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南京城中“兩地書”

文/雷雨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南京城中“兩地書”

文/雷雨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萍水相逢(1982年 鐘山)

聽朋友說,莫礪鋒教授又出版新著,但此新書有點特別,不是關於杜甫、蘇軾、朱熹的,也與唐詩宋詞無關,是他與妻子陶友紅合著的一本書,這倒激發了我想一睹為快的興致。莫礪鋒教授的書,不難看到,但陶友紅大姐的文字比較少見,而她當年的辦公室就在我的隔壁,她那爽朗的笑聲往往會給沉悶的機關走廊裡帶來難得而久違的一絲清涼,還有輕鬆。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南京城中“兩地書”

文/雷雨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萍水相逢(1982年 鐘山)

聽朋友說,莫礪鋒教授又出版新著,但此新書有點特別,不是關於杜甫、蘇軾、朱熹的,也與唐詩宋詞無關,是他與妻子陶友紅合著的一本書,這倒激發了我想一睹為快的興致。莫礪鋒教授的書,不難看到,但陶友紅大姐的文字比較少見,而她當年的辦公室就在我的隔壁,她那爽朗的笑聲往往會給沉悶的機關走廊裡帶來難得而久違的一絲清涼,還有輕鬆。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嘈嘈切切錯雜彈》莫礪鋒與陶友紅簽章本

拿到了這本喚做《嘈嘈切切錯雜彈》裝幀設計頗為精心雅緻的書,翻看書中文字,先看兩人關於此書的後記,再細讀書中文字,百感交集,五味雜陳。應該說,這是一對年到古稀的一代知識分子的生活點滴的真實記錄,這是一對歸隱書林淡泊名利婦唱夫隨者的“浮生六記”,這是一對不願苟且活得真實精神世界飽滿豐盈的舉案齊眉的“兩地書”。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南京城中“兩地書”

文/雷雨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萍水相逢(1982年 鐘山)

聽朋友說,莫礪鋒教授又出版新著,但此新書有點特別,不是關於杜甫、蘇軾、朱熹的,也與唐詩宋詞無關,是他與妻子陶友紅合著的一本書,這倒激發了我想一睹為快的興致。莫礪鋒教授的書,不難看到,但陶友紅大姐的文字比較少見,而她當年的辦公室就在我的隔壁,她那爽朗的笑聲往往會給沉悶的機關走廊裡帶來難得而久違的一絲清涼,還有輕鬆。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嘈嘈切切錯雜彈》莫礪鋒與陶友紅簽章本

拿到了這本喚做《嘈嘈切切錯雜彈》裝幀設計頗為精心雅緻的書,翻看書中文字,先看兩人關於此書的後記,再細讀書中文字,百感交集,五味雜陳。應該說,這是一對年到古稀的一代知識分子的生活點滴的真實記錄,這是一對歸隱書林淡泊名利婦唱夫隨者的“浮生六記”,這是一對不願苟且活得真實精神世界飽滿豐盈的舉案齊眉的“兩地書”。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屐痕處處(1994年 泰山)

人的記憶往往是被修正的,人的目光也是不斷被調整的,但人雖然健忘,卻畢竟是一定時空中的人,一定環境中的人莫礪鋒來自蘇州,本來有著切實而具體的大學夢,但時代的捉弄使他與大學幾乎失之交臂,幸虧有了高考制度的恢復,莫礪鋒才得以重新開始求學之路,投身到了程千帆教授門下,看莫礪鋒教授文字,回憶蘇州的中學時代,不遺餘力為同代人的書稿寫序,直言不諱當年政治運動給中學生們造成的巨大傷害,即使時至今日,多少隱痛仍舊難以抹平。

陶友紅也曾到鄉下,後來進了工廠,也是時代的機遇和命運的垂青,她考入了南師大中文系,她提到了家庭受到衝擊之後,她帶著弟弟(大概叫陶友公)到好朋友金磊家躲藏的往事,提到了“爸爸給我買花戴”的“城南舊事”。設若沒有改革開放的洪流,沒有高考制度的恢復,莫礪鋒與陶友紅相逢在南京結緣在鼓樓的概率就很小了。從這個意義上看,陶友紅大姐在寫給夫君的信中,提到鄧小平的去世給大家帶來的悲傷,我不大記得大姐當時流淚的情景了,但我一夜難眠,在南京光華門內的一間斗室裡為一家紙媒趕寫《我的父親鄧小平》的小文章卻恍如昨日,這也是我後來寫出《年譜中的鄧小平》的最為樸素的理由。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南京城中“兩地書”

文/雷雨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萍水相逢(1982年 鐘山)

聽朋友說,莫礪鋒教授又出版新著,但此新書有點特別,不是關於杜甫、蘇軾、朱熹的,也與唐詩宋詞無關,是他與妻子陶友紅合著的一本書,這倒激發了我想一睹為快的興致。莫礪鋒教授的書,不難看到,但陶友紅大姐的文字比較少見,而她當年的辦公室就在我的隔壁,她那爽朗的笑聲往往會給沉悶的機關走廊裡帶來難得而久違的一絲清涼,還有輕鬆。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嘈嘈切切錯雜彈》莫礪鋒與陶友紅簽章本

拿到了這本喚做《嘈嘈切切錯雜彈》裝幀設計頗為精心雅緻的書,翻看書中文字,先看兩人關於此書的後記,再細讀書中文字,百感交集,五味雜陳。應該說,這是一對年到古稀的一代知識分子的生活點滴的真實記錄,這是一對歸隱書林淡泊名利婦唱夫隨者的“浮生六記”,這是一對不願苟且活得真實精神世界飽滿豐盈的舉案齊眉的“兩地書”。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屐痕處處(1994年 泰山)

