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尋仙訪道逸事,“此身不上如來座,收拾河山亦要人”

溫馨提示:點擊右上方“關注”,隨時閱讀更多精彩修行故事。

南懷瑾先生1917年生於浙江溫州樂清一個世代書香之家。自幼接受傳統私塾的嚴格教育,少年時期,遍讀諸子百家,同時苦心研習文學書法,詩詞曲賦,天文曆法等各種學問,並深得精要。二十歲前,嗜讀仙俠小說並醉心習練種種武術和道功,曾拜師各門各派多達八十餘人。

南懷瑾先生尋仙訪道逸事,“此身不上如來座,收拾河山亦要人”

隻身入川,尋訪劍仙

南先生受小說影響對蜀山劍俠心嚮往之。他認為真正的劍仙可能在四川的峨眉與青城兩山。於是,1937年5月, 20歲的南先生隻身入川,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要尋覓劍仙,學習劍術。

當時正值抗戰時期,南先生入川之後的事蹟,成都曾有報載:“有一南姓青年,以甫弱冠之齡,壯志凌雲,豪情萬丈,不避蠻煙瘴雨之苦,躍馬西南邊陲,部勒戎卒,殫力墾殖,組訓地方,以鞏固國防。迄任務達成,遂悄然單騎返蜀,執教於中央軍校。只以資稟超脫,不為物羈,每逢假日閒暇,輒以芒鞋竹杖,遍歷名山大川,訪盡高僧奇士。復又辭去教職,棄隱青城靈巖寺,再遁跡峨眉山中峰絕頂之大坪寺,學仙修道云云。”

鶴鳴山青城派的王青風被武林人士譽為一代劍仙,南先生聽說此人後,上山尋訪多次,終於能夠得見。南先生請王青風表演,王青風站在山頭上,用手一指,數丈外山峰上的一棵老松樹即應手而倒。南先生童心未泯,很驚訝地問王青風:“何以沒有劍光?”王青風說:“我早已經告訴過你並無此事,欲練至有光,另有一番道理。”南先生又請王青風的大弟子表演,只見他用鼻孔吼氣,便看到他站立的地方,周遭山土轉即成塵飛揚。

南先生回憶說:“這兩次表演都是親眼目睹的事實,由此而相信中國武術,的確可練至甚高甚妙境界。”

南懷瑾先生尋仙訪道逸事,“此身不上如來座,收拾河山亦要人”

靈山一會,曠世佛緣

1942年暑假,南先生背了一把劍上靈巖山,去看望他的至交好友,靈巖寺的主持傳西法師。當時,袁煥仙已在山中閉關了一段時日。對經常登山的南先生已有所耳聞,他發現南先生雖然小小年紀,但非等閒之輩,他有意要傳道給南先生。

這一天,正好袁煥仙出關,兩人一見面,袁煥仙先生便先打招呼:“南教官,你好!” 南先生趕緊還禮,忙道:“聽說你是得道的高人!” 袁煥仙說:“哪裡哪裡,我看你武功很高,向你拜師!” 南先生謙虛一番:“不敢說教,陪你玩玩。”第一次見面,就是簡單的過程。後來,袁煥仙真的跟南先生學了一套太極拳。但此“靈山一會”更大的意義是,成就了袁煥仙與南先生的曠世佛緣。在第一次會面以後南先生便常常利用假期和週末,來到靈巖山,追隨袁師研習參禪。

南先生後來曾回憶說:“這是一段奇緣啊,倘非國變,何緣入川?倘不入川,這一段提不起放不下的公案,從何處了?仔細思量真是令人汗淚交傾不止。”

南懷瑾先生尋仙訪道逸事,“此身不上如來座,收拾河山亦要人”

靈巖禪七,得個入處

1942年九月,袁煥仙在靈巖禪寺主持了一次非常重要的“禪七”,一時成為蜀中禪門盛事。

靈巖禪七進行了幾天後,南先生忽然進入一個境界,遠隔重樓,但是卻能看見袁師室中的人物、狀態、談話,就像是同處一室一樣,驚訝不已。於是,恭請袁師到祖殿說這個事。不料袁師大罵道:“我還以為你是個人,竟然會作這樣的見解?”罵完後便回房了。袁師這個處置對南先生影響很大,使南先生不再特別注意“神通”之事。(1942年冬,虛雲大師自曹溪來重慶主持護國息災法會,袁煥仙攜南先生赴重慶禮請虛雲老和尚到成都,袁師指南先生而跟虛老說:“此生在靈巖七會中亦小小有個入處,曾一度發通,隔重垣見一切物,舉似餘。餘力斥之,累日乃平言未卒。”虛老說:“好、好,幸老居士眼明手快,一時打卻,不然險矣危哉。所以者何,大法未明多取證,一分神通即多障蔽本分上一分光明,素絲岐路,達者惑焉,故仰山曰,神通乃聖末邊事,但得本何愁末也。”)

南懷瑾先生尋仙訪道逸事,“此身不上如來座,收拾河山亦要人”

