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薦讀」木心:傻得可愛,畢竟是傻

米歇爾·比托爾(Michel Butor,1926— )。法國人。巴黎大學學哲學。後做中學老師。再後來在埃及、英國、美國等地任教。1957年發表《變》(La Modification),得雷諾多文學獎,從此專門寫作。評家認為他是個“思想活躍、學問淵博、抱負遠大的作家”。大學時對超現實主義和現象學發生興趣,後來認為這兩者可以在小說中結合。第一部《米蘭巷》(Passage de Milan),把詩和哲學結合,其影響來自前輩馬拉美、喬伊斯、卡夫卡,還有繪畫的抽象派(好像脫不了這些來路)。

說說影響——一個藝術家,要有受影響的必要。莫扎特和海頓,明明影響了貝多芬。到了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樂》,自己的風格來了。

我呢,像個乞丐的碗,什麼都要。盛來的東西,吃光,再去討。文學的大戶人家,我都去討過——遭遇很奇怪:我在大戶人家討到的都是最好的東西。

而且我這個乞丐是付錢的。我要評論贊賞他們的。我吃過尼采家的地糧,一輩子講不完尼采的高貴,我吃過耶穌手裡的天糧,也一輩子讚歎耶穌的智慧聖靈。你們聽我講課,快四年了,受到我影響的人,有。有的人怕被人說受木心影響,那就小下去了。我是這樣想:你認為受一個人的影響是不好的,那麼你已經受了影響——壞的影響。

最好多受影響。

你受老子的影響,不會變成第二個老子。多受歷史上先輩的影響,你會成熟。

比托爾最早的作品,是《米蘭巷》。《變》是成名作,意思大略:一個人去羅馬,在火車上,週五,早上——用第二人稱視角。用“你”,算是一法。不過你用新法,你一定要小心啊——他想著跟妻子分居,把情人弄到巴黎來。但一路勞頓,夾纏各種回憶、念頭,最後到了羅馬,想穿了,不找情人了,回巴黎,寫作。

他們寫的生活是這樣。在一個有限的經歷中,把它弄成萬花筒。據說寫得很精緻複雜。他們的生活經歷有限,完全靠技巧。他們只看到幾顆心:妻子的心,情人的心,孩子的心。

總的評價:新小說派,第一特徵是反巴爾扎克,認為傳統小說靠虛構故事,安排情節,設計曲折,有計劃安排人物的命運,都是愚弄讀者。

對不對呢?我覺得倒也對的。看看中國古代小說,好有好報,惡有惡報,大團圓……是這樣的。舊小說長此以往,小說是完了。

巴爾扎克給他們綁起來批鬥——我覺得巴爾扎克同志比他們偉大、光榮、正確——巴爾扎克是老同志啊!

新小說派是怎樣寫的呢?分三點:一,注重寫物件、環境。二,迷宮式的結構。三,採繪畫效果。

"


「薦讀」木心:傻得可愛,畢竟是傻

米歇爾·比托爾(Michel Butor,1926— )。法國人。巴黎大學學哲學。後做中學老師。再後來在埃及、英國、美國等地任教。1957年發表《變》(La Modification),得雷諾多文學獎,從此專門寫作。評家認為他是個“思想活躍、學問淵博、抱負遠大的作家”。大學時對超現實主義和現象學發生興趣,後來認為這兩者可以在小說中結合。第一部《米蘭巷》(Passage de Milan),把詩和哲學結合,其影響來自前輩馬拉美、喬伊斯、卡夫卡,還有繪畫的抽象派(好像脫不了這些來路)。

說說影響——一個藝術家,要有受影響的必要。莫扎特和海頓,明明影響了貝多芬。到了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樂》,自己的風格來了。

我呢,像個乞丐的碗,什麼都要。盛來的東西,吃光,再去討。文學的大戶人家,我都去討過——遭遇很奇怪:我在大戶人家討到的都是最好的東西。

而且我這個乞丐是付錢的。我要評論贊賞他們的。我吃過尼采家的地糧,一輩子講不完尼采的高貴,我吃過耶穌手裡的天糧,也一輩子讚歎耶穌的智慧聖靈。你們聽我講課,快四年了,受到我影響的人,有。有的人怕被人說受木心影響,那就小下去了。我是這樣想:你認為受一個人的影響是不好的,那麼你已經受了影響——壞的影響。

最好多受影響。

你受老子的影響,不會變成第二個老子。多受歷史上先輩的影響,你會成熟。

比托爾最早的作品,是《米蘭巷》。《變》是成名作,意思大略:一個人去羅馬,在火車上,週五,早上——用第二人稱視角。用“你”,算是一法。不過你用新法,你一定要小心啊——他想著跟妻子分居,把情人弄到巴黎來。但一路勞頓,夾纏各種回憶、念頭,最後到了羅馬,想穿了,不找情人了,回巴黎,寫作。