人的記憶往往是被修正的,人的目光也是不斷被調整的,但人雖然健忘,卻畢竟是一定時空中的人,一定環境中的人莫礪鋒來自蘇州,本來有著切實而具體的大學夢,但時代的捉弄使他與大學幾乎失之交臂,幸虧有了高考制度的恢復,莫礪鋒才得以重新開始求學之路,投身到了程千帆教授門下,看莫礪鋒教授文字,回憶蘇州的中學時代,不遺餘力為同代人的書稿寫序,直言不諱當年政治運動給中學生們造成的巨大傷害,即使時至今日,多少隱痛仍舊難以抹平。

陶友紅也曾到鄉下,後來進了工廠,也是時代的機遇和命運的垂青,她考入了南師大中文系,她提到了家庭受到衝擊之後,她帶著弟弟(大概叫陶友公)到好朋友金磊家躲藏的往事,提到了“爸爸給我買花戴”的“城南舊事”。設若沒有改革開放的洪流,沒有高考制度的恢復,莫礪鋒與陶友紅相逢在南京結緣在鼓樓的概率就很小了。從這個意義上看,陶友紅大姐在寫給夫君的信中,提到鄧小平的去世給大家帶來的悲傷,我不大記得大姐當時流淚的情景了,但我一夜難眠,在南京光華門內的一間斗室裡為一家紙媒趕寫《我的父親鄧小平》的小文章卻恍如昨日,這也是我後來寫出《年譜中的鄧小平》的最為樸素的理由。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工人陶友紅(1976年 鐘山)

價值觀的大致相同,所學專業的心心相印,使得莫礪鋒與陶友紅的愛情生活豐富而精彩,雖然不乏柴米油鹽的碎屑,雖然常有為了生活為了學術的不斷別離,但這樣的別離卻使得小小的三口之家溢滿了別樣的溫情莫礪鋒赴美遊學做訪問學者,到韓國、臺灣講學,如此別離,幾多相思,陶友紅在家既要上班又要照顧輔導女兒莫杞,但再苦再累,一旦家書來臨,那真是一個小家莫大的快樂時光啊。陶友紅說,若打電話,十塊錢只能說三分鐘話,還是寫信來得實惠呢。陶友紅提到自己讀了《日落九世紀》,就宦豎禍國問題與莫礪鋒探討,莫礪鋒也說到了大概是岳父大人說不要記許多東西查找工具書即可的觀點,莫礪鋒斥之為荒謬絕倫。莫礪鋒還勸說陶友紅莫學陶淵明,陶淵明不可學,但可以讀讀《滑稽列傳》,可以學學東方朔,機關裡的事情,要看淡,要放得下,夫妻家常話,讀來都是多麼的真切而實在啊。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南京城中“兩地書”

文/雷雨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萍水相逢(1982年 鐘山)

聽朋友說,莫礪鋒教授又出版新著,但此新書有點特別,不是關於杜甫、蘇軾、朱熹的,也與唐詩宋詞無關,是他與妻子陶友紅合著的一本書,這倒激發了我想一睹為快的興致。莫礪鋒教授的書,不難看到,但陶友紅大姐的文字比較少見,而她當年的辦公室就在我的隔壁,她那爽朗的笑聲往往會給沉悶的機關走廊裡帶來難得而久違的一絲清涼,還有輕鬆。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嘈嘈切切錯雜彈》莫礪鋒與陶友紅簽章本

拿到了這本喚做《嘈嘈切切錯雜彈》裝幀設計頗為精心雅緻的書,翻看書中文字,先看兩人關於此書的後記,再細讀書中文字,百感交集,五味雜陳。應該說,這是一對年到古稀的一代知識分子的生活點滴的真實記錄,這是一對歸隱書林淡泊名利婦唱夫隨者的“浮生六記”,這是一對不願苟且活得真實精神世界飽滿豐盈的舉案齊眉的“兩地書”。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屐痕處處(1994年 泰山)

人的記憶往往是被修正的,人的目光也是不斷被調整的,但人雖然健忘,卻畢竟是一定時空中的人,一定環境中的人莫礪鋒來自蘇州,本來有著切實而具體的大學夢,但時代的捉弄使他與大學幾乎失之交臂,幸虧有了高考制度的恢復,莫礪鋒才得以重新開始求學之路,投身到了程千帆教授門下,看莫礪鋒教授文字,回憶蘇州的中學時代,不遺餘力為同代人的書稿寫序,直言不諱當年政治運動給中學生們造成的巨大傷害,即使時至今日,多少隱痛仍舊難以抹平。

陶友紅也曾到鄉下,後來進了工廠,也是時代的機遇和命運的垂青,她考入了南師大中文系,她提到了家庭受到衝擊之後,她帶著弟弟(大概叫陶友公)到好朋友金磊家躲藏的往事,提到了“爸爸給我買花戴”的“城南舊事”。設若沒有改革開放的洪流,沒有高考制度的恢復,莫礪鋒與陶友紅相逢在南京結緣在鼓樓的概率就很小了。從這個意義上看,陶友紅大姐在寫給夫君的信中,提到鄧小平的去世給大家帶來的悲傷,我不大記得大姐當時流淚的情景了,但我一夜難眠,在南京光華門內的一間斗室裡為一家紙媒趕寫《我的父親鄧小平》的小文章卻恍如昨日,這也是我後來寫出《年譜中的鄧小平》的最為樸素的理由。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工人陶友紅(1976年 鐘山)

