最終殺了石磯娘娘,這樣的橋段更是讓人生疑,混球的可只是哪吒一人麼?

怎麼覺得所有人都冷血,都無情,都不講理。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之所以追殺李靖,還不僅僅是因為李靖把自己獻給了石磯娘娘,更因為在四海龍王大兵壓境之際,哪吒主動剔骨還父,削肉還母與陳塘關脫離了關係,這才保住了陳塘關父母的安危。

可當哪吒需要建造廟宇以香火供養以備再次投胎轉世之用時,他託夢給自己的母親,請求他們幫忙建造一座哪吒行宮,李靖以“他害我們不淺”為由不答應幫助建造行宮,以至於哪吒三番五次託夢與母親而得不到丁點兒反映。

然後,哪吒對母親說的一段對話就出現了:“我求你數日,你全不念兒苦死,不肯造行宮與我,我便吵你個六宅不安。”

於是,一處在翠屏山的哪吒行宮這才就揹著李靖而偷偷建了起來。李靖發覺之後,拆毀了行宮,打碎了哪吒塑像,又一把大火把整個行宮燒成了灰燼。

心寒至極的哪吒,便生出了殺父報仇的惡意來,在太乙真人為其重塑肉身之後,便一路追殺李靖,直到無處可逃的李靖撞上了燃燈道人,燃燈道人送與李靖一座玲瓏寶塔,助李靖成了托塔天王,這才降伏了哪吒這個“熊孩子”。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從哪吒未出生之時,似乎他與父母的牽絆就已註定,而追根溯源似乎他成為“熊孩子”的原因,似乎不證自明,缺乏愛護和教育的他,在安全感和存在感的本能中釀出了一次次大禍,在最渴求的愛得不到迴響和反饋之後,剔骨還父,削肉還母就成了一種決絕與恨意,一種刻骨銘心的生無可戀。

《魔童》可真是“魔童”?

在《魔童》中,哪吒雖然一副凶殘的模樣,但他卻從未殺害過一條生命,他只是戲弄,只是在戲弄生命,以博得他在生命中的那種存在感。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這一次他依然是在找安全感與存在感,只是他尋找的對象由父母轉向了人民大眾,人民大眾的仇視和不理解,給他造成了很大的困惑。而他的父母——李靖夫婦,則全然不是《封神演義》中的那種不作為還把孩子往火坑裡推的作態了。他們的行為令人催淚,自始自終都不願放棄哪吒,哪怕哪吒註定死去,他們也依然抱著不能讓他以妖怪的名聲死去,他是妖,但他也可以帶著“英雄”的名號離開。

這和《封神演義》中是截然相反的,在《封神演義》中說哪吒是妖的是李靖夫婦,故哪吒以李靖夫婦為敵,在《魔童》中說哪吒是妖的是普羅大眾,故哪吒以普羅大眾為敵。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所有的指向都表明這樣一種事實,熊孩子只是渴望在所有的關係之中能夠成為一個很好的存在,這種存在感的作用之大,之必須,可以讓人剔骨削肉,可以讓人弒父亂倫,也可以讓人由惡魔變成救世主,由救世主變成惡魔。

《魔童》踐行的就是後者。

《魔童》迴歸了家庭,而《封神演義》撕裂了它,思及那個年代,不禁又是令人錯愕,《封神演義》到底在講些甚麼呢?無論古今,似乎它都有著極大部分的離經叛道。

每個人都曾是也一直是個“熊孩子”

從新說回“魔童”吧,其實,也無甚可說了,哪裡有甚麼可說的呢?

"

木吒上前,大喝一聲:“慢來,你這孽障好大膽子!子殺父,忤逆亂倫。早早回去,饒你不死!”······

哪吒把翠屏山的事細細說了一遍“這是李靖的是,是我的是?”

木吒大喝曰:“胡說,天下無有不是的父母!”

哪吒又把之前的事說了一遍“剖腹、剜腸,已將骨肉還他了,我與他無干,還有什麼父母之情!”

