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人”織田信長的英雄末路與本能寺之變謎團(上)逆臣入洛

作者:北條早苗

“天下人”織田信長的英雄末路與本能寺之變謎團(上)逆臣入洛

天正十年局勢圖

天正十年(1582年)六月二日,即將統一天下的織田信長夜宿本能寺之時,遭到了家臣明智光秀的襲擊,被逼自盡。隨後,明智光秀被織田家的四國軍團以及從西國地區返回的羽柴勢合力擊敗,戰敗身亡。

“天下人”織田信長的英雄末路與本能寺之變謎團(上)逆臣入洛

然而,明智光秀為何在這個時間點突然反叛呢?一直以來民間都有著各種傳言,真相似乎隨著明智光秀的迅速敗亡,從而遭到了掩埋。要說小說的戲劇性,在於作者對戲劇衝突、高潮故事的妥當安排,那麼歷史的戲劇性,就在於蝴蝶效應,與萬萬沒想到……今天開始,早苗就和大家簡單地討論討論本能寺之變的發生與謎團。

土岐明智氏

通常來說,明智光秀的出身被視為是美濃國土岐氏的支流明智氏,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才會有在本能寺之變前,明智光秀與連歌師裡村紹巴的連歌裡,出現土岐氏欲取得天下的諧音的故事。當然,這個故事的可信度其實和出租車司機給你大談美帝陰謀論的可信度差不多。

“天下人”織田信長的英雄末路與本能寺之變謎團(上)逆臣入洛

土岐明智氏系圖

土岐氏是美濃國的源氏名門,自平安時代起就在美濃國土岐郡安家落戶,遂以土岐為苗字,日本進入南北朝以後,土岐氏跟隨足利尊氏南征北戰,土岐賴貞也從足利尊氏處獲得了美濃守護的職役,到了三代土岐賴康時,土岐氏的領國更是增加了尾張國、伊勢國三國,牢牢掌握著東海道、東山道上洛的三個分國,將東西日本切割開來。土岐氏的顯赫,衍生出了許多土岐氏的支流,例如明智氏、石谷氏、蜂屋氏、池田氏等等,這些支流與各地守護的庶流一樣,在室町幕府時期是幕府將軍奉公眾的主要來源。

值得一提的是,美濃國被稱為“明智”的地方有兩個,一個在可兒郡,另一個在惠那郡,惠那郡是美濃國名門遠山氏的領地,因而惠那郡的明智氏實際上是遠山氏的支流。一般認為可兒郡的明智,才是土岐明智氏的根據地。而按照《續群書類從》中收錄的《明智系圖》來看,在室町幕府建立之後,守護土岐賴貞之孫土岐賴重受領土岐郡(誤,土岐郡並無此地)明智鄉,因而以明智為苗字。土岐賴重以下傳了七代以後,在文龜二年(1502年)時,第八代土岐賴尚因為嫡子土岐賴典不孝,與父親敵對,被土岐賴尚剝奪了繼承權,領地全部傳給了弟弟土岐賴明,而這個被剝奪繼承權的土岐賴典,其孫子就是明智光秀。按照《寬政重修諸家譜》的記錄,弟弟土岐賴明的後裔曾因為明智光秀是叛徒的緣故,一度改苗字為外祖父家的菅沼氏,出仕德川家康,後來方才複姓土岐氏,在江戶時代成為了上野國沼田藩的藩主。

然而,從《明智系圖》去考證,卻發現並沒有切實的證據表明明智系圖中的這支土岐氏曾經受領過可兒郡的明智鄉,文龜二年土岐賴尚讓渡給土岐賴明的土地中,能確定的也僅有土岐郡的妻木村、笠原村、馱智村半村、細野村半村,因而這份系圖的真偽,又有待考證。