價值觀的大致相同,所學專業的心心相印,使得莫礪鋒與陶友紅的愛情生活豐富而精彩,雖然不乏柴米油鹽的碎屑,雖然常有為了生活為了學術的不斷別離,但這樣的別離卻使得小小的三口之家溢滿了別樣的溫情莫礪鋒赴美遊學做訪問學者,到韓國、臺灣講學,如此別離,幾多相思,陶友紅在家既要上班又要照顧輔導女兒莫杞,但再苦再累,一旦家書來臨,那真是一個小家莫大的快樂時光啊。陶友紅說,若打電話,十塊錢只能說三分鐘話,還是寫信來得實惠呢。陶友紅提到自己讀了《日落九世紀》,就宦豎禍國問題與莫礪鋒探討,莫礪鋒也說到了大概是岳父大人說不要記許多東西查找工具書即可的觀點,莫礪鋒斥之為荒謬絕倫。莫礪鋒還勸說陶友紅莫學陶淵明,陶淵明不可學,但可以讀讀《滑稽列傳》,可以學學東方朔,機關裡的事情,要看淡,要放得下,夫妻家常話,讀來都是多麼的真切而實在啊。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朝聖(2015年 羌村)

《嘈嘈切切錯雜彈》中,不管是夫妻兩人的獨立文章,還是兩人的書信往來,都充滿了濃濃的真情,也顯出了一代學人的較真與可愛。莫礪鋒夫婦到黃土高原尋尋覓覓找到了羌村,這個偏僻村落曾經留下過杜甫的蹤跡。莫礪鋒夫婦在此為詩聖鞠躬致敬,令人感懷。莫礪鋒教授到了海南,也是吃盡苦頭,去尋找蘇軾留下的蹤跡,他想把自己的《漫話東坡》送給當地,但遍尋無人,只好讓一小姑娘代為轉交,細節感人。莫礪鋒教授不同意舒蕪就沈祖棻有關詩詞的強作解人,起而反駁;他針對有人說陶淵明的不懂音律也不以為然;對嚴蕊與關盼盼這兩位名女人的兩樁公案,莫礪鋒教授詳細論辯,正本清源。他拜訪辛棄疾的墓園,他為蔡邕的遭遇大鳴不平,他對沈祖棻與陶芸兩位師母的持平之論,還有他就桃花源與瓦爾登湖的比較,每每讀來,令人忍俊不禁,會心一笑。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南京城中“兩地書”

文/雷雨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萍水相逢(1982年 鐘山)

聽朋友說,莫礪鋒教授又出版新著,但此新書有點特別,不是關於杜甫、蘇軾、朱熹的,也與唐詩宋詞無關,是他與妻子陶友紅合著的一本書,這倒激發了我想一睹為快的興致。莫礪鋒教授的書,不難看到,但陶友紅大姐的文字比較少見,而她當年的辦公室就在我的隔壁,她那爽朗的笑聲往往會給沉悶的機關走廊裡帶來難得而久違的一絲清涼,還有輕鬆。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嘈嘈切切錯雜彈》莫礪鋒與陶友紅簽章本

拿到了這本喚做《嘈嘈切切錯雜彈》裝幀設計頗為精心雅緻的書,翻看書中文字,先看兩人關於此書的後記,再細讀書中文字,百感交集,五味雜陳。應該說,這是一對年到古稀的一代知識分子的生活點滴的真實記錄,這是一對歸隱書林淡泊名利婦唱夫隨者的“浮生六記”,這是一對不願苟且活得真實精神世界飽滿豐盈的舉案齊眉的“兩地書”。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屐痕處處(1994年 泰山)

人的記憶往往是被修正的,人的目光也是不斷被調整的,但人雖然健忘,卻畢竟是一定時空中的人,一定環境中的人莫礪鋒來自蘇州,本來有著切實而具體的大學夢,但時代的捉弄使他與大學幾乎失之交臂,幸虧有了高考制度的恢復,莫礪鋒才得以重新開始求學之路,投身到了程千帆教授門下,看莫礪鋒教授文字,回憶蘇州的中學時代,不遺餘力為同代人的書稿寫序,直言不諱當年政治運動給中學生們造成的巨大傷害,即使時至今日,多少隱痛仍舊難以抹平。

陶友紅也曾到鄉下,後來進了工廠,也是時代的機遇和命運的垂青,她考入了南師大中文系,她提到了家庭受到衝擊之後,她帶著弟弟(大概叫陶友公)到好朋友金磊家躲藏的往事,提到了“爸爸給我買花戴”的“城南舊事”。設若沒有改革開放的洪流,沒有高考制度的恢復,莫礪鋒與陶友紅相逢在南京結緣在鼓樓的概率就很小了。從這個意義上看,陶友紅大姐在寫給夫君的信中,提到鄧小平的去世給大家帶來的悲傷,我不大記得大姐當時流淚的情景了,但我一夜難眠,在南京光華門內的一間斗室裡為一家紙媒趕寫《我的父親鄧小平》的小文章卻恍如昨日,這也是我後來寫出《年譜中的鄧小平》的最為樸素的理由。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工人陶友紅(1976年 鐘山)

價值觀的大致相同,所學專業的心心相印,使得莫礪鋒與陶友紅的愛情生活豐富而精彩,雖然不乏柴米油鹽的碎屑,雖然常有為了生活為了學術的不斷別離,但這樣的別離卻使得小小的三口之家溢滿了別樣的溫情莫礪鋒赴美遊學做訪問學者,到韓國、臺灣講學,如此別離,幾多相思,陶友紅在家既要上班又要照顧輔導女兒莫杞,但再苦再累,一旦家書來臨,那真是一個小家莫大的快樂時光啊。陶友紅說,若打電話,十塊錢只能說三分鐘話,還是寫信來得實惠呢。陶友紅提到自己讀了《日落九世紀》,就宦豎禍國問題與莫礪鋒探討,莫礪鋒也說到了大概是岳父大人說不要記許多東西查找工具書即可的觀點,莫礪鋒斥之為荒謬絕倫。莫礪鋒還勸說陶友紅莫學陶淵明,陶淵明不可學,但可以讀讀《滑稽列傳》,可以學學東方朔,機關裡的事情,要看淡,要放得下,夫妻家常話,讀來都是多麼的真切而實在啊。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朝聖(2015年 羌村)