——許仲琳(明代)《封神演義》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之魔童轉世》(以下以《魔童》指代)是一部好電影,在“前車之鑑”的道路上,它走了一條自己的,也是大眾的路線,從藝術內涵層面上它高於《大聖歸來》,也不亞於《大魚海棠》,它堪當國漫的翹楚。

在電影院裡我幾度感傷落淚,也幾度開懷暢笑。但這裡我還不想去講耗費太多筆墨去研磨這部電影,因為最好的永遠是藝術本身,任何複製和闡述都無法對藝術本身所能講,所能指的那般更貼切和精準。

況乎,劇透也是一種十惡不赦的罪過。

但我又不能不講,不講我就太難受了。因而,我從側面,或者更應該說我從原著的角度對《魔童》進行“旁敲側擊”。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無論是否看過影片的看客都多少能從影片預告中瞭解到,哪吒,是妖,是個“邪惡”的化身,但所以人又都明白,結果肯定不是那個樣子的。

這是當然。

無論是明朝小說家許仲琳在《封神演義》中的描述的,還是在《魔童》中的描述,哪吒都沒有最終成為十惡不赦的惡棍。

但顯而易見的是,許仲琳的哪吒和《魔童》的哪吒有著共同點,他們在開始的開始都是一個徹底的混球。這一點上《魔童》與先前的影視劇相比具有較高的還原度,但細究起來仍是差的很遠。

在我看來,與其說哪吒在《封神演義》和《魔童》中是個“混球”,毋寧說他其實就是一個“熊孩子”。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下面我就《封神演義》中的描述,再簡單勾勒一下,他是如何“熊”的。

一個“乖乖兒”

其實,哪吒也是一個乖乖兒,他只是不能出門,出門就壞了菜了。

哪吒在殷夫人的肚裡待了三年零六個月,似乎就暗示了他其實是很“乖”的,至少很戀母,很依靠雙親,很需要呵護。當哪吒出生後的七年裡(較真起來,出生後的七年,他應該是十歲了)一直活在那個父權社會之中,他對母親畢恭畢敬,對父親畏懼而唯唯諾諾。

在原著中有這樣幾句:“參見畢,站立一旁,對母親曰:“孩兒要出關閒玩一會兒。稟過母親,方才敢去。”殷夫人愛子之心重,便叫:“我兒,你既要去關外閒玩,可帶一名家將領你去,不可貪玩。恐你爹爹操練回來”。”

寥寥數語,親子關係基本可定,這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古代家庭,以忠治國,以孝治天下。但又有著略微的不同,李靖夫婦或本就不怎待見哪吒,在殷夫人懷孕期間,他們就有對話說:

“孕懷三載有餘,尚不降生,非妖即怪。”

夫人亦煩惱“此孕定非吉兆,教我日夜憂心。”

在外人還未稱哪吒是妖是怪之時,李靖就已把哪吒定性了,而殷夫人也是,不僅沒為兒子辯護還附和夫君,煩惱而憂心。在哪吒出生之日,李靖執劍劈砍之時,殷夫人並未作態更是彰顯了夫婦二人並不待見哪吒。哪吒在《封神演義》中對父母的那種恭謹,不無一種小心翼翼的如履薄冰之感。

其實,他一直都害怕被拋棄。

一圈砸死李艮,“熊孩子”氣質初現

正是那次向母親請示出關閒玩,哪吒來到九灣河,東海口上,一向在家安分守己的哪吒開始無法無天,把七尺混天綾放進九灣河,河水瞬間殷紅了,興致也陡然燃了起來,揮舞攪動,一時山河搖晃,哪吒更是起勁,東海龍宮也跟著地動山搖。

東海龍王派夜叉出水查看,這不當緊,兩三句對話,便命喪了。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那孩子將什麼作怪東西,把河水映紅,宮殿搖動?”夜叉問。

哪吒曰:“你那畜生,是個甚東西,也說話?”

夜叉大怒:“吾奉主公點差巡海夜叉,怎罵我是畜生?”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夜叉自然上岸,要教訓一下這個孩子般大小的哪吒,然而,哪吒將身躲過,右手一個乾坤圈砸在了夜叉頭上,腦漿迸流,死在了岸上。

哪吒笑,“把我乾坤圈都汙了。”書中還寫道:(哪吒)復到石頭上坐下,洗那圈子。

好一個風輕雲淡,波瀾不驚啊。家中家外的表現更是耐人尋味。不知問題輕重,這可謂是“熊孩子”嶄露頭角了。

抽筋敖丙,熊孩子再升級

夜叉巡海不成,命喪岸頭未能覆命,又聽蝦兵傳來夜叉已喪命的消息,東海龍王欲親自出水查看,不想,孝順的三兒子敖丙要代父王前去。

是甚人打死我巡海夜叉李艮?”