在靈巖禪七中,袁師反覆提斯,終使得南先生得個入處。關於靈巖寺對於南先生之重要性,南先生曾回憶到:“記得我在靈巖山下來後師友皆說我明白了此事。我自己也覺得對了。果然在此後,什麼都懂了。這一點是根本智、無師智。凡是什麼新舊學問,疑難雜症,不懂的,到了心中,只要一念回光,什麼都眾流歸元,就都懂了。如石頭投到大海中,連個波紋都不見,提起即用,放下便休。”

峨眉山頂發宏願,菩薩為證明

南先生隨袁師參學之後,進一步想要閉關遍閱藏經。當年整個四川,別處還找不到大藏經,只峨眉山大坪寺有一部。可是寺廟上說,不做和尚不允許到寺廟閱藏經。

一天,南先生說要去山王廟施食,問有誰敢一起去,當時有好幾個老和尚,包括通永法師都是老前輩,共十多個人便一同跟隨南先生去。帶了施食的米、杯子,到山王廟坐下。南先生當時坐在正中央,老和尚們分兩排坐在旁邊。南先生便作了施食。施食完了後,撤了米,這時南先生一下有了個衝動,施食後想要個證明!

南先生把手拍在地上說:“我要到峨嵋來閉關,向菩薩請求,在這裡閉三年關,也向山神、諸佛、龍天護法打個交道,如果我所得的、所證悟的這個佛法是真的,請給我一個證明!上峨眉山閉關閱大藏經,將來出來不管我出家、在家,弘揚正法的同時,一手扶持儒家,一手扶持道家,弘揚百家文化,接續中國文化斷層,這個做法對不對?就是這個願望。我生生世世都是這個願望,對不對,能不能給我一個證明?”

南懷瑾先生尋仙訪道逸事,“此身不上如來座,收拾河山亦要人”

南先生把手向下一拍,這話一講,在峨嵋山的高山上,整個夜空下的峨嵋山忽然亮如白晝,大家就聽到空中一個裂空的聲音“嗤──!”,四個字--聲如裂帛,好像一塊大布撕開一樣,一片光明,整個罩住了。這個光明持續了很長時間,有二十幾分鐘不動。那些老和尚,睜著眼睛都嚇住了,紛紛趕快合掌。南先生對老和尚們說,你們看,佛法是真的吧!這些老和尚跪下來,不只對著光,還轉過來向南先生拜,邊拜還邊說:“菩薩!肉身菩薩來了!”南先生也趕快起來,向諸位老前輩還禮致意。所以峨眉山的通永師父,看到先生都非常恭敬,還說:“老師是菩薩呀!”

南先生見此聲光迴應,就合掌,感謝菩薩證明有這個事。於是就在1943年,26歲這一年的初春,南先生在峨眉山大坪寺剃髮出家閉關。閉關期間遍閱了寺院中的《大藏經》,受益無窮。之後南先生還曾遠遊康藏,一探密宗之奧。

南懷瑾先生尋仙訪道逸事,“此身不上如來座,收拾河山亦要人”

後來的南先生依其夙願還俗。此後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為弘揚儒釋道做著不懈的努力,通過對儒、釋、道三家學問的演繹和歸納實踐著自己峨眉山上所發的宏願。

南先生曾自題一首詩以表心跡:

不二門中有發僧,聰明絕頂是無能。

此身不上如來座,收拾河山亦要人。

我們從這首詩以及南先生此後一生的事蹟可以明白,當初南先生為什麼在出家三年後卻又還了俗。所謂東方聖人,西方聖人,出家修行,在家修行,此心同,此理亦同。南先生的大願就是要出世,到世間來弘揚傳統文化,要讓傳統文化的根不斷,一代一代傳承接續下去。南先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復興與普及的作用功不可沒。

南先生對人生闡述是“儒釋道合一境界,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

“經論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仙風道骨,學腹經綸”

“維摩現世,法雨漫天”

這就是我們的一代大師——南師懷瑾!

南懷瑾先生尋仙訪道逸事,“此身不上如來座,收拾河山亦要人”


最後向有緣看到這篇文章,對南懷瑾先生不甚瞭解的朋友們,推薦南先生的部分著作:

  • 《南懷瑾選集》及其他單行本著述

南先生精通儒釋道經典,一生著述及其豐富,大部分以講課錄音整理,即“述而著”為主。對儒釋道各種典籍的講解旁徵博引、深入淺出。如《論語別裁》、《原本大學微言》、《易經系傳別講》、《禪海蠡測》、《楞嚴大義今釋》等等超過三十多種,《南懷瑾選集》收錄了南先生部分著述,這些著述廣為流傳,均是非常值得我輩學習的重要書目。

南懷瑾先生尋仙訪道逸事,“此身不上如來座,收拾河山亦要人”

  • 《南禪七日》錄像

《南禪七日》是南先生在廈門南普陀寺為僧眾們打禪七的時候,記錄下來的錄像,把這七天的內容全部收錄了下來,共21集。視頻至今在網絡上廣為流傳。是瞭解佛學思想和修持方法的一個很好的學習內容。

歡迎轉發、留言、點贊以及添加關注,隨時閱讀更多精彩的@東方修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