《嘈嘈切切錯雜彈》中,不管是夫妻兩人的獨立文章,還是兩人的書信往來,都充滿了濃濃的真情,也顯出了一代學人的較真與可愛。莫礪鋒夫婦到黃土高原尋尋覓覓找到了羌村,這個偏僻村落曾經留下過杜甫的蹤跡。莫礪鋒夫婦在此為詩聖鞠躬致敬,令人感懷。莫礪鋒教授到了海南,也是吃盡苦頭,去尋找蘇軾留下的蹤跡,他想把自己的《漫話東坡》送給當地,但遍尋無人,只好讓一小姑娘代為轉交,細節感人。莫礪鋒教授不同意舒蕪就沈祖棻有關詩詞的強作解人,起而反駁;他針對有人說陶淵明的不懂音律也不以為然;對嚴蕊與關盼盼這兩位名女人的兩樁公案,莫礪鋒教授詳細論辯,正本清源。他拜訪辛棄疾的墓園,他為蔡邕的遭遇大鳴不平,他對沈祖棻與陶芸兩位師母的持平之論,還有他就桃花源與瓦爾登湖的比較,每每讀來,令人忍俊不禁,會心一笑。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朝聖(2013 年 郟縣東坡墓)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轉眼間,陶友紅大姐提前退休已經近20年了。從書中看到他們的雅緻而有趣的生活消息,看到他們彼此切磋琢磨學問的夫唱婦隨,真心為他們感到高興。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南京城中“兩地書”

文/雷雨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萍水相逢(1982年 鐘山)

聽朋友說,莫礪鋒教授又出版新著,但此新書有點特別,不是關於杜甫、蘇軾、朱熹的,也與唐詩宋詞無關,是他與妻子陶友紅合著的一本書,這倒激發了我想一睹為快的興致。莫礪鋒教授的書,不難看到,但陶友紅大姐的文字比較少見,而她當年的辦公室就在我的隔壁,她那爽朗的笑聲往往會給沉悶的機關走廊裡帶來難得而久違的一絲清涼,還有輕鬆。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嘈嘈切切錯雜彈》莫礪鋒與陶友紅簽章本

拿到了這本喚做《嘈嘈切切錯雜彈》裝幀設計頗為精心雅緻的書,翻看書中文字,先看兩人關於此書的後記,再細讀書中文字,百感交集,五味雜陳。應該說,這是一對年到古稀的一代知識分子的生活點滴的真實記錄,這是一對歸隱書林淡泊名利婦唱夫隨者的“浮生六記”,這是一對不願苟且活得真實精神世界飽滿豐盈的舉案齊眉的“兩地書”。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屐痕處處(1994年 泰山)

人的記憶往往是被修正的,人的目光也是不斷被調整的,但人雖然健忘,卻畢竟是一定時空中的人,一定環境中的人莫礪鋒來自蘇州,本來有著切實而具體的大學夢,但時代的捉弄使他與大學幾乎失之交臂,幸虧有了高考制度的恢復,莫礪鋒才得以重新開始求學之路,投身到了程千帆教授門下,看莫礪鋒教授文字,回憶蘇州的中學時代,不遺餘力為同代人的書稿寫序,直言不諱當年政治運動給中學生們造成的巨大傷害,即使時至今日,多少隱痛仍舊難以抹平。

陶友紅也曾到鄉下,後來進了工廠,也是時代的機遇和命運的垂青,她考入了南師大中文系,她提到了家庭受到衝擊之後,她帶著弟弟(大概叫陶友公)到好朋友金磊家躲藏的往事,提到了“爸爸給我買花戴”的“城南舊事”。設若沒有改革開放的洪流,沒有高考制度的恢復,莫礪鋒與陶友紅相逢在南京結緣在鼓樓的概率就很小了。從這個意義上看,陶友紅大姐在寫給夫君的信中,提到鄧小平的去世給大家帶來的悲傷,我不大記得大姐當時流淚的情景了,但我一夜難眠,在南京光華門內的一間斗室裡為一家紙媒趕寫《我的父親鄧小平》的小文章卻恍如昨日,這也是我後來寫出《年譜中的鄧小平》的最為樸素的理由。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工人陶友紅(1976年 鐘山)

價值觀的大致相同,所學專業的心心相印,使得莫礪鋒與陶友紅的愛情生活豐富而精彩,雖然不乏柴米油鹽的碎屑,雖然常有為了生活為了學術的不斷別離,但這樣的別離卻使得小小的三口之家溢滿了別樣的溫情莫礪鋒赴美遊學做訪問學者,到韓國、臺灣講學,如此別離,幾多相思,陶友紅在家既要上班又要照顧輔導女兒莫杞,但再苦再累,一旦家書來臨,那真是一個小家莫大的快樂時光啊。陶友紅說,若打電話,十塊錢只能說三分鐘話,還是寫信來得實惠呢。陶友紅提到自己讀了《日落九世紀》,就宦豎禍國問題與莫礪鋒探討,莫礪鋒也說到了大概是岳父大人說不要記許多東西查找工具書即可的觀點,莫礪鋒斥之為荒謬絕倫。莫礪鋒還勸說陶友紅莫學陶淵明,陶淵明不可學,但可以讀讀《滑稽列傳》,可以學學東方朔,機關裡的事情,要看淡,要放得下,夫妻家常話,讀來都是多麼的真切而實在啊。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朝聖(2015年 羌村)

