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容若最悽美的詞,前14個字家喻戶曉,真正意思卻沒幾人瞭解!

納蘭性德的一生,早已經成了清代以來的傳奇,被世人描繪了太多,太久。

文武雙全的青年才俊,20歲就一步登天的“官二代”,早夭的絕世才子。這樣的角色,畢竟是亙古以來也沒出現過幾次的。

納蘭容若最悽美的詞,前14個字家喻戶曉,真正意思卻沒幾人瞭解!

可能更喜歡的還是他的才情吧。他的作品偏細膩柔和,往往用詞和意境都極盡優美之能事。都起來自然而然有一種貴族氣,書生氣,文雅氣。

於陰柔和較窄的視野中偏偏糅合著容若極致的深情,詩緣情而旖旎,也是這個原因,本來並不喜歡這種文風的我,深深地被容若的深情,折服。

納蘭容若最悽美的詞,前14個字家喻戶曉,真正意思卻沒幾人瞭解!

但也是因為他的風雅文藝,不僅真正懂他的人會喜歡他,附庸風雅之人的首選之一也是他。這一點上,就見仁見智了。如今打著文藝青年幌子招搖的一群人,將他們前輩附庸風雅的可惡勁兒繼承了個徹徹底底。

以納蘭性德落拓不羈的性格,碰見不懂他還要硬吹噓他的人,估計是不會多看一眼的。

納蘭容若最悽美的詞,前14個字家喻戶曉,真正意思卻沒幾人瞭解!

容若出生於名門,父親是一代權臣納蘭明珠,母親則是愛新覺羅家族的人,一品誥命夫人。所以他自小接受著最好的教育,文武雙全,才情早就動了京師。二十歲被提拔為一品侍衛,跟隨皇帝身邊。這樣的提拔,一方面是政治因素,一方面也是他的才情吧。

詞作《飲水詞》出世之時,引起了天下人的追捧,但是“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

世間粉絲無數,庭下食客三千,說起至交,寥寥而已。史書評價納蘭容若結交者”皆一時之俊異,於世所稱落落難合者“。想要讀懂他嗎,先試著被世俗拋棄甚至鄙視吧。

納蘭容若最悽美的詞,前14個字家喻戶曉,真正意思卻沒幾人瞭解!

我想無論有沒有深入瞭解過他,最打動你的也是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見“吧。現代社會這句話真的要被用爛掉了。但是詞中的感情沒有褪色,世間的惡俗也就影響不了他。

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

清代: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納蘭性德的詞可以說以情深著名,畢竟是極致的性情中人。寫詩寫詞,最重要的還是情感的真摯,其他方面如結構,遣詞造句,韻和格律都會增光添彩,而情感則是靈魂。

這首《木蘭花》是納蘭性德模仿被拋棄的婦人的語氣寫成,而從題目可以看出,他在以愛情寫友情,希望友情可以如愛情一般忠貞不渝。

至交不多,實在損失不起。

納蘭容若最悽美的詞,前14個字家喻戶曉,真正意思卻沒幾人瞭解!

這當中用了幾處典故,一處是”何事秋風悲畫扇“,是漢朝班婕妤被拋棄的例子,對比說明”人生若只如初見“的美好。

一處”驪山語罷清宵半“用的卻是唐玄宗和楊貴妃悽美的愛情故事。唐玄宗悲痛楊貴妃的悽慘命運,作出了名響”雨霖鈴“。這是一段雖然結局沉重卻偉大的愛情,雙方無怨無悔的走到了最後。

這也是他想要的愛情呀,可惜愛妻難產而逝,他也從此消沉下去。終於在30歲的時候,在暢快的一醉過後,在三連長嘆之後與世長辭。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說盡了古今驚採絕豔之人逃不過的命運。

寫到此處又想到金庸先生已經仙逝,淚難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