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餘縣牡丹亭公園,湯顯祖傳世名劇《牡丹亭》故事源頭髮生地

關於湯顯祖《牡丹亭》的出處一直備受爭議,有的人認為其故事發生地位於福建南安,也有人認為在廣東南雄,不過最終經過論證得出,江西大餘縣民間流傳的人鬼愛情故事,才為《牡丹亭》故事最早的源頭髮生地,如今在大餘縣建起了“牡丹亭公園”,成為向大眾展示名劇《牡丹亭還魂記》的重要場所,再現了劇中的人文景觀。

大餘縣牡丹亭公園,湯顯祖傳世名劇《牡丹亭》故事源頭髮生地

牡丹亭公園位於大餘縣城東南角東山之麓,章江之濱,佔地200多畝,圍繞明代著名戲曲家湯顯祖《牡丹亭還魂劇》中的人文景觀而建,整體建築為明代園林式建築風格,粉牆黛瓦,處處透露著古色古香的韻味,建成後註定將成為大餘縣又一特色名片。

大餘縣牡丹亭公園,湯顯祖傳世名劇《牡丹亭》故事源頭髮生地

走進牡丹亭公園內,亭臺樓閣、秀木參天、假山伴水,儼然一副明代江南園林的秀景。公園中包括後花園、豔園、芍藥欄、牡丹亭、玉池精舍、梅花觀等眾多景點,其中以牡丹亭最為著名,雖然都是一些仿古建築,好在每座建築特色鮮明,錯落有致分佈於園林之中,掩映成趣,增添了許多韻味。

大餘縣牡丹亭公園,湯顯祖傳世名劇《牡丹亭》故事源頭髮生地

大餘縣牡丹亭公園,湯顯祖傳世名劇《牡丹亭》故事源頭髮生地

牡丹亭公園除了是《牡丹亭還魂記》故事發源地之外,在古代時還說南安府衙的後花園,是官紳欣賞牡丹亭而修建,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只要用到“後花園”來形容,這裡必定是一處絕美之地,從牡丹亭公園中即可感受得到。

大餘縣牡丹亭公園,湯顯祖傳世名劇《牡丹亭》故事源頭髮生地

大餘縣牡丹亭公園,湯顯祖傳世名劇《牡丹亭》故事源頭髮生地

在東門附近有一條長廊為芍藥欄,為欣賞芍藥而修建。據說,古時人們欣賞牡丹和芍藥時大有講究,牡丹要站立在高臺亭閣之上觀賞,而芍藥則要坐下來近距離慢慢欣賞,所以眼前所看到這處賞花處為長廊式建築,長廊呈回字形,曲徑通幽,並設置有太湖石等景觀,遊人在此即可賞花也可小憩怡情。

大餘縣牡丹亭公園,湯顯祖傳世名劇《牡丹亭》故事源頭髮生地

穿過芍藥欄,可見一座單簷歇山式建築,建築之前建有一座方形水池,這裡是“玉池精舍”,題於建築中央圓形門簾之上,據相關文獻介紹,玉池精舍是為紀念宋代理學家周敦頤而修建,周敦頤在南安時,常到此處讀書,我們所熟知的“出淤泥而不染”就是出自周敦頤的《愛蓮說》,修建水池也有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寓意。

大餘縣牡丹亭公園,湯顯祖傳世名劇《牡丹亭》故事源頭髮生地

在園林內還坐落有一座重簷歇山式的樓閣,為舒嘯閣,這是一座兩層結構的木質建築,其上為樓,下為廳,登樓可一覽園林景觀,整座建築看起來古色古香,雖然比較新但絲毫不會與周圍景觀相悖,反而感覺融合的非常完美,據悉“舒嘯閣”三個字為清朝時期南安府楊諄所題寫,距今也有近200年的歷史。

大餘縣牡丹亭公園,湯顯祖傳世名劇《牡丹亭》故事源頭髮生地

大餘縣牡丹亭公園,湯顯祖傳世名劇《牡丹亭》故事源頭髮生地

最後說下牡丹亭公園內的核心景點:牡丹亭,這是一座八角形重簷建築,包括亭基有10餘米高,上下各8只飛簷,從外觀可以看出亭子的下簷大於上簷,整體造型飛簷翹角,頂部為青瓦所覆蓋,看起來中規中矩,沒有想象中的氣勢非凡,倒也不失為古建之中的佳品。

大餘縣牡丹亭公園,湯顯祖傳世名劇《牡丹亭》故事源頭髮生地

牡丹亭之所以名氣如此之大,與湯顯祖傳世名劇《牡丹亭還魂記》關係很大,在明萬曆年間,任禮部主事的湯顯祖遭貶官,最後來到了浙江遂昌知縣任職,湯顯祖曾兩次由大餘經過,期間遊覽了後花園,也就是現在的牡丹亭公園,在此聽聞民間傳說的愛情故事,於是便以牡丹亭為背景創作了傳世佳作《牡丹亭還魂記》,可見牡丹亭公園確實是其源頭髮生地。

大餘縣牡丹亭公園,湯顯祖傳世名劇《牡丹亭》故事源頭髮生地

在牡丹亭公園後方還有一座頗寬的河道,河道邊上建有一座碼頭,為南安東山大碼頭。據歷史記載,早在秦漢時期,章江便是一條南北通往的交通要道,特別是在明清時期最為昌盛,南往北來的水運貨物在此中轉前往全國各地,之後由於鐵路及公路的修建,這條曾繁忙一時的水運碼頭也被廢棄了,成為了一處重要的文物遺蹟。

大餘縣牡丹亭公園,湯顯祖傳世名劇《牡丹亭》故事源頭髮生地

當然,在牡丹亭公園內還有許多的景色,比如蕉龍亭、魁星塔等都是值得遊覽的景點,這裡雖然並不是很大,但卻蘊含了眾多的人文歷史。若是有機會來到大餘縣,不妨到這裡走一走,定會收貨頗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