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家喻戶曉的英雄,曾狂懟和珅,大快人心,卻有一件事羞於見人

清朝 紀昀 和珅 鐵齒銅牙紀曉嵐 慕楓歌歌 2017-05-28

紀曉嵐作為清代著名文人和官員,特別是受到清宮劇的影響,幾乎是家喻戶曉的人物,“鐵齒銅牙紀曉嵐”的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成為了一名敢於和大壞蛋和珅鬥智鬥勇的大英雄,其幽默詼諧的性格,讓人無比喜愛。

史上家喻戶曉的英雄,曾狂懟和珅,大快人心,卻有一件事羞於見人

但電視劇的演繹是經過藝術再加工的,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可沒有那麼正直無私,甚至在私生活上,也有很多不檢點的地方,在人性的另一面,紀曉嵐卻讓人大跌眼鏡,這既是他強大旺盛的“肉慾”。

紀曉嵐的“肉慾”,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正常的肉慾,也就是愛吃肉,人類是食肉動物,愛吃肉很正常,而紀曉嵐卻達到了一種令人咂舌的地步,肉食對他來說好像生命一般,一天不吃就受不了,他不僅吃肉吃得多,還吃得與眾不同,比如吃大肉,他不用米粉、蔬菜搭配,直接拿手幹吃,根本不覺得油膩,可以想象,偶爾這樣吃一次還可以,可是對於紀曉嵐來說,天天這樣吃,就只能以奇才來形容了。

史上家喻戶曉的英雄,曾狂懟和珅,大快人心,卻有一件事羞於見人

在吃肉上面,有當時文人的確切記載,有一本《清朝野史大觀》,上面就記載有紀曉嵐吃肉的本領:“公平生不穀食麵或偶爾食之,米則未曾上口也。飲時只豬肉十盤,熬茶一壺耳。”意思不難理解,文中的話語是說紀曉嵐很能吃肉,一次要吃十盤豬肉,不需要米飯什麼來搭配,實在是感到油膩了,就喝上一壺濃茶,彪悍的人生不解釋啊。

而紀曉嵐的另一個肉慾,就不那麼雅觀了,我們先來看看當時文人的記載吧。有一位叫做採蘅之的人,寫了一本《蟲鳴漫錄》的書籍,在書中的卷二里面,他這樣記載:“紀文達公自言乃野怪轉身,以肉為飯,無粒米入口,日御數女。五鼓如朝一次,歸寓一次,午間一次,薄暮一次,臨臥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興而幸者,亦往往而有。”

史上家喻戶曉的英雄,曾狂懟和珅,大快人心,卻有一件事羞於見人

是不是感覺內容很有料啊,文章的意思是說紀曉嵐在女色方面索取無度,一日可以御數女,時間是怎麼分配呢?黎明時分準備起床一次,上朝返回家中一次,中午午餐過後一次,日暮的時候一次,臨睡覺的時候再來一次,數一數五次了吧,不要緊,老人家還經常超水平發揮,興致來了,中間加個小曖昧,發洩一次,一天七次也不再話下。這讓今天的我們為之汗顏了,這份體力,還天天堅持,風雨無阻,我輩只能膜拜了啊。

一篇史料說明不了什麼,我們再來看一篇,當時文人孫靜庵所著《棲霞閣野乘》一書,記載的更為詳細:“河間紀文達公,為一代巨儒。幼時能於夜中見物,蓋其稟賦有獨絕常人人者。一日不御女,則膚欲裂,筋欲抽。嘗以編輯《四庫全書》,值宿內庭,數日未御女,兩睛暴赤,顴紅如火。純廟偶見之,大驚,詢問何疾,公以實對。上大笑,遂命宮女二名伴宿。編輯既竟,返宅休沐,上即以二宮女賜之。文達欣然,輒以此夸人,謂為‘奉旨納妾’雲。”

史上家喻戶曉的英雄,曾狂懟和珅,大快人心,卻有一件事羞於見人

什麼意思呢?前半部分是誇讚紀曉嵐才華出眾,後半部分主要說他旺盛的肉慾,每天不和女人親熱,就渾身難受,即使在編撰《四庫全書》的時候,也不能離開女人的滋潤,最後乾隆可憐他,下旨賜給他兩名宮女隨意享受,這可把紀曉嵐高興壞了。

這種精力旺盛,天生自帶四個腎的小老頭,我等只有跪服了。試問您服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