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密雲水庫:生命之水”潤京華

燕山懷中一泓水,潤澤京華千萬人。坐落於燕山南麓的密雲水庫,由潮河、白河兩個水利樞紐組成,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自行設計修建的華北地區最大水庫,也是首都北京唯一的地表飲用水水源地。自1960年竣工至今,密雲水庫擔當起首都“生命之水”的使命,有力發揮了防洪、供水、灌溉、發電等綜合效益。

興建水庫

潮河和白河在密雲匯聚成為潮白河。千百年來,潮白河災害頻發,兩岸人民飽受其害。據史書記載:“水流湍急,衝堤潰岸,決塞迭見”“兩岸沙白不毛之地,東西數裡,每夏水漲,東灌楊各莊,西灌縣城,北門甕可行船,害河也”。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人民政府制定了密雲水庫修建規劃,決心治理潮白河水患。1958年9月1日,密雲水庫正式開工建設。施工工人主要是來自京津冀部分區、縣的民兵和社員,大約21萬人,住蓆棚,吃玉米麵窩頭,沒有節假日……即使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工人依然“嚴寒酷暑熱汗流,挑燈夜戰迎晨暉”,掀起了水庫建設高潮。

水庫修建過程中,黨和國家領導人、相關省市的領導以及國際友人、專家等多次來水庫工地視察,指導修建工作。特別是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兩年時間裡先後6次視察水庫工地,幫助解決了許多重大問題。

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1960年密雲水庫正式竣工,從此“大壩鎖蛟龍,潮白滅水患”。

發揮效用

確保首都供水安全是密雲水庫永恆的主題。60年來,密雲水庫累計為京津冀供水384.2億立方米,其中向北京供水270.2億立方米,向天津供水92.5億立方米,向河北供水21.5億立方米。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密雲水庫的供水保障能力不斷提升。1991年,密雲水庫管理處與清華大學共同完成了《密雲水庫設計洪水複核》項目,將水庫汛限水位從147米提高到150米,在不降低防洪標準的前提下,增加了4億立方米的蓄水能力;2006年,重新複核汛限水位後再次提高至152米,蓄水能力增加3億立方米;近年水庫流域內實施了水資源統一調度,密雲水庫從白河堡、遙橋峪、半城子三座水庫多次集中調水,輸水總量達7.366億立方米;從2006年起,水庫上游實施農作物“退稻還旱”,面積達10.3萬畝,平均每年節約用水5000萬立方米……

隨著丹江口水庫一泓清水奔流北上,密雲水庫除了繼續承擔集蓄地表水的供水任務,還承擔起了南水北調來水的調蓄任務。

在防洪方面,密雲水庫建成後,下游600多萬畝良田免遭水災,400萬畝旱地變成水澆田。水庫共攔蓄大於1000立方米每秒的入庫洪峰23次,累計洪量180.2億立方米,累計減淹土地面積2400多萬畝,減少直接經濟損失46億元。

在生態建設、水源保護方面,密雲水庫周邊森林覆蓋率達90%,其中密雲水庫管理處所轄水源涵養林7萬畝,有效保持了水土,涵養了水源,形成了以水養林、用林護水的良好生態環境。

強化管理

作為水庫管理部門,密雲水庫管理處承擔著防汛、供水、工程管理、水資源保護、水源涵養林管理等任務,多年來以“運行安全、管理一流、技術先進、環境優美”為目標,逐漸探索出了一套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規範。

水庫管理處成立了北京市水環境監測中心密雲水庫分中心,開展水質監測和分析;實施水庫封閉管理,在一級保護區內修建了64公里防護網;設立了水政執法站,並組建水政監察大隊,嚴格執法,確保“生命之水”不受汙染。2016年,改革水庫聯合執法機制,組建了區、鎮、村三級保水體制,將密雲水庫管理處44名水政執法人員下沉至聯合執法大隊和水庫周邊7個鎮組成的保水大隊,建立了一級保護區的長效管理機制。

嚴密管理之下,密雲水庫工程設施狀況良好,運行正常,工程整潔,環境優美,水庫水質長期保持國家地表水環境Ⅱ類標準,被評為“新中國成立六十週年經典工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北京市委書記蔡奇2017年8月視察密雲水庫時強調,密雲是首都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和生態屏障,要把保水作為首要政治責任、作為密雲立區之基,通過上游保水、護林保水、庫區保水、依法保水、政策保水,多措並舉,保障水質安全、水環境安全……密雲水庫將堅守使命,全力為首都供水保障築起一道安全線。

來源:中國水利報 通訊員 李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