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建言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打造華智價值鏈

專家學者建言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打造華智價值鏈

圖為旅美學者、南京大學華智中心副主任徐德清發表演講。 南庚戍 攝

圖為旅美學者、南京大學華智中心副主任徐德清發表演講。 南庚戍 攝

中新網南京5月23日電 (楊顏慈)在首屆華智論壇召開期間,海內外專家學者和政經界代表百餘人23日齊聚南京,圍繞“東亞合作和全球治理創新”展開研討。

“僑”成為會議的高頻詞,與會代表聚焦“一帶一路”中的僑智僑力,提出巧借“僑”思,打造華智價值鏈。

專家學者建言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打造華智價值鏈

首屆華智論壇在南京召開。 泱波 攝

中國外交部外交政策諮詢顧問、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楊潔勉提出,在全球治理中,數千萬的華僑華人在這一領域作為可期。

楊潔勉認為,在非國家行為體方面,非政府組織發揮的作用日益凸顯,華僑華人也可從中找到突破點。他認為,華僑華人應該找準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積極獻言獻策獻力。

“海內外華僑華人中蘊含著豐富的智慧。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能用眾智,則無畏於聖人。”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提出,華人學者是建設“一帶一路”的一批重要的力量。

在“特別專場:華人華智、‘一帶一路’與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分論壇上,政企界人士更聚焦於華僑華人蔘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具體落腳點。

專家學者建言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打造華智價值鏈

23日,“特別專場:華人華智、‘一帶一路’與中國企業走出去”分論壇召開。 楊顏慈 攝

全國日本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商務部亞洲司原司長呂克儉提出中日在第三方合作的新領域,即中日攜手開拓第三方市場。他認為,在這個三方共贏的市場,華僑華人都可以發揮所長,找準角色參與其中,實現“1+1+1”大於3的效果。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大國關係研究室主任鍾飛騰則提出應挖掘利用華商網絡。

他提出,“一帶一路”沿線的華僑華人約4000萬,華商網絡密佈。“舉一個例子,在一帶一路’建設之初,在部分國家地區,有些華僑華人擔心中資企業會不適合當地政治經濟和環境生態。但在他們逐步瞭解這些項目之後,反而成為聯通項目的重要力量,聯通民心的智慧橋樑。”

旅美學者、南京大學華智中心副主任徐德清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尋求與沿線各國共同發展經濟的努力,給廣大華僑華人提供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機遇。

“從經濟上講,現在全球經濟發展乏力,需要尋找新引擎,這就需要發展新的市場及合作模式。”徐德清認為,“一帶一路”其實也是為全球的經濟發展尋找新的發展及合作模式,各地的華人華僑應該要多做雙邊的溝通和交流,應當為“一帶一路”如何與所在國友好合作、共同發展向中國政府和當地政府獻計獻策,實現中國、沿線國、沿線國華人華僑三者的共贏。

據悉,華智論壇是南京大學華智全球治理研究院主辦的常設性年度學術盛會,邀請來自全球政治經濟社會各界傑出人士與海內外著名華僑人士與會,致力於打造海內外華人傑出人士的思想交流與對話高端平臺。南京大學華智全球治理研究院是面向海外華僑華人專家學者提供交流平臺的新型高端智庫,由南京大學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共同組建。(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