明智光秀的出身

“天下人”織田信長的英雄末路與本能寺之變謎團(上)逆臣入洛

明智光秀

根據《美濃國諸舊記》與《明智軍記》中的記錄,明智光秀之父明智光綱去世後,明智光秀繼承了家督,領有明智城,而叔父明智光安則作為其後見人。不過,弘治二年(1556年),美濃國的國主齋藤道三與齋藤義龍父子敵對,明智光秀、明智光安從屬於齋藤道三的一方。長良川合戰以後,齋藤道三戰死,明智城也遭到了齋藤義龍的追討,八月,齋藤義龍派出了三千軍勢將明智城圍得水洩不通,相比之下城內的守軍僅有三百八十人。到了九月,寡不敵眾的明智城宣告城破,明智光秀的叔父明智光安、明智光久均在城內戰死。明智光秀原本也準備一起戰死,卻被叔父阻止,明智光安將自己以及弟弟的兒子託付給了明智光秀後,讓明智光秀逃出城,以便日後復興明智家。

可以看出,在軍記物裡,明智光秀是土岐明智氏的嫡流,領有美濃國的明智城,在長良川合戰後才丟失了領地成為浪人。不過這樣一來,便與之前的《明智系圖》有了很大的出入了。

現如今,有記載明智光秀出身的史料,如上文提到的《續群書類從·明智系圖》、還有《續群書類從·土岐系圖》、《系圖纂要·明智系圖》、《尊卑分脈·土岐系圖》、《美濃明細記·土岐系圖》、《明智氏一族宮城家相傳系圖書》、《美濃國諸舊記》、《明智軍記》等等,雖然對明智光秀父祖的記錄有所不同,例如明智光秀的父親就有明智光國、明智光隆、明智光綱等多個名字,但是卻都記載了明智光秀是土岐明智氏出身。

然而,真的是如此麼?上述的這些史料,均成書於江戶時代,若是從一次史料裡來看,戰國時代的明智光秀彷彿是橫空出世一般,其父親的事蹟不詳,均沒有在當時活動的書信記錄。也就是說,除了明智光秀的前半生,其父親的動向也其實也是個謎團,並沒有實質性的證據證明明智光秀是土岐明智氏的出身。

“天下人”織田信長的英雄末路與本能寺之變謎團(上)逆臣入洛

奉公眾的組成

在《續群書類從》所收錄的《立入左京亮入道隆佐記》裡提到:“(明智是)美濃國的住人土岐的隨分眾也。明智十兵衛尉,受到上樣(織田信長)的賞識,成為了惟任日向守。”立入左京亮即立入宗繼,是與明智光秀同年代的人,但是這本《立入宗繼了入道隆佐記》卻是其子孫編纂的,雖然參考了祖先的記錄,但是依然是後世的史料。在同書中,還記錄了一件事:“根據信長的朱印狀,惟任日向守獲得了丹波一國的領地。簡直是前代都沒有聽說過的幸運的大將。”按照該書前文所述,明智光秀是美濃土岐氏的隨分眾,這說明光秀是有一定地位的土岐氏庶流出身,但是後文卻說明智光秀受封丹波一國是“前代都沒有聽說過”的事,這就有些矛盾了。土岐氏自室町時代以來就代代相傳美濃國的守護,鼎盛時期甚至領有三國的領地,明智光秀要是土岐氏後裔,領有一國之地其實也不算什麼,怎麼會是“前代都沒有聽說過”呢?因而,立入宗繼本人可能並不知曉明智光秀的具體出身,只是聽聞其是土岐明智氏的後裔,所以在後來才會對出身不明的明智光秀也能在織田信長手下領有一國感到詫異。