《嘈嘈切切錯雜彈》中,不管是夫妻兩人的獨立文章,還是兩人的書信往來,都充滿了濃濃的真情,也顯出了一代學人的較真與可愛。莫礪鋒夫婦到黃土高原尋尋覓覓找到了羌村,這個偏僻村落曾經留下過杜甫的蹤跡。莫礪鋒夫婦在此為詩聖鞠躬致敬,令人感懷。莫礪鋒教授到了海南,也是吃盡苦頭,去尋找蘇軾留下的蹤跡,他想把自己的《漫話東坡》送給當地,但遍尋無人,只好讓一小姑娘代為轉交,細節感人。莫礪鋒教授不同意舒蕪就沈祖棻有關詩詞的強作解人,起而反駁;他針對有人說陶淵明的不懂音律也不以為然;對嚴蕊與關盼盼這兩位名女人的兩樁公案,莫礪鋒教授詳細論辯,正本清源。他拜訪辛棄疾的墓園,他為蔡邕的遭遇大鳴不平,他對沈祖棻與陶芸兩位師母的持平之論,還有他就桃花源與瓦爾登湖的比較,每每讀來,令人忍俊不禁,會心一笑。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朝聖(2013 年 郟縣東坡墓)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轉眼間,陶友紅大姐提前退休已經近20年了。從書中看到他們的雅緻而有趣的生活消息,看到他們彼此切磋琢磨學問的夫唱婦隨,真心為他們感到高興。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朝聖(2017 年 鵝湖書院)

文藝君薦書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南京城中“兩地書”

文/雷雨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萍水相逢(1982年 鐘山)

聽朋友說,莫礪鋒教授又出版新著,但此新書有點特別,不是關於杜甫、蘇軾、朱熹的,也與唐詩宋詞無關,是他與妻子陶友紅合著的一本書,這倒激發了我想一睹為快的興致。莫礪鋒教授的書,不難看到,但陶友紅大姐的文字比較少見,而她當年的辦公室就在我的隔壁,她那爽朗的笑聲往往會給沉悶的機關走廊裡帶來難得而久違的一絲清涼,還有輕鬆。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嘈嘈切切錯雜彈》莫礪鋒與陶友紅簽章本

拿到了這本喚做《嘈嘈切切錯雜彈》裝幀設計頗為精心雅緻的書,翻看書中文字,先看兩人關於此書的後記,再細讀書中文字,百感交集,五味雜陳。應該說,這是一對年到古稀的一代知識分子的生活點滴的真實記錄,這是一對歸隱書林淡泊名利婦唱夫隨者的“浮生六記”,這是一對不願苟且活得真實精神世界飽滿豐盈的舉案齊眉的“兩地書”。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屐痕處處(1994年 泰山)

人的記憶往往是被修正的,人的目光也是不斷被調整的,但人雖然健忘,卻畢竟是一定時空中的人,一定環境中的人莫礪鋒來自蘇州,本來有著切實而具體的大學夢,但時代的捉弄使他與大學幾乎失之交臂,幸虧有了高考制度的恢復,莫礪鋒才得以重新開始求學之路,投身到了程千帆教授門下,看莫礪鋒教授文字,回憶蘇州的中學時代,不遺餘力為同代人的書稿寫序,直言不諱當年政治運動給中學生們造成的巨大傷害,即使時至今日,多少隱痛仍舊難以抹平。

陶友紅也曾到鄉下,後來進了工廠,也是時代的機遇和命運的垂青,她考入了南師大中文系,她提到了家庭受到衝擊之後,她帶著弟弟(大概叫陶友公)到好朋友金磊家躲藏的往事,提到了“爸爸給我買花戴”的“城南舊事”。設若沒有改革開放的洪流,沒有高考制度的恢復,莫礪鋒與陶友紅相逢在南京結緣在鼓樓的概率就很小了。從這個意義上看,陶友紅大姐在寫給夫君的信中,提到鄧小平的去世給大家帶來的悲傷,我不大記得大姐當時流淚的情景了,但我一夜難眠,在南京光華門內的一間斗室裡為一家紙媒趕寫《我的父親鄧小平》的小文章卻恍如昨日,這也是我後來寫出《年譜中的鄧小平》的最為樸素的理由。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工人陶友紅(1976年 鐘山)

價值觀的大致相同,所學專業的心心相印,使得莫礪鋒與陶友紅的愛情生活豐富而精彩,雖然不乏柴米油鹽的碎屑,雖然常有為了生活為了學術的不斷別離,但這樣的別離卻使得小小的三口之家溢滿了別樣的溫情莫礪鋒赴美遊學做訪問學者,到韓國、臺灣講學,如此別離,幾多相思,陶友紅在家既要上班又要照顧輔導女兒莫杞,但再苦再累,一旦家書來臨,那真是一個小家莫大的快樂時光啊。陶友紅說,若打電話,十塊錢只能說三分鐘話,還是寫信來得實惠呢。陶友紅提到自己讀了《日落九世紀》,就宦豎禍國問題與莫礪鋒探討,莫礪鋒也說到了大概是岳父大人說不要記許多東西查找工具書即可的觀點,莫礪鋒斥之為荒謬絕倫。莫礪鋒還勸說陶友紅莫學陶淵明,陶淵明不可學,但可以讀讀《滑稽列傳》,可以學學東方朔,機關裡的事情,要看淡,要放得下,夫妻家常話,讀來都是多麼的真切而實在啊。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朝聖(2015年 羌村)

《嘈嘈切切錯雜彈》中,不管是夫妻兩人的獨立文章,還是兩人的書信往來,都充滿了濃濃的真情,也顯出了一代學人的較真與可愛。莫礪鋒夫婦到黃土高原尋尋覓覓找到了羌村,這個偏僻村落曾經留下過杜甫的蹤跡。莫礪鋒夫婦在此為詩聖鞠躬致敬,令人感懷。莫礪鋒教授到了海南,也是吃盡苦頭,去尋找蘇軾留下的蹤跡,他想把自己的《漫話東坡》送給當地,但遍尋無人,只好讓一小姑娘代為轉交,細節感人。莫礪鋒教授不同意舒蕪就沈祖棻有關詩詞的強作解人,起而反駁;他針對有人說陶淵明的不懂音律也不以為然;對嚴蕊與關盼盼這兩位名女人的兩樁公案,莫礪鋒教授詳細論辯,正本清源。他拜訪辛棄疾的墓園,他為蔡邕的遭遇大鳴不平,他對沈祖棻與陶芸兩位師母的持平之論,還有他就桃花源與瓦爾登湖的比較,每每讀來,令人忍俊不禁,會心一笑。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朝聖(2013 年 郟縣東坡墓)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轉眼間,陶友紅大姐提前退休已經近20年了。從書中看到他們的雅緻而有趣的生活消息,看到他們彼此切磋琢磨學問的夫唱婦隨,真心為他們感到高興。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朝聖(2017 年 鵝湖書院)

