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十一畢業致辭:別人千辛萬苦想考名校,你們把南科大上成了名校

陳十一畢業致辭:別人千辛萬苦想考名校,你們把南科大上成了名校

尊敬的各位來賓,親愛的2019屆畢業生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一個特殊而又難忘的日子,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畢業典禮,共同見證2019屆800位本科生和246位研究生順利畢業。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祝賀全體畢業生!

親愛的2015級同學,你們是南科大承上啟下的開拓者、飛速發展的參與者、歷史進程的創造者。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在南科大有“同年之誼”。2015年,我選擇“從北向南”,從北大來到南科大。而你們,則是我到南科大後親自參與招收的第一屆學生。吸引我們在這裡相聚的,是創造中國高等教育奇蹟的偉大夢想,是深圳這座偉大的城市。

陳十一畢業致辭:別人千辛萬苦想考名校,你們把南科大上成了名校

你們親自見證並推動了一所大學的茁壯成長。四年中,南科大從只有幾個本科專業,到擁有29個本科專業和4個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碩士學位授權點,理工醫協調發展,兼具商科和特色人文社科的全新大學。別人是千辛萬苦想考上名校,你們卻是把南科大上成了名校。這幾年南科大在國際大學排名中逐年進步。前天,最新的泰晤士年輕大學排名,南科大排在全球55位,是中國內地高校迄今取得的最好成績, 創造了辦大學的深圳速度與質量。

讀一所大學,和創建一所大學註定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體驗,這些都將成為你們區別於同齡人的人生財富。

陳十一畢業致辭:別人千辛萬苦想考名校,你們把南科大上成了名校

你們親自參與並創造了很多南科大的“第一次”。你們中有致誠書院和樹德書院第一屆學生,並親自參與了學校由兩個書院擴展至四個然後再到六個書院的進程;你們“享受”了南科大第一個暑期小學期,叫響了“南方不放假大學”的名號。別人暑期都是旅遊行程表,你們暑期是學習課程表;你們推動了第一次全校師生跨年晚會、第一次全校運動會,記得當時我還在晚會上唱了一首《兒行千里》,聽說圈了不少粉絲。

陳十一畢業致辭:別人千辛萬苦想考名校,你們把南科大上成了名校

對於你們,我有許多欽佩和些許愧疚。你們當年選擇南科大,是無比勇敢的決定。選擇一所初創大學,選擇和一所大學共同成長,意味著需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勇氣,需要承擔更多的未知風險。但你們,義無反顧選擇了和南科大一起成長。現在,南科大學科越來越齊全,實驗室和科研設備越來越完善,校園二期工程眼看就要全面竣工,南科大醫學院醫院, 設計學院正開始建設,而你們卻要畢業了。一朝南科人,終生南科情,感謝大家對學校的包容和理解。

當然,更讓我欣慰的是,2015級畢業生交出了一份耀眼的“成績單”:超過一半的同學到國內外名校繼續深造。化學系徐晶課題組的6位本科生全部獲得直博offer。許多同學本科階段就已經在國際頂尖期刊上發表論文,我為你們在科學研究中的銳意進取感到驕傲!

同時,也有不少畢業生懷著遠大志向踏入社會,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中都有我們南科大學子,南科大正在用源源不斷的高素質人才回報深圳,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提供智力支撐。

還有2017級碩士研究生,你們在南科大–哈工大兩所學校共同打造的優質教育資源平臺上,獲得了獨特的人生體驗,成為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的創新人才,這是非常了不起的經歷,更是你們人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我為你們驕傲!

陳十一畢業致辭:別人千辛萬苦想考名校,你們把南科大上成了名校

同學們,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你們有個性,不喜歡“同款”;你們“自黑”也更“自信”;你們敢於扛996,也大膽擁抱不確定性。走出校門,迎接你們的將是一段全新的人生之路。當今時代,第四代工業革命撲面而來,知識更新不斷加快,社會分工日益細化,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尤其在科技領域,已經進入了“硬核”時代,很多國家都在加強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新能源等領域的部署,爭奪“根技術”主導權。

科學的未來只能屬於勤奮而勇於面對挑戰的年輕一代,中國科學的未來只能屬於你們。怎樣在自己的科研領域實現重大突破,推動國家實現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的角色轉變,這是時代留給你們的命題。如何在人生道路上成功做到從學生到社會精英人才的華麗轉身,在你們出發前,我有三個問題留給大家去探求與解答。

陳十一畢業致辭:別人千辛萬苦想考名校,你們把南科大上成了名校

第一:你們能否守得住寂寞,做科技創新的專注者?