除了美濃國在地的土岐明智氏以外,室町幕府的奉公眾裡,也有一支出仕幕府將軍成為奉公眾的土岐明智氏,在《文安年中御番帳》中,幕府奉公眾的外樣眾名單裡有著一位“土岐明智中務少輔”。外樣眾在幕府奉公眾裡算是家格比較高的武士,然而在《永祿六年諸役人附》中記錄的出仕幕府的人員之中,卻有一個以明智為苗字的武士,被劃分在了“足輕眾”裡。這份《永祿六年諸役人附》其實分為兩部分,上半部分作成於十三代幕府將軍足利義輝時期,下半部分作成於永祿十年至永祿十一年,而叫“明智”的足輕眾正是出現在該文件的下半部分。這位明智仁兄是否就是明智光秀不得而知,但是明顯他也是幕府將軍的家臣,然而在室町幕府中期至戰國時代初期還處於奉公眾中上層“外樣眾”的明智,為何會淪落到“足輕眾”呢?真相併不明確,但是也不排除這個“明智”與先前的外樣眾土岐明智氏沒有關係的可能,可能只是另外的以明智為苗字的武士,或者是奉公眾裡的土岐明智氏絕嗣,被其他地位較低的武士繼承,也不無可能。

“天下人”織田信長的英雄末路與本能寺之變謎團(上)逆臣入洛

細川藤孝

路易斯·弗洛伊斯在天正十年(1582年)追加的《耶穌會日本年報》裡,提到明智光秀的出身是“低賤的步卒”、“(明智光秀)並非高貴出身,在信長治世初期,不過是侍奉公方大人(幕府將軍)家臣裡一稱為兵部太輔(細川藤孝)的貴人(的家臣)”。而《當代記》中記載,明智光秀原本是個“沒有家來、連朝夕的飲食都成問題”的人。另外在一本名為《校合雜記》的逸話合集中,說光秀是“細川藤孝的家臣,但是並非是騎馬的上級武士,而是個身份地位的步卒,轉仕織田信長以後,明智光秀依舊是從步卒做起”。

不過,按照明智光秀自己的說法,其先祖曾經因為追隨過足利尊氏而被封賞領地,後來他們家卻失去了這些土地(《戒和上昔今祿》),並且《明智光秀家中軍法》裡也有這麼一句話:“(信長)將像沉淪的瓦礫一樣的我登用,並讓我率領莫大的軍勢”,從這些話來看,明智光秀的祖先似乎是有一定的領地的,並非雜兵出身。在戰國時代光秀一家失去了領地,成為了沒落的浪人,後來被織田信長登用,方才擺脫了困境。

明智光秀出身,大致便是以上幾種說法,即美濃土岐明智氏、奉公眾明智氏、來路不明冒認或繼承明智氏的武士……如果想要確認明智光秀真正的出身,還得等待學界發掘更多的史料了。

織田家的西國侵攻

“天下人”織田信長的英雄末路與本能寺之變謎團(上)逆臣入洛

西國侵攻

織田信長起家於尾張國,逐步成為了天下人,在本能寺之變前夕,關東的北條、佐竹、東北的伊達、九州的大友、島津均與織田家交好或直接臣服於織田信長。而與織田家不和的勢力,在武田家滅亡以後,僅剩下風中殘燭一般的毛利、上杉以及掀不起風浪的長宗我部、動向不明的龍造寺等等。從織田信長對武田氏領國的再編來看,即便上述的大名們都降服於織田信長,也還是會像後來的豐臣秀吉那樣,對諸位大名的領地重新進行規劃與轉封。然而,這些推測,都因為本能寺之變的發生,而變成了一個未知數。

本能寺之變前夕,最大地影響了織田信長動向的便是西國的毛利家了。毛利家原本一直都和織田信長交好,直到兩家的領地接壤以後,迅速進入了敵對的狀態。天正五年(1577年)十月,羽柴秀吉被織田信長提拔為中國軍團的總大將,開始朝著西國進軍。不過,此時的織田信長依舊是敵人眾多,不想陷入多線作戰的織田信長仍舊與毛利家進行著和談工作。