文藝君薦書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嘈嘈切切錯雜彈》

莫礪鋒、陶友紅 著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南京城中“兩地書”

文/雷雨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萍水相逢(1982年 鐘山)

聽朋友說,莫礪鋒教授又出版新著,但此新書有點特別,不是關於杜甫、蘇軾、朱熹的,也與唐詩宋詞無關,是他與妻子陶友紅合著的一本書,這倒激發了我想一睹為快的興致。莫礪鋒教授的書,不難看到,但陶友紅大姐的文字比較少見,而她當年的辦公室就在我的隔壁,她那爽朗的笑聲往往會給沉悶的機關走廊裡帶來難得而久違的一絲清涼,還有輕鬆。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嘈嘈切切錯雜彈》莫礪鋒與陶友紅簽章本

拿到了這本喚做《嘈嘈切切錯雜彈》裝幀設計頗為精心雅緻的書,翻看書中文字,先看兩人關於此書的後記,再細讀書中文字,百感交集,五味雜陳。應該說,這是一對年到古稀的一代知識分子的生活點滴的真實記錄,這是一對歸隱書林淡泊名利婦唱夫隨者的“浮生六記”,這是一對不願苟且活得真實精神世界飽滿豐盈的舉案齊眉的“兩地書”。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屐痕處處(1994年 泰山)

人的記憶往往是被修正的,人的目光也是不斷被調整的,但人雖然健忘,卻畢竟是一定時空中的人,一定環境中的人莫礪鋒來自蘇州,本來有著切實而具體的大學夢,但時代的捉弄使他與大學幾乎失之交臂,幸虧有了高考制度的恢復,莫礪鋒才得以重新開始求學之路,投身到了程千帆教授門下,看莫礪鋒教授文字,回憶蘇州的中學時代,不遺餘力為同代人的書稿寫序,直言不諱當年政治運動給中學生們造成的巨大傷害,即使時至今日,多少隱痛仍舊難以抹平。

陶友紅也曾到鄉下,後來進了工廠,也是時代的機遇和命運的垂青,她考入了南師大中文系,她提到了家庭受到衝擊之後,她帶著弟弟(大概叫陶友公)到好朋友金磊家躲藏的往事,提到了“爸爸給我買花戴”的“城南舊事”。設若沒有改革開放的洪流,沒有高考制度的恢復,莫礪鋒與陶友紅相逢在南京結緣在鼓樓的概率就很小了。從這個意義上看,陶友紅大姐在寫給夫君的信中,提到鄧小平的去世給大家帶來的悲傷,我不大記得大姐當時流淚的情景了,但我一夜難眠,在南京光華門內的一間斗室裡為一家紙媒趕寫《我的父親鄧小平》的小文章卻恍如昨日,這也是我後來寫出《年譜中的鄧小平》的最為樸素的理由。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工人陶友紅(1976年 鐘山)

價值觀的大致相同,所學專業的心心相印,使得莫礪鋒與陶友紅的愛情生活豐富而精彩,雖然不乏柴米油鹽的碎屑,雖然常有為了生活為了學術的不斷別離,但這樣的別離卻使得小小的三口之家溢滿了別樣的溫情莫礪鋒赴美遊學做訪問學者,到韓國、臺灣講學,如此別離,幾多相思,陶友紅在家既要上班又要照顧輔導女兒莫杞,但再苦再累,一旦家書來臨,那真是一個小家莫大的快樂時光啊。陶友紅說,若打電話,十塊錢只能說三分鐘話,還是寫信來得實惠呢。陶友紅提到自己讀了《日落九世紀》,就宦豎禍國問題與莫礪鋒探討,莫礪鋒也說到了大概是岳父大人說不要記許多東西查找工具書即可的觀點,莫礪鋒斥之為荒謬絕倫。莫礪鋒還勸說陶友紅莫學陶淵明,陶淵明不可學,但可以讀讀《滑稽列傳》,可以學學東方朔,機關裡的事情,要看淡,要放得下,夫妻家常話,讀來都是多麼的真切而實在啊。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朝聖(2015年 羌村)

《嘈嘈切切錯雜彈》中,不管是夫妻兩人的獨立文章,還是兩人的書信往來,都充滿了濃濃的真情,也顯出了一代學人的較真與可愛。莫礪鋒夫婦到黃土高原尋尋覓覓找到了羌村,這個偏僻村落曾經留下過杜甫的蹤跡。莫礪鋒夫婦在此為詩聖鞠躬致敬,令人感懷。莫礪鋒教授到了海南,也是吃盡苦頭,去尋找蘇軾留下的蹤跡,他想把自己的《漫話東坡》送給當地,但遍尋無人,只好讓一小姑娘代為轉交,細節感人。莫礪鋒教授不同意舒蕪就沈祖棻有關詩詞的強作解人,起而反駁;他針對有人說陶淵明的不懂音律也不以為然;對嚴蕊與關盼盼這兩位名女人的兩樁公案,莫礪鋒教授詳細論辯,正本清源。他拜訪辛棄疾的墓園,他為蔡邕的遭遇大鳴不平,他對沈祖棻與陶芸兩位師母的持平之論,還有他就桃花源與瓦爾登湖的比較,每每讀來,令人忍俊不禁,會心一笑。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朝聖(2013 年 郟縣東坡墓)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轉眼間,陶友紅大姐提前退休已經近20年了。從書中看到他們的雅緻而有趣的生活消息,看到他們彼此切磋琢磨學問的夫唱婦隨,真心為他們感到高興。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朝聖(2017 年 鵝湖書院)