“是我,我乃錢塘關李靖第三子哪吒是也,俺父親鎮守此間,乃一鎮之主。我在此避暑洗澡,與他無干,他來罵我,我打死了他,也無妨。”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所言之中,有無“我爸是李剛”的意味?犯錯了先搬出李靖,後又撒謊,說是李艮本與自己無干而又罵他在先,因而打死他,便是無妨。

李艮奉命巡海,有人把東海搞得左搖右晃,又怎能無干呢。這一通潑皮無賴的狡辯,便引來敖丙提起畫戟來刺,哪吒躲過,便問敖丙何人。

敖丙說了,哪吒笑了。

“你原來是敖光之子,你妄自尊大,若惱了我,連你那老泥鰍都拿出來,把皮也撥了他的。”這樣的言論,在父為子綱的時代裡,不去和說話者拼命是不行的。敖丙便再提畫戟來刺。哪吒急了,混天綾望恐一展,綁了敖丙,然而,並不作罷,一腳踏在敖丙的頸項上,揮起乾坤圈照著腦門就下去了。一命嗚呼的敖丙現出了原形。

哪吒說:“打出這小龍的本相來了,也罷,把他的筋抽去,做一條龍筋絛與俺父親束甲。”典型的熊孩子表現再升級,不知天高地厚,為父親闖禍,還想著興許能得表揚呢。

熊孩子要逆天,打到天庭欺敖光

敖光折兵又喪子,但身為貴族的他並沒有喪失自己的彬彬有禮,他也與李靖有過幾面之緣,敖光便找李靖理論。

李靖不信敖光所說,喚哪吒來印證。或許在他看來,哪吒既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也還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毛孩兒,怎麼可能幹出連自己都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呢。然而,哪吒卻當著敖光的面說:

”孩兒今日無事出關,至九灣河玩耍,偶因炎熱,下水洗個澡。叵耐有個夜叉李艮,孩兒又不惹他,他百般罵我,還拿斧劈我,是孩兒一圈打死了。不知又有個甚麼三太子叫做敖丙持畫戟刺我。被我把混天綾裹他上岸,一腳踏住頸項,也是一圈,不意打出一條龍來。孩兒想龍筋最貴氣,因此上抽了他的筋來,在此打一條龍筋絛,與父親束甲。”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李靖自然嚇呆了,讓哪吒謝罪,哪吒倒仍是一副無所謂的腔調:

“伯父,小侄不知,一時失措,望伯父恕罪,元筋交付明白,分毫未動。”

敖光倒還是夠穩重,仍沒掉了自己貴族的氣度,他雖怒不可遏,但也沒耍橫動武,只是表明要“依法處理”,奏明玉帝,走法律程序。

李靖夫婦可嚇哭了。

文中寫道:“哪吒見父母哭泣,立身不安,雙膝跪下。”

哪吒揚言一人做事一人當。便消失了去,而李靖夫婦卻未曾言語表態。哪吒則是截了敖光前去天庭的路,在南天門前大打了敖光,拔了他的龍鱗要他允自己不許上報,禍及家中父母。敖光應了,為了確保父母安心,哪吒又讓敖光變成小蛇隨自己回到家中,並向自己父母保證不會上報天庭。到了李靖家中,羞辱難奈的敖光向李靖和盤托出,並忍無可忍得聲稱要找自己得四海兄弟來討說法。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自知敗露,“跪而稟曰:“老爺,母親,只管放心。孩兒求救師父,師父說我不是私投胎至此,奉玉虛宮符命來保明君。連四海龍王便都壞了,也不妨甚麼事。””

言辭中頗為耐人尋味,跪著喊李靖為“老爺”,又是何等心情心理?自然很是複雜,但哪吒把自己放的卑賤至極卻十分明顯,卑賤歸卑賤,卻仍是不忘自大而猖狂。而道出有太乙真人撐腰,自己又身負重命,可謂令人遐想。那種權勢之爭的孰正孰邪,便難以分得清了。

熊孩子再創新高度,要弒父

一如開頭的寥寥幾句,正是哪吒追殺自己親生父親,遭遇木吒的情景。

大鬧東海,殺敖丙,戲敖光,用乾坤弓再殺石磯娘娘門童,哪吒一路走來就是一路不知輕重,一路囂張到底。

而李靖夫婦在沒有盡到教育義務的同時,還在哪吒誤殺石磯門童時,主動獻出了哪吒,以平石磯娘娘的怒火。

在《封神演義》當中石磯娘娘並非是一個十惡不赦的“黑寡婦”模樣,她是講理的,可說是非分明,冤有頭債有主合乎她的理念,文中更無她濫殺無辜的描寫。然,不幸的是,她找太乙真人評理,太乙真人不僅不講理還蔑視她為截教,自己則為闡教,交涉無果,太乙真人最終殺了石磯娘娘,這樣的橋段更是讓人生疑,混球的可只是哪吒一人麼?