天正七年(1579年),羽柴秀吉調略了毛利家麾下的大名宇喜多直家,這使得毛利家與織田家的勢力在西國發生了變化,原本佔據優勢的毛利家開始陷入下風,甚至處於劣勢。宇喜多直家的離反導致了織田家與毛利家和談的進展受阻,因此擅自做主的羽柴秀吉受到了織田信長的責罵。到天正八年時,丹羽長秀等人仍舊在織田信長的示意下與毛利家進行和談對話,但是依舊沒有成功,不過毛利家在這個時候開始,在西國的軍事行動也不再是舉著打倒信長的旗幟,而是討伐一些諸如宇喜多家等離反毛利家的勢力,這也是毛利家為了將來與信長談判時,能夠有更多的籌碼而做的準備。

“天下人”織田信長的英雄末路與本能寺之變謎團(上)逆臣入洛

羽柴秀吉

在對毛利家的政策依舊以和談為主的期間,織田家並未對這些勢力做出支援,尤其是夾在毛利家與織田家中間的宇喜多家,直接遭受到了毛利軍的猛攻,歷經數年的戰爭使得獨力對抗毛利家的宇喜多家接近崩潰邊緣。好在天正九年(1581年)時,羽柴秀吉攻下了因幡國的鳥取城,織田家在西國取得了優勢。於是,天正九年十二月,羽柴秀吉向織田信長髮出了出陣中國馳援宇喜多家的請求,隨後織田信長便決定在次年秋天出陣,全面討伐毛利家。同時,織田信長還與島津家聯繫,島津義久也答應在信長的調停下停止與大友宗麟的戰爭,並與大友家一同自西邊向毛利家發起攻擊。此時因為關東北條家的臣服,使得在對武田家、上杉家的戰爭中,織田家也佔據了壓倒性的優勢。在這樣的情況下,織田家與毛利家的和談就顯得沒那麼有必要了。

然而,天正十年(1582年)正月,一直臥病在床的宇喜多直家病逝。二月,士氣低落的宇喜多軍在備前國的兒島被毛利軍擊敗,情況變得危急起來。此時已然無法等待到秋天了,織田家要是再不出兵,只怕宇喜多家的領地會被毛利家侵蝕乾淨。於是,織田信長便命令羽柴秀吉率軍兩萬於四月出陣,侵入毛利家與宇喜多家交戰的前線地區備中國。

為了對應織田軍的來襲,毛利家也在兩軍前線的城池發起了普請,修繕城池。然而,羽柴秀吉的軍勢來勢洶洶,四月二十五日羽柴軍攻陷冠山城,五月二日攻陷宮路山城,五月七日,羽柴軍包圍了清水宗治防守的備中高鬆城。

“天下人”織田信長的英雄末路與本能寺之變謎團(上)逆臣入洛

水淹備中高鬆城

此時的備中高鬆城有著五千人的守軍,在包圍高鬆城以後,羽柴秀吉決定對該城採取水攻。通常來說,很多人都以秀吉擅長圍城戰來作為水淹高鬆城的理由,實際上此時的羽柴秀吉之所以採取耗費時間的水攻,不光光是想要攻陷高鬆城,而是想消耗守軍軍糧,同時引誘毛利軍出陣救援高鬆城。羽柴勢只不過是織田家為了救援宇喜多家臨時派出的先陣部隊而已,一旦毛利軍本隊前來,織田信長也會率領大軍出陣,與毛利家決戰。果然,五月二十二日毛利軍的總大將毛利輝元率軍在距離備中高鬆城約30千米的猿掛城佈陣,這正是織田家想要看到的結果。而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織田信長準備像征伐甲斐一樣,親自出陣消滅毛利家這個大敵。

信長的動向

天正十年(1582年)二月,武田家的重臣木曾義政與穴山梅雪相繼背叛了武田勝賴,隨後織田軍對武田家發起了總攻。三月十一日,武田勝賴在天目山自盡身亡,領地遍及東山道、東海道、北關東的盛極一時的戰國大名武田氏正式宣告滅亡。