文藝君薦書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嘈嘈切切錯雜彈》

莫礪鋒、陶友紅 著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南京城中“兩地書”

文/雷雨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萍水相逢(1982年 鐘山)

聽朋友說,莫礪鋒教授又出版新著,但此新書有點特別,不是關於杜甫、蘇軾、朱熹的,也與唐詩宋詞無關,是他與妻子陶友紅合著的一本書,這倒激發了我想一睹為快的興致。莫礪鋒教授的書,不難看到,但陶友紅大姐的文字比較少見,而她當年的辦公室就在我的隔壁,她那爽朗的笑聲往往會給沉悶的機關走廊裡帶來難得而久違的一絲清涼,還有輕鬆。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嘈嘈切切錯雜彈》莫礪鋒與陶友紅簽章本

拿到了這本喚做《嘈嘈切切錯雜彈》裝幀設計頗為精心雅緻的書,翻看書中文字,先看兩人關於此書的後記,再細讀書中文字,百感交集,五味雜陳。應該說,這是一對年到古稀的一代知識分子的生活點滴的真實記錄,這是一對歸隱書林淡泊名利婦唱夫隨者的“浮生六記”,這是一對不願苟且活得真實精神世界飽滿豐盈的舉案齊眉的“兩地書”。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屐痕處處(1994年 泰山)

人的記憶往往是被修正的,人的目光也是不斷被調整的,但人雖然健忘,卻畢竟是一定時空中的人,一定環境中的人莫礪鋒來自蘇州,本來有著切實而具體的大學夢,但時代的捉弄使他與大學幾乎失之交臂,幸虧有了高考制度的恢復,莫礪鋒才得以重新開始求學之路,投身到了程千帆教授門下,看莫礪鋒教授文字,回憶蘇州的中學時代,不遺餘力為同代人的書稿寫序,直言不諱當年政治運動給中學生們造成的巨大傷害,即使時至今日,多少隱痛仍舊難以抹平。

陶友紅也曾到鄉下,後來進了工廠,也是時代的機遇和命運的垂青,她考入了南師大中文系,她提到了家庭受到衝擊之後,她帶著弟弟(大概叫陶友公)到好朋友金磊家躲藏的往事,提到了“爸爸給我買花戴”的“城南舊事”。設若沒有改革開放的洪流,沒有高考制度的恢復,莫礪鋒與陶友紅相逢在南京結緣在鼓樓的概率就很小了。從這個意義上看,陶友紅大姐在寫給夫君的信中,提到鄧小平的去世給大家帶來的悲傷,我不大記得大姐當時流淚的情景了,但我一夜難眠,在南京光華門內的一間斗室裡為一家紙媒趕寫《我的父親鄧小平》的小文章卻恍如昨日,這也是我後來寫出《年譜中的鄧小平》的最為樸素的理由。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工人陶友紅(1976年 鐘山)

價值觀的大致相同,所學專業的心心相印,使得莫礪鋒與陶友紅的愛情生活豐富而精彩,雖然不乏柴米油鹽的碎屑,雖然常有為了生活為了學術的不斷別離,但這樣的別離卻使得小小的三口之家溢滿了別樣的溫情莫礪鋒赴美遊學做訪問學者,到韓國、臺灣講學,如此別離,幾多相思,陶友紅在家既要上班又要照顧輔導女兒莫杞,但再苦再累,一旦家書來臨,那真是一個小家莫大的快樂時光啊。陶友紅說,若打電話,十塊錢只能說三分鐘話,還是寫信來得實惠呢。陶友紅提到自己讀了《日落九世紀》,就宦豎禍國問題與莫礪鋒探討,莫礪鋒也說到了大概是岳父大人說不要記許多東西查找工具書即可的觀點,莫礪鋒斥之為荒謬絕倫。莫礪鋒還勸說陶友紅莫學陶淵明,陶淵明不可學,但可以讀讀《滑稽列傳》,可以學學東方朔,機關裡的事情,要看淡,要放得下,夫妻家常話,讀來都是多麼的真切而實在啊。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朝聖(2015年 羌村)

《嘈嘈切切錯雜彈》中,不管是夫妻兩人的獨立文章,還是兩人的書信往來,都充滿了濃濃的真情,也顯出了一代學人的較真與可愛。莫礪鋒夫婦到黃土高原尋尋覓覓找到了羌村,這個偏僻村落曾經留下過杜甫的蹤跡。莫礪鋒夫婦在此為詩聖鞠躬致敬,令人感懷。莫礪鋒教授到了海南,也是吃盡苦頭,去尋找蘇軾留下的蹤跡,他想把自己的《漫話東坡》送給當地,但遍尋無人,只好讓一小姑娘代為轉交,細節感人。莫礪鋒教授不同意舒蕪就沈祖棻有關詩詞的強作解人,起而反駁;他針對有人說陶淵明的不懂音律也不以為然;對嚴蕊與關盼盼這兩位名女人的兩樁公案,莫礪鋒教授詳細論辯,正本清源。他拜訪辛棄疾的墓園,他為蔡邕的遭遇大鳴不平,他對沈祖棻與陶芸兩位師母的持平之論,還有他就桃花源與瓦爾登湖的比較,每每讀來,令人忍俊不禁,會心一笑。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朝聖(2013 年 郟縣東坡墓)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轉眼間,陶友紅大姐提前退休已經近20年了。從書中看到他們的雅緻而有趣的生活消息,看到他們彼此切磋琢磨學問的夫唱婦隨,真心為他們感到高興。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朝聖(2017 年 鵝湖書院)