他們寫的生活是這樣。在一個有限的經歷中,把它弄成萬花筒。據說寫得很精緻複雜。他們的生活經歷有限,完全靠技巧。他們只看到幾顆心:妻子的心,情人的心,孩子的心。

總的評價:新小說派,第一特徵是反巴爾扎克,認為傳統小說靠虛構故事,安排情節,設計曲折,有計劃安排人物的命運,都是愚弄讀者。

對不對呢?我覺得倒也對的。看看中國古代小說,好有好報,惡有惡報,大團圓……是這樣的。舊小說長此以往,小說是完了。

巴爾扎克給他們綁起來批鬥——我覺得巴爾扎克同志比他們偉大、光榮、正確——巴爾扎克是老同志啊!

新小說派是怎樣寫的呢?分三點:一,注重寫物件、環境。二,迷宮式的結構。三,採繪畫效果。

「薦讀」木心:傻得可愛,畢竟是傻

自古以來,小說的中心是人,一向認為文學是人學。新小說派認為小說應該重視物,認為所謂現代人是處在物的包圍中。人、世界,是看不透的,只能看到物的表面。

我覺得又對又不對。傳統小說,有時是太主觀,移情移物,小說主角心情一壞,天氣也壞——是不可取。可是新小說派要把人趕出小說,那麼請問:你的讀者是人是物?

“左傾”幼稚病。

比托爾說:小說不僅是空間的迷宮,也是時間的迷宮。總之,不是要讀者懂,是要讀者不懂。

他們是有兩把刷子:一是重複。重複意象(如《窺視者》中,種種物體都是“8”字形,又如《橡皮》中,主人公買橡皮,丟了,又買橡皮)。這種辦法是很聰明的,結成一個煞有介事的大效果,我稱它是“假伏筆”,比真伏筆還有效果。真伏筆要交代的,他們不交代,硬來。以後我也要用,軟來——我們都可以用用看,用得它精彩。

我要重複到每一次都讓你欲仙欲死。

一是時空交叉,而且是封閉式的,事情發生在車廂內,一個島上,等等,逃也沒處可逃。他們畢竟是法國人,精心策劃,嚴密佈置。

除了這兩把刷子,比托爾還有所謂立體對稱型結構。此外,還有克洛德的拼貼繪畫法,格里耶的小說套小說,紋章工藝法等。

對我們有什麼意義?有什麼用處?

時間表:新小說走運是五十年代,1948、1954、1957,是以上諸家(薩洛特、西蒙、比托爾)小說發表成名時——那時,中國在做什麼?西方古典作品留下來,現代作品也留下來。可是我們那些工農兵作品在哪裡?真是一場噩夢——那時,法國新小說派真可謂代表世界潮流。

實際一點說,我們知道現代文學的新方法,新成果,新方向,我們可以用——好用,你就用;不好用,你就創造新東西。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之!我們說:彼可取而用之!

他們的方法,不失為新方法。

意識流,你不用,排斥,你傻啦!你家電燈我不用,我還是用煤油燈——那你去用,薰死你!

淺顯一點說,看名畫原作和看畫冊,兩碼事。

"


「薦讀」木心:傻得可愛,畢竟是傻

米歇爾·比托爾(Michel Butor,1926— )。法國人。巴黎大學學哲學。後做中學老師。再後來在埃及、英國、美國等地任教。1957年發表《變》(La Modification),得雷諾多文學獎,從此專門寫作。評家認為他是個“思想活躍、學問淵博、抱負遠大的作家”。大學時對超現實主義和現象學發生興趣,後來認為這兩者可以在小說中結合。第一部《米蘭巷》(Passage de Milan),把詩和哲學結合,其影響來自前輩馬拉美、喬伊斯、卡夫卡,還有繪畫的抽象派(好像脫不了這些來路)。

說說影響——一個藝術家,要有受影響的必要。莫扎特和海頓,明明影響了貝多芬。到了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樂》,自己的風格來了。

我呢,像個乞丐的碗,什麼都要。盛來的東西,吃光,再去討。文學的大戶人家,我都去討過——遭遇很奇怪:我在大戶人家討到的都是最好的東西。

而且我這個乞丐是付錢的。我要評論贊賞他們的。我吃過尼采家的地糧,一輩子講不完尼采的高貴,我吃過耶穌手裡的天糧,也一輩子讚歎耶穌的智慧聖靈。你們聽我講課,快四年了,受到我影響的人,有。有的人怕被人說受木心影響,那就小下去了。我是這樣想:你認為受一個人的影響是不好的,那麼你已經受了影響——壞的影響。