“天下人”織田信長的英雄末路與本能寺之變謎團(上)逆臣入洛

武田勝賴

即便是在穴山梅雪、木曾義政反叛後武田家仍然有著遼闊的領地,然而誰也沒有料到武田家竟然如此迅速地敗亡了,於是乎,織田信長在武田氏遺領安插了美濃兼山城城主森長可、伊勢長島的瀧川一益等心腹家臣,而這些領地在安土城周圍的家臣前往武田氏遺領,也導致了後來本能寺之變發生時他們沒能及時趕上救援以及對光秀的討伐戰。

五月十五日,德川家康與穴山梅雪一同前往安土城覲見織田信長,而明智光秀則負責招待德川家康一行人。就在這個期間,羽柴秀吉自備中高鬆城的前線發來了毛利輝元、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已經出陣的消息,在《信長公記》有著如下的記載:

“信長公聽聞了這個報告,說:‘這次雙方互相出陣,是上天賜予我的好機會,我親自出陣後,應該能將中國諸將悉數討伐,平定到九州為止的領地。’隨後,信長派遣堀久太郎(秀政)前往秀吉處作為使者傳達命令。另外命令惟任日向守(明智光秀)、長岡與一郎(細川忠興)、池田勝三郎(池田恆興)、鹽河吉太夫、高山右近、中川瀨兵衛(清秀)作為先陣出陣,解除現在負責的任務。

五月十七日,惟任日向守從安土城返回了阪本城,其他人也同樣返回了自家領地,做好出陣的準備。”

五月二十九日,織田信長在安土城留下了一部分近江眾與馬廻眾以後,率領著二、三十人的小姓上洛,進入了京都的本能寺之中。

“天下人”織田信長的英雄末路與本能寺之變謎團(上)逆臣入洛

織田信長

本能寺名為寺院,實際上當時已經沒有僧人了,而是被改造成了織田信長在京都的御所,四周也有簡易的堀與石垣等防禦設施,但是畢竟不同於真正的城池。在桶狹間合戰時,今川義元因為佈陣過於分散,導致織田軍與今川軍本陣遭遇後,今川軍的其餘軍勢來不及馳援,戰敗身死。自這次合戰以後,織田信長一直都非常小心,很少有讓自己與大部隊脫離的情況,在長筱合戰前夕,織田信長甚至三度變換本陣,與大軍一同移動。

然而,大概是因為天下統一在即導致鬆懈,亦或者織田信長此次準備出陣西國途徑的都是自己的領地腹地,因而織田信長這次上洛並沒有攜帶軍勢,同時一些能夠與明智光秀抗衡的家臣也都被信長派往東國或者回到自己的領國準備出陣西國的事宜。

六月一日(日本舊曆沒有五月三十日),本能寺之變的前一日,此時距離本能寺之變不足二十四小時,《信長公記》對這天並沒有留下詳細的記錄,但是在公卿勸修寺晴豐的日記《晴豐公記》中卻有記錄當天許多公卿以及親王的使者拜訪了織田信長,獻上了許多禮品,一方面祝賀信長討滅了武田勝賴,另一方面預祝織田信長出陣西國馬到成功。而山科言繼的日記《言經卿記》中,也記載著除了吉田兼見以外,約有四十名公卿拜訪了織田信長,同時信長還在本能寺召開了茶會。

進軍!本能寺

“六月一日夜裡,丹波國龜山城的惟任日向守光秀起了逆心,與明智左馬助、明智次右衛門、藤田傳五、齋藤內藏佐、三澤昌兵衛等商議以後,決定討伐信長,成為天下之主。”——《信長公記》

在《信長公記》中記載的明智左馬助實際上一次史料中並無此人,應當指的是明智彌平次秀滿,不過因為《信長公記》的誤記,以及後來創作於《信長公記》基礎上的《甫庵信長記》的沿用,導致明智秀滿在後世反而以明智左馬助聞名。