文藝君薦書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嘈嘈切切錯雜彈》

莫礪鋒、陶友紅 著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編輯 | 劉暢

美編 | 胡成靜

圖 |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文藝小店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南京城中“兩地書”

文/雷雨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萍水相逢(1982年 鐘山)

聽朋友說,莫礪鋒教授又出版新著,但此新書有點特別,不是關於杜甫、蘇軾、朱熹的,也與唐詩宋詞無關,是他與妻子陶友紅合著的一本書,這倒激發了我想一睹為快的興致。莫礪鋒教授的書,不難看到,但陶友紅大姐的文字比較少見,而她當年的辦公室就在我的隔壁,她那爽朗的笑聲往往會給沉悶的機關走廊裡帶來難得而久違的一絲清涼,還有輕鬆。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嘈嘈切切錯雜彈》莫礪鋒與陶友紅簽章本

拿到了這本喚做《嘈嘈切切錯雜彈》裝幀設計頗為精心雅緻的書,翻看書中文字,先看兩人關於此書的後記,再細讀書中文字,百感交集,五味雜陳。應該說,這是一對年到古稀的一代知識分子的生活點滴的真實記錄,這是一對歸隱書林淡泊名利婦唱夫隨者的“浮生六記”,這是一對不願苟且活得真實精神世界飽滿豐盈的舉案齊眉的“兩地書”。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屐痕處處(1994年 泰山)

人的記憶往往是被修正的,人的目光也是不斷被調整的,但人雖然健忘,卻畢竟是一定時空中的人,一定環境中的人莫礪鋒來自蘇州,本來有著切實而具體的大學夢,但時代的捉弄使他與大學幾乎失之交臂,幸虧有了高考制度的恢復,莫礪鋒才得以重新開始求學之路,投身到了程千帆教授門下,看莫礪鋒教授文字,回憶蘇州的中學時代,不遺餘力為同代人的書稿寫序,直言不諱當年政治運動給中學生們造成的巨大傷害,即使時至今日,多少隱痛仍舊難以抹平。

陶友紅也曾到鄉下,後來進了工廠,也是時代的機遇和命運的垂青,她考入了南師大中文系,她提到了家庭受到衝擊之後,她帶著弟弟(大概叫陶友公)到好朋友金磊家躲藏的往事,提到了“爸爸給我買花戴”的“城南舊事”。設若沒有改革開放的洪流,沒有高考制度的恢復,莫礪鋒與陶友紅相逢在南京結緣在鼓樓的概率就很小了。從這個意義上看,陶友紅大姐在寫給夫君的信中,提到鄧小平的去世給大家帶來的悲傷,我不大記得大姐當時流淚的情景了,但我一夜難眠,在南京光華門內的一間斗室裡為一家紙媒趕寫《我的父親鄧小平》的小文章卻恍如昨日,這也是我後來寫出《年譜中的鄧小平》的最為樸素的理由。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工人陶友紅(1976年 鐘山)

價值觀的大致相同,所學專業的心心相印,使得莫礪鋒與陶友紅的愛情生活豐富而精彩,雖然不乏柴米油鹽的碎屑,雖然常有為了生活為了學術的不斷別離,但這樣的別離卻使得小小的三口之家溢滿了別樣的溫情莫礪鋒赴美遊學做訪問學者,到韓國、臺灣講學,如此別離,幾多相思,陶友紅在家既要上班又要照顧輔導女兒莫杞,但再苦再累,一旦家書來臨,那真是一個小家莫大的快樂時光啊。陶友紅說,若打電話,十塊錢只能說三分鐘話,還是寫信來得實惠呢。陶友紅提到自己讀了《日落九世紀》,就宦豎禍國問題與莫礪鋒探討,莫礪鋒也說到了大概是岳父大人說不要記許多東西查找工具書即可的觀點,莫礪鋒斥之為荒謬絕倫。莫礪鋒還勸說陶友紅莫學陶淵明,陶淵明不可學,但可以讀讀《滑稽列傳》,可以學學東方朔,機關裡的事情,要看淡,要放得下,夫妻家常話,讀來都是多麼的真切而實在啊。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朝聖(2015年 羌村)

《嘈嘈切切錯雜彈》中,不管是夫妻兩人的獨立文章,還是兩人的書信往來,都充滿了濃濃的真情,也顯出了一代學人的較真與可愛。莫礪鋒夫婦到黃土高原尋尋覓覓找到了羌村,這個偏僻村落曾經留下過杜甫的蹤跡。莫礪鋒夫婦在此為詩聖鞠躬致敬,令人感懷。莫礪鋒教授到了海南,也是吃盡苦頭,去尋找蘇軾留下的蹤跡,他想把自己的《漫話東坡》送給當地,但遍尋無人,只好讓一小姑娘代為轉交,細節感人。莫礪鋒教授不同意舒蕪就沈祖棻有關詩詞的強作解人,起而反駁;他針對有人說陶淵明的不懂音律也不以為然;對嚴蕊與關盼盼這兩位名女人的兩樁公案,莫礪鋒教授詳細論辯,正本清源。他拜訪辛棄疾的墓園,他為蔡邕的遭遇大鳴不平,他對沈祖棻與陶芸兩位師母的持平之論,還有他就桃花源與瓦爾登湖的比較,每每讀來,令人忍俊不禁,會心一笑。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朝聖(2013 年 郟縣東坡墓)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轉眼間,陶友紅大姐提前退休已經近20年了。從書中看到他們的雅緻而有趣的生活消息,看到他們彼此切磋琢磨學問的夫唱婦隨,真心為他們感到高興。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朝聖(2017 年 鵝湖書院)

文藝君薦書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嘈嘈切切錯雜彈》

莫礪鋒、陶友紅 著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編輯 | 劉暢

美編 | 胡成靜

圖 |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文藝小店

紙短情長 | 莫礪鋒與妻子的“兩地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