最好多受影響。

你受老子的影響,不會變成第二個老子。多受歷史上先輩的影響,你會成熟。

比托爾最早的作品,是《米蘭巷》。《變》是成名作,意思大略:一個人去羅馬,在火車上,週五,早上——用第二人稱視角。用“你”,算是一法。不過你用新法,你一定要小心啊——他想著跟妻子分居,把情人弄到巴黎來。但一路勞頓,夾纏各種回憶、念頭,最後到了羅馬,想穿了,不找情人了,回巴黎,寫作。

他們寫的生活是這樣。在一個有限的經歷中,把它弄成萬花筒。據說寫得很精緻複雜。他們的生活經歷有限,完全靠技巧。他們只看到幾顆心:妻子的心,情人的心,孩子的心。

總的評價:新小說派,第一特徵是反巴爾扎克,認為傳統小說靠虛構故事,安排情節,設計曲折,有計劃安排人物的命運,都是愚弄讀者。

對不對呢?我覺得倒也對的。看看中國古代小說,好有好報,惡有惡報,大團圓……是這樣的。舊小說長此以往,小說是完了。

巴爾扎克給他們綁起來批鬥——我覺得巴爾扎克同志比他們偉大、光榮、正確——巴爾扎克是老同志啊!

新小說派是怎樣寫的呢?分三點:一,注重寫物件、環境。二,迷宮式的結構。三,採繪畫效果。

「薦讀」木心:傻得可愛,畢竟是傻

自古以來,小說的中心是人,一向認為文學是人學。新小說派認為小說應該重視物,認為所謂現代人是處在物的包圍中。人、世界,是看不透的,只能看到物的表面。

我覺得又對又不對。傳統小說,有時是太主觀,移情移物,小說主角心情一壞,天氣也壞——是不可取。可是新小說派要把人趕出小說,那麼請問:你的讀者是人是物?

“左傾”幼稚病。

比托爾說:小說不僅是空間的迷宮,也是時間的迷宮。總之,不是要讀者懂,是要讀者不懂。

他們是有兩把刷子:一是重複。重複意象(如《窺視者》中,種種物體都是“8”字形,又如《橡皮》中,主人公買橡皮,丟了,又買橡皮)。這種辦法是很聰明的,結成一個煞有介事的大效果,我稱它是“假伏筆”,比真伏筆還有效果。真伏筆要交代的,他們不交代,硬來。以後我也要用,軟來——我們都可以用用看,用得它精彩。

我要重複到每一次都讓你欲仙欲死。

一是時空交叉,而且是封閉式的,事情發生在車廂內,一個島上,等等,逃也沒處可逃。他們畢竟是法國人,精心策劃,嚴密佈置。

除了這兩把刷子,比托爾還有所謂立體對稱型結構。此外,還有克洛德的拼貼繪畫法,格里耶的小說套小說,紋章工藝法等。

對我們有什麼意義?有什麼用處?

時間表:新小說走運是五十年代,1948、1954、1957,是以上諸家(薩洛特、西蒙、比托爾)小說發表成名時——那時,中國在做什麼?西方古典作品留下來,現代作品也留下來。可是我們那些工農兵作品在哪裡?真是一場噩夢——那時,法國新小說派真可謂代表世界潮流。

實際一點說,我們知道現代文學的新方法,新成果,新方向,我們可以用——好用,你就用;不好用,你就創造新東西。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之!我們說:彼可取而用之!

他們的方法,不失為新方法。

意識流,你不用,排斥,你傻啦!你家電燈我不用,我還是用煤油燈——那你去用,薰死你!

淺顯一點說,看名畫原作和看畫冊,兩碼事。

「薦讀」木心:傻得可愛,畢竟是傻


要廣泛吸收。我的作品中,間接地,處處吸收現代文學。你們要去直接地學。上課,我告訴大家飯在哪裡,牛肉在哪裡,你們自己去拿。

只有懂古典,才能懂浪漫,這是浪漫派的本分。只有懂浪漫,才能懂各種現代潮流,這是現代派的本分。只有懂得現代派,才能向前走。

現代派小說,說古典派小說愚弄了讀者,不久的將來,也有人會批評現代派小說愚弄了讀者。我從旁看,一笑了之。天道好還。我不想愚弄讀者。

有人說我是個老派文人,士大夫氣,不懂現代的。大家聽我講古典,講現代,將來要幫我爭口氣。

至於“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的說法,我向來討厭。“學貫中西”,是兩隻腳的圖書館。“博古通今”,是走江湖的草藥郎中。

最近寫了兩俳句,送給大家:

傻得可愛,畢竟是傻。”

“智慧可怕,畢竟是智慧。”

你們初學藝術,是虛榮帶向光榮。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