“天下人”織田信長的英雄末路與本能寺之變謎團(上)逆臣入洛

明智秀滿

按照《信長公記》的記載,明智軍的動向是這樣的:

“原本應該自丹波龜山城出陣,越過三草山,前往西國,但是在三草山時,明智光秀突然下令全軍調轉方向,向東登上老山,自山崎朝著攝津國進軍,同時命令先前與自己密謀殺害織田信長的明智秀滿、齋藤利三等人作為先陣。

六月一日夜裡,明智軍登上老山,右側是山崎天神馬場到攝津國街道的路線,左側是直接前往京都的道路。在這時,明智軍從左側進軍,越過桂川時,已經天明。”

此時明智軍的人數,通常以《角川太閣記》中記載的一萬三千人為通說,在《角川太閣記》中,明智光秀向部下說明,京都的森亂丸(森蘭丸)傳達了信長的命令,說信長想要檢閱軍隊,因而才改道上洛。在進軍途中,明智光秀騎馬親自巡視軍隊,詢問家臣齋藤利三:“我軍人數有多少。”而齋藤利三回答說:“人數合計一萬三千。”此事是否是《角川太閣記》的創作,無法查證。另外,在弗洛伊斯當年所寫的《耶穌會日本年報》中,記載著明智軍的人數為三萬人,而羽柴秀吉的御伽眾大村由己奉秀吉之命寫作的《惟任退治記》裡則記載著兩萬餘騎。

明智光秀領地有近江國志賀郡以及丹波國一國,按照後來檢地的石高計算也約有三十萬石左右,同樣在太田牛一所寫的《太閣樣軍記之內》中記錄明智光秀麾下有著一萬人的軍隊,因而明智光秀所能動員的軍隊達到一萬人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值得注意的是,此時明智光秀的與力大名細川藤孝、筒井順慶等人均未加勢明智軍,因而明智軍的人數也不會太多。

“天下人”織田信長的英雄末路與本能寺之變謎團(上)逆臣入洛

明智軍進軍路線圖

近年來,比較受到關注的一份由本能寺之變時明智軍中的一名叫本城惣右衛門的丹波國武士,在寬永十七年(1640年)所寫的回憶錄《本城惣右衛門覺書》中所述:

“那時候,太閣大人(秀吉)在備中與輝元殿(毛利輝元)交戰,而明智則作為援軍出陣。然而朝著山崎進軍實屬意外,應該是想要上京。我以為是因為家康大人上洛的緣故,要去討伐德川家康,並不知道是要去本能寺。”

雖然有人提出,本城惣右衛門的想法從側面可以看出織田信長殘忍刻薄的一面,實際上並不能這樣理解。從後文來看,本城惣右衛門在進軍時是直接排除了造反的可能性的,因而在這樣先入為主的理解下,趁著夜色偷偷摸摸進軍京都的唯一合理解釋就是討伐德川家康了。不過本城惣右衛門身為下級武士,並不知曉德川家康早在五月二十六日就已經離開了京都,此時正逗留在堺。同理,即便《角川太閣記》裡明智光秀給部下做的閱兵解釋是真事,本城惣右衛門這樣地位的士卒也沒有機會獲知。

明智光秀之所以對士卒隱瞞進軍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在進軍途中出現士卒逃亡的現象。另外在《角川太閣記》裡記載,明智軍行軍過程中,遇到了東寺的二三十個早起前往農田種瓜的農民,農民們看見全副武裝的武士在進軍,嚇得四處逃散,為了防止有人洩密軍隊動向,明智光秀的家臣天野源右衛門將這些農民悉數殺害。

(未完待續……)

“天下人”織田信長的英雄末路與本能寺之變謎團(上)逆臣入洛


歡迎大家關注本頭條號“指尖看日本”,同時本號招募日本歷史、文化、時事趣聞寫手,詳情私信本賬號即可。

相關推薦

推薦中...