怎麼覺得所有人都冷血,都無情,都不講理。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哪吒之所以追殺李靖,還不僅僅是因為李靖把自己獻給了石磯娘娘,更因為在四海龍王大兵壓境之際,哪吒主動剔骨還父,削肉還母與陳塘關脫離了關係,這才保住了陳塘關父母的安危。

可當哪吒需要建造廟宇以香火供養以備再次投胎轉世之用時,他託夢給自己的母親,請求他們幫忙建造一座哪吒行宮,李靖以“他害我們不淺”為由不答應幫助建造行宮,以至於哪吒三番五次託夢與母親而得不到丁點兒反映。

然後,哪吒對母親說的一段對話就出現了:“我求你數日,你全不念兒苦死,不肯造行宮與我,我便吵你個六宅不安。”

於是,一處在翠屏山的哪吒行宮這才就揹著李靖而偷偷建了起來。李靖發覺之後,拆毀了行宮,打碎了哪吒塑像,又一把大火把整個行宮燒成了灰燼。

心寒至極的哪吒,便生出了殺父報仇的惡意來,在太乙真人為其重塑肉身之後,便一路追殺李靖,直到無處可逃的李靖撞上了燃燈道人,燃燈道人送與李靖一座玲瓏寶塔,助李靖成了托塔天王,這才降伏了哪吒這個“熊孩子”。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從哪吒未出生之時,似乎他與父母的牽絆就已註定,而追根溯源似乎他成為“熊孩子”的原因,似乎不證自明,缺乏愛護和教育的他,在安全感和存在感的本能中釀出了一次次大禍,在最渴求的愛得不到迴響和反饋之後,剔骨還父,削肉還母就成了一種決絕與恨意,一種刻骨銘心的生無可戀。

《魔童》可真是“魔童”?

在《魔童》中,哪吒雖然一副凶殘的模樣,但他卻從未殺害過一條生命,他只是戲弄,只是在戲弄生命,以博得他在生命中的那種存在感。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這一次他依然是在找安全感與存在感,只是他尋找的對象由父母轉向了人民大眾,人民大眾的仇視和不理解,給他造成了很大的困惑。而他的父母——李靖夫婦,則全然不是《封神演義》中的那種不作為還把孩子往火坑裡推的作態了。他們的行為令人催淚,自始自終都不願放棄哪吒,哪怕哪吒註定死去,他們也依然抱著不能讓他以妖怪的名聲死去,他是妖,但他也可以帶著“英雄”的名號離開。

這和《封神演義》中是截然相反的,在《封神演義》中說哪吒是妖的是李靖夫婦,故哪吒以李靖夫婦為敵,在《魔童》中說哪吒是妖的是普羅大眾,故哪吒以普羅大眾為敵。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所有的指向都表明這樣一種事實,熊孩子只是渴望在所有的關係之中能夠成為一個很好的存在,這種存在感的作用之大,之必須,可以讓人剔骨削肉,可以讓人弒父亂倫,也可以讓人由惡魔變成救世主,由救世主變成惡魔。

《魔童》踐行的就是後者。

《魔童》迴歸了家庭,而《封神演義》撕裂了它,思及那個年代,不禁又是令人錯愕,《封神演義》到底在講些甚麼呢?無論古今,似乎它都有著極大部分的離經叛道。

每個人都曾是也一直是個“熊孩子”

從新說回“魔童”吧,其實,也無甚可說了,哪裡有甚麼可說的呢?

《哪吒之魔童轉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熊孩子”迴歸了?

單從一個萬千生命中的個體角度來言,哪有什麼魔童呢?只不過是一個少不更事,尋找存在感和安全感的“熊孩子”罷了。

或許此熊孩子和彼熊孩子大相徑庭,但它確實是一次不錯的迴歸,更合乎主流意識。

哪吒,一個社會真正需要的痞子英雄,亦正亦邪,是合乎人情合乎人性的,也不會令人失望和絕望。因為在根本上我們都曾是一個“熊孩子”,現在也是,只要我們還存在,需要存在並渴求安全,我們都將一直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