做任何工作尤其是學術研究,首先要“發現你的熱愛,熱愛你的發現”。在枯燥甚至乏味的科研道路上支持你堅定前行的,永遠是你的熱愛。我的導師周培源先生曾經說過,湍流研究很難拿諾貝爾獎,因為我們很難定義什麼是湍流,也無法定義什麼是湍流問題的解決。但是,湍流卻是國家航空航天航海重大裝備中“卡脖子”問題,是懸而未決的重要基礎科學與應用科學, 也是Science公佈的全世界最前沿的125個科學問題之一,依然有無數的科學家投身到湍流的研究,我相信他們和我一樣,對湍流研究的熱愛是深入骨髓的。

專注是做學術研究的基礎。長期面對同一個需要解答的問題,百思不得其解,對於專注度不夠的人來說會是種煎熬。我們物理系的張立源課題組,不久前用實驗首次驗證了三維量子霍爾效應, 成果今年五月發表在《自然》雜誌上。實際上這個預測早在32年前就被提出來了,但由於各國科學家無法實現苛刻的實驗條件,研究一度停頓。張老師沉心於這個冷門領域,花了整整四年時間最終攻破了這個難題。記得大概兩年多前, 張立源教授來到我的辦公室,告訴了我他的研究想法;他說:“我的這個工作做了很久,這應該是一個重要的工作; 但我的啟動經費花得差不多了,我需要學校與您的支持。”大家都知道當一位教授要校長支持的含義。我當時就被他的執著所感動,說服了學校其他領導, 給予了他額外的支持。我十分贊同他說的話,做科研就像挖礦,可能有很長一段時間看不到光,但認準目標就不要輕易放棄。

我希望南科大的學子們,能夠發現並專注於自己將為之沉浸一生的事業,並在喧囂的世界中執著前行。我一直認為,在科學世界裡最好的位置是“冷板凳”。發現“冷板凳”已經成功了一半,能把“冷板凳”坐熱,就是開闢自己學術領地的開始,進而有可能成為身懷絕技的“掃地僧”。

第二:你們能否追求卓越,做科技創新的引領者?

培養卓越的一流科技人才,走在源頭創新的最前列,支撐深圳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南科大創建的初心。從“631”招生模式到“三制三化”,從通識教育到新醫科、新工科、新文科的持續探索,在飛速發展的進程中,南科大一直追求做中國高等教育的引領者。今年我們又獲批機器人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臨床醫學三個專業。前兩個專業標誌著南科大新工科的專業佈局與智能時代緊密結合;臨床醫學專業的設立,則標誌著南科大進入理、工、醫學全面發展的新階段,而我們與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共同籌建聯合醫學院,則是中國高校與國外一流院校在醫學相關專業合作的率先探索。

當今世界的科技迭代愈發高頻,領先的時機轉瞬即逝,我們必須以時不我待的超前思維進行佈局。在冷凍電鏡領域還沒有獲得諾獎的時候,我們就佈局了冷凍電鏡實驗室;在量子計算領域全球剛起步時,我們就成立了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面對各種條件不成熟,我們的俞大鵬院士有句名言“死等就是等死”,他帶領團隊克服人才、經費與空間不足等諸多困難,用艱韌的創業精神,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搭建了中國最好的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平臺,並發表了諸多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科研成果。

南科大的學科佈局、科研佈局、人才培養體系佈局,都是為了培養面向未來的、能夠成為科技前沿創新引領者, “國之棟樑”、“國之重器”,我希望學校與生俱來的創新基因,能夠潛移默化融入大家的血液,在你們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成為揚帆遠航的澎湃動力。我真誠希望“pursue excellency, become a leader ”成為南科大畢業生的重要特徵。

第三:你們能否勇闖禁區,做科技創新的開拓者?

在科學的探索之路上,跑在最前列的引領者經常會率先進入“無人區”,完成人類認知的升級與突破。在這裡,任何一個不確定的因素都足以導致全盤皆輸、從零開始,必須在前所未見的危險和威脅中摸索開闢出一條全新的道路。其實,南科大從成立之初到現在的諸多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探索中國高等教育的“無人區”, 成為了中國高等教育的試驗田。

任正非先生在訪談中提到了華為的“無人區”。華為在超越所有競爭對手之後逐步攻入了“無人區”,處於無人領航、無既定規則、無人跟隨的迷航困境。重大創新是無人區的生產法則,沒有理論突破、沒有技術突破、沒有大量的技術積累,是不可能產生爆發性創新的。我希望,我們南科大的畢業生能夠在自己的科研人生中,參與、主導更多的行業開拓,更有機會體驗到無人區的驚險與美妙。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曾經攜手定義了一所新的大學;今後的人生,你們將定義一個新的世界。今天,讓我們在這裡許下一個約定:再過三十年,到新中國成立100週年的時候,當富強、民主、文明、美麗的中國夢照進現實,請你們再回到南科大校園,講述你們追尋科學之路、人生之路的故事。

再見了,我的2019屆同學們,請帶著南科大的初心與敢闖敢試的基因與精神勇往直前,奮力探索你們人生的“無人區”。

我想讓希臘詩人卡瓦菲斯的詩句作為送別:

Hope your road is a long one,

full of adventures, full of discoveries.

(願你們的道路漫長,充滿奇蹟,充滿發現!)

最後,I love you three thousand times!

(來源:南科大官網,有刪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